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相信各位釣友都有過這種經歷,就是兩個坐在同一個施釣地點的釣魚人,在釣魚的時候,和旁邊的釣魚人之間的距離明明沒有那麼遠,人家就可以一直的連杆上魚,而再看看自己的漂子,就像是扔到了水缸裡一樣,一動也不動,大半天的時間都過去了,也不見一條魚上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人上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接下來小編就和釣友沒呢好好的分析分析。以前小編也聽到過不少根據這種情況來分析的例子,不過大部分都是從釣魚人本身來找原因,技術不夠好或者是搭配的線組不夠合理。
不知道釣友們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這所以會發生這種情況,也有可能是魚類本身的習性問題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說一說魚類的自身原因,會幫釣友們更好的解決問題的。魚群這種問題其實不是說魚類真的有什麼問題,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假如釣友們家裡有水族箱的話,大家可以自己在家裡做一個小小的實驗。當水族箱裡只放進一條鯽魚的時候,我們通過敲擊玻璃,或者是輕微搖晃水族箱的方式來讓鯽魚受到驚嚇。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這條鯽魚在受到驚嚇以後向外逃跑的方向是沒有目標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鯽魚猶豫不決。
而當我們把兩條鯽魚放到水族箱裡面的時候,我們也會看到這兩條鯽魚的遊動方向也差不多是漫無目的性的,也不會出現什麼協同性的。可是當我們再放進去兩條鯽魚的時候,情況就會變得不一樣了。基本上我們可以說,小魚群的協同性會達到80%以上,也就是說逃跑的方向基本上是一樣的。魚兒放的越多,它們的協同性也就越高,差不多當第一條魚往哪個方向跑的時候,其它的魚就會跟著一起朝那裡跑去,協同性非常地強。小編再來和大家說一說魚群的攝食行為,這樣的現象體現出了魚類的社會行為級別並不是特別高,魚類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分工和地位的差異的。
小編這樣說可能有點過於學術性了,通俗一點來說就是,第一條魚會影響到整個魚群,而第一條確定了遊動方向的魚,就會帶著整個魚群遊向那個方向。同樣的,當第一條選擇了吃某種餌料的魚類,就會帶著整個魚群去吃某種餌料。這也就是說,當魚群分散開來進行攝食以後,只要是有一條魚發現了目標以後,整個魚群也就會產生群體之間的依賴性,直接對附近其它的一些食物毫不關心,直到它們把最早發現的食物吃乾淨以後,才會繼續去尋找其它可以用來食用的東西。
小編和釣友們分析了這麼多,想必大家也應該明白了,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是為什麼了吧。當釣友們以後再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如果不可以弄到和旁邊的釣魚人一樣的餌料的話,那麼小編勸釣友們還是更一個地方,選擇其他比較好的地方重新找魚來做是比較好的,不然就會空軍的。其實對於垂釣來說,有非常多的東西需要我們大家來了解和掌握,也有非常的知識需要大家好好的學習,釣魚的過程是非常讓人上癮的,釣魚的樂趣也是非常的多的,只要是接觸了釣魚活動的朋友都深有體會,不是我們隨隨便便就可以糊弄的。釣魚的路途漫漫,也很長遠,小編希望各位釣友在作釣的時候,可以好好的了解掌握釣魚相關的一些知識,對大家也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