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那長滿豬毛的團魚是江團魚嗎

2020-12-03 星語愛讀書

蘭州有家餐館,名字叫江團魚府。我不是那麼特別喜歡吃魚,對那些可以端上餐桌的魚的名字知道的也是少至又少。

錫紙鱸魚、清燉鯽魚、米湯虹鱒魚、紅燒帶魚,總之,吃過的不多,知道的也不多。

所以,在見到江團魚府的時候,只是認為它就是一家可以吃到魚的餐館,並沒有想到這裡是只做江團魚的餐館。

來吃魚的人很多,府內座無虛席,有很多客人還在外面排號等候,餐館的生意可謂紅紅火火。

無獨有偶,今天在讀《山海經》的時候,也讀到了一種魚,叫團魚,我不知道此團魚是不是彼團魚。這兩種團魚的讀音相同,但寫法不同。《山海經》中記載的團魚的團是魚字部加一個專字,這個字我手機字庫裡沒有,所以,也就用團代替了。

下面來看《山海經》中的原文:

又東五百裡,曰雞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黑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海。其中有團(魚字邊一個專)魚,其狀如鮒而彘毛,其音如豚,見則天下大旱。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從灌湘山再向東走五百裡,就又到了一座山,這座山的名字叫雞山。雞山的上面有豐富的黃金,雞山的下面有很多可以作為紅色顏料的礦物質。黑水從雞山發源,向南流入大海。水裡有一種團魚,它的形體很像鯽魚,身上長著豬毛一樣的毛,發出的聲音也像是小豬在叫。這種魚只要一出現,就會發生大旱。

這裡記載的雞山,有一種說法是今天廣東省韶關的桂山,也有一種說法是它在今天的廣西境內。總之,位置不定,無法考證。

那麼這黑水又是哪裡呢?書上說,黑水就是瀾滄江的上遊。

還記得武夷山有一種礦物質叫青雘嗎?可以做青色顏料的那種。這雞山上也有一種礦物質叫丹雘,可以作為紅色的顏料。

佛家弟子在畫唐卡的時候,所用的顏料全部都是天然礦物質,因為礦物質顏料不容易變色和脫色,一幅費了很大精力畫出來的唐卡,就可以保存很久很久的時間。

當然,唐卡的價格也很昂貴。且不說那些畫工,單單是那些顏料就來之不易。你想啊,那麼多的色彩,需要跑遍多少座山才能湊齊啊。

話題回到團魚上來。《山海經》中記載的團魚,長得像鯽魚,但全身長滿了豬毛一樣的毛,想想那鱗片上都是硬棒棒、直刷刷的毛,那該多可怕。

更不可思議的是,這種魚的叫聲也如同小豬在叫一樣,哼哼、哼哼。還有更可怕的事情是,這種只要出現,就會帶來大旱,給人們帶來災難。

我在江團魚府裡吃過的江團魚,不知道它長什麼樣,因為菜名叫金湯江團魚,是在一個大碗裡將黃色的酸菜湯和魚一起盛上來,魚也是被弄成小塊的。

不過,這種可真好吃,白嫩細膩的魚肉,幾乎沒有魚刺,很適合老人和小孩吃。

物種是會變異的,猿猴都可以進化為人,那長滿豬毛的團魚經歷了從遠古至今的變遷,會不會就真成為了今天人們餐桌上的美食了呢?

相關焦點

  • 它是嘉陵江的特產魚「江團魚」,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如今很少見
    相信不少在嘉陵江附近居住的朋友們都聽說過江團魚,江團魚是當地的很多常住漁民對長江鮰魚的一種稱呼。這種魚平常可是非常少見的是很稀有的一種魚類,很多人都稱它為江中的極品。別說是我們這些在江邊釣魚的釣友了,就連經常居住在江邊的漁民都很少能捉到野生的江團魚。
  • 這些「江團魚、鉗魚」查出大問題,孔雀石綠的危害可不小!
    其中,抽檢食用農產品485批次,經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檢測,合格樣品478批次,不合格樣品7批次含有一批江團魚、一批鉗魚,具體信息公布如下。由北京巴山渝南水產有限公司的江團魚和鉗魚,孔雀石綠檢出值分別是12.0μg/kg,2.71μg/kg,標準規定:不得檢出,產品不合格;孔雀石綠,為水產人所熟知,也為正直的水產人所憎恨,更為食品安全工作者聞之色變
  • 江團成保護魚種後,價格暴漲十倍,消費者多是「成功男性」
    比如今天跟大家介紹的這種長江瀕危魚種——江團,也即長吻鮠。 被列入保護動物後,野生江團身價暴漲十倍 2018年,長江君團隊在南京長江邊拍攝時,碰到一位南京釣魚人,在江裡釣起一條「醜陋」的怪魚。
  • 烏龜若是離開了龜殼,還能存活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烏龜有過邪惡的想法,比如想要扒開烏龜的龜殼看看上面到底是什麼樣的結構,如果把它的龜殼扒下來它會死嗎?為了了解烏龜的龜殼,想必有人曾經還特別把煮熟的團魚背上的殼扒下來「研究」過一番吧!但是烏龜和團魚終究有點不一樣。
  • 烏龜若是離開了龜殼,還能存活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烏龜有過邪惡的想法,比如想要扒開烏龜的龜殼看看上面到底是什麼樣的結構,如果把它的龜殼扒下來它會死嗎?為了了解烏龜的龜殼,想必有人曾經還特別把煮熟的團魚背上的殼扒下來「研究」過一番吧!但是烏龜和團魚終究有點不一樣。
  • 山瑞鱉你見過嗎,長這個樣子
    山瑞別名山瑞鱉、團魚、瑞魚學名Triony.c steindachneri英文名wattle- necked頸長。肢扁平,均具五指、趾,內側3趾具爪,指、趾間蹼發達。僅頭、頸可縮入殼內。生活於山地的河流和池塘中,以水棲小動物為食。食用價值較高,甲也可入藥。現在數量已很稀少,與普通鱉極易混淆,誤捕誤殺較嚴重。現已有飼養。
  • 還在用鑷子費勁的拔豬毛嗎?教你3招,省力又管用!早知早受益!
    還在用鑷子費勁的拔豬毛嗎?教你3招,省力又管用!早知早受益!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是越來越高了,對於豬肉來說,基本上每天都會吃得到,豬肉裡面的營養價值非常的高,所以大人小孩都非常喜歡吃,但是對於豬皮上的豬毛來說,很多人看上去都會覺得反胃,當然了,很多人在拔豬毛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用鑷子費勁的拔。
  • 這種魚全身無鱗,是淡水食用魚中的上品,你認識嗎?
    據了解江團魚學名叫常穩為,是一種生活在江河底層的淡水魚類,比較喜歡冷涼的環境,這種魚全身無鱗,是淡水食用魚中的上品,這樣的江團身價如何,一條又能賣多少錢呢?4斤4兩。220。這條魚能賣多少錢?九。998。2斤2兩。那個是算最小的。好傢夥,一斤就要賣到220元,大一點的一條鄉團就能賣到上千元,這幾乎趕上鮑魚海參的價格了。
  • 上古三個生珍珠的怪物,長得像豬有翅膀,《山海經》中的神奇動物
    凡人基本都有一個煩惱,那就是花錢太快,掙錢太難。不管是各行各業,都沒有輕鬆又賺錢的事情。沒有人能隨隨便便變得有錢。神話傳說中有一種神秘的神木,叫做搖錢樹。樹上結出的果子都是金錢,等到成熟的時候,只需要到樹下去搖一搖,就能盆滿缽滿,有花不完的錢。
  • 一年時間,它從10kg長到了100kg!
    為什麼要仿蝠鱝,而不是仿黑魚、巴沙魚、江團魚、草魚、鯨魚、鯊魚……呢?因為蝠鱝具有流線型的扁平軀體,這種形態不僅有利於遊動推進,還有利於下潛滑行,且在航行器滑翔運動時,能有效藉助流體的能量實現更高效率的滑行運動。人類已經觀測到蝠鱝長達數千公裡的遷徙現象,正是對其運動高效率的有利證明。
  • 山海經裡的怪獸不那麼怪,長著魚的身子卻有鳥一樣的翅膀
    大家都知道在《山海經》有許許多多的"怪獸"的記載,可是那些怪獸真的很"奇"很"怪"嗎?比如《山海經》記載中,在邽山和蒙水的發源第,向南邊流進大海的地方有一種蠃魚,長著魚的身子但是卻有鳥一樣的翅膀,聲音就像鴛鴦鳥的叫聲,傳說他們在哪裡出現就會發生水災。大家看到這個描述是不是會感到很奇怪,有魚長者鳥一樣的翅膀難道還會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