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床「吃」人:浙江永康五金企業斷指事故頻發

2020-12-06 搜狐網

  近日記者接到衢縣青年朱昌程的投訴,稱其在永康打工時被衝床壓掉5個手指,在治療3個月後,老闆不願再支付醫療費只能提前出院,而且對賠償一事又再三推卸責任。

  據他的朋友在電話裡透露,此類事故在該廠已經不止一次了,而且在整個永康也十分普遍。

  

  朱昌程到底是怎麼受的傷?老闆為何拒絕承擔責任?衝床傷人事故在永康是不是頻繁發生?帶著種種疑問,記者日前專赴永康對此事進行了實地採訪。

  受害者:我的手指就是這臺衝床切下來的

  4月16日中午12時,金華市中心醫院花壇。記者見到了從衢縣趕過來的朱昌程和她的姐姐朱豔芳。

  到今年8月份才滿18周歲的朱昌程,還是一臉稚氣。當記者要求看看他的手時,他猶豫了好幾分鐘,在姐姐的一再提醒下,才把雙手從衣袖裡伸出來。

  這是雙誰看了都會痛心的手: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右手的食指都沒了,只留下幾個肉瘤;右手的大拇指是再植的,因沒有神經和肌腱,既無感覺也不能活動;兩隻手掌已經變形,很難握或者拿東西。

  離開金華市中心醫院,記者與姐弟倆一起坐車前往昌程發生事故的廠家——位於永康方巖鎮的大明實業有限公司。到達大明公司已經是下午4點鐘了。記者在沒有透露身份的情況下,隨朱豔芳姐弟進了工作間。記者數了數,總共見到了4臺衝床,還有一臺拉伸機。

  昌程向記者指認了當時自己出事的那臺衝床。從標籤上知道這臺機器叫「開式可傾壓力機」,機器型號為723-35,編號為100,生產廠家是「永康雄偉鍛壓工具機廠」。在衝床旁,朱昌程向記者講述了整個事情的發生經過:

  昌程是去年10月23日到大明公司的。在沒有經過專門培訓的情況下,起先做下料工序,作業時手指不需要伸到模具下面,也比較安全。12月21日晚上8點鐘上班時,當時主管生產的胡廠長告訴他,廠裡要急著出貨,而工作都卡在「切邊」工序上了,4臺衝床3臺都換上了切邊模具。胡廠長讓昌程也做切邊,並跟他講了幾個要領,這個從未接觸過此道工序的昌程就走上了新崗位。

  昌程說,當天做的是一種搪瓷蓋子切邊。不僅蓋子放進時需要用手,取出時也要用手。不知道是衝床有些失靈,還是第一次做切邊,昌程覺得好像總不順心。

  昌程回憶,由於每天工作長達12小時,到12月22日凌晨3點多時,身體也比較疲勞。當他雙手將蓋子放進去時,腳不知怎麼踩在了制動板上,上模就合下來,而他的5個手指也就斷了。他大叫了一聲。

  據當時站在昌程旁邊一臺衝床作業的工友鄭國明回憶,「聽到叫聲,看到昌程蹲在地上,雙手在滴滴嗒嗒流血。當我意識到發生了什麼時,就馬上去叫經理葉大明。葉大明很快就來了,幾個人幫昌程用毛巾裹住雙手,我抓起還在模具上的5個斷指用布包好,和大明一起將昌程送到了金華市中心醫院。一路上昌程不停叫痛,血從毛巾裡不斷滲出來,車裡也滴了很多血。一直到醫院解開毛巾,還滴了一大灘血呢。」

  出事後,鄭國明和幾個工人相繼離開了大明公司。他說:「我是和昌程同時進廠的,到離廠時總共才兩個來月,賺了一千零點錢。一想起昌程的事就覺得後怕,這種事故萬一發生在自己身上,這以後的路還怎麼走啊!」

  在那臺衝床邊,昌程輕聲說了好幾遍:「我的手指就是這臺衝床切下來的。」當記者想給昌程和這臺令他「刻骨銘心」的衝床拍張「紀念照」時,被公司的幾個管理人員制止了,他們說:「我們有權力不讓你拍廠裡的設備。」

  昌程說:「到永康打工沒滿兩個月,沒賺到幾個錢,卻將一雙手廢了,想想真不划算。要是知道衝床這麼危險,再苦再窮也不會做這份活。」

  朱豔芳告訴記者,他們家條件本來就不好,母親在昌程出生的那年得了重症肌無力,要每天吃藥才能在家裡走幾步路,心情好時可以做一點家務活。父親身體也一直不好,前年9月份還生過一場大病。昌程出事後,兩位老人精神一下子全垮了。朱豔芳說:「家裡一直靠我們姐弟在外打工維持生活,現在家裡經濟狀況更糟了。」

  總經理:這事我們一點責任也沒有

  次日清晨7時,記者和朱豔芳姐弟再次來到大明公司,想就傷殘賠付等事宜與總經理葉大明商量。葉大明一邊接電話談業務,一邊和手下談工作。等葉大明接完一個電話,朱豔芳插話道:「葉廠長,現在能不能談談昌程壓傷賠償的事?」

  葉大明說:「我沒空。你等我通知,約好時間再來處理吧。」

  朱豔芳:「我們來一趟不容易,為什麼你就不能抽空談一下呢?」

  葉大明:「我現在廠裡忙得很,昨晚接待外商,今天還有很多重要事情要處理。」

  朱豔芳:「難道比手指被壓斷還重要嗎?」

  葉大明:「那又不是我們的責任!」

  記者見他們已無法談下去,就勸朱豔芳姐弟退出,並向葉大明表明了自己的記者身份,想就有關問題了解一下情況。誰知葉大明立刻顯得十分惱火,大聲斥責朱豔芳:「這事沒有處理完之前,你不要讓任何人來插手。把什麼亂七八糟的人帶來,你想幹什麼?」

  過了好一會,葉大明才在罵罵咧咧中聲明自己有權利「不接受任何採訪」中「接受」了採訪。

  記:請問經理,你們公司以前是不是也發生過這種事情?

  葉:在永康,哪天不發生這種事情?

  記:發生這種事情你們廠裡應承擔多少責任?

  葉:責任?我們一點責任也沒有!

  記:難道都是工人的責任?

  葉:當然!他自己要打瞌睡,把雙手放進去壓掉你有什麼辦法?

  記:朱昌程還沒有獨立頂崗能力,怎麼能讓他頂一個從沒做過的崗位呢?

  葉:我們又沒強迫他去做,他完全可以拒絕嘛。

  朱豔芳:他一個打工的有權利拒絕嗎?

  葉:那他總有權利不出來打工嘛!

  記:以前出了這種事你們給對方多少錢?

  葉:有的3000塊,有的1000塊。

  記:朱豔芳想知道,你們到底準備給朱昌程多少賠償?

  葉:不能叫賠償。我們又沒責任,有什麼好賠的?我們是本著人道主義精神,給他們一些生活補助!

  記:聽朱豔芳說,朱昌程的一個手指沒有肌腱,想再進行一次肌腱移植,而廠裡以不能繼續負擔為由,使他不得不提前出院,是不是這樣?

  葉:我這個廠是大家一點一點做出來的,一個工廠總不能為他一個人生產吧。朱昌程進廠才兩個月,還沒生產出多少東西就出了這種事情,我們為他的治療已經花了3.48萬元了。

  記:你們廠裡有什麼安全管理措施?

  葉:有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而且老職工都要組織參加勞動部門的考試,取得上崗證(據事後了解,一些在該廠工作4年之久的人也沒參加過任何考試)。

  記:你們的設備是不是應該整改?這種未加保護裝置的衝床是不是很容易出事故?

  葉:衝床又不是我們自己生產的,是永康一些生產衝床的企業生產的。我們能怎麼改?在永康,都是這樣的設備,又不是我們一家出事故?永康哪天不出這樣的事故?

  記:這件事情你們準備怎麼了結?

  葉:先商量。我們已在鎮工業辦公室立過案,可以調解,也可以走法律程序。我現在沒時間陪你們。我們有事,請你們走吧。

  葉大明說到這裡,撕了一張紙,寫了幾個字,籤了名,蓋了公司印章,讓記者轉給朱豔芳。上面寫著:「朱昌程:有關衝床事故一事,請你在2001年5月3日前來我廠處理有關事項。」

  在永康:一年要發生上千起這樣的事故

  「在永康,哪天不發生這種事情?」葉大明的話在記者的耳邊迴響。到底永康一年要發生多少這樣的事?切掉多少打工者的手指?在昌程曾經住過的集體宿舍裡,記者以昌程朋友的身份和該廠打工的人聊了起來。

  1996年9月就進大明公司工作的一位工友說:「這種事情在大明廠也不是第一次了,我記得的就有兩次,都是斷了好幾個手指,全是安徽的打工仔,後來廠裡到底賠了多少也不清楚。」

  一位江西工友說:「好像不止兩次,還有一次就發生在去年農曆正月裡,當時只斷了一個手指。不過這種事情也不是只發生在大明公司一家。我以前工作的一家單位,就在我工作檯旁邊有個四川人,他年齡不大,工作也麻利。他當時是左手放料,右手開電閘的。不知道怎麼就把左手4個手指給切下來了。當時可能也沒覺得痛,也沒什麼血。他舉著左手問我:『老師傅,我這隻手的4個手指是不是短了一截?』我一看,媽呀,4截手指還掉在模具上呢。」

  一位外廠的打工者說:「這種事情太多了,你只要在一個廠幹上3年,保準會看到這種事情。」

  從宿舍出來後,我們來到一家飲食店吃飯。一位客人告訴我們:「這事太平常了,一年整個永康切下的手指頭一千個也不止。」

  老闆馬上提出疑義:「一千個?那太少一點了吧。」

  而一位計程車司機則告訴記者:「我幾乎每年都要碰到好幾起這樣的事,都是我送到縉雲傷科醫院去的。你想了解這個數字,不妨到這家醫院去看看。」

  這家醫院位於麗水市縉雲縣東方鎮,打的從永康到這裡要花75元錢。醫院的正式名字叫縉雲田氏傷科醫院,是一家私立醫院。

  在該院的手外科病房,記者見到了許許多多的斷掌斷指病人。手外科的主治醫生宋國營和胡德鋒告訴記者,「縉雲這邊沒有幾家五金企業,這裡的手外科病人一般都是永康送過來的。」

  當問起這裡一年要接待多少這樣的病人時,胡德鋒說:「大約每個月總有25-30例這類手術,而且一般都是比較重的傷情。一年下來總要超過300例。」

  在回永康的路上,這位自稱姓李的計程車司機告訴記者:「永康一年不知道要發生多少起這樣的事。傷輕的就近在一般的衛生所、醫院包紮一下也就行了,傷重的才會送金華和縉雲等地。」

  在金華中心醫院病房,我們見到了很多這樣的病人。一位姓馬的醫生告訴記者,這些手外傷病人除了來自永康外,也有從東陽或義烏過來的,他們大多是在五金廠打工時被衝床等機器壓斷手指、手掌甚至是整隻手的。

  在永康市勞動局仲裁科,聽記者查問由工傷發生的勞動糾紛的數字時,工作人員程浩告訴記者:「挺多的,一年下來立案和不立案的這類糾紛總有1000起吧。」

  程浩介紹說,一般重傷(指一節手指以上的)按規定都要登記,由勞動管理站(與鄉鎮的工業辦公室是兩塊牌子一套班子)負責調解,調解不成的再由當事人向仲裁部門申訴立案。

  經過兩天的採訪,記者確信:在永康發生的斷指事故一年裡少說也有千起。

  市安監科:做五金的,難保不發生這樣的事

  永康一年發生這麼多的斷指斷掌事故,記者走訪了永康市勞動局安全生產監督科。

  科長李欣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永康,絕大多數小企業都是做五金的,廠裡有衝床等機器,難保不發生傷指一類的工傷事故。

  當記者問李科長有什麼具體管理措施時,李科長說:「我們每年都要編發教材,要組織工人進行考試。」

  記者又問:「有些老闆不組織職工參加考試和培訓,你們有什麼手段?」

  李科長答:「永康企業這麼多,我們不可能一家一家去查。這就看他自覺不自覺了。再說現在打工的流動性很大,有多少老闆願意付這筆錢呢。培訓好了,人也走掉了,他根本不划算呀。」

  記者:「聽寧波的一位老闆說他那邊的衝床是有防護措施的,好像是安裝了紅外線控制裝置,如果手伸進去,上模就不會下來了。」

  李科長:「那東西1984年國務院就規定過了,說是沒裝紅外或感應裝置的不準使用。但事實上有的地方裝了以後事故不僅沒下降,反而上升了。」

  記者:「為什麼?」

  李科長:「機器總有失靈的時候。一旦裝了這種防護裝置,工人就失去了警惕性,老是把手往裡面放,機器一失靈,手掌或手指就被壓斷了。這項規定後來也就沒強制推行。」

  採訪後記

  朱昌程斷指的事,我們還不知道將會以何種方式了結。記者擔心的,不僅僅是朱昌程能不能拿到應該得到的傷殘補助款,而是整個永康幾乎每天還在上演著同樣的慘劇。在永康,從五金企業的老闆到普通打工者、從普通市民到有關部門的管理人員好像都接受了這樣一種觀念:搞五金的,誰家不發生這類事情?這種麻木不仁的心態令記者震驚和寒心。

  朱昌程事件的發生,不僅是沒有保護裝置的劣質衝床所致,更是人們漠視安全漠視生命的觀念所致。而且,打工者作為弱勢一族,通常不會為一兩個手指去打一場官司。發生事故後,不少私企老闆常常以幾千元的代價就輕易將打工者打發回家。

  久而久之,打工者的斷指就不再被人們重視。

  我們希望,永康當地的生產廠家和企業主管部門對頻繁發生的工傷斷指事件能予以重視。人的生命是最可寶貴的,再也不能熟視無睹,麻木不仁了。

相關焦點

  • 五金「走勢圖」行業「風向標」
    浙江在線9月30日訊(通訊員 沈 超 項紅友 屈萊曼)9月26日~28日,第24屆中國五金博覽會在永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1600多家參展企業和多場專業論壇、設計展覽、高新技術展示、五金網貨節,再次讓國內外客商分享了一場「五金盛宴」。
  • 浙江日報丨帶著信心來 找尋新「門道」第11屆中國(永康)門業博覽會...
    近日,東莞市寶晟研磨自動化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東紅,在第11屆中國(永康)門業博覽會組委會定好展位,接下來,她將緊鑼密鼓地籌備參展相關事宜。第11屆中國(永康)門業博覽會將於7月26日至28日在永康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門博會參展範圍包括家居門類、電動門類、門類配件、門類輔料、窗類、鎖具類和設備類七大類產品。作為國內規模最大、最專業的門業盛會之一,展會持續吸引優質企業參展。
  • 永康第六金 飛劍鈦晶杯打造產業新型發展模式
    永康,中國五金之都,中國五金一個坐落在浙江省中部的魅力之都。在永康,黃帝曾在現永康城南的石城山上生活居住、煉丹,並鑄就了黃帝鼎。自此之後,春秋鑄劍,漢造駑機,唐制銅礦,清制槍管,永康的五金文化始終在歲月的長河流淌。
  • 涉硝企業事故頻發,三問硝化工藝安全!
    7月12日18時30分,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的宜賓恆達科技有限公司發生重大爆炸著火事故,造成19人死亡,12人受傷。根據應急管理部在7月17日組織召開的事故現場會上通報的信息,該企業無論是原設計生產的5-硝基間苯二甲酸等兩種產品,還是擅自更改工藝後實際生產的咪草煙和三氮唑,生產過程均涉及多種重點監管危化品,及多種重點監管工藝,如硝化、氧化、重氮化等。
  • 五金企業平臺:中國已成為世界五金製品的主要出口國之一
    儘管如此,我們也不能否認「小五金」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小五金」與製造業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在五金產業集中的地區,例如浙江永康,廣東佛山,中山等地,傳統的五金生產企業逐步實現前向和後向整合。原本只生產五金備件的廠家也涉足大型機械設備的製造。通常一個地區的企業,也實現了從原材料加工到備件供應到成品製造的企業間戰略整合。
  • 技工教育之路的永康啟示:辦好一個專業 賦能一個行業
    這可從位於中國「五金之都」的永康高級技工學校窺見一二。永康職業技術學校供圖 疫情之下,工貿企業跨境電商業務需求被進一步激發。9月,由學校商高班、中澳班組成的跨境電商團隊深入對接永康滑板車以及門業企業,僅一個月就促成了多筆訂單,總成交額約40萬元人民幣,為永康企業參與「雙循環」打開了新的思路。
  • 全球五金產業迅速增長 **流行元素分析
    目前全球五金業發展非常成熟,而且在南美洲、非洲、亞洲有不同的市場,都有很多機會。據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秘書長羅百輝介紹,在全世界範圍內,一種所謂自備式的五金產業以11%的增長速度不斷發展。這是消費者的需求,也是整個五金行業在全球範圍之內,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
  • 天津七裏海溼地保護區發生火災,志願者問:為何近期頻發事故?
    發生這麼大火災七裏海溼地保護區應該對外公布失火原因,不管是人為的還是自然的、外部的還是內部原因都應算是一場管理事故。《國家自然保護區條例》二十六條規定:自然保護區內禁止燒荒。七裏海溼地保護區公眾號裡文章報導:七裏海溼地保護區裡有80人巡邏隊伍,24小時無死角無盲區巡查,那為什麼近幾年總出現管理事故呢?
  • 液氨事故頻發致重大傷亡 業內稱完全禁用不現實
    中國網事:液氨頻「惹禍」,緣何躲不過?  又見液氨事故!  11月28日,山東省乳山合和食品有限公司發生液氨洩漏,造成13人中毒,其中7人經搶救無效死亡,1人危重,3人傷勢較重,2人輕傷。  經過梳理不難發現,今年液氨事故頻發,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液氨為何頻頻惹禍?
  • [煙臺]近期雷擊觸電事故頻發 3天發生6起4人不幸身亡
    水母網8月22日訊(YMG記者 李俊玲通訊員 吳明順) 近日,煙臺萊州、招遠等縣市區出現雷雨天氣,導致雷擊、觸電等意外事故頻發。  數據顯示,8月17日至20日,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共調度派車1005次,救治各類急危重傷病員968人。
  • 浙江嘉興發生慘烈事故,現場一片狼藉,令人觸目驚心
    浙江發生一起事故,地點位於嘉興桐鄉市,場面驚險讓人捏一把冷汗 據悉,2020年12月1日,浙江嘉興桐鄉屠甸江南院子附近,一輛運載硬紙板的貨車起火。現場視頻中,貨車車廂上的紙板已經處於熊熊燃燒中,整輛貨車都被大火吞沒,如果不及時將火勢撲滅的話,很有可能將車輛引燃,那麼損失會更大,後果也會更加嚴重。
  • 山西農村飯店坍塌致29人遇難 農村房屋安全事故為何頻發?
    (經濟觀察)山西農村飯店坍塌致29人遇難 農村房屋安全事故為何頻發?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電 (記者 陳溯)29日,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鄉陳莊村聚仙飯店宴會廳發生坍塌事故,當時,正有村民在飯店內舉辦壽宴,事故造成29人遇難,7人重傷。一場壽宴變成喪事。  這一事故的發生雖突然,卻並不偶然。
  • 美國實驗室人造冠狀病毒事故頻發,安全警鐘再次敲響
    作者:鄧鄧審閱:臨既據美國著名調查性新聞網站ProPublica報導,從2015年開始,美國的相關研究機構就已經向政府報告了一共28起涉及到基因工程生物體的實驗室事故,其中有六起是人造冠狀病毒引起的事故,這些病毒在經過人工改造之後,用在老鼠身上進行實驗,並且令人覺得非常擔心的是這些事故全部發生在戒備非常森嚴的實驗室中,一直持續到2020年的6月1日還有相關的事故發生,但是近期接受採訪的時候,相關的機構卻拒絕回答與事故相關的問題。
  • 永康往返蕭山機場班車時間有調整
    2016-08-12 10:52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周靈芝
  • 浙江溫嶺槽罐車爆炸事故 社會熱點輿情分析報告
    事故當天造成12人死亡、178人受傷。4.事故現場視頻、圖片極具衝擊力。行車記錄儀記錄的爆炸瞬間、附近居民拍攝的現場照片等信息被網民傳播後,引發輿論關注。6月14日,輿情量較13日有小幅下降,但仍保持高位。
  • 冬季「小太陽」事故頻發,怎樣選取暖設備?既安全又暖和
    近期大多數地區迎來了第一場雪,冬天就這靜悄悄的到來,家裡沒有集體供暖,想要度過寒冷冬天,就需要一款電器取暖設備,身邊很多朋友還在用「小太陽」取暖設備,這種取暖設備成為了冬季取暖的主設備,殊不知這種取暖設備出現了很多的安全事故。
  • 漲價潮開啟塑件玻璃五金銅件原材料價格暴漲廚電企業發漲價函通知
    2020年第二聲「漲價」繼續開始,近日,多家國內廚衛電器企業發布「漲價函」,是繼上個月第一次「漲價通知」,再次發布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消息,從廠家處了解到,今年11-12月以來,多次收到塑件、玻璃、五金、銅件等供應商價格上漲的消息,迫於無奈只好發布渠道漲價通知,以免導致企業利潤縮減
  • 驢友看過來深圳梧桐山事故最多發
    南都記者從廣州藍天救援隊、深圳市公益救援志願者聯合會、磨房網等機構獲得相關數據,同時手動檢索已公開報導、各地公安局官網、消防網,整理2010年-2015年發生在廣東的戶外活動安全事故不完全報告,試圖盤點近年廣東戶外事故頻發地,分析事故原因,給予建議與提醒。
  • ——浙江永康骨灰堂節地生態葬法...
    ——浙江永康骨灰堂節地生態葬法改革調查新華社記者謝雲挺清明臨近,浙江永康市農村已有不少群眾到新建的骨灰堂祭奠已故親人。自2015年4月在全市農村推行建設骨灰堂方式的節地生態葬法改革以來,永康農村已建成350多座骨灰堂,覆蓋了90%以上的行政村。2017年底,永康市被民政部確定為全國殯葬綜合改革試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