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報告:車輛碰撞時,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傷

2020-12-06 易車網

俗話說,世界上的司機分為三種:男司機、女司機和老司機......

說實在話,因為女車主相對男車主而言人數少、「勢力」弱,因此在部分情況下發生的一些事情,對於女車主來說是不公平的。

其中就包括汽車的安全性以及安全性碰撞測試。

消費者報告:碰撞測試只用男性假人

大家應該都清楚,正規的車輛安全性評價機構,進行碰撞測試時都會在車內座位上安置假人,以模擬乘客在事故中的情況,最終要以車輛的受損程度和假人的受傷程度來判斷車輛的安全性好壞。

但美國《消費者報告》表示:車輛在發生事故時,男女乘客的受傷程度有較大差別,而安全機構在正面碰撞測試中,並沒有使用女性假人作為駕駛員。

也就是說,很多主流的碰撞測試機構只把女性假人擺在了乘客的位置,這對於實際作為駕駛員的女司機來說,無疑是不公平的。

維吉尼亞大學在今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女性乘客在正面碰撞中受傷的可能性比男性高73%。

而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的一項研究也顯示,系安全帶的女性司機或前排女性乘客,在車禍中死亡的可能性比男性高17%。

很多人也許不知道,如今碰撞測試中使用的假人已經逐漸固化,也就是身高、體重甚至是材料都可能一成不變,就算某些機構使用了所謂的「女性假人」,實際上也只是男性假人的縮小版而已,難以模擬出現實中女性司機和乘客的受傷情況。

所以,既然安全測試機構的目的是提升車輛的安全性,就應該主動將女性駕駛員納入測試範圍,還女司機一個「公道」。

IIHS:只要車輛安全性好,不用考慮乘客性別

然而,作為全美國甚至全世界最具權威的車輛安全性測試機構,IIHS馬上就有發言人表示:我們主要測試的是車輛結構性能,只要車輛的結構足夠優秀,再加上安全帶和安全氣囊,便無需考慮男女司機的問題。

言下之意就是:只要車輛的安全性夠牛X,不管開車的是男是女,都能得到有效保護。

這話其實也有一定道理,車企在研究車輛安全性的時候,確實應該盡最大能力把安全性提高,這樣不管車內坐的是誰,都能得到充分保護。但相比之下,大師還是覺得消費者報告的說法更穩妥一點。

畢竟女性的身高、體重甚至是身體構造都與男性有別,如果測試機構能夠重視性別上的差異,那麼將會有效帶動車企的研發積極性,畢竟就算受傷概率的差距再小,那也是人命關天的事。

除了女性乘客,特殊群體更需要保護

其實,如果要較真起來,就不僅僅是男女乘客的問題了,還有那些我們平時不太注意,但又最容易受傷的弱勢群體,如老人、小孩、孕婦等,小孩暫且有專門的兒童座椅,但老人、孕婦呢?

其實平常說到安全帶、安全氣囊在事故中能發揮重要作用,這很大程度上是針對成年人來說的。

因此,如果車企們能在研發初期就把各種人群的安全性考慮進去,那車輛的安全性又會有質的飛躍,然而,市面上的安全測試機構尚且沒有一套更完善的理論和評價體系,更別說車企在技術上的突破了。

但汽車安全技術終究是在進步的,比如部分車企已經在安全帶以及安全氣囊上下功夫,駕駛輔助系統也已經下放到了更多平民級車型上。

相信在安全測試機構和車企的共同努力下,未來的汽車會更加安全!


聲明:本文由易車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易車網。

相關焦點

  • 為什么女性消費者更容易被「種草」?
    比如冰激凌、曲奇餅、巧克力棒、蘋果乾等一些小零食,重點針對女性消費者,廠商會在廣告中宣傳把它們藏起來獨自享用更香。而據研究(參考文獻②),獨處時秘密消費的產品更容易讓消費者對產品產生積極的評價,並提高其在同類產品中的被選中度。
  • 女性比男性免疫力高,為何卻更容易生病?
    生活中大家都認為女性更為柔弱,而男性更加強壯,但實際上女性的免疫力天生就比男性高。 因為,女性的雌激素較高,對免疫力具有促進作用,而男性雄激素偏高,則會抑制身體的免疫功能,另外,由於男女染色體不同,以及男性經常抽菸、喝酒的不良生活習慣,也是男性比女性免疫力低的決定性因素。
  • 彈吉他的男性對女性更具吸引力?穿高跟鞋的女性更有吸引力?
    該研究稱帶者吉他盒的男性更容易吸引異性。因此論文中報告的數據不可靠。例如,2012年,Nicolas Guéguen 在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雜誌發表論文,稱女性穿著紅色衣服時更具性吸引力
  • 車輛安全好幫手 解讀豐田「THUMS」虛擬人體模型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汽車碰撞測試,每次碰撞測試結束後,專業工程師們會給碰撞車輛打分。打分的參考依據,除了對車輛損毀情況的考核外,還有對車上「人員」的受傷情況進行考核,此時,那就是假人的作用了。早期的假人受制於構造精細程度以及傳感器數量的局限,無法幫助研發人員分析其受傷部位及原因。
  • 會讓女性的子宮「很受傷」行為,女人最好別縱容男性
    女人的子宮對於女性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不光孕育寶寶需要這個重要的部位,也會讓女性得到更多。所以,女孩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子宮,但總有一些人是不懂得珍惜的,比如一些男人,他們的「行為」其實對女性的子宮是「非常有害的」,作為一個女人最好不要縱容他們。男性哪種行為讓女性子宮受傷?
  • 研究發現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到孤獨,老來孤獨?
    當人們想到一個處於孤獨狀態的人時,通常更容易想到老年人。但是,根據6月6日《今日醫學新聞》的報導,一項新研究表明,年輕人比老人更容易感到孤獨。最近發表在《個性與個體差異》上的這項研究還指出,在集體主義國家而非個人主義國家的人不太可能感到孤獨,人們感到孤獨的可能性較小,而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到孤獨。
  • 彈吉他的男性、穿高跟鞋的女性,更具吸引力?這兩項研究被撤稿了
    該研究稱帶著吉他盒的男性更容易吸引異性。日前,這篇引起無數吐槽的論文被正式撤稿。因此論文中報告的數據不可靠。>更多「奇葩」論文例如,2012年,Nicolas Guéguen 在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雜誌發表論文,稱女性穿著紅色衣服時更具性吸引力
  • 女性也好色?外國研究表明,女性大腦對色情的反應與男性相同
    男性更好色,還是女性更好色,看起來,這不是個問題。因為,一般我們認為,男人都更加好色嗎?這還用說嗎?但是,事實就是事實,科學就是科學,它不是憑藉大家所謂的常識,而是要依據相應的理論依據,以及數據支撐。對此,有好事的外國人,專門進行了研究,而研究結果,讓大家大跌眼鏡。
  • 報告顯示:男性科研人員更容易學術造假
    2013年1月22日,美國研究人員在" mBio"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Males Are Overrepresented among Life Science Researchers Committing Scientific Misconduct"的研究,報告顯示,在生命科學領域,男性研究人員更容易出現學術不端行為。
  • 趣知識:年齡以9結尾的男性更容易出軌?
    1、年齡以9結尾的男性更容易出軌?一項研究分析了一個以尋求婚外情的男性為目標的網站上的800萬用戶的年齡。其中,952176人的年齡以9結尾(本研究中分別為29歲、39歲、49歲或59歲),比其他年齡段多出18%。
  • 後排假人與內飾接觸 克萊斯勒300C碰撞圖
    正面碰撞試驗:碰撞後,前機艙因吸收了大部分碰撞能量而潰縮變形;前排氣囊正常彈出,前排假人頭部與氣囊接觸,痕跡明顯;駕駛席膝部氣囊彈出,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後排假人運動幅度較大,頭部與內飾板接觸,印跡清晰
  • 研究:男性新冠患者需要ICU治療可能性高出女性3倍
    來源:海外網圖源:Getty根據一項新的全球研究,感染新冠病毒的男性需要重症監護(ICU)治療的可能性是女性的三倍,而且死亡風險也更高。據《紐約郵報》10日報導,9日《自然通訊》雜誌上刊發的一篇對全球超300萬新冠病例的分析報告顯示,男女雙方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沒有差別」。但一旦確診,男性患者需要接受重症治療的機率幾乎是女性的三倍,死亡機率也高於女性。」據估計,男性的死亡率是女性的1.4倍。來自倫敦大學學院和開普敦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來自46個國家和美國44個州的數據得出了上述結論。
  • 為什麼科學家大多是男性,女性卻很少?女性真的比不過男性嗎?
    我們常說巾幗不讓鬚眉,如今社會觀念已經開始發生改變,女性也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向社會證明,他們也是能夠頂半邊天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類情況在很多的科學家中,男性佔的比例很大,女性很少,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女性真的比不過男性嗎?
  • 荷蘭一項研究顯示 女性更容易失眠
    來源標題:女性更容易失眠近日,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一項新研究顯示,在美國、英國和荷蘭,存在失眠問題的女性高於男性。研究團隊搜集2000年至2017年發表相關文獻,納入20萬符合研究的荷蘭人、47萬英國人和40萬美國人的數據,其中55%以上為成年女性。
  • 女性骨盆三維有 限元模型構建及其側面碰撞分析
    乘員骨盆損傷在車輛側面碰撞中非常常見,研究骨盆在側碰中的損傷機理,有助於優化汽車保護裝置,提高乘員的安全性。結果表明,女性骨盆在側面碰撞中發生骨折的臨界撞擊力為3.00kN;密質骨厚度不同,骨盆受到載荷時的響應也不同,密質骨厚度為1mm時,前下髂骨脊位移為9.75mm,密質骨厚度為2mm時,前下髂骨脊位移為5.35mm。表明密質骨厚度越薄,骨盆剛性越低。
  • 為什麼科學家大多是男性,而女性很少?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我們熟悉的科學家中,大多數是男性,而女性很少。雖然我沒有詳細的數據,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象牙塔高處,玫瑰稀少。一、我身邊的案例我也算是跟科學刮邊的人,有幸進入了物理系學習。那幾年,我們班21人,19個男生,2個女生。
  • 表現良好 長城哈弗H2 C-NCAP碰撞解析
    2015年5月5日-7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碰撞實驗室對哈弗H2尊貴型進行了碰撞試驗,網易汽車為您解讀哈弗H2本次試驗中的具體表現。2、可變形移動壁障側面碰撞試驗:側氣簾、側氣囊彈出;左側車身嚴重變形,凹陷程度較大,防撞鋼梁凸顯;前排假人坐姿正常,安全帶緊扣;後排假人身體與內飾板接觸,痕跡明顯,安全帶緊扣。3、正面40%重疊可變形壁障碰撞試驗:整車向右後方倒退,前引擎艙潰縮變形,防撞梁變形,左縱梁變形,左前輪胎被扎破;前排腿部與前艙接觸,痕跡明顯;後排女性假人運動幅度較大,手臂上揚,安全帶緊扣。
  • DataEye數據研究報告:男女駕駛行為差異洞察報告
    「真愛生命,遠離女司機」,是現在很多人對女性車主駕駛能力的質疑,女性車主通常被人們認為是「馬路殺手」,但真相真是這樣嗎?DataEye第三期汽車行業數據研究報告《男女駕駛行為差異洞察報告》為你用數據揭開詳情。
  • 表現良好 一汽駿派D60 C-NCAP碰撞解析
    2015年1月6日-8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碰撞實驗室對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申請C-NCAP評價的駿派牌CA7158E4型轎車(駿派D60)進行了碰撞試驗,網易汽車為您解讀駿派D60本次試驗中的具體表現。
  • 女性比男性進化的更完整?
    這個視角就是最開始說的,假如人類文明的演化存在一個確定的方向,那麼文明和協作是未來的趨勢,而女性在基因上比起男性更加容易發起協作,也更能體現現代文明的人文優勢。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換個視角來看,女性的優勢就會變成劣勢。比如傳說中女人的第六感,女人的直覺天然比男性強,因為在漫長的進化歷程上,女性有一個重要的職責——撫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