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臨不知道、惹怒大學生,知網到底是什麼?

2020-12-06 騰訊網

春節期間,大家(尤其是還在攻讀本碩博的同學們)的朋友圈想必都被「翟天臨賣博士人設,卻不知道何為知網」刷爆了。這條消息之所以勁爆,就是因為對於每一個頭懸梁錐刺股寫論文的學子來說,知網大名實在是如雷貫耳。就算不用,總不能聽都沒聽說過吧?

翟天臨直播問「知網是什麼」視頻

於是「不知道知網為何物」就幾乎成為敲爆「學霸」人設的實錘之一。

但話說回來,究竟啥是知網呢?

此外,知網最近還因「最低消費」問題被大學生告上了法庭,大學生還勝訴了,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文 | 楊科洵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國家人文歷史」(ID:gjrwls),原文首發於2019年2月14日,標題為《別惹知網,你知道它的背景有多大嗎?》,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1

啥是知網?

這是一個堪比「啥是佩奇」的年度之問。如果回答只是「我緊急拼湊論文時候使用的網站」那是遠遠不夠的,而且腦子裡閃過這個念頭的同學們需要面壁反思,好好學習,重新做人。

中國知網背後是一個巨大的國家工程,承載了提升國家軟實力的大量投入和殷殷期待,在搜索論文的時候,我們應該飽含著溫情和敬意!

春節期間喜氣洋洋的知網界面

而更廣義的知網,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這一概念最早是由世界銀行在1998年提出的,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

簡單來說就是構建一個能夠囊括一個國家絕大部分知識資源的大平臺、大倉庫(中國知識資源總庫),我們可以直觀地理解為一個知識的銀行或者超市,大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都存到這裡面,然後在裡面找到自己想要的其他人的研究成果。

如果真的能夠建立這樣的「大倉庫」,就比之前歷史學家傅斯年所說的「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要方便得多了。

除了這個最基礎的功能之外,目前還有數字出版平臺功能,文獻數據評價功能,以及廣大學子最常用的知識檢索功能。其目的是為全社會知識資源高效共享提供最豐富的知識信息資源和最有效的知識傳播與數位化學習平臺。對於這個目的,經常使用其檢索功能的同學們一定感觸頗深。

2

知網咋來的?

俗話說畢業論文不是一天寫好的(按道理是這樣的),知網這樣龐大的工程也不是一天能建成的。實際上,如果你目前還沒寫完畢業論文的話,知網在你面前很可能就是老資格了。

早在1995年,《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CAJ-CD)就已經正式立項,並在1996年1月30日就拿出了首批成品。這個項目可以看做是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以下簡稱CNKI)的前身。

當年12月24日,清華大學舉行了「《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首發式暨中國學術期刊文獻檢索諮詢站成立大會」,CNKI的雛形以光碟的形式正式與世人見面。在1999年前的幾年中,中國知識資源數位化的載體主流一直都是光碟,這段時間也可以稱為CNKI的光碟版時代。

1998年,世界銀行提出了概念,次年6月,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中國期刊網」開始上線服務,這就是今天知網的前身。除了這兩大機構外,背後還有教育部、中宣部、科技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國家發改委等機構的大力支持。

2001年,隨著鏡像站技術的突破性進展,以及中國Internet帶寬迅速加大,CNKI在CERNET和CHINANET上面建立了兩個中心站點,又著手在各大圖書情報機構建立鏡像站點以減輕中心站點的負擔。各主要城市都正式建立了鏡像站數據交換服務中心。CNKI加速從光碟走向網絡。現在回想起來,通過光碟來承載數據已經是非常有年代感的事情了。筆記本電腦能讀取光碟的年代似乎也過去良久,網際網路的浪潮洶湧而來。

CAJViewer7.2。想必同學們對這個畫面又愛又恨

到2003年的時候,中國期刊網發展為集期刊、報紙、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圖書、年鑑、多媒體教育教學素材為一體的知識服務網站。也就是在這一年,中國期刊網變為「中國知網」,我們所熟悉的中國知網正式上線。

而今的中國知網已發展成為龐然大物,不僅有海量的中文文獻,而且還包括劍橋大學、牛津大學這樣頂級大學的資料庫,以及美國、韓國、法國等國科學技術資料庫,成為了一個具有國際性的知識資源平臺。另外如「十一五計劃」以來的數字出版平臺功能以及2010年以後的評價功能也都在逐步完善。不僅僅是在填充「中國知識資源總庫」,建設「知識基礎設施工程」的意味也越來越明顯。

3

知網裡面有什麼?

知網這樣一個倚靠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的網站,裡面的文獻可謂是汗牛充棟。我們都能在裡面找到些什麼呢?

首先是一些重要的期刊文獻。這也是知網的老本行了。知網和許多期刊合作,收錄的大多是自1994年以後的期刊文章,還有一部分能夠追溯到創刊號。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期刊不斷加入知網大軍。

不斷加入中國知網的期刊發表的聲明

還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碩博論文。許多學校的碩士生博士生在自己的論文答辯時都要提交一份到圖書館,而如果該校與知網合作,那麼這些論文也就可以被上傳到知網的資料庫,在知網上搜到。

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人問能否在知網上搜到翟天臨論文的基礎原因了。而根據北影方面的說法,2018年博士畢業生的論文將由校方在2019年上半年統一上傳。

一些知名人士的碩士或博士論文也可以在知網上搜到。比如「呂秀才」喻恩泰:

秀才想畢業也不容易啊。後來他又攻讀了博士學位

還有「我想死你們啦」的馮鞏:

再想見觀眾也要先通過論文答辯才行

以及一些重要報紙,如《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上面的一些文章也會被知網收錄在其中,並且更新頻率極高,很多達到日更,與報紙發行基本同步。

知網讀報,要不要體驗下?

此外還有許多會議報告、法律法規、政府文件、企業標準等,可謂是浩如煙海。只有想不到,沒有收不到。甚至於你在知網中還能搜到廣告……

高校學生所設計的節能減排公益廣告也能夠在知網找到

4

沒有知網就不能寫論文?

知網如此重要,離開了知網,我們就沒法寫論文了麼?很多網友在批評翟天臨的時候,也會有類似「知網都不知道,論文是怎麼寫出來的」這類的表達。那麼這種說法對不對呢?

可以說既不對也對。

為什麼說不對呢?用最簡單的話來說,1999年之前人們就不寫論文了麼?

知網坐擁海量的期刊文獻、出版物和資料庫,的確方便人們在相關主題上進行檢索。但是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這也只是一個工具,而不是數據的源頭。換句話說,在大部分情況下,知網並不創造資源,而只是知識資源的搬運工。

在知網這種大型知識資源平臺出現之前,人們也有其他的方式來查詢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可以是自己大量的閱讀和積累,可以向自己的導師或者同學尋求幫助,也可以通過某些高質量的學術研究,通過他們所徵引的內容按圖索驥。

還有一些特殊的專業,比如文史哲經常涉及到原典、簡帛等一手材料或者古人研究成果的閱讀,需要影印本材料,生物製藥等經常需要閱讀許多國外的前沿研究成果,這些也是目前知網力有不逮的地方。故而沒有知網不僅能夠寫論文,而且往往論文不能全靠知網。

退而求其次,我們一定要偷懶通過這類數據平臺網站檢索資料,那麼還有萬方、維普等平臺。後兩者內容更偏向工程技術、自然科學等。三家各有所長。數據的總量上知網可拔頭籌,但維普檢索中可以使用「與」「或」「非」三種邏輯,知網只有「與」一種邏輯,另外亦專業期刊量上取勝。而萬方可能更適合工科或理科的學生查詢。

維普(上)與萬方(下)

還記得去年大火的那位硬核老師嗎?當博士生Firas Jumaah因為ISIS突襲,被困在自己的家鄉,無法完成博士論文時,這位硬核教授僱傭了兩輛經過全面改造的蘭德酷路澤和四名全副武裝的僱傭兵,深入敵後,找到自己的學生和他的家人,拽上車就一路狂奔,逃出生天。

所以,不用說沒聽說過知網,就算是被恐怖分子包圍了,這也不是你寫不出論文的藉口。

劫後餘生的Firas Jumaah(左)和硬核催稿的導師Charlotta Turner(右)

那為什麼說也對呢?再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麼?(當然現在的孩子可能更多的是反過來。)

對於在校學生來說,知網已經出名到就算你自己從來不用,你的同學也會用。一個博士沒聽說過它,就好比說自己讀歷史卻不知秦皇漢武,愛足球但沒聽說過貝克漢姆一樣。

還有一個問題是,現在國內很多博士畢業時都要填寫中國知網的博士論文授權書。換句話說,你不認識知網,知網也會在你畢業的時候讓你認識認識。既不是幾十年前就已經畢業的老教授,又不是念的國外大學,總要和知網混個臉熟才是。

翟天臨不知道知網,知網可知道他

另一個涉及到學術規範的問題,就是論文前的綜述。這一部分是對自己選題的前人研究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目的在於理清當前學術界在該問題上的進展情況,並說明自己的研究對於推進該問題的研究有何貢獻。而這一個部分需要的是大量而認真的閱讀。

知網作為一個擁有海量數據的平臺,國內學子在爬梳前人研究的時候往往不能視而不見。雖然這裡面的文章未必會入了作者的法眼並被寫到綜述當中,但是看過與不看的態度畢竟還是不一樣的。

5

不知道知網這麼嚴重?

實際上,如果一個大學生表示自己不知道知網,很可能換來的只是旁人驚訝的目光。但如果一個一直標榜自己高學歷的學霸不知道知網,就容易引起網友的懷疑了。

而翟天臨事件中,不知道知網只是起因,但隨著事件的發酵,以及翟天臨方面應變方式的不當,讓這一個本來可以圓過去的事件變得越來越熱。甚至又冒出了抄襲、代筆等更多的質疑。

翟天臨論文的查重結果

事件持續發酵數日後,翟天臨本人也針對上述行為發表了致歉聲明:

做學術並非兒戲,博士(後)頭銜,更不是一個輕飄飄的榮譽稱號。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就在於兒戲了中國無數學者的默默付出。學術成果不能買來,不能靠交換得來,只有紮實做學問,一步一個腳印,千淘萬漉雖辛苦,吹落狂沙始到金。

知網在設立之初,就是為了便利中國學者的學術研究,進而提升中國的文化軟實力。我們可以不知道知網,但是我們不能無視這項學術研究的基礎設施工程。正如論文不是一天寫成的,每一項進步背後,都飽含著心血。

比如那個查重系統,不知令多少畢業生瑟瑟發抖。正所謂:

道路千萬條,獨創第一條。

查重被發現,畢業兩行淚。

相關焦點

  • 翟天臨不知道的「知網」,被大三男生告了!
    前些天中國知網火了一把原因是因為北京電影學院博士、演員翟天臨在直播互動中不知「什麼是知網」被疑「博士學位摻水」網友認為:翟天臨作為博士學歷,並且日前已被北大錄為博士後,卻不知道「知網」很不合邏輯。知網到底是個什麼網站?中國知網創於1996年,因涵蓋外文類、工業類、農業類、醫藥衛生類、經濟類和教育類等多種數字、資料、文獻等而成為學術論文的參考資料庫。
  • 翟天臨博士論文原文哪裡看 翟天臨問知網是什麼博士論文遭質疑
    #翟天臨論文##翟天臨問知網是什麼#的瓜大家吃了嗎。我來詳細總結一下吧。網友對翟天臨的質疑主要是:1,在直播裡,翟天臨第一次讀到「知網」時明顯斷點卡殼,這種遲鈍是不熟悉的自然反應。粉絲認為是翟不願意回答,所以故意裝傻。但問他的學術作品,和問他的影視作品一樣,本質是捧他,找不出不願意回答的理由。
  • 翟天臨不識知網?學術不端被四川大學當做案例寫入官網
    在一次直播中,翟天臨在直播中被網友問道,在哪裡可以看他在知網上的論文。剛成為北大博士後的翟天臨反而問道,知網是什麼東西?知網是什麼東西?隨後網友在微博曬出翟天臨論文查重結果,論文重複率高達40%再度引發熱議。
  • 在什麼情況下,一位中國博士會不知道知網?
    作者:咖喱編輯:Yuki近來,演員翟天臨在直播中的一句「不知道知網是什麼東西」,點燃了一場春節之後的學術打假烈火:從論文涉嫌抄襲到博士資格遭質疑……這位「學霸演員」的學術不端問題被大家扒了個底朝天,甚至連續多日佔據熱搜榜。
  • 翟天臨論文原文作者黃立華發聲 翟天臨論文學術造假事件始末
    翟天臨論文原文作者發聲  翟天臨論文原文作者說了什麼?翟天臨因在直播互動中表示不知「什麼是知網」,被疑「博士學位摻水」。讀博期間,翟天臨公開發表的一篇題為 《談電視劇<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創作》,遭論文作者黃立華譴責,「我十幾年前(發表的論文),被其整段整段抄襲,事實勝於雄辯」。》》
  • 「不知知網」翟天臨,各路碩博撕翟粉,越挖越有意思
    「不知知網」翟天臨,各路碩博撕翟粉,越挖越有意思翟天臨最開始一直不溫不火,也參演過很多熱劇,比如《離婚律師》、《蘭陵王》、《白鹿原》。在這個小鮮肉和流量小生橫行的時代,說實話,他的演技是真的挺能打的。翟天臨之前是一直賣學霸人設的,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畢業,又剛被北大光華學院錄取為博士後。然而在一場直播中,他卻因為一句話陷入了學術風波,該事件佔據微博熱搜一直到今天。事情的起因是在直播中,翟天臨說了一句「不知道「知網」是什麼」。
  • 「深讀」翟天臨事件背後的「知網」到底是啥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李玲玲 俞任飛深陷抄襲風波的翟天臨,昨天終於道歉了。致歉信上,翟天臨反省道,「是我的不當行為,讓學校聲譽被連累、讓學術風氣被影響、讓公眾的信任被辜負」。客服回答不能退款,後來發現,知網官網上答讀者問中有一欄,『已充值的金額不支持退款』,但這標語未在充值頁面顯示。」「設門檻、不退款,賺的就是中間不用的那一部分差價。研究了合同法39條、消法26條,我們幾個同學將它認定為格式條款,侵犯了公平交易權、自主選擇權,所以決定在姑蘇法院上訴。」
  • 翟天臨論文被扒造假,仝卓篡改身份後果嚴重
    首先最出名的就是翟天臨。翟天臨此前一直宣傳自己的博士身份,還發了博士寫論文的多篇微博。但是在某次直播中他竟然反問粉絲"知網是什麼",這一句話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因為知網是每一個大學生都基本了解的東西。大學生對於中文文獻的獲取渠道基本上都來自於知網,即使是只看外文文獻的大學生也是必然知道知網這一個地方的。
  • 翟天臨同期博士答辯名單20人,除翟天臨外19人知網都能搜到論文
    有網友曝光翟天臨博士期間的一篇論文的知網查重結果,重複率高達40.4%,翟天臨所在的那一屆博士答辯名單,共20人,除翟天臨外19人知網都能搜到論文。四川大學官網將翟天臨列入了學術不端案例。雖說「娛樂至上的時代」,學術科研依然不可有一絲半點的妥協,一絲不苟必須嚴謹6月畢業,現在知網查不到論文也有可能,比如延期畢業還在修改中,或者申請保密(概率較低)。
  • "翟天臨不知"的知網:年收入近10億 閱讀卡當稿酬
    原標題:"翟天臨不知"的知網:年收入近10億 閱讀卡當稿酬  連日來,演員翟天臨學術不端事件幾經發酵成為輿論焦點,19日此事有了官方調查結果:北京電影學院發布聲明,撤銷2018屆博士研究生翟天臨博士學位。
  • 北京電影學院成立翟天臨事件調查組 論文被從知網撤下
    演員翟天臨近日被爆出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期間,發表的一篇學術性質文章有疑似抄襲行為。北京電影學院已經對這一事件成立調查組。  由直播時的一句「知網是什麼東西」,翟天臨在過去兩天裡一直佔據熱搜,被網友戲稱是「得罪了全國碩士博士」。
  • 假博士風波後女友不離不棄,是患難見真情?先看看翟天臨的背景
    粉絲數蹭蹭往上漲,翟天臨非常高興,去年8月26日時,翟天臨為了慶祝千萬粉絲,在某平臺上做了一場半個小時左右的直播。一位網友問他的博士論文能不能在知網被搜到?他說,「知網是什麼東西啊?」重複了兩遍,沒有直接回答網友的這個問題。知網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文獻資料資料庫,也是最權威的。基本來說,在本科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知道知網,碩士學位以上的人是100%知道的。
  • 從不知知網到學術不端,打假學霸涉嫌學術造假
    在今年央視的春晚上,翟天臨和葛優、蔡明一起表演了小品《「兒子」來了》。小品中,翟天臨飾演了一位帥氣的打假警察,揭露了葛優飾演的騙子的騙局。直播互動回答網友提問其論文能否在知網搜到的問題時,說不知道「什麼是知網」。
  • 前有北影翟天臨「不知知網」,現有南藝女博士「只有名字是原創」
    時間來到2019年2月初,在他與粉絲的一次直博互動中,翟因一句:知網是什麼」,遭致鋪天蓋地的質疑,雖然其在微博曾留言稱「只是開玩笑」(這種意圖矇混過關的行為更可恨!)。隨後,北京大學率先宣布,經調查,其招募翟為博士後過程中存在學術把關不嚴、實質性審核不足的問題。
  • 翟天臨不知的知網毛利率59%:同方股份搖錢樹
    一句「知網是什麼東西」,近日在演藝圈和學術界引發軒然大波。不過,在知網上查過論文的你,真的知道知網是什麼東西嗎?知網背後的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下簡稱「同方知網」),是上市公司同方股份(600100)旗下毛利率最高的「搖錢樹」。同方股份2018年半年報顯示,同方知網主營業務收入約為5億元,毛利率達到58.83%。
  • 「畢業之家」揭秘:大學生知網論文查重的規則及查重原理
    說道大學生學位論文查重,大家不得不提起知網。知網真的是強勁的學術軟體和查重軟體。知網的功能很多,僅僅這個名字就可以辨別出那些「渾水」的學術造假者。翟天臨的一句「知網是什麼」就讓他顯出了學術造假來。知網的影響力真是大。知網查重是大學進行學生論文查重的主要手段。對待論文查重,大家就好比在打一場殘酷的戰爭。
  • 翟天臨如果真的學術造假,後果將會如何?
    最近網上鬧的沸沸揚揚的演員翟天臨學術造假事件,讓小編不得不出來說兩句。事件的導火索是翟萌萌在直播的時候說了一句「知網是什麼」,身為職場老油條的我,除了知網,我還知道維普、萬方、龍源等等,這些可都是學術期刊論文大平臺,他身為一名北大博士後怎會不知道呢?
  • 演員翟天臨文章疑似抄襲?北電成立「翟天臨事件調查組」
    來源:北京青年報演員翟天臨近日被曝出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期間,發表的一篇學術性質文章有疑似抄襲行為。北京電影學院已經對這一事件成立調查組。昨日晚間,北京大學也發布聲明:對近日媒體關注的「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一事,我院高度重視。
  • 翟天臨一得瑟也把知網推上風口浪尖,教育部門也該出來走幾步了
    今日凌晨3點華股財經《因翟天臨 知網也難逃劫數》稱,知網涉嫌不公平收費和知識壟斷等問題相繼浮出水面。據悉,知網收錄文獻資源超過2億篇,每日以約1萬條的速度更新。知網雖然是一家公司,但是卻是中教育部支持下建成的。如果沒有教育部的支持,知網不可能走到今天的年收入水平。然而,知網還不滿足於壟斷,收費每年漲價,遭遇一些大學的停用抵制。
  • 你知道提前在知網查重的論文,會被知網收錄嗎?
    論文查重你知道提前在知網查重的論文但是很多同學在檢測論文的時候,都會擔心在知網上留下檢測記錄,或是擔心自己的論文被知網收錄,提交給老師後,就會發現是滿江紅。今天主要來看一下在知網檢測的文章到底會不會被知網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