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納蘭驚夢
(作者納蘭驚夢,資深自媒體人;本文系荔枝新聞客戶端、荔枝網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為跨年演唱會舞美視覺與音樂品質的旗幟和標杆,不斷定義「亞洲頂秀」的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今年光是一個開場亮相,就已經讓人驚到原地起立敬禮:首次引入由弦樂、管樂、電聲樂隊、民族樂隊等構成的全建制240人交響樂團,高達13層的環繞式樂隊,在視覺上如同天神歸位,合奏時如同置身維也納金色大廳般震撼,配合張靚穎、韓紅等幾位實力唱將的天籟之音,讓人油然心生「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驚嘆。
再加上在演唱會開場時,樂隊通過逐一演奏代表作的形式來介紹每位表演嘉賓,這堪稱最走心、最充滿儀式感與感染力的介紹方式,除了「太可了」三個字以外,著實找不到更加貼切的形容詞。
如此之大的樂隊排場,不要說觀眾沒多少機會見到,恐怕就連絕大多數歌手都未曾享受過這般豪華的待遇。要知道,如此高規格全建制的樂隊不僅意味著能夠合奏大氣磅礴的樂曲,更賦予了歌手們更多無拘無束的表演空間。雄偉的管樂、悠揚的弦樂、激昂且充滿節奏感的打擊樂、充滿未來感與世界風的電聲樂隊,給予了音樂團隊足夠的創作空間。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觀眾能夠在郎朗和譚維維的合作中,聽到宏偉史詩般的《三國》豪情,聽到具有古典溫婉的《紅樓夢》;能夠在張靚穎與小鬼王琳凱的合作裡聽到海豚音和rap剛柔並濟的跨界合作。正因為有了這支240人的整建制交響樂隊,使得諸多高複雜度的創意真正得到了實踐,讓觀眾享受到頂級視聽感受。如果這場演唱會直接出現場音源,相信也會有不少懂行的觀眾願意為之買單。
縱觀歷年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創意與品質是兩大最為關鍵的核心要素。創意不僅體現在永遠突破想像極限與審美天花板的舞美設計上,更體現在不同歌手之間的跨界組合,真正實現了將觀眾對視覺效果的期待和聽覺效果的期待,統一在不斷拉高的審美品位上。
譬如招牌式的「藍鯨」此番再度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赴約而來——在「幻境之門」騰空的剎那,是整個幕後團隊刷新想像力極限的創意。可以說,江蘇衛視跨年的視覺特效製作已經名副其實地達到了「亞洲頂秀」的水平。
品質則是體現在對於音樂現場的高質量呈現之上,錄音棚音樂固然完美,但演唱會音樂由於其不可複製性,更可能出現無法比擬的極致享受。周深純淨空靈的《My Heart Will Go On》,韓紅與李克勤的巔峰對決,李宇春有腔調有態度的表演秀,都堪稱獨一無二的藝術品。這種建立在「真唱」基礎上的真誠屬性,更能建立起音樂與觀眾之間的共鳴感,聯結起歌者與觀眾思想上的契合度,帶給聽者身心上的愉悅享受。
實際上,每一年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之後,筆者都會心懷忐忑,不知已經滿載榮譽的「亞洲頂秀」將如何突破創新。但每一年的跨年演唱會卻總是能夠「鯨」豔而至,以出眾的品質獲得網友暴風稱讚,這大概才是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最讓人服氣之處吧。
歡迎關注荔枝銳評(lizhirp)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