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管道陰極保護原理
馮洪臣
1 管道的腐蝕機理
油氣管道埋地後,防腐層不可避免的存在破損點。由於管道的不同位置,土壤的含水量、含鹽量、含氧量濃度不同,導致管道表面各缺陷點位置管地電位存在差異。電位的差異給電流的流動提供了動力。電位偏負的位置,電流從管道流出進入土壤,為陽極;電位偏正的位置,電流從土壤流入管道,為陰極。陽極位置發生腐蝕,陰極位置腐蝕便會減緩。
電子沿金屬管道向陰極跑動,正電荷(電流)在電解液中也向陰極遊動,但電子跑動速度大於離子遊動速度,滯留的正離子便導致陽極電位正向偏移。電位較正的金屬得到陽極跑動過來的電子,無法立即被溶液中的正離子消耗,導致電子積壓,所以陰極電位負向偏移。電子和正離子都朝陰極方向移動,但所經路徑不同,在金屬管道中電子導電,在電解液中離子導電,在陰、陽極和電解液接觸面氧化還原反應導電。
2 陰極保護原理
陰極保護的方法是額外增加一個電源,電流從電源流出入土壤後,再從土壤流回到管道表面。使原來的陽極轉變成陰極,整條管道都在吸收電流,成為陰極,得到保護。
陰極保護就是通過平衡金屬表面各點的電位,使金屬表面都成為陰極而進行腐蝕控制的技術,如圖 1所示,管道上原來的陰、陽極都變成了陰極。
圖1 管道表面各點對地單位
3 陰極保護方式
當電流流出金屬進入電解液的時候,金屬是陽極,會發生腐蝕。如果我們採取措施,讓電流始終是流入金屬,這時,金屬是陰極,將不再腐蝕或腐蝕減緩。
如圖 2所示,在沒有外部電源時,管道表面存在電位的差異,在電位較負的位置(陽極),電流流出管道,在電解液中流向電位較正的部位(陰極),電位較負的位置為陽極,發生腐蝕。施加外部電流後,外部電流最開始時流向管道表面電位較正的部位(陰極),隨著電流的流入,該部位電位負向偏移,從管道陽極部位流過來的電流逐步減小,隨著陰極電位的負向偏移,從陽極流過來的電流最後為零。當外部施加的電流足夠大時,電流將通過原來金屬表面的陰極部位和陽極部位都流入金屬管道,金屬表面各點都成為吸流點,都成為陰極,得到了陰極保護。
圖2 陰極保護等效電路
為迫使陰極保護電流從電解液(土壤)流向管道,使管道成為陰極,主要採用犧牲陽極陰極保護和外加電流陰極保護兩種方式。
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公眾對環境的重視,陰極保護的應用越來越廣。從過去的船舶陰極保護,發展到今天管道、儲罐、橋梁、碼頭等都施加了陰極保護。該技術的推廣,延長了埋地管道等金屬設施的使用壽命,為安全運營提供了保障。
(馮洪臣,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常務理事,陰極保護專家、高級工程師。從事陰極保護教學、設計、安裝指導、檢測近30年。先後參與印度東氣西送、中亞天然氣管道、斯裡蘭卡科倫波油庫建設;菲律賓雪弗龍油庫、敘利亞輸油管道、坦尚尼亞供水管道陰極保護檢測。曾在蘇丹、哈薩克斯坦、美國、馬來西亞、臺灣以及國內舉辦多期陰極保護技術培訓。)
來源:《管道保護》2019年第5期(總第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