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太陽紅外熱能總透射比gIR?和g值有何關係?

2021-02-15 建築光學

上期介紹了g值和gIR的定義,簡單來說,g值為300~2500nm波長範圍內太陽光直接透射比與二次傳熱的加和。gIR值為780~2500nm波長範圍內的太陽光直接透射比與二次傳熱的加和。他們的主要區別在於,涉及到光譜計算時,g值的光譜計算範圍為300~2500nm,gIR值的光譜計算範圍為780~2500nm,也就是gIR不考慮可見光範圍的透射及吸收情況,去掉了可見光對g值的影響。

那為什麼先前已經有了g值,而最近專家們又提出了gIR的概念呢,gIR相對g值的在評價玻璃節能特性方面有何優點所在?

在Low-E玻璃發展之前,玻璃並不具有明顯的光譜選擇特性(如圖1、2、3所示),也就是說,玻璃在不同波長條件下的透射率和反射率變化不明顯,g值的大小可以近乎完整的表徵玻璃的得熱能力。隨著Low-E玻璃的發展,人們可以通過在玻璃表面鍍制銀膜(或其他金屬薄膜)來控制太陽光透過及反射的波長範圍,Low-E玻璃的透反射光譜曲線如圖4中所示。Low-E玻璃在可見光380~780nm波段範圍內,具有較高的透射率及較低的反射率;在紅外780~2500nm波段範圍內,具有極低的透射率及較高的反射率,這樣既可以保證較好的採光效果,又可以達到隔熱保溫的目的。

相關焦點

  • 重力加速度g是什麼?竟然和圓周率π有關!
    通過萬有引力公式,人們計算出了地球的重力加速度g。那麼重力加速度g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他表示地球對地球表面的每一個物體的吸引力,但它並不是一個常數。在高山上由於我們離地球比較遠,所以我們的g值會相對小一些。不同的緯度,g值也不一樣,由於地球是橢圓形的,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g是最小的。
  • 近紅外光譜分析數據和模型(一)
    另外,建立近紅外光譜分析模型還要合理選擇足夠多具有代表性的樣本,並且按照標準方法或參考方法檢測所有樣品的化學或物理指標值,工作量很大。因此,建模過程需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而對化學計量學的需求也使很多「化學人」望而卻步。因此,建立近紅外光譜分析模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有著非常誘人的應用能力,但要很好地使用該技術必須要跨過建模這道「門檻」。
  • 紅外光譜儀的原理與結構圖
    一、紅外光學臺紅外光學臺由紅外光源、光闌、幹涉儀、樣品室、檢測器以及各種紅外反射鏡、氦氖雷射器、控制電路和電源組成。下圖所示為紅外光學臺基本光路圖。動鏡在移動過程中,在一定的長度範圍內,在大小有限,距離相等的位置採集數據,由這些數據點組成幹涉圖,然後對它進行傅立葉變換,得到一定範圍內的紅外光譜圖。每一個數據點由兩個數組成,對應於X軸和Y軸。對應同一個數據點,X值和Y值決定於光譜圖的表示方式。因此,在採集數據之前,需要設定光譜的橫縱坐標單位。 紅外光譜圖的橫坐標單位有兩種表示法:波數和波長。通常以波數為單位。
  • 壓電掃描臺:基於二維壓電透射式微掃描器的紅外超解析度成像
    超解析度技術在紅外成像領域應用非常廣泛,一般通過微掃描技術,獲取多幀亞像素位移圖像,再通過各種超解析度算法以得到高解析度的圖像。因此,為了獲取高解析度的圖像,多幅具有亞像素級位移圖像的獲取是其前提條件。而亞像素級位移圖像的獲取需要通過微掃描來實現。微掃描一般是指對探測器進行的亞像素的微位移調整,從而獲取相應亞像素位移的圖像序列。
  • 紅外測溫和黑體輻射定律
    為了弄清和獲得紅外輻射分布規律,普朗克提出體腔輻射的量子化振子模型,並於1900年導出了普朗克黑體輻射定律,用於描述在任意溫度下,從一個黑體中發射的電磁輻射的輻射率與電磁輻射的頻率的關係公式。反正也看不懂,公式此處就省去啦。
  • 手持式紅外測溫儀是如何測體溫的?與電視遙控器紅外有什麼關係
    他們研究了紅外尋視系統,這個紅外尋視系統是利用光學機械系統對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掃描。這些掃描經過一系列儀器和信號的轉換,就可以顯示出目標的溫度圖像。這算的上是簡單意義上的紅外線測溫儀,只不過不能顯示出準確的溫度。
  • 色差儀中L值a值b值是什麼意思?
    ※色差儀中L值a值b值是什麼意思? ※色差怎麼表示CA(Chromatic Aberration)即色差,CA(Area)值用來衡量圖像的色差水平,這個值越低說明品質越好 ※色差和白度的定義?色差有三個意思: (一)各種波長的光將以不同的程度而色散。白光被色散為紫外波段、可見波段的和紅外波段範圍的各種波長的光,通過透鏡時所成的像便帶有彩色邊緣,即為色差。光學系統的實際成像與理想成像的差別,統稱為像差。
  • 科普︱紅外測溫和黑體輻射定律
    為了弄清和獲得紅外輻射分布規律,普朗克提出體腔輻射的量子化振子模型,並於1900年導出了普朗克黑體輻射定律,用於描述在任意溫度下,從一個黑體中發射的電磁輻射的輻射率與電磁輻射的頻率的關係公式。(反正也看不懂,公式此處就省去啦)。其中,輻射波長、物體的溫度,物體的材料種類、製備方法、熱過程以及表面狀態和環境條件等都是影響因素。
  • 透射電鏡的主要性能參數及測定
    透射電鏡的主要性能參數及測定2.3.1 點解析度透射電鏡剛能分清的兩個獨立顆粒的間隙或中心距離。測定方法:Pt或貴金屬蒸發法。 如圖所示。 將Pt或貴金屬真空加熱蒸發到支持膜(火棉膠、碳膜)上,可得到粒徑0.5-1nm、間距0.2-1nm的粒子。高倍下拍攝粒子像,再光學放大5倍,從照片上找粒子間最小間距,除以總放大倍數,即為相應的點解析度。2.
  • 《自然》刊載南開教師論文 解釋光學異常透射現象
    4月10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以「光學異常透射的微觀理論」為題刊文,介紹了這一微納米光學領域的成果。 這篇文章共有兩位作者,第一作者是南開大學現代光學研究所的副教授劉海濤,通訊作者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光學研究所查爾斯·法布裡實驗室的教授菲力浦·拉朗尼。
  • 紅外課堂 · PART-1 術語和紅外熱輻射
    什麼是紅外?紅外(IR)加熱是一門精確且可測量的科學。紅外熱量是因為物體之間的溫差而產生的。任何溫度大於0 K(-273.15℃)的物體都會輻射紅外熱量。當一個物體比另一個物體更熱時,紅外熱量會從較熱的物體流向較冷的物體。物體及表面特性對紅外能量的輻射和吸收起著關鍵作用。可見光波長在380-780nm之間(0.38-0.78um)。
  • 紅外測溫儀居然不是發射紅外線進行測溫?
    (所以有沒有鬼?值得思考)什麼是黑體輻射?世界上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存在的並是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難得發現了紅外線它能幹嘛呢?我們可以利用紅外線做遙控器,還有遙感技術正是利用紅外線波長長的特點,當然還有我們要說的測溫。那麼紅外測溫儀是如何利用紅外線進行測溫的呢?首先來了解一下黑體輻射。所謂黑體就是指黑色的物體?
  • 開年第一課 掃描、透射、紅外、熱分析課程免費送!
    學校推遲開學,甚至有的要到3月才有可能開學,未經允許提前返校是要被處分的。而每當這個時候奮筆疾書寫基金本子的老師們也可以緩口氣,因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也推遲了一個月。今天,也是材料人年後正式上班的日子,不過是遠程辦公。在這裡,還是要心疼公司財務幾秒鐘。雖然沒有回武漢而是去的西安,但身份證是武漢的她回京後被住的小區物業擋在門外。所以,在app內提交申請開票的小夥伴們需要再等等啦。
  • 近紅外引領果蔬分選技術實現飛躍
    為了多方位展現我國在近紅外光譜領域的最新成果,儀器信息網和近紅外光譜分會計劃合作製作《近紅外光譜新技術/應用進展》網絡專題,同時也以此獻禮近紅外分會成立10周年,並寄語2021年國際近紅外大會。我是受益於近紅外分會和儀器信息網的人,感恩無限。
  • 紅外測溫原理是什麼 紅外測溫儀的介紹
    當我們購買了房子之後,都會做一個最詳細的消毒,一般的話買的是二手房才會消毒,新房子的話根本不需要這個流程,那麼如果要做消毒的話,可以採取各種各樣的機器來進行,這樣的話比人工消毒更加仔細一些,所以,建議大家看一下紅外測溫的原理是什麼,紅外測溫儀的介紹有哪些。
  • 基於Hopkinson杆的高g值衝擊傳感器校準
    高g值加速度傳感器作為一次儀表被廣泛應用於撞擊及高速運動過程中高過載測量,在深侵徹武器設計中,它可用於識別目標,也可用於測量飛機抗墜毀實驗中和汽車碰撞試驗中的過載川。高g值加速度傳感器靈敏度係數的精度直接影響測量精度。
  • Nature:第一次,紅外光譜不怕水
    突然感覺有一種光線使他的眼睛發熱,並感覺非常不適。時至今日,這個意外的發現已經為人類社會帶來了無可限量的作用,從探索宇宙的奧秘,火星探測、到破譯蛋白質的分子機理、疾病檢測、食品檢測和法醫調查,無一不有紅外光譜的足跡。何謂紅外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