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永康—2020十大新興技術,每一項都可能顛覆我們的生活

2020-12-02 永康人

《科普永康》第二十一期

科 普 前 沿

世界經濟論壇和《科學美國人》雜誌本月10日共同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2020十大新興技術》,這份報告揭示了2020年十大新興技術——由世界經濟論壇和《科學美國人》雜誌召集的國際專家指導小組從75項技術提名中選出。

以下是報告選出的2020年十大新興技術。

微針——實現無痛注射和抽血

01

這些細小的針頭不超過一張紙的厚度和一根頭髮的寬度,卻可以幫我們實現無痛注射和抽血。微針可以穿透皮卻不會觸碰神經末梢,並可以附著在注射器或貼片上,甚至可以混入乳膏中。從此,人們足不出戶就可在家中完成抽血,然後可將血液樣本送到實驗室或當場進行分析。此外,微針技術還能節約設備和人力成本,讓醫療服務不足地區的人們更易獲得醫療服務。

太陽能化學——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

02

生產我們依賴的許多化學藥品都需要化石燃料。但是一種新方法有望通過利用陽光將廢二氧化碳轉化為有用的化學物質來減少化石燃料的排放。近年來,研究人員開發了能打破二氧化碳中碳與氧之間抗性雙鍵的光催化劑。這意味著我們朝建立「太陽能」精煉廠的方向邁出了關鍵第一步。該精煉廠可從廢氣中生產有用的化合物,包括「平臺」分子,這些分子可用作合成各種產品(如藥品、洗滌劑、化肥和紡織品)的原料。

虛擬病人——代替真人臨床試驗

03

如果將真人替換為虛擬的人以使臨床試驗更快速、更安全的目標聽起來很容易,那麼其背後的科學原理卻絕不簡單:從人體器官的高解析度圖像中獲取的數據被輸入到控制器官功能機制的複雜數學模型中,然後,計算機算法進行解析得到方程,從而生成一個行為與真實器官一樣的虛擬器官。這種虛擬器官或身體系統可以在最初的藥物和治療評估中取代真人,使評估過程更快、更安全、更便宜。

空間計算——下一代的「大事件」

04

空間計算是將虛擬實境(VR)和增強現實(AR)應用程式整合在一起的物理和數字世界的下一個步驟。與VR和AR一樣,它可以對通過雲連接的對象進行數位化處理,使傳感器和馬達相互反應,並創建真實世界的數字表示形式。如今它又增加了空間映射功能,使計算機「協調器」可以跟蹤和控制人在數字或物理世界中移動時物體的運動和交互。該技術將為工業、醫療、交通和家庭中的人機互動方式帶來新的發展方向。

數字醫學——更好地診斷和治療疾病

05

數字醫學不會很快取代醫生,但是監視病情或管理療法的應用程式可以提高他們的護理水平,並為獲得醫療服務機會有限的患者提供支持。許多智能手錶已經可以檢測出佩戴者的心律是否不規則,科學家正在研究類似可以幫助緩解患者呼吸障礙、抑鬱、阿爾茨海默氏症等病症的工具。含有傳感器的藥丸也正在研發中,這些藥丸將數據發送到應用程式,以幫助檢測體溫、胃出血和癌性DNA等。

電動航空——實現航空旅行脫碳

06

電力推進將使航空旅行減少碳排放,大幅削減燃料成本並降低噪音。從空客(Airbus)到NASA,許多組織都在研究這一領域的技術,儘管長途電動飛行可能仍遙遙無期,並且存在成本和監管方面的障礙,但這一領域仍有大量投資。大約有170個電動飛機項目正在開發中,主要用於私人、公司和通勤旅行。

低碳水泥——幫助應對氣候變化

07

如今,全球每年生產約40億噸水泥,而這一過程中燃燒化石燃料的排放量約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隨著未來30年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這一數字將增至50億噸。研究人員和初創企業正在研究低碳方法,包括調整生產水泥過程中所用成分的平衡,採用碳捕獲和存儲技術以消除排放物,以及將水泥從混凝土中全部清除。

量子傳感——讓汽車「看見」拐角

08

想像一下可以「看見」拐角處物體的自動駕駛汽車,或可以監視人的大腦活動的可攜式掃描儀。量子傳感可以使這些想像成為現實。量子傳感器通過利用物質的量子性質,以極高的精確度進行操作,例如,將處於不同能量狀態的電子之間的差異用作基本單位。這些系統大多數都是複雜且昂貴的,但是科學家正在開發更小、更實惠的設備,並將可能會開拓新的用途。

綠色氫氣——填補可再生能源巨大空白

09

氫氣燃燒時,唯一的副產品是水,而當通過可再生能源進行電解制氫時,氫氣就變成「綠色」無汙染的了。今年早些時候,有人預測,到2050年,綠色氫能源行業的潛在市場規模可能接近12萬億美元。為什麼?因為它可以通過幫助降低運輸和製造業等部門的碳含量而在能源轉型中發揮關鍵作用,而這些部門由於需要高能燃料而難以電氣化。

全基因組合成——或將改變細胞工程

010

設計基因序列所需技術的改進使列印越來越多的遺傳物質和更廣泛地改變基因組成為可能。這可以讓人們深入了解病毒是如何傳播的,或有助於生產疫苗和其他治療方法。在未來,它可以幫助可持續地從生物質或廢氣中生產化學品、燃料或建築材料。它甚至可以讓科學家設計抗病原體的植物,或者讓我們編寫自己的基因組。這為遺傳病的治療打開了新大門。

專家在篩選這十大新興技術時稱,這些技術必須有潛力超越現在,並在將來刺激社會和經濟的進步。它們還必須足夠新穎(也就是說,目前還沒有被廣泛使用),但很可能在未來三到五年內產生重大影響。

(摘自《科普中國網》 作者:張佳欣)

科 普 講 壇

科大訊飛之系列---人工智慧讓優質醫療惠及大眾

科大訊飛醫療堅持「用人工智慧服務健康中國」,致力於將智能語音及人工智慧技術與醫療行業深度融合,拓展人工智慧+醫療的新藍海,推動健康醫療產業發展,助力國家醫改政策的落實,用人工智慧服務健康中國戰略。通過構建智慧醫院、智醫助理和人工智慧輔助診療中心三大產品體系,持續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深度應用,提升醫務人員工作效率及服務能力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公平可及。

產 品 分 類

1、智慧醫院:將人工智慧技術和醫療傳統信息化深度融合,使其智能化、個性化,產品涵蓋診前、診中、診後三個場景,包括全流程機器人、AI 電子病歷、AI 移動醫護、臨床智能決策支持、醫療語音輸入、智能語音隨訪等應用,全面提高醫務人員的業務水平與工作效率,改善患者的就診體驗,提升醫院服務能力與質量。

2、智醫助理:將醫療認知智能技術、醫學知識圖譜技術結合智醫助理通過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筆試測試的能力運用到基層醫生服務過程中,構建適合於醫療衛生機構的人工智慧應用,為基層醫生提供智能隨訪、慢病管理、輔助問診、輔助診療和用藥建議,提高基層醫生的診療水平、診療效率和服務質量,助力分級診療、雙向轉診。

3、人工智慧輔助診療平臺:基於深度學習、圖像處理、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提供醫學圖像識別、醫學知識圖譜構建及臨床決策支持等能力。有效為各級醫院、基層醫療機構、體檢中心等賦能,提供以影像輔助診斷、全科輔助診療為核心,並逐步拓展至專科的綜合性輔助診療服務,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高醫生診斷效率和準確率。

頂 層 合 作

科大訊飛醫療依託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平臺,目前承擔中國醫學裝備人工智慧聯盟副理事長、中國醫學影像AI產學研用創新聯盟副理事長和中國衛生健康網際網路+遠程醫療聯盟發起單位,同時也是中國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發展集團創始成員,並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丁香園等著名機構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市 場 規 模

智慧醫院產品已經在解放軍301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等全國300餘家醫院(含30餘家Top100頂級三甲)落地使用;「智醫助理」系統已覆蓋基層1153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能夠完成95%基層病種的輔助診斷。AI 輔助診斷總數已達150萬餘次,平均每天給出近萬次輔助診斷建議;安徽省、廣州南沙人工智慧輔助診療平臺的建設已完成,其中安徽省人工智慧輔助診療中心接入1000+各級醫療機構,利用智能影像識別技術輔助醫生閱片,提高影像科醫生的工作效率,降低漏診率。截止到2019年3月份,該中心累計提供41萬餘例在線輔助診斷服務,提供約7萬例輔檢意見。

相關焦點

  • 2020十大新興技術揭曉!每一項都可能顛覆我們的生活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全世界都在競相研發新冠肺炎疫苗,而前景令人鼓舞,我們可能會在破紀錄的時間內研發出疫苗。但在未來新冠疫情仍在蔓延的情況下,技術能幫助我們更快地實現目標嗎?世界經濟論壇和《科學美國人》雜誌本月10日共同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2020十大新興技術》表明,答案是肯定的。
  • 2020十大新興技術揭曉!每一項都可能顛覆我們的生活
    ◎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 全世界都在競相研發新冠肺炎疫苗,而前景令人鼓舞,我們可能會在破紀錄的時間內研發出疫苗。但在未來新冠疫情仍在蔓延的情況下,技術能幫助我們更快地實現目標嗎?
  • 科技廣角 | 2020十大新興技術揭曉!每一項都可能顛覆我們的生活
    全世界都在競相研發新冠肺炎疫苗,前景令人鼓舞,我們可能會在破紀錄的時間內研發出疫苗。世界經濟論壇和《科學美國人》雜誌本月10日共同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2020十大新興技術》表明,答案是肯定的。這份報告揭示了2020年十大新興技術——由世界經濟論壇和《科學美國人》雜誌召集的國際專家指導小組從75項技術提名中選出。從電動飛機到可以「看見」拐角處物體的量子傳感器,專家在篩選這十大新興技術時稱,這些技術必須有潛力超越現在,並在將來刺激社會和經濟的進步。
  • 盤點 | 這些新興技術,每一項都可能顛覆我們的生活
    全世界都在競相研發新冠肺炎疫苗,而前景令人鼓舞,我們可能會在破紀錄的時間內研發出疫苗。但在未來新冠疫情仍在蔓延的情況下,技術能幫助我們更快地實現目標嗎?十大新興技術》表明,答案是肯定的。這份報告揭示了2020年十大新興技術——由世界經濟論壇和《科學美國人》雜誌召集的國際專家指導小組從75項技術提名中選出。
  • 2020十大新興技術揭曉:兩項化學技術可能顛覆我們的生活
    近日,世界經濟論壇和《科學美國人》雜誌共同發布了《2020十大新興技術》,國際專家指導小組從75項技術提名中選出這些技術。專家在篩選這十大新興技術時稱,這些技術必須有潛力超越現在,並在將來刺激社會和經濟的進步。它們還必須足夠新穎(也就是說,目前還沒有被廣泛使用),但很可能在未來三到五年內產生重大影響。
  • 十大新興技術或將顛覆我們的生活
    世界經濟論壇和《科學美國人》雜誌11月10日共同發布一份最新報告——《2020十大新興技術》,這份報告是國際專家指導小組從75項技術提名中選出的。從電動飛機到可以「看見」拐角處物體的量子傳感器,專家在篩選這十大新興技術時稱,這些技術必須有潛力超越現在,並在將來刺激社會和經濟的進步。它們還必須足夠新穎,也就是說,目前還沒有被廣泛使用,但很可能在未來三到五年內產生重大影響。
  • 2020十大新興技術揭曉
    ❑ 導 讀每一項都可能顛覆我們的生活,前景令人鼓舞,我們可能會在破紀錄的時間內研發出疫苗。但在未來新冠疫情仍在蔓延的情況下,技術能幫助我們更快地實現目標嗎?世界經濟論壇和《科學美國人》雜誌本月10日共同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2020十大新興技術》表明,答案是肯定的。
  • 陳根:《科學美國人》盤點十大新興技術,技術之變生活之興
    文/陳根《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11月10日刊發文章盤點了2020年十大新興技術,而獲得其認可的技術將具有推動社會和經濟進步的潛力,在有新意之外且可能會在未來三到五年內產生重大影響。這十大新興技術從科技到醫療,從環境到生活,覆蓋範圍極大。
  • 2020十大新興技術揭曉!
    全世界都在競相研發新冠肺炎疫苗,而前景令人鼓舞,我們可能會在破紀錄的時間內研發出疫苗。但在未來新冠疫情仍在蔓延的情況下,技術能幫助我們更快地實現目標嗎?世界經濟論壇和《科學美國人》雜誌本月10日共同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2020十大新興技術》表明,答案是肯定的。
  • IUPAC 公布2020年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
    IUPAC 公布2020年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 2020-10-23 1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其中兩項由我國科學家引領
    日前,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正式公布2020年度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Top Ten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Chemistry)評選結果,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本次評選結果中有兩項是由我國科學家們引領的新興方向
  • 2020年三大新興技術,任何一項都足以改變世界,造福人類!
    我們都知道一句話那就是學無止境,在人類存活在這個地球上地那一刻,就在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化,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人類成為了世界上最聰明的生物,學會了使用工具,創造出了各種各樣的科技成果,不斷的改變這個世界。
  • 2015年 十大新興技術
    編者按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2015年度十大新興技術,飛行機器人、仿人腦晶片等十大突破性的科技進展入選。  此榜單每年發布一次,由世界經濟論壇新興技術跨界理事會選出該年最有潛力解決全球長期挑戰的技術成果,旨在促使人們關注新興技術的潛力及蘊藏的風險。
  • IUPAC公布2020年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其中兩項由我國科學家們引領
    導讀  日前,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正式公布2020年度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Top Ten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Chemistry)評選結果,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本次評選結果中有兩項是由我國科學家們引領的新興方向。  跳轉閱讀→
  • 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或將改變我們的世界
    在成立100周年紀念日上,IUPAC首次公布了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名單:納米農藥、對映選擇性有機催化、固態電池、流動化學、反應擠出、用於集水的MOFs和多孔材料、選擇性酶的定向進化、從塑料到單體、自由基聚合反應的可逆失活和3D生物列印。
  • 《科學美國人》評出 2020十大新興技術
    科技·教育·文化  世界經濟論壇和《科學美國人》雜誌11月10日共同發布了一份最新報告——《2020十大新興技術》。   從電動飛機到可以「看見」拐角處物體的量子傳感器,專家從75項技術提名中篩選這十大新興技術時稱,這次獲得認可的技術必須有推動社會和經濟進步的潛力,還需要有新意且可能會在未來三到五年內產生重大影響。   以下是報告選出的2020年十大新興技術。
  • 廈大侯旭團隊「液體門控」入選2020年度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 靈感來自科幻電影
    (侯旭團隊 供圖)臺海網10月31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世界上最大、最具權威性的化學組織——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近日公布2020年度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有兩項是由我國科學家引領的新興方向,其中之一來自
  • 《科學美國人》發表十大新興技術,到底「新」在哪裡?
    >量子計算機算法迎來新突破                《科學美國人》每年都會發表十大新興技術,預示著未來的變化,從中我們不僅僅能看出科技創新趨勢的變化,還有更多的產業機會。從這份新興技術榜單,能看到我們一直在提的「科技軍備競賽」概念,每個行業都在利用最前沿的科技,為本行業帶來顛覆式的解決方案,進而實現贏家通吃。 所以這份榜單不僅科技創新趨勢,也是投資、產業發展的未來參考方向。
  • 高端裝甲門的顛覆者科普未,讓裝甲門好看又好用!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場新冠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更加速了各個行業的分化。追求健康與有品質生活,成為大家的迫切需求。周董是永康較早一批做門業經銷商的優秀代表,當時在上海,做得風聲水起,有自己的公司,買了自己理想的別墅。但每到晚上,特別是夜裡十一、二點的時候,最怕手機響,怕客戶打電話過來說,門出了毛病。做一樘不用售後的門,成為自己的夢想。2010年底,周董決定返回永康,創辦一家高品質的入戶安全門廠。十年磨一劍,形容周董一點都不為過。
  • 《科學美國人》月刊評出2020年十大新興技術
    《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11月10日刊發文章盤點了2020年十大新興技術,全文摘編如下:一個國際專家指導小組評選出今年的十大新興技術。獲得認可的技術必須有推動社會和經濟進步的潛力,還需要有新意且可能會在未來三到五年內產生重大影響。1.微針可實現無痛注射和抽血幾乎看不見的針頭,即「微針」將帶來無痛注射和驗血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