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零壹財經
金評媒(http://www.jpm.cn)編者按:據專家介紹,刷臉取款採用紅外活體檢測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等,可以抵禦照片、換臉視頻、翻拍、3D頭套等面具攻擊。除此之外,還具備靜默活體、動作活體、唇語活體、雙目活檢等活體檢驗方式。
近日,中國建設銀行廣東某支行試點ATM"刷臉取款",再次在行業扔下輿論炸彈。目前,包括招行、農行、建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傳來已實現"刷臉取款"、"刷臉支付"的大消息。
9月,建行上線"刷臉支付",稱為"0付",使用"0付"時,不需要任何物理幫助,只需要刷刷臉就能完成消費支付。
同樣9月,中國農業銀行上線ATM機"刷臉取款"功能,不需要身份證、不需要銀行卡,按提示操作即可輕鬆取款。
而在去年,招商銀行在全國106個城市近千臺ATM機上實現了"刷臉取款"的功能,當時這還只是招行一家進行的實驗,而在今年,銀行領域"刷臉取款"、"刷臉支付"已經步入大規模拓展階段。農行作為四大行之一,其用戶和ATM布局範圍廣泛,網點下沉程度在幾個國有大行中最深,這意味著,在未來"刷臉取款"不再是一二線城市的專利。
"刷臉取款"和"刷臉付款"
"刷臉取款"主要運用了人臉識別和大數據技術,客戶如需取款,首先在ATM屏幕首頁點擊選擇"刷臉取款"功能,系統將自動抓拍現場照片,在後臺與銀行的可信照片源進行比對,驗證通過後,客戶輸入手機號碼進一步確認身份,接著輸入取款金額、密碼,最後拿取現金,整個過程無需插入實體銀行卡片。
2015年12月7日,蘭州銀行在蘭州推出ATM"刷臉取款"業務,在刷臉過程中融入活體驗證功能,保證客戶身份的唯一性和不可複製性,由此蘭州銀行成為全國首家具備活體驗證功能的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於ATM渠道的銀行。
早在今年9月,農行在兩臺ATM機上線了刷臉取款功能,這項功能首先在貴州農行ATM上線,隨後將進行大面積的覆蓋,在年底有望實現貴州全省覆蓋。這是繼招行、建行之後,又一家開始"刷臉取款"試點的大型商業銀行。
而"刷臉支付"則起源於2015年,馬雲第一次在漢諾瓦電子展的大屏上向全世界演示"刷臉支付"技術。今年9月1日,支付寶宣布在肯德基的KPRO餐廳上線刷臉支付,正式將"刷臉支付"推向了商用。
"刷臉"是否安全?
據業內人士表示,"刷臉"這種方式更加安全,防盜刷,同時也不用擔心銀行卡丟失的問題。
據專家介紹,刷臉取款採用紅外活體檢測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等,可以抵禦照片、換臉視頻、翻拍、3D頭套等面具攻擊。除此之外,還具備靜默活體、動作活體、唇語活體、雙目活檢等活體檢驗方式。此外,還將人臉識別、手機號碼驗證、密碼驗證統一起來,進行多重防護。
為了保證資金安全,招商銀行、農業銀行刷臉取款系統限定的用戶每日取款上限為3000元,建設銀行這一上限為2500元。同時,建設銀行還可以選擇"刷臉取款設置"對系統內已存的正臉照片進行修改,也可以關閉刷臉取款功能。此外,目前的刷臉取款暫不支持存款、轉帳以及跨行取款。
然而,這並不代表"刷臉"就萬無一失。目前,人臉識別技術並非沒有任何風險,我們總結了業內對刷臉支付存在的幾大疑難:
1、由於此類操作是在線下公共設備和開放環境下進行,真實場景複雜多變:白天和晚上的光線不同、不同人群面對攝像頭的角度和姿勢各異,識別難度更高。
2、人臉識別匹配很大程度上是審核和預置照片的匹配程度,人在成長過程中面部變化較大,人臉識別審核參考的閾值,這意味著,人當下的樣貌和預留照片的差別越大,閾值差異越大,通過的可能性越小。雙胞胎因為閾值差異性小,常常造成無法區分的情況。
3、銀行密碼和手機驗證碼是動態、可修改的保障因素,刷臉、指紋是不可修改的靜態特性。這容易催生針對這類支付或取款的新犯罪手段,由於沒法修改,其安全性須慎重對待。
眼下,金融行業有足夠的身份認證需求,且具備最廣闊的市場前景,被預估為"千億級"市場。不過,值得重視的是,目前金融行業暫無生物識別相關的標準,人民銀行對於生物識別技術的定位也只是"作為核驗身份信息的輔助手段"。
(編輯:楊少康)
來源: 零壹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