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屏幕十年發展史 影響最大的品牌到底是誰?

2021-01-15 中關村在線

智慧型手機在過去十年內的發展,超出了人的預料。其中最能體現智慧型手機發展歷程的,非屏幕無疑。在這段過去十年內,智慧型手機的屏幕發展經歷了:屏幕尺寸的變化、屏幕曲率的變化、屏佔比的變化與刷新率的變化等變化風潮。其中,又以「屏廠」三星在屏幕演進中發力頻頻,引領風騷。我們不妨藉助三星Galaxy Note系列回顧下手機屏幕進化方向。

01 三星Galaxy Note系列:開啟手機大屏時代

智慧型手機肇始於2008年,真正被世人接受是在2010年。智慧型手機系統完善後,手機硬體便重要了起來,特別在手機屏幕的顯示效果得到保障後,業內對手機屏幕尺寸的發展方向產生了分歧:一派認為手機屏幕尺寸會維持在3.5英寸的「黃金尺寸」,代表為賈伯斯領導下的蘋果公司;另一派認為手機屏幕尺寸會不斷提升,代表是三星公司。

時間證明,三星對屏幕尺寸的判斷是正確的。大的屏幕尺寸對用戶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甚至蘋果也不得不放下身段擁抱大屏幕。智慧型手機大屏幕時代的開啟標誌是——三星Galaxy Note的發布。這款手機發布時間是2011年的IFA(柏林消費電子展),5.3英寸的屏幕現在看來不算大,但在當時碾壓了主流手機4英寸的屏幕,被稱為「平板手機」。

領先時代的技術往往需要時間被用戶消化吸收。特別是4英寸屏幕手機當道的時代,人們對大屏幕手機的實用度是質疑的。在當時一些言論往往是質疑的,如:「怎樣保證單手操作性」「續航如何保障」這類問題。

三星Galaxy Note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增設一支S Pen解決大屏幕手機的操作問題;續航方面,大屏幕手機的內部尺寸空間更大,可以通過將電池加碼到2500mAh來解決電源使用問題。實踐證明,三星Galaxy Note是成功的,三星Galaxy Note上市9個月銷售量達到1000萬臺。這款手機的成功意味著大屏幕手機並不是一個小眾的選擇,而是未經開發的處女地。

從手機屏幕的發展進程來看,三星Galaxy Note在一定程度上規範了大屏幕手機的發展方向。此後的三星Galaxy Note 2,在深化大尺寸屏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手機的綜合使用體驗:擴大到5.5英寸的AMOLED屏幕面板,各方面得到優化升級的硬體,都是三星Galaxy Note 2卓爾不群的屬性。

此後,三星大屏手機的發展方向,借鑑三星Galaxy Note系列的成功積澱,配合三星電子全產業鏈優勢,佔領大屏幕手機的市場高地,甚至「大屏幕」一度就是三星手機的代名詞。屏幕變大的基礎上,三星還想玩點別的,比如,調整手機屏幕的曲率。

02 三星Galaxy Note Edge:首款商業成功的曲面屏手機

三星Galaxy Note Edge不是三星首款曲面屏手機,卻是三星首款獲得商業成功的曲面屏手機。一塊直挺挺的屏幕拿在手裡不是很好嗎?為什麼要進一步開拓曲面屏呢?

首先,發展與領先是三星的追求。其次,曲面屏不僅能夠優化手機邊框的手感,還能在曲面屏彎折之處反射更多的光,提升手機的整體質感,能通過視覺與觸覺兩方面提升用戶體驗。這是三星製作曲面屏的初衷。三星Galaxy Note Edge就是這一理念下的產物。

三星Galaxy Note Edge藉助強悍的性能推廣了「曲面屏」概念:與三星Galaxy Note 4同樣的配置保證了用戶在重度使用下的流暢性,右側單邊曲面屏不僅打破外觀的設計常規,還給世人展示曲面屏的創新之處,不僅可以顯示消息通知,還可以作為作為功能按鍵的拓展。這款手機更深層的含義是展示「曲面屏」的變化、「曲面屏」如何被應用。

三星Galaxy Note系列產品後續不僅加入了曲面屏,還實現了雙曲面屏幕。特別是左右曲面的屏幕配上整體方正的三星Galaxy Note家族外觀:看起來有稜有角的外觀,配上被曲面屏鈍化的左右邊框,手感柔和不鋒利。雙曲面屏幕帶給Galaxy Note系列的,是視覺與觸感的有機統一。

在解決屏幕尺寸與曲率雙重訴求後,三星也注意到市場對手機屏幕發展的新需求:更大的屏佔比。這要求手機屏幕在正面需要佔據更大的比例。那麼,三星是怎麼做到的呢?

03 三星Galaxy Note 8:全面屏時代的順勢之作

三星Galaxy Note 8是順應全面屏推廣潮流的作品。這款手機採用的是全視曲面屏,在沿襲三星Galaxy Note家族屏幕大尺寸、曲面屏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入了全面屏設計元素,將屏幕正面比例擴大到83%。

三星Galaxy Note 8上,三星對S Pen的應用越發熟練,特別是動態信息、智能多截圖、三星筆記以及息屏快寫等功能讓三星Galaxy Note系列的生產力屬性大大提升,S Pen這個在三星Galaxy Note系列一以貫之的「殺手鐧」功能成為三星在市場同質化時代破局的有力武器。

同時,三星Galaxy Note 8為了落實全視曲面屏,將指紋識別後置。特別是整個行業向全面屏演進的過程中,三星Galaxy Note系列的做法是揚長避短,延續三星Galaxy Note系列的 S Pen、大屏幕、雙曲面屏幕等要素進一步上探全面屏設計,結合自身強大工業設計能力,實現軟體與硬體的雙重突破,展現機皇級的產品統治力。

不過,三星在屏幕上的進化又來了。這次,我們看到了高刷新率帶給三星Galaxy Note系列的蛻變。

04 三星Galaxy Note 20系列:錦上添花的高刷新率

以往手機的屏幕刷新率都是維持在60Hz,用戶使用過程中也沒有感覺到有何不同。不過,屏幕刷新率也是需要被突破的技術難點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屏幕刷新率並不是一塊屏幕最為重要的參數,在高刷新率下會全方位展示一塊屏幕的綜合素質,高刷新率將進一步放大屏幕參數的重要性,這意味著屏幕刷新率更像是錦上添花展示屏幕效果的手段。

三星Galaxy Note20系列

三星自然不會放棄用高刷新率展示自家屏幕素質的機會。今年發布的三星Galaxy Note 20系列,三星將屏幕的刷新率控制在120Hz,是傳統60Hz刷新率屏幕的2倍,這意味著三星Galaxy Note 20系列的屏幕更為順暢,配合極高的觸控採樣率,讓手機在滑動的過程中流暢自如。特別是對比使用60Hz刷新率的屏幕,那種感覺真的是回不去了。

三星Galaxy Note 20系列屏幕刷新率選項

針對三星Galaxy Note 20系列的這塊屏幕,三星除了較真屏幕參數的種種細節外,還致力於打造整體的影音體驗,這意味著三星Galaxy Note 20系列的雙揚聲器也需要接受專門的適配,這項任務由AKG負責。聲音與畫面的提升的提升顯而易見,特別是流暢的視覺畫面配合雙揚聲器的立體聲帶來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令人大呼過癮。

同時,S Pen的使用體驗在三星Galaxy Note 20系列上得到了深度優化:低至9ms的延遲配合各種傳感器,進一步優化了三星Galaxy Note系列的生產力屬性,進一步優化的界面手勢提升了三星Galaxy Note 20系列的操作便利性,配合這塊120Hz高刷新率的屏幕,讓用戶的想像力隨S Pen的滑動而流淌。

打造影院級視聽感受,強化生產力體驗,是三星在頂級旗艦的追求,三星做好產品的每個細節,環環相扣,融合各類需求打造全新的三星Galaxy Note 20系列。可以說,三星Galaxy Note 20系列的屏幕表現延續了三星Galaxy Note系列產品的靈魂:將技術突破融入產品,帶來產品功能與使用上的躍遷。

總結:屏幕只是三星Galaxy Note系列進化的縮影

整體來說,三星Galaxy Note系列在屏幕上的技術是大膽而突破的。特別是三星Galaxy Note的問世更像是一種宣言,宣告著屏幕在手機上的重要地位,更宣告著三星是如何指導大屏手機的發展規劃。特別是三星在每一代的Galaxy Note系列產品上都會做出改變,這種改變更多的是幫助消費者吸收頂級屏幕的紅利。

圍繞手機屏幕的爭論從未停止,其背後的爭論核心在於消費者對當前頂級產品的訴求與智慧型手機未來形態的探討。在這種前提下,三星如何利用Galaxy Note 20系列的頂級屏幕就變得微妙的了起來。特別是三星在圍繞屏幕特性進一步提升視聽體驗、保持S Pen的生產屬性時,與其他旗艦機型的優勢就不言而喻了:

相關焦點

  • 從LCD到OLED屏幕,細數十年手機屏幕發展歷程
    智慧型手機這些年的發展之迅速,想必大家都驚嘆不已。而屏幕作為手機給用戶最直觀的感受,也是在近幾年中得到了飛速發展。以往OLED材質屏幕是高端手機的專屬,如今即便是千元機也搭載了OLED材質屏幕。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手機屏幕的發展史,帶你了解手機是如何從單色小屏,發展到如今彩色大屏的。
  • 華為手機發展史:十年再造一個新華為
    當年,華為反超愛立信,市場份額比例為28%,成為全球最大電信設備製造商。而根據2018年前三季度的外媒市場調研數據,華為通信設備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諾基亞和愛立信的總和。二、手機業務佔比過半,成為華為主要業務2017年華為營收為人民幣6036億元,約合925億美元。
  • 從三星手機屏幕發展歷程 看手機行業屏幕進化史
    如果翻開手機行業的的發展史,從功能機到智能機,再到如今的摺疊屏,手機的屏幕和形態不斷演進,同時也不難發現,三星如同是貫穿手機行業歷史發展的一條主線,掌握著手機行業的發展方向。手機形態再進化 摺疊屏開啟全新生活方式三星Galaxy Fold到底有多火?
  • LCD與OLED屏幕到底誰更好?手機屏幕詳解,看完你就明白了!
    前言: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手機都用上了OLED屏幕,甚至一些手機如果不用OLED屏幕都會被用戶吐槽,那麼OLED屏幕是真的好嗎?甚至有不少眼睛比較敏感的小夥伴,在長時間使用屏閃頻率低的OLED屏幕後,會感到頭暈、眼睛酸脹。咳咳,說到這裡,那些喜歡熬夜玩手機恰好手機又是OLED屏幕的小夥伴就要注意了,少玩一會,早點休息吧。(這不是在說我自己嗎?)
  • 手機屏幕為何一摔就碎呢? - 製造原理
    其實大多數的手機屏幕破碎的只是表層的玻璃,裡面的顯示屏並沒有壞,也不影響手機的正常顯示,只是影響手指操作屏幕的感覺,同時觸控螢幕破損部位的觸摸功能受損。這款手機還有觸摸筆,可以在屏幕上寫字。還可以發傳真。二三十年前這個用觸控筆來控制手機屏的設計對於近十年來的觸摸手機起到了無可代替的啟發作用。
  • 來啦來啦,手機發展史(下)
    給新來的指路哈~該文章接手機發展史下,沒看過的可以來這裡=w= ,路——>手機多少歲啦,帶你走進手機的發展史(上)2001年第一款彩屏手機--DoCoMo的D502 i(1月)世界範圍內第一款彩屏手機是它,當時日本最大的電信運營商NTT DoCoMo推出的D502 i,但由於日本採用的網絡與中國當時的網絡技術不同,因此這類手機只能在日本地區使用
  • 手機OLED屏幕和LCD屏幕到底有什麼區別?
    現在不管是蘋果手機還是安卓手機,都在各自的旗艦上分出了兩種屏幕的手機,一種是OLED屏幕,一種是LCD屏幕。 但是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而言,真的分不太清晰,這兩種屏幕到底有什麼區別。
  • 傷害眼睛OLED屏幕和液晶屏幕誰「更勝一籌」?
    OLED屏幕逐漸成了市場的主流,從智能機到電視,液晶屏幕正在退出。幾乎所有品牌的旗艦產品都採用了OLED屏幕。在2018年全球OLED電視面板銷量攻擊400萬片大關,保持著高速增長的趨勢。卓越的顯示效果是OLED屏幕廣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得益於其自發光屬性,OLED屏幕能夠提供更寬廣的可視角度。除此之外,OLED屏幕還能帶來幾乎無限的對比度,色域也更為寬廣,相較於液晶屏幕的清淡,OLED屏幕的豔麗更讓人喜歡。
  • 手機屏幕十年演變史,從「老掉牙」到主流,每年變化翻天覆地!
    手機屏幕十年演變史,從「老掉牙」到主流,每年變化翻天覆地!時代在不斷的更迭,手機市場也在逐步的演化,從功能機演變至智慧型手機,這種空前的變化給人眼前一亮的既視感。從iPhone4的劉海屏到如今的瀑布屏、環繞屏等設計,這些屏幕的發展都投入巨額的資金,它們給我們帶來很多美好的回憶,同時也存在著許多美中不足的地方。手機屏幕十年演變史,從「老掉牙」到主流,每年變化翻天覆地!為了給用戶帶來極佳的視覺觀感,目前多數主流旗艦的屏幕材質都採用OLED屏。
  • 華為Mate系列手機發展史
    不可否認,雖然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都是華為的王牌手機,但是無論在硬體配置還是系統性能上兩者都有明顯得區別———Mate系列都要比P系列更佔據優勢。了解華為手機的人都知道,Mate系列手機都是首發搭載新款處理器。在功能和性能上領先P系列。
  • 從iPhone XR「廉價屏幕」 說起:OLED和液晶到底誰好?
    說到區別,最大的不同還是在屏幕上,大多人總會在iPhone XR前面加上「廉價」二字。很多消費者有一個誤區:「iPhone XR比iPhone XS便宜,XR是LCD屏幕,XS是OLED屏幕,因此LCD=垃圾。
  • 全球知名手機品牌!韓國有2個,美國有3個,中國到底有多少個?
    提到一個手機品牌的知名度,最有力的證明還是這個手機品牌的銷量以及在全球銷售國家與地區的多少。而步入5G時代,留下來的手機廠商也是越來越少,早已沒有十年前手機市場百家爭鳴的局面。目前來看,能夠稱為全球知名的手機廠商也真的是寥寥無幾,每個國家擁有的品牌數量也是屈指可數。
  • 手機屏幕的那些事
    隨著智慧型手機行業的快速崛起,各個手機品牌百花齊放,給我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手機,包括配置價位各有不同,現在手機屏幕從之前的TFT材質,變化的越來越多樣,OLED 還有ips 讓一些網友一頭霧水,到底哪種屏幕的材質好,今天咱們就來分析一下先從發展歷程來看
  • 手機發展這十年,我們經歷了哪些改變?
    2009年到2019年已經過去了十年時間,在這十年時間裡如果說有什麼可以充分展示十年的科技發展革新變化,那就非手機莫屬了。十年時光匆匆而過,我們手上的手機也從「NOKIA」衍變到現在的「IPHONE」、「HUAWEI」、「MI」等眾多的品牌;手機的功能也從最簡單的打電話、發簡訊發展到今天的智能終端。2009年是手機革命性的一年。在這一年裡,原先的手機巨頭諾基亞還在堅守中創新,雖然還是遙遙領先其他市場品牌,但是江山已經很不穩固。其封閉的塞班系統已經讓很多的使用者感覺到了蒼白無力。
  • 蘋果、華為、小米、都在用OLED屏幕,那OLED屏幕到底傷不傷眼?
    蘋果、華為、小米、 OPPO、VIVO等各品牌手機,包括三星、索尼等等國外品牌,也都在自家的旗艦手機上用上了OLED屏幕。 但是網上卻傳來一片稱OLED屏幕閃屏、藍光、傷眼等說法,那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 從劉海屏到挖孔屏 全面屏手機發展史你知道多少?
    今天我就給大家詳細梳理一下全面屏手機的發展史,一起來看看它究竟是如何發展的吧。全面屏概念興起2016年10月,一直走性價比的小米意外提出了全面屏概念,並推出了第一款全面屏概念手機——小米MIX,這款手機採用18:9屏幕比例,它的屏幕使用三面無邊框設計,屏佔比高達驚人的91.3%,屏幕觀感非常震撼。
  • 新經濟十年圓桌:十年心智之爭,品牌如何佔領用戶心智
    以下是主題圓桌《十年心智之爭》的對話實錄,經36氪整理編輯:江南春:剛剛很感慨,看了十年當中中國新經濟戰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坐我旁邊的兩位,都是新經濟戰爭中代表某一些年份獨特大戰的代表者,這一部分大家可以聊聊十年當中,到底什麼在變?什麼在不變?
  • 趣談手機充電器發展史
    我們手機所用的均為鋰電子電池,只是從一開始的小容量可拆卸電池發展到今天一體不可拆卸式。隨著手機的不斷更新換代,電池容量不斷提升,手機充電接口也在不斷發展進步,筆者想跟大家聊聊那些年我們用過的各種手機充電器。
  • LCD屏幕,IPS屏幕,TFT屏幕,SLCD屏幕和AMOLED手機屏幕介紹
    目前主流的手機採用的屏幕,從大範圍上講都可以歸類為LCD與OLED,兩種屏幕從發光上講有著本質的區別,一種是靠外部光源的照亮,一種是自發光。。大眾科普 淺析主流手機屏幕材質分類。手機屏幕作為手機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其顯示效果會直接影響到整機的體驗。目前關於屏幕的概念名詞非常多,讓人難以區分。
  • 手機屏幕看久了總是累眼睛?搜遍全網整理的手機屏幕選購指南
    想過沒有,你每天撫摸最多的」臉「,不是愛人的臉,而是手機屏幕!屏幕素質在2018年的手機中,已經不是各位大佬在發布會上的談資了,但在手機評測數據中,依然是很重要的一環。你要知道,每個人平均每天都有幾個小時的時間面對手機,看手機就是為了看屏幕,所以屏幕素質依舊是檢驗手機綜合素質好壞的重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