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高價做張假臉當面具?日本公司3D立體照片惟妙惟肖

2020-11-25 中國日報網


照片面具非常得逼真,一些最微小的細節都可以體現得很清楚

左側的圖片戴了假臉,右側的是真臉,在暗光環境下真的很難區分

你是否已厭倦了平面彩色照片,想擁有一張3D照片,甚至可以把它像面具一樣直接戴在臉上?善於創新的日本人最近就發明了一種令人驚奇的新興技術。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13日報導,日本公司Real-f日前開始提供這樣的服務:客戶只需在該公司拍攝一張平面數碼照片,就能夠獲得一個用硬氯乙烯材質製成的3D立體照片。

Real-f公司稱這種立體照片為「照片面具」(3DPF),其價格相當昂貴,製作一張就需要花費2500英鎊。如果客戶還想製作整個頭部甚至加入肩部的模型,則需支付雙倍的價錢。

據悉,Real-f公司公司並非首家可提供立體照片拍攝服務的公司,但其製作出來的照片成品可以算是目前為止最逼真的。該公司稱立體照片的製作過程就像是「複印」人臉一樣,精準度極高,甚至連拍攝對象的虹膜和血管等面部細節都可以一點不走樣地體現出來。這種照片拍攝技術作為彩色照片拍攝技術之後的又一歷史性飛躍,將很有可能將人類帶入立體照片的時代。

為了加強推廣,該公司還專門在「臉譜網(Facebook)」上為這項服務建立了頁面,專門展示其製作的立體照片成品。很多客戶覺得這種照片非常新奇,躍躍欲試。不過也有客戶覺得這樣的照片看上去有點詭異,令人毛骨悚然。現在,想要訂購這種照片的客戶需要至少等待兩周才能取到成品。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劉純萍)

相關焦點

  • 假臉,又一個人工智慧騙術
    肉眼無法察覺的是,這張奇怪的人臉實際上是一種算法的產物——親川普媒體TheBL網站用它為自己創建的眾多虛假「臉書」帳戶之一提供了身份信息,然後再用這些虛假帳戶提升網站的流量。這項技術並不是讓真人看上去在說或者做他們沒有說過或者做過的事情,而是無中生有創造出全「新」的人。當在線平臺在美國大選之前努力應對越來越多的虛假信息之際,它們的激增令人擔心這項技術可能是一種比「深度偽造」更加無處不在和迫在眉睫的威脅。
  • 全彩LED顯示屏適合於哪種3D方案?主動式3D還是偏光3D立體
    全彩LED顯示屏由一個一個模塊RGB燈板拼裝而成的,原理上是可以實現3D的,但由於LED屏屬於大屏如做做成偏光立體就得在LED燈板前貼一片柵格式的偏光片,為了區分左右眼鏡圖像,只能把用個兩個點當一個點使用,從而會使像素減半,這就是類式於偏光3D電視的做法.我們建議採用主動立體3D方案比較好
  • ...多個人臉識別系統被「欺騙」,美國 AI 公司稱用 3D 面具即可破解
    1據美國《財富》雜誌報導,美國聖地牙哥的一家人工智慧公司Kneron用一個特質的3D面具,成功欺騙了包括支付寶和微信在內的諸多人臉識別支付系統,完成了購物支付程序。該團隊還宣稱,他們用同樣的方式甚至進入了中國的火車站。Kneron的執行長劉峻誠說,這表明面部識別技術並未達到安全標準,這將對用戶隱私帶來威脅。
  • 懷舊的3D圖-帶立體文字的圖案
    3d.bmp 這張圖,我將它上面的圖案,用PS或畫圖軟體,改成其他文字,白色,即可。不同顏色,表示不同層次。如下圖,我改成福字。背景我不喜歡它原來那張,所以我用PS改成了綠草。就生成了上面那張「福」字。然後我又畫了朵花。
  • 原子彈爆炸後日本是怎樣的?最著名照片:男孩背已死弟弟去火葬場
    1945年,日本敗局已定。但日軍在衝繩等地瘋狂抵抗,導致大量同盟軍傷亡。此前,日本拒絕接受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發表的《波茨坦公告》。為了保護同盟軍,儘快結束這場戰爭,並以此抑制蘇聯,美國總統和軍方高層決定向日本投放原子彈。
  • 20張會讓你感到恐懼的照片:兔面具的男人太詭異了!_遊俠網 Ali213...
    但所謂又怕又愛看,許多人即使知道自己晚上會害怕到睡不著覺,還是提起勇氣去電影院買張恐怖片的電影票。你是這種人嗎?  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會讓你害怕,看完這些照片後,你肯定就知道了…  警告:下面圖片可能會讓您感到不安、恐懼且有部分昆蟲、遺體照!
  • 日本人竟然做出了人臉面具?真的可以易容了…
    最近,日本東京一家叫做「仮面屋おもて」的面具專營店突然火了,國內的很多媒體也競相報導起來。大家關注的焦點在於它所銷售的一款「3D仿真人臉面具」——THE REAL FACE,光聽這名字就能感覺到它叫板「真實人臉」的意味。難道武俠小說裡的「易容術」真的要在21世紀成為現實了嗎!
  • 神奇的3D立體圖片,試試自己的眼力
    這主要是運用光影、虛實、明暗對比來體現的,而真正的立體畫是模擬人眼看世界的原理,利用光學折射製作出來,它可以使眼睛感觀上看到物體的上下、左右、前後三維關係,是真正視覺意義上的立體畫。下面的立體圖你能看出幾張呢?01(一條遊魚)02
  • 雲南小夥創作3D樹脂魚太過逼真 饞得貓舔盆子
    一個在膠水裡畫金魚呈現3d逼真效果畫的視頻走紅網絡。87年的作者凌迅從事樹脂畫有8年時間,樹脂畫是利用膠水幹了後在上面作畫,每幹一層畫一層,最終疊出立體的效果。凌先生表示畫的比較多的是水生生物的題材,看起來比較有靈動感,最貴的一幅能賣到幾萬元。因為要等膠水凝固,所以每天只能畫一層,耗時最長的一幅畫用了一年時間。由於畫太過逼真,家裡的貓看了以為是真魚,經常會用爪子抓或者用嘴舔。
  • 皇后樂隊出3D書 眾多照片首曝光 專訪傳奇吉他手布萊恩梅:3D狂熱...
    &nbsp&nbsp&nbsp&nbspMtime:你為何選擇這張圖書封面照?&nbsp&nbsp&nbsp&nbsp布萊恩 哈羅德 梅:這是一張非常漂亮的照片,它完美概括了弗雷迪·默丘裡,不是嗎?他是我們的象徵,他一直都是。並且我們把他做成了3D的。
  • 2400張珍貴NASA照片在線拍賣 包括史上首張太空自拍照
    奧爾德林以地球弧線為背景的史上第一張太空自拍照等珍貴影像。佳士得指出,這套照片集涵蓋「太空探索的黃金時期」。當時除NASA外,柯達與國家地理等公司機構也都派出專家,指導太空人如何在太空拍照,「通過相機,變成藝術家的太空人將他們在太空體驗到的美與深度傳達給人們,永遠改變我們看待自己,與我們在宇宙中的地位的方式」。
  • :通過調節高價金屬的3d金屬氧化循環能量來改善OER性能
    在這類基於3d金屬的催化劑中,3d金屬的氧化循環被認為是OER熱力學限制過程,然而,由於相鄰3d金屬之間的電子結構相似,進一步調節其能量充滿挑戰性。近日,復旦大學彭慧勝教授,張波副教授,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Luigi Cavallo,加拿大多倫多大學Edward H.
  • 3d立體牆貼能用幾年 牆貼如何粘貼
    牆貼是牆面裝修很常見的一種材質,它的用途很廣泛的,而且近些年以來的使用需求度也是比較高的,在選購牆貼的時候需要對牆貼進行了解,那麼3d立體牆貼能用幾年呢,這個問題還是很重要的方面了。牆貼如何黏貼呢,這是施工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問題了,來看看具體的介紹吧,讓大家了解牆貼如何黏貼這個問題。
  • 影像公司曝:電視臺靈異照片都是假的,當靈媒只需一個特長!
    過去不少靈異節目都有向觀眾徵求靈異照片或視頻的單元,但若徵求不到,該怎麼辦呢?日本一間影像企劃公司的老闆就透露,其實不少電視臺都是購買假的靈異照片,更直言「世界上沒有什麼靈異現象,電視上的那些靈異畫面,都是我們做出來的!」
  • 3d立體畫(介紹)
    3特點立體畫視覺上層次分明色彩鮮豔,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讓觀看的人駐景時間長,留下深刻的印象。立體圖給人以真實、栩栩如生,人物呼之欲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利用立體圖像包裝企業,使企業形象更加鮮明,突出企業實力和檔次,增加影響力!更能突出產品的高品質和高檔次。也可以做出色彩豔麗、層次分明的立體婚紗、照片,是當前影像業最新的賣點之一。
  • 用馬雲照片識別,卻彈出來了4個字
    用馬雲照片識別,卻彈出來了4個字現如今中國的行動支付市場,已經被支付寶和微信瓜分,二者平分天下的局面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人都覺得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寶付款都差不多,但是就安全性上來說,還是支付寶更勝一籌。尤其是在大額資金轉帳交易的時候,微信很容易出現一些特殊情況,例如說資金被凍結。
  • 美阿波羅飛船登月使用相機被以66萬歐元高價拍出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共同社3月25日報導,維也納拍賣公司「Westlicht」近日拍賣1971年登陸月球表面的美國「阿波羅15號」宇宙飛船上使用的照相機,最後由日本大型連鎖購物中心友都八喜的總經理藤澤昭和以66萬歐元(約合人民幣564.4萬元)的高價拍得。拍賣方稱,阿波羅宇宙飛船先後將14臺照相機運往月球,但回到地球的非常罕見。
  • 支付寶微信回應3D面具破解人臉識別;中興被列為被執行人丨鈦晚報
    今日頭條:支付寶微信回應3D面具破解人臉識別:可申請全額賠付12月17日消息,近日,據美國《財富》雜誌報導,美國一家人工智慧公司Kneron對人臉識別進行了一項測試,他們使用一家日本特種口罩製造商製作的高清3D面具,在世界多地成功欺騙了人臉識別系統,其中包括支付寶和微信的人臉識別支付系統。
  • 高二學生手繪地圖惟妙惟肖
    地圖猶如照片複印一般,惟妙惟肖。據了解,這張地圖的作者,繪製地圖的時間只需20分鐘。  學生:20分鐘畫好一張世界地圖  記者在學校午休時間,見到了這張手繪地圖的作者,南通市第二中學高二(3)班的戴佳樂同學。雖然因為疫情,一隻白色口罩遮住了她半張臉,但露出的一對明眸,炯炯有神。  戴佳樂介紹,這份手繪地圖是她地理的課後練習,創作日期在4月底。
  • 3D人臉模型月銷量上千單 誰在列印,誰在幫打?
    在新聞中,有科研人員用一個面具代替人臉進行了安全測試,結果是「假臉」成功地通過臉部識別系統,解鎖了手機。儘管測試前提是科研人員通過光線、色溫以及角度的多次調節後,才成功解鎖手機,但結果仍舊讓很多人不寒而慄、細思極恐。與此同時,另一則「民科」製作人臉模型成功實現掃臉支付車票的視頻,也在網上流傳甚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