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傘」還是「大壞蛋」?假如地球上失去了臭氧會怎麼樣?

2020-12-05 中國綠髮會

在天氣預報中,有些時候會聽見某某地區出現臭氧汙染;可是有些時候又會聽說臭氧層是地球的保護傘。臭氧到底是什麼呢?假如地球上失去了臭氧會怎麼樣?

臭氧是氧氣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化學式是O3。德國科學家舍拜恩於1840年發現在電解和電火花放電實驗過程中有一種獨特氣味,並斷定它是由一種新氣體產生的,從而宣告了臭氧的發現。臭氧是氧氣的親兄妹,在紫外線的照射下,一個氧分子可以分解成兩個氧原子,其中一個氧原子和其餘的氧分子再一次結合,就形成了臭氧分子。

臭氧素有「在天是佛,在地是魔」的風評。在近地面,氮氧化物(主要來自機動車、發電廠、燃煤鍋爐和水泥爐窯等)和揮發性有機物(主要來自於機動車、石化工業排放和有機溶劑會發)等化合物受高溫、太陽輻射催化形成臭氧,就成了汙染物。臭氧在近地面濃度較高時,則會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產生有害影響,汽車尾氣和工廠廢氣是造成臭氧汙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臭氧汙染隱藏的比PM2.5更深,即使在晴朗的藍天下,也可能存在著臭氧濃度超標的問題。

而臭氧層一般在平流層形成一層保護層,距地面約10-50千米。這個時候它是地球的保護傘,阻擋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線侵擾。如果臭氧消失,地球將直接暴露在高強度的紫外線下,給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多方面的危害,已受到人們普遍關注的主要有對人體健康、陸生植物、水生生態系統、生物化學循環、材料、以及對流層大氣組成和空氣品質等方面的影響。有研究表明,高空中的臭氧每減少1%,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線就增加2%,皮膚癌發病率將增加2%~4%,全球白內障的發病率將增加0.6-0.8%。

現存臭氧層仍然面臨著危機,據觀測,目前臭氧層破壞比較嚴重的地方在地球的「三極」上,即北極度地區、南極度地區和青藏高原的上空。由於臭氧有其特殊的性質,並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臭氧層又是十分脆弱的。衛星觀測資料表明,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臭氧總量明顯減少,1979年~1990年全球臭氧總量大致下降了3%。南極附近臭氧量減少尤為嚴重,大約低於全球臭氧平均值30%~ 40%,出現了「南極臭氧洞」。1989年以後到90年代的前幾年裡,每年南半球春季都出現很強的「臭氧洞」,1994年到1996年南極臭氧洞還在擴大。從安裝在俄羅斯和美國衛星上的探測器發回的數據獲悉,「南極臭氧洞」面積已達2400平方千米,最薄處只有100多布森單位(100dobson,相當於1毫米厚度)。

臭氧減少帶來的危險已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為了保護臭氧層免遭破壞,以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國際上保護臭氧層的行動已持續了幾十年。1987年,包括中國在內的26個國家籤訂了《蒙特婁議定書》,之後締約國增加到197個。議定書規定各締約國必須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使用。經過三十年的努力,臭氧層的惡化終於遏止。2015年,NASA宣布南極的臭氧層空洞可能在2075年縮小到上世紀80年代前的規模。

2020年09月16日是國際臭氧層保護日,本次的主題是「守護生命的臭氧」。保護臭氧層就是保護藍天,保護地球生命。綠會融媒呼籲使用「人本解決方案」(HbS),關注氣候與生物多樣性。實際上,無論是生物多樣性急劇喪失的危機,還是氣候變化危機,都是由於人類導致的。人類紀帶來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解鈴還須繫鈴人。正是因為人類是所有問題的來源,所以解決的唯一方案就是人類自己。這就是「人本解決方案」的基本邏輯。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共同守護臭氧層。只要少吃一次肉食、少用一次性餐具、少自己開車、多用公共運輸,少買幾件衣服……對全球的氣候變化與全球生物多樣性危機,就是巨大的貢獻。

參考來源:

臭氧百度百科

氧的故事 臭氧的前世今生

臭氧層 臭氧層百度百科

臭氧空洞再度加劇,是誰在偷偷破壞臭氧層?

(數據來源網絡。如有不妥歡迎指正)

文/cookies 審/tammy 編/Angel

相關焦點

  • 臭氧:「地球保護傘」還是「隱形反派」
    原標題:臭氧:「地球保護傘」還是「隱形反派」   如今,臭氧的身份從「地球衛士」急轉到「隱形反派」。不但上了各地生態環境部門聯名「黑名單」,生態環境部還專門發布《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對付它。臭氧不是隔絕紫外線嗎?為何人類一邊害怕臭氧層空洞,一邊又在想方設法對付它?
  • 臭氧:「地球保護傘」還是「隱形反派」
    新華社記者 徐金泉攝如今,臭氧的身份從「地球衛士」急轉到「隱形反派」。不但上了各地生態環境部門聯名「黑名單」,生態環境部還專門發布《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對付它。臭氧不是隔絕紫外線嗎?為何人類一邊害怕臭氧層空洞,一邊又在想方設法對付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臭氧身份是如何逆轉的。1839年,臭氧在電解稀硫酸實驗中被首次發現。
  • 地球的保護傘-臭氧
    臭氧的化學性質很不穩定,在常溫下就會慢慢變成氧氣,受熱時轉化更快。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能夠損害人體肺部的巨噬細胞,使它們消滅細菌的能力下降,而且臭氧的刺激作用甚至會引起呼吸困難。從這個意義上說,臭氧,尤其是濃度過高的臭氧,對人體是有害的。此外,空氣中存在的臭氧會促使橡膠輪胎老化,還會與氮的氧化物等化合生成刺激性的有毒氣體,汙染環境。
  • 臭氧層本是地球的「保護傘」 近地臭氧卻成為成都空氣品質「殺手...
    在全省空氣品質排名中,成都墊底,首要汙染物以臭氧為主。據報告,21個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8月份總體達標天數比例為92.3%,成都達標天數比例最低,為67.7%。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汙染物超標情況一項,全省最大月均濃度值為193微克每立方米,出現在成都。顯然,排名靠後受到了臭氧汙染的影響。據悉, 距離地球表面25-50公裡的臭氧層是地球的「保護傘」,可以保護地球生物不受紫外線的傷害。
  • 臭氧汙染來了,地球「保護傘」為何變成健康殺手?
    同時的話另外一種前體物VOCS,可以說是因為它的來源比較複雜,控制起來難度也非常大,這些年的話有研究表明,就是我們的VOCS整個的排放量,實際上是處在一個高位,即使說有所下降,那也是非常非常少的。高濃度臭氧可能危害人體健康臭氧在平流層能對地球環境起到保護作用,但在距地面1KM高度的範圍內,高濃度臭氧卻有可能危害人體健康
  • 臭氧層--地球的保護傘
    臭氧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由3個氧原子結合而成。臭氧是分布在距地表10~50千米之間的一層薄紗,其濃度最大處位於離地表20~25千米的地方。它的作用就像是地球的保護傘,吸收了大量太陽輻射的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命體免受紫外線的殺傷,也可使現有大氣的熱量狀況趨於穩定狀態。
  • 臭氧是有益氣體還是健康殺手?
    一提到臭氧,人們會認為它是大氣層中讓人類免受紫外線傷害的「保護傘」。但美國研究人員經過一項長期調查認為,一向以正面形象示人的臭氧其實是人體健康的「溫柔殺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在3月12日出版的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臭氧超標會引起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疾病,給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 假如地球失去氧氣5秒鐘,會發生什麼?可能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災難
    可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可是比較完美的一個答案就是氧氣。沒錯,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氧氣,不僅是人類,地球上大部分生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氧氣,除了極少數的壓氧生物。地球大氣中氧氣的含量是21%,相比於含量達78%的氦氣,氧氣的含量似乎有點少。可事實上,這個氧氣含量剛剛好,如果氧氣含太高,會讓地球的生態發生巨變,會讓生物的進化出現巨大的變化。
  • 假如地球引力突然消失,地球上的水會怎麼樣呢?看完恍然大悟
    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只要是有質量的物體都會有引力,質量越大,引力也越大。地球是一個球形,正是由於有了引力,人類才能生存在地球表面,萬物才能有序地保持著秩序。有了引力,地球上的水才不會亂流。那麼假如地球上的引力突然消失了,地球上的水會怎麼樣呢?
  • 曾經讓人們緊張的臭氧層空洞,如今怎麼樣了?還是不能鬆懈!
    全球氣候變暖在這兩年是越來越嚴重的,在人類的大力發展下,地球資源變得越來越稀缺,溫室氣體也被不斷排放到大氣中,因此地球的溫室效應也變得越來越嚴重,同時地球的大氣環境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地球的大氣層對於人類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地球的大氣層也是我們的保護層,因為它可以抵禦來自太陽的強烈的紫外線,紫外線雖然可以幫助地球殺菌,但是如果地球的大氣層出現問題,那麼將會難以抵禦紫外線,過於強烈的紫外線會使人類的皮膚受到嚴重的傷害,甚至還會造成皮膚癌。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丨守護生命的臭氧,一起了解一下!
    陽光使生命成為可能,臭氧層讓地球上的生命有可能存在。35年前,世界各國通過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25年前,聯合國將每年的9月16日規定為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為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修復臭氧層空洞,我們需要做些什麼?
  • NEJM論文引爭論:臭氧是有益氣體還是健康殺手
    一提到臭氧,人們會認為它是大氣層中讓人類免受紫外線傷害的「保護傘」。但美國研究人員經過一項長期調查認為,一向以正面形象示人的臭氧其實是人體健康的「溫柔殺手」。
  • 假如地球沒有摩擦 人會怎麼樣 地球又會變成什麼樣
    不知道大家想沒想過這麼一個場景,假如地球上突然沒有了摩擦力,那麼會是怎樣的一幅景象,雖然這種情況不會存在,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的想像力,畢竟正是因為無窮的想像力,人類才能發展到如今這麼個地步,那麼重點來了,如果沒有了摩擦力,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呢,首先就從生活中熟知的東西開始吧,你穿衣服脫衣服需要摩擦力
  • 上世紀70年代出現在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如今怎麼樣了?
    大氣層中的臭氧層,可以說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保護傘。臭氧層位於平流層中,因為那裡臭氧濃度非常高而得名。根據科學家們的介紹,臭氧層的主要作用是減少紫外線輻射,殺菌,讓地球上的生物原諒你紫外線和太空輻射的傷害,可以說,如果沒有臭氧層,我們或許並不會像今天這般生活在地球之上。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撐起地球生物保護傘
    臭氧層是大氣層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相對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線。隨著人類活動加劇,地球表面的臭氧層出現嚴重的空洞,紫外線輻射增強,對人類及其生存的環境會造成極為不利影響。臭氧層被破壞將打亂生態系統中複雜的食物鏈,導致一些主要生物物種滅絕。臭氧層破壞還可能使地球上三分之二的農作物減產,導致糧食危機。紫外線輻射增強將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 假如沒有月球會怎麼樣?
    通常每 24 小時,會有兩次高潮、兩次低潮。好吧,月球「出走」的確會毀掉一些消遣方式,不過日子還得繼續。但是,又該如何解釋月球的離去會影響晝夜長短呢?沒錯,正是由於月球的存在,地球上的一天才會是24小時。原因何在?還是要從潮汐說起!在月球引力的持續影響下,海水不斷翻湧並摩擦著堅硬的地殼。摩擦會損耗能量,地球的轉動速度也會因此逐漸減慢,仿佛一直踩著剎車。
  • 地球五次生物大滅絕都和它有關,臭氧層問題又來了
    科學家研究認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現於距今38億年前。從那時候起地球成為了生命的家園。生命出現後又過了大約13億年,也就是距今25億年前,地球上的生命遇到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災難。地球上的生命幾乎全部滅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次大滅絕呢?
  • 地球五次生物大滅絕都和它有關,臭氧層問題又來了
    科學家研究認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現於距今38億年前。從那時候起地球成為了生命的家園。生命出現後又過了大約13億年,也就是距今25億年前,地球上的生命遇到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災難。地球上的生命幾乎全部滅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次大滅絕呢?科學家研究的結果令我們覺得很詫異,是氧氣導致了這次大滅絕。
  • 如果地球的臭氧層被破壞或消失,人類只有這一個下場
    臭氧層是地球的保護傘,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近年來,地球上空的臭氧層正在被逐漸的破壞,人類就是罪魁禍首。到底什麼是臭氧層?臭氧(O)又稱為超氧,是氧氣(O)的同素異形體,在常溫下,它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淡藍色氣體。濃度最大的部分位於20—25公裡的高度處。若把臭氧層的臭氧校訂到標準情況,則其厚度平均僅為3毫米左右。
  • 假如地球連續下1萬年的雨,人類會怎麼樣?結果讓人意外
    「假如地球連續下1萬年的雨,人類的生活會怎麼樣?」這個問題腦洞有點大,連續下1萬年的雨,是多大的雨呢?是某一個地區下呢?還是全球各地都下呢?現在來說,全球各地是不可能同時下一萬年的雨的,同時下一天都不可能,所以從實際出發的話,只能是輪流在某些地方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