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8月7日)是一年一度的「立秋」,意味著行情到了收穫和降溫的時候了。受央行微幅收緊流動性這一利空打擊,當日滬深股市盤中大幅跳水後再次收出長下影,市場熱度進一步下滑。截至終盤:上證指數收報3354.04點,小跌32.42點,跌幅0.96%,結束5連升;深證成指收報13648.50點,下跌214.63點,跌幅1.55%;中小板綜下跌1.10%;創業板綜大跌2.07%;科創50大跌2.99%。兩市成交金額合計1.26萬億元,比周四萎縮2%。
證券人士表示,風險預警日益強烈,投資者仍應控制倉位為主。
走勢
回天乏力
周五早市開盤滬弱深強,部分資金一度試圖用拉抬創業板的老戲碼凝聚人氣,但這一計劃很快被空頭碾碎。10點06分,隨著近期強勢的品種大範圍暴跌,滬指一路大跌,至下午13點30分低見3307.71點,創業板最大跌幅高達3.72%。此後,證券板塊再現「神兵天降」,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大幅拉升10多個百分點,促使滬指回升至3372.81點。臨近尾市拋壓再現,滬指終究未能收復5天線。
盤面
空頭瀰漫
通達信統計數據顯示當日兩市漲跌個股比例是896:2955,漲停的非ST股有76隻,漲幅大於5%的股票70家,跌停的非ST股12隻,跌幅大於5%的股票173家。盤面看,少數新興產業表現強勁,主要集中在高端裝備、無人機、風沙治理、多晶矽板塊上,缺乏系統性。酒店餐飲、旅遊、家電、食品飲料等消費股逆流而上,但整體漲幅不大。反觀跌幅榜,恰恰是前期漲幅較大近期持續領跌的半導體、光刻機、晶片、氮化鎵、智能穿戴等高科技題材。同時,一些即將公布業績的*ST低價股又出現跌停之勢。由此可見,透支業績和無業績支撐的股票成為了下跌的主力,並導致了市場空頭情緒進一步瀰漫開來。
滬市
空頭尖兵
「連續3天長下影且重心下移,後市的確有些懸了。」華龍證券人民大道總經理牛陽告訴上遊新聞記者,「最近3個交易日上證指數都收出了長下影,前兩個高點和低點是抬高狀態,而周五則是高低點都明顯下移,並且跌穿了5日均線,說明市場已轉為了下降趨勢。同時,這根長下影,一度跌破了10天、20天均線和布林線中軌,具有『空頭尖兵』的味道,後市很可能跌破中軌直奔下軌而去。周線圖上看,滬指在90周線交叉120周線時見到了3174點短期底部,但本周螺旋十字星對應量能放大近30%,有滯漲向下變盤的嫌疑。綜合來看,後市看跌的勝算率較高,即使多頭強勢反撲,恐怕也是為了讓階段頭部構築更充分一些,難以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市場所處的困境。」
深市
預防雪崩
「非常擔心創業板對深圳市場的負面衝擊。」銀河證券江南大道總經理唐賀文告訴上遊新聞記者稱,「本周以來持續強調警惕風險從次新股蔓延到創業板直至中小板和深圳主板的觀點,現在看來基本上得到了驗證。對於本次深圳市場尤其是創業板連續領跌大勢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於獲利盤過多與IPO發行過快造成了資金面的強大壓力。從技術層面上看,深圳市場6大指數日線級別MACD都是清一色的『空中漏油』或者叫『地獄加油』形態,這令下周存在加速下跌甚至破位暴跌的危險。至於月線形態上,由於天量並未伴隨著歷史新高,因而這波下跌理論上也應當是月線級別的調整。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創業板註冊制IPO上市時間的臨近,漲跌幅也將相應擴大到20%。在創業板市場很多股票兩年內漲了好幾倍的背景下,這一全新的制度勢必會對創業板構成不小的衝擊,進而影響到中小板與深圳主板。基於此,建議投資者保持空倉或低倉位操作,以規避難以預知的風險。」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