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永康】——網際網路時代,如何守護「臉安全」?

2020-12-03 騰訊網

《科普永康》第十九期

科 普 前 沿

網際網路時代,如何守護「臉安全」?

手機解鎖、帳單支付、車站進站……「刷臉」成為當下最廣泛最便捷的證明身份的方式之一。近日,一條「面具可代替人臉解鎖手機」的報導,讓人臉識別技術的安全性問題再次被關注。人臉識別技術真的不安全嗎?是什麼導致「你的臉你說了不算」?新技術應用推廣階段,如何兼顧效率與安全?

不同人臉識別系統可能被不同方式破解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科研人員以使用率較高的人臉識別解鎖手機進行測試發現,用面具可代替人臉解鎖手機,且面具的製作成本並不高。有網友回復稱「公司刷臉打卡上下班,手機照片一掃,照樣可以」,還有網友說「在臉上貼了錫紙,只露出眼睛,某政務系統也給判定通過。」

人臉識別被破解已非新鮮事。2019年8月,安徽南鬥星仿真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峻曾3D列印了自己的頭部模型,通過了某APP的人臉識別驗證。此後,浙江嘉興的幾名小學生發現,小區裡的快遞櫃用一張列印照片就能解鎖。在浙江警方今年破獲的兩起盜用公民個人信息案中,犯罪嫌疑人利用「AI換臉技術」非法獲取公民照片進行預處理,再通過「照片活化」軟體生成視頻來騙過核驗機制。

專家指出,不同的人臉識別系統可能被不同的方式破解。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雷震說,基於二維掃描原理的人臉防假體攻擊技術可能被照片破解,基於點頭、眨眼等互動的人臉防假體攻擊技術可能被活化軟體根據照片生成的動態視頻欺騙,基於多光譜融合的人臉防假體攻擊技術則可能被高仿真度的3D列印面具或頭部模型破解。

同一對象用不同終端識別的結果也不同。王峻說,他用3D列印模型還進行了手機解鎖測試,發現能解鎖大多數手機,但擁有3D結構光掃描和紅外攝像頭的手機則不行。

「刷臉」安全單靠技防難保障

《人臉識別應用公眾調研報告(2020)》顯示,在有關人臉識別的安全隱患中,受訪者最擔心「人臉信息洩露」,隨後是「個人行蹤被持續記錄」和「帳戶被盜刷,導致財產損失」;超三成受訪者表示已經遭遇人臉信息洩露或濫用。人臉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等特點,一旦洩露就是終身洩露,當其與個人銀行帳號、個人身份信息進行關聯後,可能成為不法分子牟利新手段。

記者了解到,人臉識別系統的工作過程大致分為四步:預存人臉信息、人臉信息採集、人臉信息比對、輸出比對結果。比對環節通過算法完成,比較的是當前識別的人臉信息與資料庫中預存的人臉信息是否匹配。

「有的廠商為降低硬體成本,簡化了臉部特徵提取點,造成了識別精度下降。」360城市安全集團視覺科技執行長邱召強說,人臉識別技術又被稱為特徵碼識別,即以瞳孔為基點,對瞳孔到鼻子、眉毛、耳朵、嘴的距離,進行特徵點提取。提取點數越多,構成的生理特徵越複雜,設備成本投入也隨之增加。

邱召強說,要確保人臉識別技術安全可靠,就要把照片、手機視頻、3D面具、3D頭部模型等情況全排除掉;對於手機來說,識別的安全性會更低,因為沒有專業識別設備。王峻舉例說,市場上許多手機都是二維攝像頭,且不帶紅外探測器,即便算法已排除掉風險,但由於採集端、識別端的硬體缺陷,依然難以保證安全。

「單純依靠技術升級,無法完全避免人臉識別帶來的安全隱患。有新的防禦手段,就會有新的攻擊手段。」雷震認為,在現階段,可以通過系統性優化人臉識別系統來解決一部分的安全問題,但技術升級終究只是增加了破解的難度和成本,避免安全漏洞被大規模「鑽空子」。

專家呼籲構建技術應用標準體系

專家認為,人臉信息作為個人信息中最為敏感的一類「個人生物識別信息」,需進一步以立法立規、制定標準等方式,對其應用安全加以引導。

「雖然網絡安全法明確將個人生物識別信息納入個人信息範圍,但對於信息的使用、存儲、運輸、管理不夠細化。」江西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副院長顏三忠建議,頂層設計應儘快建立從人體生物識別技術層面制定的各個行業應用的標準體系。

正在徵求意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雖明確了安裝設備應當為「維護公共安全所必需」,但哪些情形屬於必需也應進一步明確,誰能安裝設備、如何審批也需細化。

網絡安全法中規定的「告知—同意」規則也可能因為信息不對稱失去意義。「很多民眾對於人臉識別的認知不夠,技術提供方有義務充分告知風險,且不得以個人不同意採集信息為由拒絕提供產品或者服務。」顏三忠認為,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讓被採用者享有應有的知情權,且有權撤回。

通過預防性制度來確保科技創新與應用的安全邊界是當務之急。受訪人士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也可作為初篩環節,綜合其他信息進行比對來降低誤判風險。

轉自《科普中國網》 作者:袁慧晶

科 普 講 壇

科大訊飛——智慧汽車的語音技術

科大訊飛智能汽車事業部一直秉承著讓汽車駕駛更安全、更智能、更有樂趣的使命,作為汽車產業智能化的推動者,通過智能語音技術持續創新,實現汽車「能聽會說」。通過融合語音、視覺等感知技術,分析駕駛行為數據,整合優質內容資源,使汽車「能理解會思考」,為車廠提供差異化競爭優勢,為車主提供個性化服務。進一步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深度應用,助力汽車實現自動駕駛。

產品分類

智能車載交互系統:將降噪、喚醒、識別、全雙工、語音增強、自然語言理解等語音技術應用於汽車並與各場景服務深度結合的的車載娛樂信息系統;

智能語音助理產品:面向前裝車廠定製的基於多平臺的軟體產品,採用雲+端的技術架構,輸出語音核心能力,具有自主學習,持續進化,個性化定製等特性。

市場規模

科大訊飛的汽車智能化產品和服務已獲得市場和用戶的廣泛認可,也是中國汽車智能語音交互第一品牌。科大訊飛已經與大眾、豐田、日產、沃爾沃、雷克薩斯、長安、廣汽、吉利、長城、北汽、奇瑞、江淮、蔚來等90%以上的中國自主、合資品牌開展了合作,累計為1700餘萬輛車提供智能化產品和服務。智能車載系統已經在7個國內外汽車品牌的10餘款車型量產落地。

獲獎情況

2015年4月,在寶馬汽車國際測試,科大訊飛語音識別以86%的準確率名列第一,領先全球第二名Nuance 12個百分點。

2016年,在長安汽車的測試活動中,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準確率已達到90%。

2017年、2018年,在奔馳發起的國際自動駕駛領域權威測試集Cityscapes上,以及由豐田研究院、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聯合發起的國際道路圖像語義分割測試集KITTI中,都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

自覺遵守「十要十不要」共創省示範文明城市

1.要講究衛生;不要隨意吐痰、亂丟菸頭。

2.要美化環境;不要亂扔亂畫、亂搭亂建。

3.要遵守秩序;不要亂停亂放、放養寵物。

4.要愛護公物;不要破壞綠化、損壞設施。

5.要維護公德;不要汙言穢語、赤膊袒胸。

6.要勤儉節約;不要奢侈排場、鋪張浪費。

7.要文明有禮;不要亂穿馬路、插隊霸座。

8.要遵紀守法;不要封建迷信、涉黃賭毒。

9.要互助互愛;不要自私自利、斤斤計較。

10.要誠實守信;不要見利忘義、欺詐哄騙。

相關焦點

  • 網紅「熊爪」所在的永康路,如何從「酒吧街」蝶變?
    來源:國際金融報從曾經的「外國屌絲一條街」,到如今年輕人的潮流「打卡地」,永康路是如何完成蝶變的?2020年12月初,位於上海市徐匯區永康路的「熊爪咖啡」一夜爆紅。消息很快傳遍大江南北,灰色牆壁背後的「熊爪」宛如明星,大家爭相來到永康路與它握手、合影,接過它遞上的咖啡,小小的愛心得以實現。元旦假期期間,已經「火」了一個月的熊爪咖啡依然熱度不減,整條永康路,當屬其門店前最熱鬧。乍眼看過去普普通通的永康路,早已是名副其實的「網紅咖啡館一條街」,短短600米的街道兩邊集聚了一批人氣爆棚的咖啡館、烘焙店,商品和店鋪,外觀均頗具文藝範兒。
  • 知識時代,網際網路科普,入場趁現在
    「科普中國融創學院培訓」科普創作與傳播培訓第一期,將邀請三位科普中國融創導師圍繞在新媒體時代如何把科普做到有趣有料,分享他們的科普創作經驗和技巧。這個培訓為什麼值得參加?培訓背景自2014年起,中國科協以「科普中國」品牌為統領,會同社會各方面大力推動實施「網際網路+科普」和科普信息化建設工程,著力科普內容建設,促進傳統科普與信息化深度融合。
  • 在看臉的時代守護年輕!la pailano笙顏麗三型膠原蛋白
    在看臉的時代守護年輕!la pailano笙顏麗三型膠原蛋白 2020-10-10 17:09:29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點擊:
  • 刷臉時代財產安全嗎?專家解讀
    購物時「刷臉」支付、用手機時「刷臉」解鎖,進小區時「刷臉」開門……如今,越來越多的事情可以「刷臉」,用人臉識別技術來解決。 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都使用過人臉識別,不過有六成受訪者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有濫用趨勢,還有三成受訪者表示,已經因為人臉信息洩露、濫用而遭受到隱私或財產損失。那麼「刷臉」時代,我們的人臉信息安全嗎?
  • 中國超級英雄守護海上安全!電影《緊急救援》12395「洗腦」科普...
    12月2日正值全國交通安全日,電影《緊急救援》本著向大眾科普海上救援知識的目的發布一支12395「洗腦」科普短片。12395是全國統一水上遇險求救電話,希望大家在海上遇險的關鍵時刻能夠準確的發出求救,早一秒脫離險境。緊急救援,挺身而出,守衛生命!短片中彭于晏所帶領的海上救援小隊用趣味、幽默的方式向觀眾科普海上救援熱線12395。
  • 永康視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永康視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康")創建於2007年,創始人劉永宏教授是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離休後有感於青少年近視的猖獗,圍繞獨創"青少年近視自然綜合法"理念,研發以"永康智能降度鏡"、"永康視力提升機"為主的系列產品,獲得了多項國家智慧財產權。   永康系列產品榮獲多個獎項,2012年納入遼寧省"中小學近視防控"計劃;2016年末與中國教育電視臺等主力媒體關注,並達成共識,攜手致力青少年視力健康工作。
  • 永康第六金 飛劍鈦晶杯打造產業新型發展模式
    永康,中國五金之都,中國五金一個坐落在浙江省中部的魅力之都。在永康,黃帝曾在現永康城南的石城山上生活居住、煉丹,並鑄就了黃帝鼎。自此之後,春秋鑄劍,漢造駑機,唐制銅礦,清制槍管,永康的五金文化始終在歲月的長河流淌。
  •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網際網路休閒零食行業首家企業榮獲歐洲食品安全雙...
    持續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的產品,進一步升級全供應鏈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三隻松鼠質量安全建設再獲殊榮,無為自有工廠和無為自有倉庫通過BRCGS 和FSSC22000歐洲食品安全雙體系認證,成為網際網路休閒零食行業首家取得歐洲食品安全雙體系認證的企業。  10月13日,三隻松鼠BRCGS&FSSC 22000歐洲食品安全雙體系認證頒證儀式在蕪湖三隻松鼠總部舉行。
  • 有來醫生斬獲「2020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三項大獎
    12月23日,中宣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部與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健康知識普及行動——2020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總結交流會」在粵舉辦,有來醫生出品的《骶髂關節炎怎麼鍛鍊》榮獲微視頻類優秀作品獎、《吸菸有「理」》榮獲長視頻類優秀作品獎,同時有來醫生還榮獲優秀組織單位獎。
  • 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運營分論壇開啟,360解構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的破局
    在11月5日360政企安全集團主辦的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運營分論壇上,來自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中國信通院安全研究所、中國石油東方公司、中國石化共享服務有限公司、江蘇易安聯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及360政企安全集團等政企機構各界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圍繞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發展現狀及政策、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運營體系、石油石化行業的安全實踐、零信任如何解決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等議題展開思想博弈,揭秘了數字孿生時代下,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的破局之道
  • 守護童年|兒童防觸電科普小知識
    守護快樂童年,安全伴我成長。暑期無疑是快樂、難忘、精彩的,但也是兒童遭遇溺水、觸電、交通事故、墜落等意外事故的多發期,最不能放鬆的就是安全意識的培養。為強化家長監護意識,提升兒童安全自護能力,即日起,縣婦聯特推出「守護童年」專欄,共享安全知識,一起築牢暑期兒童安全防護網。第三期為您推出的是防觸電科普小知識。
  • 永康書記看了咖啡街區效果圖後說……
    永康書記來到西安後曾提出:希望在高新區開設創業咖啡街區入駐數十家咖啡廳……如今他的希望逐步實現,創業咖啡街區逐漸成形,6月7日,永康書記前來實地察看「亮」起來的這片「小清新」。 圖幅上的過街斑馬線,「1616」的字眼引起了永康書記的關注,他問道:「1616是什麼意思?」隨行工作人員回答:「這是咖啡館的起源年代,這個數字,體現了一種咖啡文化。」永康書記點了點頭,示意這個好。
  • 衝床「吃」人:浙江永康五金企業斷指事故頻發
    衝床傷人事故在永康是不是頻繁發生?帶著種種疑問,記者日前專赴永康對此事進行了實地採訪。  受害者:我的手指就是這臺衝床切下來的  4月16日中午12時,金華市中心醫院花壇。記者見到了從衢縣趕過來的朱昌程和她的姐姐朱豔芳。  到今年8月份才滿18周歲的朱昌程,還是一臉稚氣。當記者要求看看他的手時,他猶豫了好幾分鐘,在姐姐的一再提醒下,才把雙手從衣袖裡伸出來。
  • 如何唱響科普戰疫好聲音?
    如果說實實在在的科技產品是抗疫的有形武器,那麼科普倡導的科學理性則是提升精神免疫力的無形武器。唱響科普戰疫好聲音,不僅可以減少恐慌,避免謠言肆虐,節省防控成本,還可以有效引導群眾做好防範、保護自己,避免疫情大規模傳播。◆ 集結力量權威發聲1.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和諸多未知,專業科普如小溪匯聚入海,為疫情防控注入了科學的力量。
  • 科普永康—2020十大新興技術,每一項都可能顛覆我們的生活
    《科普永康》第二十一期科 普 前 沿世界經濟論壇和《科學美國人》雜誌本月10日共同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2020十大新興技術》,這份報告揭示了2020年十大新興技術虛擬病人——代替真人臨床試驗03如果將真人替換為虛擬的人以使臨床試驗更快速、更安全的目標聽起來很容易,那麼其背後的科學原理卻絕不簡單:從人體器官的高解析度圖像中獲取的數據被輸入到控制器官功能機制的複雜數學模型中,然後,計算機算法進行解析得到方程,從而生成一個行為與真實器官一樣的虛擬器官。
  • 聽說5G時代是刷臉時代,真是這樣嗎?
    自從我們進入的4G時代以來,好像身邊的事物都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例如:網購的熱潮、外賣行業的興起、智能化的普及等。>3G時代,雖說已經開始有智能機了,但當時的智能觸控系統還沒那麼完善,所以就有了觸屏按鍵智能機。
  • 老人如何安享數字時代生活? 網際網路甄別能力待提高
    新華社記者 李 欣攝  快速擁抱網際網路 甄別能力待提高  老人如何安享數字時代生活?  本報記者 彭訓文  如今,老年人使用微博、微信早已不是稀奇事兒,甚至在一些直播平臺上還湧現出教大家烹飪、製衣的老年「網紅」。資訊時代的到來讓老年人加速擁抱網際網路。
  • 金建輝:用滑鼠和鍵盤,守護虛擬世界的安全
    在守護網絡安全這片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用智慧和勇氣打擊網絡犯罪,用青春和熱血捍衛正義。  6年的時間,他不僅運用過硬的技術本領破獲一個又一個大案要案,還因工作表現突出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成為這條隱蔽戰線上的先進典範。他就是松陽縣公安局網絡警察大隊副大隊長金建輝,同時是「金建輝工作室」的負責人。2020年9月16日入選松陽縣公安局人才庫。
  • 直擊ISC 2019網際網路安全大會:周鴻禕談網絡戰時代應對之策
    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以及現在談的產業網際網路帶來巨大機會的同時,到了萬物互聯時代虛擬空間和物理空間完美地銜接。過去所有在數字空間裡的打擊都可以轉成物理世界的傷害。今天為什麼網絡戰突然成了香餑餑?關鍵基礎設施成為未來的戰場,所有的網絡戰攻擊過去不僅僅是為了竊取情報,現在可以對交通、能源、金融等基礎設施發起攻擊,可以獲得比傳統作戰可能更好的破壞效果。
  • 百度百科科學百科以網際網路促科普升級
    由應試教育帶來的對科學「無興趣」弊端,以及「學會」的不易、畏難情緒的蔓延……讓科普工作在中國極難收效。在全國倡導「網際網路+」轉型的今天,中國科協敏銳洞察到這一時代風口,以「科普中國」攜手網際網路巨頭百度,以百度百科「科學百科」的上線為契機,開啟了智慧科普戰略計劃,將中國科普事業帶入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