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9日訊 近日,含預製裂紋陸地天然氣輸送管道的全尺寸拉伸試驗在青島藍谷完成。本次試驗管道為X70鋼級,外徑尺寸達到了40in(1016mm),規格參數高,試驗難度大,是國內油氣技術領域首次開展此類管道全尺寸拉伸測試驗證。
青島海洋工程水下設備檢測有限公司通過規範研究、方案設計、分析模擬、現場測試等環節順利完成試驗,充分驗證了油氣管道接長焊縫的各項性能指標。本次試驗成功完成,大幅提升了我國在高鋼級、大口徑、高壓力管材全尺寸斷裂機理、失效模式方面的技術水平,同時建立起了油氣管道全尺寸試驗評價體系。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石油天然氣需求量與日俱增,管道運輸是石油天然氣最經濟、合理的運輸方面,目前,採用大口徑、高鋼級、高壓力長輸管道已成為世界天然氣管輸技術的主流趨勢,由此帶來的天然氣管輸安全問題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之前一般使用小尺寸試驗方法,在試驗分析過程中忽略了尺寸效應,且試樣加工過程中釋放了焊接殘餘應力與應力集中,往往導致試驗結果偏高,實際應用中還需要對結果進行調整和修正。
通過彎曲/拉伸+內壓的全尺寸加載形式,模擬油氣管道服役受載工況是獲取管道性能數據的最先進、最合理的新型技術手段。但管道的全尺寸試驗技術難度大,對設備的性能要求高,長期以來,受制於種種因素,我國油氣管道全尺寸試驗只能委託給國外實驗室進行,試驗費用高昂,試驗周期長,並且無法獲取試驗的關鍵數據,極大地限制了我國高鋼級管線鋼技術的研究。
青島海洋工程水下設備檢測有限公司建立起了針對海洋管道和陸地油氣管道的全尺寸測試能力,覆蓋從動態疲勞到靜態,可實現載荷+內壓複合加載。本試驗的成功進行,也填補了國內在油氣管道全尺寸性能試驗的技術空白,為我國油氣管道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通訊員 藍小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