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都市現場原創發布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
據國家衛健委的數據,全國的近視患者人數高達6億,其中低齡化成為近年來一個顯著的趨勢。孩子近視了,第一件事就是要配一副合適度數的眼鏡,延緩近視的加深。可是南昌縣的熊女士向我們反映一個問題,她懷疑附近的一家博士眼鏡店,給自己十歲兒子豪豪配的眼鏡有問題。
2018年,熊女士帶著兒子豪豪去醫院做體檢的時候,發現他出現了近視的問題。熊女士表示,她的孩子一直在家附近的一家博士眼鏡店做定期做檢查。家長熊女士:「因為挨得近,我們也是當地人,她一般情況下,叫我們定期來複查,一個月來一次或者一個半月來一次。」
根據熊女士提供的單據,去年9月和今年3月,豪豪都重新配過了眼鏡,眼鏡的度數都是雙眼200度。一直到今年的6月13號,豪豪在博士眼鏡店驗光測到的近視度數,還是維持在200度。熊女士:「就是這一年,她都說保持200度沒有加深,我還是前幾天帶他去兒童醫院體檢的時候,那邊檢查的醫生說,你小孩的度數好高,有300度了。」
8月4號,熊女士又帶著豪豪來到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做檢查。這一次,醫院給出了一個準確的數字。「一隻眼睛是325度,另外一隻是350度,跟眼鏡店他們相差的太大了。」熊女士認為,一個多月的時間,豪豪的近視度數不可能突然加深一百多度。她懷疑,博士眼鏡店之前給豪豪配的眼鏡就有問題。
熊女士:「發現近視的當天晚上,他爸爸就把電視電腦拆除了,就把它搬走了。我家是沒有電子產品的,就是疫情期間買了臺平板電腦,連接隔壁的WIFI上網課。疫情期間結束,我到她這裡來測,他都沒有加深。」熊女士說,為了豪豪的視力,她在博士眼鏡店每次買的都是三四千元的鏡片。根據眼鏡店內的海報,門店宣傳這款鏡片可以讓近視加深減慢59% 。可是如今,豪豪的近視卻加深了一百多度,這讓豪豪的家人無法接受。「像他爸爸每天都在跟我吵架,他爺爺也在罵我,他外公外婆也在埋怨我,這幾天都沒緩過來。」
「博士眼鏡」店測得的近視度數 仍只有兩百多度
6月13號,在博士眼鏡店驗光測得的近視度數還是雙眼各200度。到了8月4號,在南昌大學二附院測的就變成了325度和350度。相隔一個多月,為什麼就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呢?記者和熊女士一塊來到了,她為豪豪配置眼鏡的博士眼鏡南昌縣五一路店。工作人員承認,直到6月中旬,他們為豪豪測得的度數還是雙眼各200度。在現場,工作人員又為豪豪做了近視驗光檢測。這一次,工作人員測得的數據比之前更高。「右眼大概是275度帶75度散光,然後左眼是27,要帶75度散光。」
對於南昌大學二附院測得的近視度數是325度和350度,比眼鏡店測得的高出50度以上的問題?眼鏡店負責人給出了這樣的解釋。「275度的近視還有75度散光,這樣加起來相當於350度嘛。」
南昌大學二附院工作人員稱:「博士眼鏡」店計算方式有誤
根據南昌大學二附院的病歷表述,豪豪在近視度數之外,雙眼也各測到了50度的散光。也就是說,即使把近視度數加上散光度數,博士眼鏡店測得的度數還是遠小於醫院測得的度數。不僅如此,記者從南昌大學二附院了解到,計算配眼鏡的度數時,是不能簡單把近視度數和散光度數相加的。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視光配鏡中心工作人員:「不能單以她那樣算,散光就是散光,近視就是近視。量到的是350,然後有50的散光,那就是應該配350度的眼鏡,和散光是分開來的。」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眼睛明亮。所以,在給孩子配眼鏡時,最好還是選擇專業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