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到了,很多家長都會趁這段時間帶孩子矯正牙齒。
正式為孩子矯牙之前,正畸醫生要先做很多準備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為小朋友拍X光片。有時,醫生還會為孩子拍CT。
很多家長不明白,只是排齊牙齒為什麼要做這麼多檢查。今天,筆者就為大家詳細地解釋一下。
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矯牙必須拍X光片。
為什麼這樣說呢?
1.我們看到的牙齒並不是完整的
完整的牙齒除了裸露在外的部分,還有牙根處在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牙槽骨中。
因此,在矯牙之前,我們需要拍一張全景片,觀察每個牙齒的牙根是不是正常。如果牙根不正常,比如說牙根太短,拔牙的時候就可以優先拔除有缺陷的牙齒。
2.牙根周圍可能有影響牙齒移動的因素
有時候,牙根周圍可能會存在一些影響牙齒移動的因素,比如根尖炎症、多生牙、牙瘤、囊腫(如下圖)等,不但會影響牙齒的移動,其本身也是需要處理的健康問題。因此,我們需要在矯牙前通過拍片排除這些因素。
左右滑動查看圖片
3.制定矯治方案前,需要觀察骨骼和牙齒的位置
觀察牙根和牙根周圍牙槽骨用的X光片,叫做全景片。
但在牙齒矯正前,除了全景片我們還需要拍一張頭顱側位片,這又是幹什麼的呢?
矯牙,不單單是為了整齊;我們還希望牙齒健康、面部外型好看。矯牙就像蓋房子一樣,要兼顧健康、功能、美觀,首先要把圖紙做好。因此,我們需要頭顱側位片來觀察骨骼和牙齒位置,這樣才能更科學的制定個體化的矯正方案。
所以,全景片和頭顱側位片是矯牙的標配;沒有這兩張片是不能矯牙的。
那麼,是不是矯牙就拍這兩張X光片就可以了呢?
答案是至少需要拍這兩張。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全景片和頭顱側位片都是二維的影像,並不能反映三維空間結構。
所以根據需要,有時醫生可能會要求加拍小牙片或者CBCT。比如下圖這種複雜的牙齒關係,只有清楚的確定每個牙的空間位置,才能避免矯牙過程中牙根「打架」
說到CT,大家往往會聯想到很大的輻射量。其實,此CT非彼CT。齒科常用的CT,全稱叫Cone-beam CT(CBCT),它對精確度的要求沒有傳統CT高,輻射量跟傳統CT更不是一個數量級,大概相當於傳統CT輻射量的1/40左右,跟做一次越洋飛機的輻射量差不多(更多齒科CT內容,可參考歷史文章《齒科CT檢查安全嗎?》)。
綜上,為了更科學地制定矯牙方案,正畸醫生不僅需要為孩子拍X光片,必要時還要安排CBCT檢查。對於正畸的開展,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檢查手段,同時也是非常安全的,家長們對此不必過度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