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記者走訪我市部分進口冷鏈食品銷售場所,發現這些場所都張貼有從業人員、環境的核酸檢測證明,進口冷鏈食品的外包裝上貼著「陝冷鏈」二維碼,消費者用手機一掃就能查到這些食品的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報告等相關信息。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我市已對進口冷鏈食品防控實施全流程、全環節監管。
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
每周須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在盒馬鮮生方新村店,記者看到銷售區的冷鏈商品公示欄上懸掛著消殺記錄、核酸檢測臺帳、人員檢測、環境檢測、商品檢測等關鍵信息。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嚴把進口冷鏈食品的安全關,全市進口冷鏈食品中凡不能提供「一碼一單三證」(「陝冷鏈」追溯碼、進口貨物報關單、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證明和消毒證明)的,一律不許入庫貯存、出庫銷售或流入食品生產經營環節。每批次出入庫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進行核酸檢測,進口冷鏈食品的銷售環境及從業人員每周必須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據統計,目前我市從事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的企業有182家,自2020年11月以來,我市先後從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銷售環境等處,累計採集核酸檢測樣本68118份,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消費者掃「陝冷鏈」二維碼
可查進口冷鏈食品產地等信息
在盒馬鮮生的進口冷鏈食品銷售區,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說,通過掃外包裝上的「陝冷鏈」二維碼,任何人都可以查詢到該商品的名稱、編碼、規格、生產日期、原產國、檢疫檢驗結果、核酸檢測結果、是否消毒以及相關入境時間、入境口岸報關單證明、檢驗檢疫編號證明、核酸檢測報告及消毒證明等信息,實現冷鏈食品的「來源可查」。消費者在購買進口冷鏈食品時,需通過掃碼或者實名登記姓名、地址、電話等個人信息,並上傳至「陝冷鏈」,可實現「去向可追」。
據介紹,「陝冷鏈」是陝西省市場監管局開發的一款「冷鏈食品追溯管理系統」。該系統2020年12月2日上線運行後,12月8日已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監管平臺完成對接,2021年1月6日已入駐國務院客戶端「冷鏈食品追溯服務專區」。目前西安市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已完成了「陝冷鏈」系統登錄註冊工作,累計已錄入數據9892條,實名登記購買過冷鏈食品的消費者有2700餘人次。
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將持續緊抓進口冷鏈食品的貯存、生產、流通、餐飲、消費等關鍵環節,聚焦食品、包裝、從業人員、環境等四大要素,以查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報告、消毒證明、追溯信息等四大證明為抓手,多措並舉為市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保駕護航。
編輯:朱潼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