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B站第一次辦的跨年演唱會是年輕一代的集體表達,那麼衛視的跨年演唱會則要「沉穩」得多。而在數據加持下,跨年演唱會的局面變得更為有趣。
看著飄過的彈幕,宮鵬詫異了。
作為B站跨年演唱會的總導演,第一次刷彈幕看完完整的晚會後,宮鵬有點意外,他沒有想到國樂大師方錦龍與交響樂團的合作會讓觀眾的反應如此熱烈。原本讓他擔心的環節,變成了整場晚會最先出圈的一個節目,「原來大家還挺喜歡這個東西」。
此前,很少人能預料到,第一次舉辦跨年演唱會的B站,能在新年晚會競爭激烈的「紅海」中揚帆出圈。2019年12月31日,B站的股價是18.62美元,跨年演唱會後,和刷屏的文章一道的是,B站股價接連上漲,最高攀到24.47美元。
或許,在投資人眼裡,通過這場晚會,他們確信B站更懂這代中國年輕人。宮鵬說,「《中國軍魂》出來以後,整個彈幕紅挺讓我吃驚的,原來彈幕跟我想的還是有點偏差,大家特別熱議這個節目,一片紅。」
90後、00後年輕人為一首軍旅電視劇片頭曲而瘋狂刷屏,這和很多人對90後、00後的印象完全不同。
無數彈幕、點讚背後是新一代年輕人意識的體現,而他們正是所有跨年晚會想抓住的人群。
十五年前,第一場跨年演唱會在湖南衛視誕生,當時這種全新的晚會模式迅速拿下了創紀錄的收視率。在湖南衛視的示範下,2008年,江蘇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也紛紛試水跨年演唱會。
在春晚被央視鎖定的局面下,跨年晚會逐漸成了省級衛視平臺的擂臺。2020年的跨年演唱會依舊熱鬧,只不過「鼻祖」湖南衛視因為假唱等種種問題,口碑有所影響,江蘇衛視後來居上,連續兩年收視率與口碑第一。巧合的是,B站的「親生女兒」洛天依第一次參加跨年演唱會,就是2019年在江蘇衛視與薛之謙合作了《達拉崩吧》,這個節目至今都被認為是跨界合作的經典。
如今,隨著B站的入局,在數據加持下,跨年演唱會的局面變得更為有趣。「跨年晚會」已經有著十五年歷史,一代年輕人終將會老去,而新一代年輕人會成長起來,誰抓住他們的心,誰就能收穫流量、口碑、效益。
抓住這代年輕人
「無論你喜歡什麼類型,總有一part節目適合你!」一位看過B站跨年演唱會的觀眾感慨道。看完演唱會之後,這位觀眾充了一年B站的會員,理由是「不能白看了這麼精彩的演唱會」。
從數據來看,B站跨年演唱會確實收穫滿滿。近8000萬播放量,超過200萬彈幕,豆瓣評分9.1,無論是流量還是口碑,B站無疑打了一次漂亮的出圈戰。上述成績最終在資本市場端得以反饋,B站美股股價經歷了一輪華麗的曲線後,全年營收(2018財報)不到愛奇藝六分之一的B站,市值已接近前者的一半。
你可以把這臺跨年演唱會看作是一場「數據驅動的演出」。
早在策劃階段,導演組提出的第一版方案僅僅是「把它當成一個晚會,我們要做一臺什麼樣的晚會,並沒有真正的思考要做一臺屬於B站的晚會」。這版方案並沒有讓B站很滿意,「B站的領導們很禮貌性地接見了一下,我感覺到他們可能認為我們的方案和概念不是特別符合B站的調性」。
提案結束後,在B站樓下的咖啡館等車時,宮鵬突然想到,「我們應該再提一個方向,能夠讓B站更了解到我們想做的東西是什麼」。
第二套方案提出後,B站覺得與自身的調性更相符,在做晚會構架的時候,B站提供了資料庫,包括了非常詳細的數據分析,「比如說哪首歌受眾人數有多少,哪個藝人受眾人數有多少,哪個IP受眾人數有多少」。
這個資料庫讓宮鵬心中有了底,晚會導演組就對B站的數據進行了一次很大的梳理,通過分析所有人的喜好、類別、年齡層次等多維度數據,導演組發現他們有不同的「點」,然後選擇裡面共性最大的「點」,定特定的節目。那些可能只在小眾圈裡有話題、有熱度而在共性裡會有缺失的「點」就被放棄了。
在這個篩選中,導演組發現了B站上關於《亮劍》的「鬼畜」視頻很多,它源自B站獨有的《亮劍》文化。導演組覺得按照這個調性設計的節目應該要具有相同的方向性,「我們要有另類的,有新意的愛國表達,屬於年輕人的愛國表達方式,最後才會有《中國軍魂》這一part,才會把《中國軍魂》和《鋼鐵洪流進行曲》融合在一起,做成這樣的節目。」
在晚會錄製時,當這個節目的表演者之一軍星愛樂合唱團上臺之前,還「都打怵」,宮鵬回憶說,「他們覺得我們一群老頭老太太上臺合唱,能不能被年輕人接受,前面表演的時候,掌聲歡呼聲把他們嚇到了,他們覺得太熱情了,他們覺得自己上了這個節目之後,會不會大家不認可。」結果出乎意料,「這兩個節目,雖然我很堅持,但也是比較擔心的,沒有想到這兩個節目反而爆了。」
《中國軍魂》是電視劇《亮劍》的片頭曲,它的「燃爆」不僅僅是因為《亮劍》在B站沉澱下了大批粉絲。早在2013年,一部動畫短片《前進,達瓦裡希》就迅速走紅,收穫了很多年輕人。和外界對B站「二次元」、「宅男宅女聚集地」評價不同的是,B站上有著濃厚的愛國熱情,一些圈層更是對軍事、軍旅有著極大的熱情,這些都在數據上有了體現,B站跨年演唱會導演組通過數據分析,精準抓住了這點。
B站上的圈很多,一開始,當B站的導演組提出要讓這臺晚會「出圈」時,宮鵬心中也懷有忐忑。但在數據的加持下,有了更多新玩法和嘗試,可以「破圈而出」。
貫穿始終的交響樂讓觀眾感受到了新奇的一點,尤其是國樂大師方錦龍與趙兆指揮百人樂團的「炫技」表演,網友直呼是「神仙打架」。
音樂總監趙兆坦承,將交響音樂會可視化定為晚會核心後,有想過成功係數比較高,但沒想過會火爆出圈,不過對於這個結果趙兆也並不詫異。「B站有自己的受眾基礎,我們儘可能地把經典IP通過交響樂團來展現給大家,這種方式是一種音樂上的極致享受,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但能擊中觀眾。」
晚會出品人,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表示,B站的社區和內容生態是兼收並蓄、充滿養分的。年輕人喜歡和感興趣的內容,都能在B站找到;很多不同的文化、圈層,都可以在B站得到生長,不管是ACG、國風、VLOG,還是明星。「晚會是一個佐證,也是一個起點。」
不過,網絡一片誇讚聲,B站也不敢鬆懈。與湖南衛視、江蘇衛視直播不同,B站的跨年演唱會是錄製的形式播出,總策劃楊亮表示,由於製作方式不同,所以不能把衛視跨年演唱會與B站的晚會放在同一維度比較,「我們在這一塊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老樹開新花」
如果說B站第一次辦跨年演唱會是中國年輕一代的一次集體表達,那麼衛視的跨年演唱會則要「沉穩」得多。
江蘇衛視的跨年演唱會最後一次彩排結束後,江蘇衛視副總監兼節目中心主任、跨年演唱會總製片人王希對效果很滿意,他只對團隊提了一個要求——注意安全。「這就像是一場大考,考試前一天老師和家長說得最多的,肯定是放平心態,功夫都是在考試之前下的。」
數據顯示的「收視率第一」給這場大考打了一個高分,王希並不意外,但是他卻並不在意這個數據,王希把江蘇衛視的跨年定義為一次實戰檢驗與畢業演出,在前一年的基礎上有創新和突破,遠比數據來的更重要。
入局跨年演唱會十二年,江蘇衛視在跨年演唱會這個項目上是實打實的「老將」,但每年要有新的突破與迭代依舊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不過,在江蘇衛視看來,即便投入不小,但這是毋庸置疑的盈利項目,不僅IP效應讓整個電視臺的品牌得到了宣傳,也讓合作商看到了它的商業價值。
讓王希感覺驕傲的是,今年依舊在視覺上有了創新,跟去年相比舞臺變化更多,舞臺在延續「四面臺」的基礎上,打造了兼具審美意象和科技質感的水滴型舞臺。天空中懸垂的「天環」,排列組合間如盤旋的機槳,轟鳴的渦輪,自動的引擎,整體看上去仿佛即將啟航的飛船。
華麗的場景,也讓宮鵬羨慕不已,「我一直很喜歡唐焱老師設計的江蘇衛視的整個舞美,很高級。」
據王希介紹,負責視覺的總導演唐焱是《三體》迷,小說中叫「水滴」的攻擊性飛船給他帶來了一些靈感,「水滴」的舞臺便應運而生。王希甚至感慨道「這樣的舞美只做一場演唱會有點可惜了」。
王希的感慨不無道理,對這場演唱會來說,舞美製作無論在人力、創意上還是在資金方面都是佔比最大的投入,據王希透露,預算中70%的費用都是用於製作。《三體》在年輕一代中擁有很多擁躉,這一舞美效果無意獲得了很多好評。
當然,內容上的突破更加困難。為了更有新意,在演唱會正式開始前加了一個開場秀,需要所有藝人出現在臺上。看起來是個並不難的秀,但實際困難重重,有的藝人很晚才有演出,但她要提前兩三個小時就來到現場,這是前所未有的。為了做成這個秀,王希選擇一個個跟藝人溝通,「最後能呈現出來,很不容易,藝人們對我們很支持」。
讓王希格外感動的是李宇春當晚的壓軸大秀。從八九月份開始,演唱會的導演組就與李宇春見面溝通演出構思,不斷調整,不斷優化,「有一次春春跟我說為了這個秀我每天都按時上下班了」。演唱會一個禮拜前,李宇春的舞團到達在南京搭建的用於排練的舞臺進行排練。
2019年12月30日,李宇春從外地趕往澳門,一下飛機就直奔舞臺側面的化妝間,從下午2點等到晚上10點,在王力宏、張杰彩排陸續結束之後,李宇春終於等到了自己的彩排機會。三輪彩排結束後,已經是半夜兩點鐘了。
毫不意外的是,李宇春的表演一出來便讓人耳目一新,引起了廣泛討論與好評。
籌備的過程無疑是焦慮的,那段時間整個團隊免不了失眠、疲憊、情緒焦灼,但當直播結束的那一刻,王希呼出了一口氣,對於結果他很滿意。在前不久的亞洲電視大獎頒獎典禮上,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在激烈的競爭中擊敗對手,榮獲「最佳年度娛樂節目」。
當晚會結束,曲終人散,王希要思考的是:如何將內容常變常新,如何把年輕人在跨年當天最想幹的事情和最想表達的情感,與演唱會的表演內容結合,「這是做跨年的人永遠要思考的問題」。
但無論是江蘇衛視,還是B站,都無意將對方的跨年演唱會視作競品。王希在接受《中國企業家》專訪時表示,視頻網站做跨年演唱會並不會給衛視帶來壓力,做跨年的平臺越來越多,關注的人也會越來越多,從而帶來更多流量,「這對跨年這個品牌來說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