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給大家分享了冬天野釣,釣魚人最夢寐以求的3個位置,上鉤的魚太多人都不冷了,不知道大家都學會了嗎?沒看到的釣友也可以點擊關注按鈕,查看帳號的歷史文章!
冬天野釣怎麼找魚群?掌握這3個原則,其實一點都不難
冬天野釣對於很多初級釣友來說,是一件麻煩事,因為下釣下去,普遍不會出現什麼動靜,有時候一下午換了4~5個地方,都沒有魚兒咬鉤,很多釣友也是因此對冬天釣魚失去興趣,畢竟沒有人想在徹骨的寒風裡「受罪」!大家在冬天裡釣魚的時候,一定要遵循一個原則,要主動去找魚,而不是下了窩,在那裡等魚上鉤,不然的話和守株待兔沒有什麼區別!
像我們野釣的時候,一般都是鯽魚這些小型淡水魚類見多。這些魚在冬天的時候,一般都是群居在一起覓食、休息,如果我們在某個地方釣到一條魚,那就要注意了,這個附近很有可能就會有一群魚在覓食,我們就可以在附近打一個窩子,將魚群都吸引過來,那麼這群魚兒也夠釣友,打發一下午的時間了!但這只是偶然條件下碰到魚,冬天野釣我們還是要靠自己去主動尋找才是最佳的選擇,下面我就教大家找魚群的3個原則,釣友們可要認真記好了!
第一個原則,肥水淺釣
先跟釣友說一下肥水,我們在垂釣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看到水質渾濁的水塘,這種能見度低,看不清水下情況的就是肥水。我們在這種肥水垂釣的時候,淺釣就可以了,不用下鉤太深,取半米到兩米五的深度就好了,這種肥水地方也是魚群非常喜歡待的地方,因為看不清岸上的情況,它們會覺得非常有安全感。釣友想要知道肥水下面是不是有魚群,可以在下鉤的同時,觀察一下水面有沒有魚兒吐的泡泡,有的話就不用再多想,趕緊開窩吧!
第二個原則,中性水質下鉤深度不宜超過3米
不同的水質,我們下鉤的深度是有講究的,我們這裡的水質講的是我們肉眼所見的能見度,中性水質一般是能見度達到1米的水塘,也是我們見得最多的一種水質,在這種水質裡面垂釣,釣友要遵循一個原則,這個層級的魚兒是比較活躍的,但是他們吃的食物不多,一般有吃的,聚集的都會很快,所以我們要事先掌握魚群的動向,對它們的方位進行判斷!然後根據大概的位置進行開窩,但是中性水質的魚兒來得快,去得也快,所以大家要注意時間的把握,不要太磨嘰!
第三個原則,清水水質,下鉤越深越好
清水水質一般是能見度超過1米的地方,這些地方水質清澈,陽光照射度足,魚兒一般在這種地方生長的很快,但是因為水域較深,對於魚群的尋找是比較難把握的,所以大家可以先開一個小窩試一下,然後著重的觀察水面,尋找魚群的蹤跡,一定要找遊走的魚星,因為那基本上就代表了,那裡有一群正在覓食的魚兒,然後迅速開大窩,由於水域較深,所以魚兒聚集的時間也會較久,大家下鉤的深度也是越深越好,最好是到底!
釣友在野釣的時候,就一定要遵循這3個原則,能讓我們去判斷魚群的細節不多,尤其是冬天天氣太冷,沒有太多的時間去耗,大多數釣友釣魚是為了沉靜自己的內心,讓自己在生活中更沉穩一點,但是如果長時間沒有收穫,那麼只會讓我們變得更加急躁,所以這個時候就更要掌握好,尋找魚群的方法了!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