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三星S系列的11年 見證整個智慧型手機發展史

2020-12-07 中關村在線

自三星Note 10系列的新品發布會之後,三星除了在摺疊屏手機上有所動作,似乎顯得有些「沉寂」。在國內僅有的幾次亮相,也是與vivo攜手推出雙模5G晶片,或者聯手小米首推手機上的一億像素傳感器;又或者出現在「2020年的頂級旗艦會不會配備三星AMOLED屏幕」的討論中。

直到三星Galaxy S20於今日正式發布,讓之前的所謂「沉寂」一掃而空,一億像素也正式在三星旗艦上得到使用。如果消費者期待面面俱到的旗艦,那麼S20系列予取予求,給到了超出預期的配置。

01 十年磨一劍,三星仍有後招

在去年發布的S10系列上,三星由硬體到軟體的全方位提升可以用激進來形容。而僅僅時隔一年,三星又一次帶來驚喜:融合了S10系列和Note 10系列設計經驗的手機正面、曲率進一步縮小的曲面屏以及優秀的封裝工藝帶來的極窄邊框和內部堆疊,三星在固有設計上不斷進行重構和革新。


圖片來源見水印

這體現在三星Galaxy S20 Ultra 5G的整機規格上:三星坐擁智慧型手機全供應鏈的優勢,使得 S20 Ultra 5G在維持8.8mm機身厚度的同時,塞進一億像素鏡頭模組和5000mAh大電池,機身僅重220g(iPhone11 Pro Max重226g),這是S系列產品堪稱工藝品的原因所在。

更重要的是三星Galaxy S20系列上,極盡豪華配置,主要帶來3個方面的提升:

矩陣相機模組,最高搭載108Mp主攝+48Mp潛望式長焦+12Mp超廣角+ToF鏡頭,支持10X光學變焦和最高100X數碼變焦,還最高支持8K視頻錄製;

Dynamic AMOLED屏幕,解析度3200×1440,支持120Hz刷新率;

搭載高通驍龍865處理器(地區不同將搭載三星Exynos 990),性能提升,支持SA/NSA雙模5G。

不僅是工業設計還是手機性能,S20系列的表現都宣告了三星的全面回歸。作為全球出貨量第一的品牌,回顧三星的S系列,其發展史也可以說是整個智慧型手機發展的縮影。

02 頂級旗艦的開端

作為從初代產品開始就搭載頂級配置的系列,Galaxy S的成功催生了Note系列,與之組成雙旗艦的策略,一同見證了三星的創新和突破。

S系列的輝煌,還要追溯到2010年3月,Galaxy S系列的首款產品Galaxy S正式發布。彼時HTC勢頭正盛,諾基亞餘威仍在,但Galaxy S搭載了一系列當年的頂級硬體配置,成為當時市面上為數不多能與iPhone競爭的旗艦機型。

搭載 Hummingbird 處理器(主頻1GHz)的同時,Galaxy S的RAM僅為512 MB,配備4英寸的AMOLED屏幕,後置五百萬像素鏡頭,前置鏡頭僅30萬像素。當然在今天看來這樣的配置不值一提,但當時Galaxy S上市70天銷量便突破百萬,藉助強大的渠道優勢,Galaxy S登陸超過110個國家,可謂風靡一時。

S的成功,使得整個系列得以延續。接下來的幾年裡,三星通過周期性的更迭鞏固了S系列的聲勢,當時的安卓陣營確實也需要一款機器來正面對抗iPhone。

在2011年2月發布的Galaxy S2上,手機屏幕增大到4.3英寸,厚度也縮小到8.49mm(iPhone 4為9.3mm);三星開始搭載自研的1.2GHz獵戶座雙核處理器Exynos 4210,同時將RAM升級至1GB並加入NFC支持,續寫了S系列的頂級配置。

此外三星Galaxy S2內置800萬像素鏡頭,支持全景拍攝和1080P的高清視頻錄製,是當時手機視頻錄製的最高規格。無論是設計ID還是硬體配置,三星Galaxy S2都無可挑剔。最終超4000萬臺的銷量給HTC帶來了巨大衝擊,也註定讓這部手機成為S系列的裡程碑。

2012年5月,三星Galaxy S3發布,配備4.8英寸的720P Super AMOLED屏幕,區別於此前的方正造型,S3的外觀首次採用了「鵝卵石」式的圓潤設計,同時按鍵由方正改為細長。配置上,獵戶座Exynos 4412四核處理器也是當時性能最為出色的CPU之一。


三星對S Voice語音助手、Pop Up Play畫中畫功能以及Smart stay等軟體層面的深耕使得智慧型手機的實用性實現飛躍,尤其對於相機功能的優化,提升了人臉識別、自動對焦等功能的使用體驗。硬體領跑智慧型手機市場之時,由硬體延伸出來的軟體創新打動用戶,從而進一步推動了三星的市場佔有率。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S3的升級版三星Galaxy S4兩個月銷量破兩千萬。S4搭載4.99英寸1080P解析度屏幕,配合窄邊框設計使得視覺衝擊力十足。基於自家的原材料供應鏈,三星自研Exynos 5 Octa八核處理器,後置攝像頭像素達1300萬,引入「Dual Shot」(前後鏡頭同時拍照)功能。


基於基於Android 4.2.1的定製系統日漸成熟,在體驗上大幅追趕iPhone,並且三星還支持「浮窗預覽」(Air View)和「手勢感應」(Air Gesture)等功能,發揮出大屏操作的優勢。至此可以說三星旗艦樹立了良好的口碑,並且在銷量上表現不俗,這為以後的變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03 S系列的變革

2014年發布的S5硬體配置依舊頂級,搭載5.1英寸的1080p Super AMOLED屏幕,配備2GB RAM以及2800mAh大容量電池,後置1600萬像素鏡頭的同時支持錄製4K視頻,並且支持IP67級別的防水防塵。


但外觀方面與前代區別不大,並沒有吸引到足夠多的消費者,圍繞S系列的變革就此開始。

2015年3月,三星Galaxy S6/S6 edge發布,後者實現了了雙面玻璃與金屬中框的結合,並保持了超薄的機身:三星Galaxy S6系列又一次集合行業的頂尖配置,三星Exynos 7420 八核 2.1GHz處理器,3GB RAM,擁有快速充電、無線充電以及心率識別等諸多創新功能,厚度卻不到7mm,並在系統層面增添S助手。


可以說在S6系列上,三星去掉可拆卸電池,使得機身更為一體化;雙面玻璃的引入也使得機身更為緊湊高檔。無論是原本的硬體優勢,還是工業設計,都再一次實現了突破,三星的曲面屏基因也是在這一代產品初現端倪。

也可以說S6的推出似乎也形成了S系列的一個規律,就是在偶數代的產品更具開創性,而隨後的奇數代產品更像是升級版,S7系列在顏值、拍照、性能等方面機進一步提升。


而且三星Galaxy S7/S7 edge在升級配置的基礎上同時降低了售價,採用驍龍820處理器,支持息屏顯示,改善了攝像頭凸起,附帶IP68級別防水功能,並且國行支持Samsung Pay,再次實現口碑和銷量雙豐收。

04 曲面屏的先行者

接下來的故事想必各位非常熟悉 ,不同尺寸的機型配合曲面屏,Galaxy S系列的旗艦策略已經定型,Galaxy S8/S8+這一代上,兩款尺寸的新機都採用了雙邊曲面的設計,三星稱之為全視曲面屏,引領了整個手機行業屏幕形態的演進。


三星Galaxy S8/S8+搭載驍龍835處理器,配備5.8/6.2 寸的Super AMOLED顯示屏,並通過虛擬Home鍵來模擬真實按鍵手感,達到正面更大面積的顯示效果。此外, Samsung Dex的加入讓手機的輕量級的辦公成為可能,也可以說是開闢了屏幕共享交互的新形式。

後置搭載1200 萬像素、F/1.7的鏡頭,即使是單攝,但配合三星的算法,依然帶來頂尖水準的拍照體驗;更具開創性的是,三星將指紋,虹膜和人臉識別同時應用到手機中,引入人工智慧助手Bixby。

2018年2月,三星Galaxy S9系列發布,延續了S8系列的產品外觀,大幅提升拍照:S9+升級為雙攝,附加了960fps凝時拍攝、可變光圈和動態萌拍等元素。現在看來,S9系列更像是一次例行的常規升級,足夠優秀,但不夠進取。


於是2019年2月,Galaxy S10系列應運而生。全視曲面屏+雙曲面玻璃+金屬中框設計使得S10系列外觀極為精緻,Galaxy S10+機身厚度僅7.8mm,機身重量僅175克,該系列三款機型都維持了不錯的厚度與重量。


取消後置的指紋識別,改變拍攝模組的排列 ,S10和S10+帶來廣角鏡頭加持的三攝,三顆鏡頭的協作讓拍攝體驗更為流暢。並且對於雙頻GPS、Wi-Fi 6的支持使得三星更具備了一絲先行者的意味。

3040×1440 像素的屏幕解析度、 Infinity-O 打孔屏、前置雙攝挖孔孔且支持前置4K視頻拍攝以及超聲波指紋識別,S10系列自身的提升與改變不可謂不大,同時 S10+最高支持12GB的RAM,陶瓷版S10+將搭載12GB+1TB的存儲,再次實現頂級的配置。

05 寫在最後

可以看到,在S系列的發展過程中,行業頂尖配置的堆砌是該系列能夠成為旗艦的基礎 ,而為S系列的演進提供動力的則是三星作為供應鏈上遊對技術的不斷探索,類似虹膜識別與血氧檢測等功能,即使未被廣泛應用,卻都曾在三星的旗艦產品中得到實現。

類似的嘗試讓三星擁有大量的技術儲備完成對新旗艦的變革,一億像素和高刷新率就是其中的典型。如今的三星,坐擁完整的產業鏈,推進其AMOLED屏幕與曲面屏的打磨,並且進一步精進柔性封裝技術實現極窄的邊框,達到旗艦級別的工藝水準。

不論是IP68防水防塵、杜比全景聲的雙揚聲器乃至USB 3.1 Gen1標準的USB-C接口等元素,還是雙頻GPS、Wi-Fi 6的探索,亦或是Samsung Dex模式的支持,三星的技術與創新始終走在前列。

如今在Galaxy S20系列上對於一億像素、高刷新率、LPDDR5、5G等技術的整合再次見證了三星對行業方向的引領。近年來圍繞手機同質化的爭議從未停息,其背後正是消費者對旗艦產品的深層次需求。所謂旗艦的含義,就是在智慧型手機這片紅海之上不斷探索,為後來者指路,三星S20系列無疑做到了這一點,為S系列的下一個十年開了個好頭。

三星今日熱機推薦:

三星Galaxy Note 10+5G網絡體驗 白條12期免息 贈送三星原裝充電器!售價7999元>>

三星Galaxy S10最值得買的安卓機皇,白條12期免息!限時特惠!成交價4799元!>>

三星Galaxy S10+超清4K拍攝,同價位強勁的驍龍855遊戲手機!到手價6399元>>

當紅不讓的人氣爆款三星Galaxy S9+立省2400元,成交價僅為3799元>>

三星Galaxy A60元氣版後置三攝,6GB版內存,屏幕發聲技術!1499元>>

三星Galaxy A80,180度旋轉三攝拍照手機驚爆價2499元>>

三星 Galaxy Note10 智能S Pen 驍龍855 白條12期免息!售價6599元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回顧三星S系列的11年 見證整個智慧型手機發展史http://mobile.zol.com.cn/738/7380048.html

mobile.zol.com.cn true http://mobile.zol.com.cn/738/7380048.html report 7497 自三星Note 10系列的新品發布會之後,三星除了在摺疊屏手機上有所動作,似乎顯得有些「沉寂」。在國內僅有的幾次亮相,也是與vivo攜手推出雙模5G晶片,或者聯手小米首推手機上的一億像素傳感器;又或者出現在「2020年的頂級旗艦會不會配備三星AMOLED屏幕」的討論中。直到...

相關焦點

  • 手機攝影十年演變 三星Galaxy S20 5G系列引領未來十年發展
    在過去十年,三星從未停止對智慧型手機拍照功能的探索,從初代Galaxy S至如今Galaxy S20 5G系列,三星在智慧型手機拍照方面的突破顯而易見,如果你想了解智慧型手機拍照演進史,不妨一起"參觀"一下三星Galaxy S系列款款經典產品帶來的諸多突破與創新。
  • 手機運行內存發展史回顧
    手機運行內存發展史回顧  手機和電腦一樣,程序運行也都是在RAM中進行,所以RAM的讀寫速度和容量是手機性能表現的關鍵。在處理器性能足夠的前提下運行大型遊戲,1GB RAM的手機會比512MB RAM的手機來的流暢,不但過場迅速,出現卡頓的情況也會減少。而在任務操作時,大RAM的手機也擁有更加強勁的性能。所以理論上來說,不論是電腦還是手機,RAM的容量都是越大越好。
  • 為何說三星的手機形態發展史,是智慧型手機形態的進化史?
    還記得世界上第一臺智慧型手機嗎?據資料顯示,業內公認的第一臺智能機便是IBM在1992年發布的Simon,當時這款手機已經在電話功能之外集成了個人數碼助力、傳呼機、傳真機等功能於一身。現在,當我們再看一眼自己手中握著的智慧型手機時,誰會想到手機行業風風雨雨幾十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趣談手機充電器發展史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前沿科技#系列徵文今天筆者在上班時,一同事過來借充電器救急,手機快關機了。一看原來是micro USB充電口,可惜筆者用的是Type-C接口,愛莫能助。同事把整個辦公室問了一遍都沒找到合適的充電線,只好轉戰其他部門尋求救急去了。
  • 從三星手機屏幕發展歷程 看手機行業屏幕進化史
    關於摺疊屏,實際也是手機行業2019年最熱的技術,他折射了手機行業的發展動態。如果翻開手機行業的的發展史,從功能機到智能機,再到如今的摺疊屏,手機的屏幕和形態不斷演進,同時也不難發現,三星如同是貫穿手機行業歷史發展的一條主線,掌握著手機行業的發展方向。
  • 一個特殊的年份 2020年手機圈五大關鍵詞回顧
    縱觀整個2020年,我們發現手機圈有很多熱點的確如大家去年預期一般熱度不減,比如5G以及手機屏幕,當然,同樣有很多事情是與大家預料不同的,比如屏下攝像頭今年就依然未能大規模正式落地
  • 三星S21發布,一起來回顧一下三星旗艦手機電池與快充發展歷程
    而在附贈配件上三星也積極響應環保策略,不再附贈充電器和數據線。值此之際,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三星曆年來發布的S以及Note系列旗艦機型的電池容量和快充功率發展吧。 2010年3月,初代三星S初亮相
  • 華為Mate系列手機發展史
    不可否認,雖然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都是華為的王牌手機,但是無論在硬體配置還是系統性能上兩者都有明顯得區別———Mate系列都要比P系列更佔據優勢。了解華為手機的人都知道,Mate系列手機都是首發搭載新款處理器。在功能和性能上領先P系列。
  • 技術驅動創新 這些年三星Galaxy S系列做對了什麼?
    從初代Galaxy S開始,至今已經7年了,7年8代產品,每一代都在不斷進步和完善,翻閱Galaxy S系列的創新史大概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談起。屏幕佔比由小變大過去,蘋果曾執著痴迷3.5英寸屏幕,包括賈伯斯在內,認為3.5英寸手機屏幕是最適合單手使用的手機屏幕尺寸。
  • 三星在韓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第三季度份額創歷史新高!
    三星在韓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第三季度份額創歷史新高!   三星在第三季度的業務蓬勃發展,儘管受到疫情的影響,其季度營收依然飆升至歷史新高,並成功超越了蘋果在美國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根據一份新的報告,三星在其本土市場似乎也做得非常好。 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一份新報告稱,三星在韓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了歷史新高。
  • 手機屏幕十年發展史 影響最大的品牌到底是誰?
    智慧型手機在過去十年內的發展,超出了人的預料。其中最能體現智慧型手機發展歷程的,非屏幕無疑。在這段過去十年內,智慧型手機的屏幕發展經歷了:屏幕尺寸的變化、屏幕曲率的變化、屏佔比的變化與刷新率的變化等變化風潮。其中,又以「屏廠」三星在屏幕演進中發力頻頻,引領風騷。我們不妨藉助三星Galaxy Note系列回顧下手機屏幕進化方向。
  • 三星手機的救星?自帶「滅火器」的電池問世
    儘管三星還未就去年的蓋樂世Note 7智慧型手機起火事件發布調查結果,當地的報告已經指出手機電池是元兇。However, the firm would not confirm that this was their conclusion.不過,三星還未證實這就是他們的調查結論。
  • 三星2019回顧:中國市場不如意,但創新甩蘋果10條街
    最近十年裡,在手機行業中,三星始終都是一家無法被忽視的廠商。很長一段時間裡,三星牢牢佔據著全球手機市場銷量冠軍的位置,在國內也有過銷量第一的歷史佳績。直到現在,三星每年推出的旗艦手機都稱得上是標杆,今年還帶來了摺疊屏這樣的充滿黑科技色彩的驚豔產品。2019餘額已經所剩無幾,現在我們來對三星的過去一年做一個全面回顧。
  • 中國網際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史
    今天我想和大家談談網際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史。記得中國普及網際網路寬帶的年代是2005年左右,當初普及撥號上網的時候,外面大部分地方能買到便宜的上網卡,但撥號上網給用戶的體驗不是很好。首先是速度慢,二來要佔用一門電話線 。三就是費用忒貴!
  • 爆料稱三星多款手機將支持S Pen,Note系列或將被砍
    集微網11月17日消息,據爆料人士Max Weinbach消息稱,三星明年將推出7款手機,其中有3款將支持S Pen手寫筆。大家紛紛猜測三星可能要砍掉Note系列。圖源:微博Max Weinbach稱三星2021年的新品手機包括S21 FE、S21、S21+、S21 Ultra、Z Fold 3、Z Flip 3和Z Fold
  • 快速回顧榮耀手機發展史,最為重要的前五年曆程
    快速回顧榮耀手機發展史,最為重要的前五年曆程 2020-11-17 23:43 來源:智玩部落熊小白快速回顧榮耀手機發展史,最為重要的前五年曆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驍龍8974AC+指紋 4G三星GALAXY S5首測(全文)_三星 GALAXY S5_手機...
    毫無疑問的,三星長期以來穩居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佔有率的首位。究其原因,除了涵蓋不同消費群體的全產品線外,旗艦產品自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三星的旗艦智慧型手機相信無人不知,那就是三星GALAXY S系列和三星GALAXY Note系列。
  • 2020年Q3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格局分析:三星重登榜首 蘋果降至第四(圖)
    原標題:2020年Q3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格局分析:三星重登榜首 蘋果降至第四(圖)   近日,IDC發布全球智慧型手機
  • 三星宣布了三周年紀念版GalaxyS10智慧型手機
    三星可能已經在舊金山舉行了年度無包裝活動,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捍衛其作為世界頂級智慧型手機品牌的頭銜。這家韓國科技巨頭以令人印象深刻的Galaxy Fold為標題,宣布了一系列智慧型手機以及一些可穿戴設備。在活動中,三星宣布了三周年紀念版Galaxy S10智慧型手機。S10系列包括Galaxy S10e,S10和S10 Plus。還有另一個名為S10 5G的版本,您可以在此處查看我們的公告範圍。
  • 三星GalaxyA51幾乎不是三星最新的和有吸引力的中檔手機之一
    早在八月,三星就推出了Galaxy Note 20系列。除了這兩款智慧型手機帶來的所有新穎性外,該公司還帶來了One UI 2.5核心更新,其中包括性能的改進和更改。三星擁有無數的智慧型手機,並且推出這些增量更新對於開發團隊來說應該是一個麻煩的任務,尤其是在諸如未來基於Android 11的更新等具有更高優先級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