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支付能被破解嗎?用馬雲照片識別,卻彈出來了4個字

2020-12-04 嘿科技炸裂課堂

刷臉支付能被破解嗎?用馬雲照片識別,卻彈出來了4個字

現如今中國的行動支付市場,已經被支付寶和微信瓜分,二者平分天下的局面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人都覺得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寶付款都差不多,但是就安全性上來說,還是支付寶更勝一籌。

尤其是在大額資金轉帳交易的時候,微信很容易出現一些特殊情況,例如說資金被凍結。坦白說微信作為一個行動支付平臺,是沒有任何權利去凍結用戶資金的。當然了,這也是為了安全著想。

為了追求支付的安全性,微信和支付寶做了很多努力,例如說指紋支付以及現在非常時興的刷臉支付。最早做到刷臉支付的自然是支付寶,當時馬雲在推廣的時候還親自為大家示範了一下。隨後微信也推出了人臉識別,但是卻用於遊戲防沉迷。

刷臉支付功能推出之後,很多人想到了一個歪招,他們把馬雲的照片用電腦合成後,對著手機掃了一下,結果支付寶卻提示了4個字:不是本人。那麼刷臉支付技術到底安不安全呢?它被破解的機率有多大?

用戶在使用刷臉支付的時候需要很多要求,例如說必須使用本人的支付寶帳號以及支付設備(手機)。在使用人臉識別的時候,還需要人體做出一些特定的動作。因此來說,想破解人臉識別的機率幾乎為0。但是在美國,卻有兩個團隊能夠做到破解刷臉支付。前段時間,美國一家名為Kneron的公司,通過反覆的對人臉面部特徵進行採集,製作出了一張3d面具,而他們通過面具,竟然真的完成了支付。當然了,這個面具的製作成本非常高昂,投入和回報根本不成正比。如果你的支付寶裡面沒有個幾百上千萬的話,完全不用擔心。而且這家實驗室想製作出3D面具,是需要不斷採集數據的,誰會那麼傻傻地躺在那裡讓他們採集數據呢。

如果說上述這家公司,想破解人臉支付需要很多要求的話,那麼下面這個人就非常厲害了,他曾經製作了一個模型,只要人臉出現在這個模型中,模型就可以自動捕獲人臉特徵以及相關信息,功能非常強大。

按理來說,如果這個模型繼續發展下去,是完全有可能破解人臉識別的,但是這個人卻宣布停止使用該模型,因為這種模型很容易被壞人利用。

相關焦點

  • 小學生用照片破解豐巢刷臉 帶你讀懂3D面部識別
    近日一則豐巢快遞櫃被小學生用照片破解刷臉取件的新聞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人們對於人臉識別的安全性再度表示出種種隱憂。針對小學生照片「刷臉」取件一事,豐巢官方回應稱,「刷臉取件」是小範圍推出的測試版本,已第一時間下線。
  • 人臉識別支付怎麼火了支付寶刷臉支付有什麼風險?
    現在出門消費都可以不用帶錢包了,只要刷一刷臉就能吃飯購物,真是太方便了。人臉識別支付怎麼火了呢?刷臉支付真的安全嗎?隨著科技的成熟,脫離了設備束縛的「刷臉時代」,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人臉識別支付怎麼火了,刷臉支付靠譜嗎?「靠臉吃飯」的時代也許真的來臨了!
  • 刷臉有風險!浙江小學生用照片刷開豐巢櫃,豐巢緊急下線刷臉開鎖
    據《都市快報》報導,有嘉興小學生,用一張列印的照片騙過了豐巢快遞櫃,無需取件碼,順利取出了快遞櫃內的包裹。做測試的小學生,來自於上外秀洲外國語學校(位於浙江嘉興秀洲區)402班。實驗的第一步,是在小程序上開通刷臉取件功能,先掃碼進入小程序,後點擊進行身份驗證。
  • 小學生成功用照片「刷臉」取快遞,刷臉技術靠譜嗎
    近日,一則「小學生發現刷臉取件漏洞」的消息引發網民熱議。有媒體報導,多位小學生通過列印取件人照片的方式,用照片「刷臉」就輕而易舉地打開快遞櫃取件。涉事快遞櫃企業、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巢」)向記者回應,收到部分用戶反饋後,已下線智能快遞櫃「刷臉取件」功能。
  • 聊一聊大數據和刷臉支付
    以前在日常也很少網購,出門購物一般都是用現金支付(迫不得已才刷卡),也不會趕時髦的使用手機支付。因為在這些或是便捷的,或是趕時髦的行為方式中,很多都潛在著不同程度的風險。因為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所以關於大數據的話題,不再囉嗦。今天只是偶然想到了一些東西,就信手寫出來。
  • 生物識別技術那麼多,為啥偏偏「刷臉」火了?
    你走到一家自助銀行前,攝像頭通過「刷臉」,自動識別你的身份為你開門;你站到ATM機前輸入密碼,再在攝像頭前「刷臉」,就可以成功取錢。這種看起來像是科幻片裡的橋段,在現實中應用越來越多。  今年4月,馬雲在德國漢諾瓦IT博覽會上當眾演示刷臉支付;上月號稱全球第一臺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ATM機在杭州誕生。
  • 刷臉支付「黑天鵝」?天津立法禁止採集生物識別信息
    此前,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將年卡中的指紋識別入園變更為人臉識別入園,被用戶郭兵告上法庭,杭州富陽區人民法院判令杭州野生動物世界賠償郭兵合同利益損失及交通費共計1038元,刪除郭兵辦理指紋年卡時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徵信息,駁回郭兵提出的其他訴訟請求。
  • 刷臉支付所刷的臉其實是數據組成
    我們很容易被電影中的場景誤導,以為識別人臉時會直接存儲用戶的照片。但是實際上,用戶的照片在採集後就會被轉化很多次,最終變成很長的一串數字。這串數字中就進行臉部驗證;最後,用戶正對拍照界面,系統自動比對,驗證通過後再從相關支付帳戶中扣款。由於在支付過程中,既要「刷臉」,也要輸入手機號,不少用戶認為步驟過於複雜,還不如直接掃碼更便捷。
  • 掃碼支付即將淘汰?阿里「蜻蜓」飛入香港,將開啟刷臉時代!
    掃碼支付被稱為新世紀的四大發明之一,曾經出門必帶的錢包已經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裡,然而有一個人卻認為,掃碼支付只能是一個過渡產品,並不會長久生存。相信大部分人覺得,這是無稽之談,但是如果小編告訴你,說這句話的人是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你還會覺得這是一句玩笑話嗎?
  • 可以在哪裡刷臉支付|聚合支付和刷臉支付哪個更有前景?
    人臉識別是一種基於人的相貌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認證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技術的最大特徵是能避免個人信息洩露,並採用非接觸的方式進行識別。此技術可以更加快捷、精準、衛生地進行身份認定;具有不可複製性,即使做了整容手術,該技術也能從幾百項臉部特徵中找出「原來的你」。
  • 細說刷臉支付的代理套路
    1翻了很久後臺留言,出現刷臉支付的頻率算是最高的了。也確實,最近最火熱的所謂風口,應該就是刷臉支付了。各種各樣的大喇叭小喇叭都在巴拉巴拉地宣傳這東西會成為下一個時代的風口,用詞極其浮誇。2刷臉支付是騙錢嗎?準確來說,刷臉支付本身不存在騙錢這個概念,這只是是一個全新的支付方式,好用不好用不說,但本身是靠譜的。但更準確的說,刷臉支付對絕大多數參與者來說,也賺不到什麼大錢,因為他就只是一個新的支付方式。
  • ...多個人臉識別系統被「欺騙」,美國 AI 公司稱用 3D 面具即可破解
    1據美國《財富》雜誌報導,美國聖地牙哥的一家人工智慧公司Kneron用一個特質的3D面具,成功欺騙了包括支付寶和微信在內的諸多人臉識別支付系統,完成了購物支付程序。該團隊還宣稱,他們用同樣的方式甚至進入了中國的火車站。Kneron的執行長劉峻誠說,這表明面部識別技術並未達到安全標準,這將對用戶隱私帶來威脅。
  • 支付寶宣布:將發布新一代「刷臉支付」產品
    ▲ 點擊藍字「小龍軟體工作室」,關注最新IT資訊4月13日消息,螞蟻金服在今天下午對外宣布,將於4月17日在北京發布全新「刷臉支付」產品,全面推動未來人臉識別、圖像識別、刷臉支付等新技術應用。
  • 多地試點人臉識別社保認證 「刷臉」辦事靠譜嗎
    多地試點人臉識別社保認證 「刷臉」辦事靠譜嗎 原標題:   7月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宣布全面取消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集中認證,推廣基於網際網路的生物特徵識別認證等服務渠道。
  • 面具也能刷臉成功!用臉有風險,人臉識別安全該如何保證?
    現在微博有個話題引起了很高的關注度:面具可代替人臉解鎖手機。有一個科研人員進行了用面具代替人臉的測試,結果手機被成功解鎖。不用真人也可以解鎖手機,有人因此提出了對人臉識別安全問題的擔憂。「刷臉」支付、進站、籤到等智能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越來越普及、方便快捷,但並不十分安全。這些信息容易被人在不知不覺中採集,再利用3D列印等技術偽造出來,讓當事人財產或名譽嚴重受損。
  • 這就是刷臉支付
    當今最火熱的項目屬刷臉支付和共享充電寶項目,我們現在來說一下刷臉支付! 刷臉支付是支付方式的升級,由掃碼支付升級為人臉識別支付(刷臉支付),這種支付方式現在的趨勢有多好呢?其中銀行是所有人存錢的地方,安全非常重要,但是銀行推出了刷臉取款這一功能,變相的告訴人們刷臉支付是非常安全可靠的,現在安全的疑慮已經解決,剩下的就是市場的普及。
  • 刷臉時代財產安全嗎?專家解讀
    購物時「刷臉」支付、用手機時「刷臉」解鎖,進小區時「刷臉」開門……如今,越來越多的事情可以「刷臉」,用人臉識別技術來解決。 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都使用過人臉識別,不過有六成受訪者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有濫用趨勢,還有三成受訪者表示,已經因為人臉信息洩露、濫用而遭受到隱私或財產損失。那麼「刷臉」時代,我們的人臉信息安全嗎?
  • 支付寶發布「蜻蜓」刷臉支付產品 蜻蜓怎麼使用步驟詳細
    「蜻蜓」推出普及後,無論是大的醫院、超市、餐廳、品牌零售店,還是路邊的便利店、夫妻店甚至菜市場,刷個臉就能把錢付了。  「蜻蜓」刷臉及是一塊書本大小的刷臉顯示屏,體積是原自助刷臉機具的十分之一,接入成本降低80%。今年有刷臉支付功能的自助收銀機具已在零售、餐飲、醫療等場景中落地。業內人士認為,降低線下支付門檻和豐富支付場景一樣,都是支付寶擴大線下支付版圖的手段。
  • 建行、農行進入"刷臉"時代,這三大安全問題怎麼解決?
    同樣9月,中國農業銀行上線ATM機"刷臉取款"功能,不需要身份證、不需要銀行卡,按提示操作即可輕鬆取款。 而在去年,招商銀行在全國106個城市近千臺ATM機上實現了"刷臉取款"的功能,當時這還只是招行一家進行的實驗,而在今年,銀行領域"刷臉取款"、"刷臉支付"已經步入大規模拓展階段。
  • 很多手機和軟體都能刷臉 但你知道區別麼?
    人臉識別似乎成為了這條「不完美」劉海的唯一作用,也讓「刷臉」從原本普通用戶並不怎麼關心的功能一躍成為了所有手機廠商的熱點。  人臉識別這麼重要麼?重要到蘋果為了它而沒有把iPhone X做成一塊不帶缺口的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