筆者:扶蘇
上周六(2020年10月17日),在印度北方邦一個名為登高爾鎮的地區,人們看到了一個人形物體在天空中飛行,隨後墜落在附近的運河中,由於當時十分恐慌,所以他們選擇報警,聲稱自己看到了不明飛行物。
隨後的調查過程中,警察們找到了所謂的「不明飛行物」,卻發現它只是一個類似於鋼鐵俠的人形氣球,實在令人啼笑皆非。或許是因為這種物體在當地並不常見,所以人們才會誤認。
外星生命具體形態不明,種種證據指向人形
在不同的科幻作品中,外星人的形象也不盡相同,不過通過分析,人們還是能夠發現人形仍然佔據很大一部分,其實這並不僅僅是創作者習慣於以人類為原型,還有一部分原因在於科學研究成果。
也就是說,如果宇宙中真有其他生命存在,他們也有可能是人形的,而不是誇張的節肢動物或者神秘的意識體。
首先,科學家分析外星的智慧生命體也應該是陸地生物。雖然這只是從一定程度上縮小了探索的範圍,但是科學家同樣有充分的科學依據進行判斷。
從地球生物誕生之初,海洋的環境就比陸地更加優越,相對來說,這裡的溫度變化較小,並且很少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而陸地帶給生物的考驗遠遠超出想像。
神奇的是,人類就是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物種,我們在大自然的競爭中並不佔據有利地位,正是這種殘酷的競爭,讓我們不得不加速進化,所以這其中也有陸地環境的功勞。
在此基礎上,科學家判斷,外星人想要在這個星球上立足,同樣需要經受惡劣條件的考驗,所以陸地是它們生存的主要區域。
環境影響肢體和靈魂,人類就是最好的例子
其次,生存環境決定生物的肢體構造和靈魂程度。通過觀察地球生物的分布和相關規律,科學家找到了更多的線索,比如陸地上的哺乳動物往往都擁有四肢,人類的祖先以前同樣是手腳並用。
這其實也有科學依據,四肢對稱存在,能夠幫助動物們更好地活動,而解放雙手恰恰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重要標誌。
科學家認為,智慧生命體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特殊性,他們有時會犧牲一部分生理功能來實現更加困難的目標,所以我們與外星人「握手」也是有可能在未來實現的。
解放雙手是人類文明裡程碑式舉措,外星文明同理
最後,人形結構的優越性還體現在情感和心理上。正因為我們解放了雙手,人類才能夠創造出更多的奇蹟,比如繪畫、寫作,用來進行情感交流,而「擁抱」同樣是其中的方式之一。
如果外星人是節肢動物的形式,那麼他們或許不會存在太明顯的親密關係。相比之下,人類能夠牽手、可以肩並肩,輕而易舉地表現個體和個體之間的親密程度,即便不用語言表達,我們也能夠傳遞信息。
此外,如果四肢的數量增加,對生命體來說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因為這就意味著他們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2對2」的結構是最有利也是最「節能」的,這就是生命的神奇之處。
雖然目前仍然沒有科學家證實外星人的存在,但是人類的探索之旅並沒有因此停止。想像一下,未來某天我們有可能與其進行正面接觸,又將發生怎樣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