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事野生魚、江河生態保護這些年,長江君走過了我國各大野生魚產區,長江水系、黃河流域,以及許多內陸的大湖水庫。
長江君在這些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越是保護的野生魚,越是會招來偷捕、濫捕。
比如今天跟大家介紹的這種長江瀕危魚種——江團,也即長吻鮠。
被列入保護動物後,野生江團身價暴漲十倍
2018年,長江君團隊在南京長江邊拍攝時,碰到一位南京釣魚人,在江裡釣起一條「醜陋」的怪魚。
這條魚全身光禿禿沒有鱗片,頭尖身圓,眼珠凸出,看起來非常的「醜怪」。
很顯然,當地並不常見這種魚,因此這位釣魚人也不知道他釣起來的是什麼魚種。
當然,長江君一看就知道,這是一條罕見的野生江團,一般常見於三峽庫區,以及其下遊的部分江段。
而南京長江段,屬於長江下遊近入海口地區,已經幾乎看不到野生江團的蹤影。
——當場有人願意出1000元,想要買下這條最多三四斤的野生魚江團魚,也就是說差不多300多元一斤!
野生江團魚竟已如此「名貴」?
長江君雖然知道近年來長江野生魚隨著其數量衰減,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但這樣一條「三四斤江團魚」竟已價值千元,也是令長江君極為震驚!
——而次日我們去南京邊的江鮮魚市走訪,發現事實確實如此,一些魚攤野生江團的要價甚至已達到500元/斤!
當然,一整個魚市裡,也沒有多少野生江團出售,且大都個頭較小。
據了解,「野生江團」只要有漁民捕獲,大多在江邊就被一些高級酒樓預定、買走,且「有多少要多少」,可見其市場之瘋狂。
可以說,這些珍稀的野生魚種,已經成了魚販的搖錢樹、牟利利器!
越保護越貴,越貴越有人吃
時間回到上世紀70年代,江團魚還只是長江裡的「普通」一員,雖然以肉質細嫩、鮮美著稱,但價格並不誇張,大概在8毛到1元/斤之間。
參考:當時的豬肉價格在4-5秒左右。
而如今,野生江團的價格在數百元高位,是同時豬肉價格的十倍以上!
(野生江團是江邊魚館的「壓軸菜」之一,點菜的大多是30-55歲的「成功男性」)
江團價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飆升的?
2007年,江團正式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水產,正是從那時候開始,江團價格開始「起飛」。
在2010年前後,每斤就達到一百元以上,近年來更是一步步攀上高峰!
雖然價格居高不下,但其市場需求依然旺盛,以如今野生江團的可憐產量,早就「供不應求」。
野生江團和養殖江團口感差異有這麼大嗎?
其實,江團魚的養殖技術已經非常健全,在四川有大規模的江團養殖基地,一般市場售價在30-50元一斤。
長江君團隊在四川時,就曾吃過不少,一般酒樓的「酸湯江團、冷吃江團」售價一百多元一份,所用江團在1公斤左右。
雖然是養殖的江團,但其口感細膩無泥腥味,可以說味美價廉,非常實惠。
但為什麼仍然有人願意花上十倍甚至二十倍的價格,就為吃上一口「純天然野生」的江團?
野生的和養殖的,差異真有如此之大?
曾有人做過對比,養殖江團肉質和野生江團的區別,肉眼幾乎看不到
其實,追著「純天然野生江團」的人,吃的就是一個稀缺感,仿佛一種魚越是「稀缺受保護」,仿佛越能刺激這一類人的「味蕾」。
本質上吃的不是魚,而是一份尊貴和階層感...
生態保護,不吃野生動物,本質是一場理念變革
其實,野生江團的遭遇一樣發生在長江刀魚、河豚、鰣魚這些珍稀江魚身上。
由此催生的野生江鮮市場,導致濫捕和枯澤而魚,甚至連禁漁期,仍然有許多漁民去長江裡電魚......
比如前不久爆出的「長江禁漁期地下江鮮交易市場,6000元一斤的刀魚都有人買,且大多數魚是電魚船偷捕」.......
(長江野生魚資源已衰減97%以上,這個數字令人瞠目結舌
大眾呼籲重罰電魚與加強監管,其實最終還是要讓「成功人士們」意識到,食用野生動物壓根就不是一件「高大上」的事,不僅不能體現「尊貴身份」,反而是一件品質低劣的行為。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長江君認為,禁漁、打擊電魚等生態保護措施,光靠重罰和監管還不夠,只有從源頭抑制了野生魚的是市場需求,才能真正做到生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