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鯽魚難釣?那是你不曉得魚群所在,知道的人下竿就上魚

2021-01-10 潯釣江南

釣魚人都清楚,在寒冷冬天裡釣魚的技巧肯定會與其他季節不同,通常我們在冬季釣魚會遵循兩個原則,第一個是遊釣,顧名思義就是打「遊擊戰」,邊走邊釣,主動去找魚而不是死守在一個沒魚的窩子裡;第二個是逗釣,發現窩子裡有魚但是不吃鉤,通過提竿「挑逗」的方法,使餌料在水裡「跳動」起來以引誘魚兒吃餌。

這兩個方法能有效的「對付」鯽魚,其實,冬季戶外垂釣主要的目標魚種還是鯽魚,而鯽魚又是一種喜歡群聚的魚種,到了冬季以後一般都是一小群一小群的覓食,有時候這個小群體可能十幾條,也可能只有兩、三條,如果氣溫驟降比較厲害的話,這些不同的小群體就會慢慢的匯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大的魚群,這是因為所有的魚兒都想找到水域內最舒適的那個地方過冬。

如果你能想到這些,並且能找到魚兒群聚在這個最舒適的地方,那麼恭喜你,你只要在這個地方下竿那絕對是要爆護的,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這樣的位置都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的,所以,在冬季釣魚,我們還是主要尋找那些密度相對較低的、「偷跑」出來覓食的小魚群為主。

那麼如何才能快速地找到這些小魚群呢?其實,在不同的水域裡尋找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而魚群喜歡久待的位置和水質又有著直接的關係,肥水、清水的環境中,讓魚兒成群結隊的地方也各有差異。有經驗的釣者一眼就能辨識出來,而新手朋友往往就需要多年的經驗積累才行。

不過沒有關係,今天我們就從水質好壞的不同程度來分析,幫助大家怎麼快速地找到魚群,從而提高魚獲。

首先說一說肥水中怎麼尋找魚群。所謂的肥水其實是指水質很差的、營養化程度高的、能見度低於50釐米的水質,這樣的水域底部都有一層厚厚的泥漿,也俗稱為「醬層」。遇到這樣水域主要以釣淺水為主,推薦釣水深的一半為宜。而這些肥水中氧氣含量相對不高,所以魚兒一般都會靠近水生植物附近,在草邊作釣是不錯的選擇。沒有水草的話,那就儘量尋找水中遊走的氣泡,如果能發現那也說明底下有魚,果斷下竿就行。

其次,在一般的中性水質的水域(能見度在50公分至一米之間),在這種水質裡生存的的魚兒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那就是魚兒的活性相對較高,但是食物卻比較匱乏。所以只要誘魚恰當,很容易把魚「餵攏」,聚窩的速度也會很快。在冬季,太陽出來時溫度升高,魚兒會遊向淺水,而陰雨天魚兒會躲在深水,這時就需要根據天氣來判斷魚群所處的位置。

最後,對於能見度大於一米的水域,也就是我們俗稱清水型水質的水域了,在這種水質下生存的魚兒,其體質狀況優良且肥碩亮麗。這主要是因為水質清澈,光線可以順利的照射到較深的水底,這樣一來,水底的生物和植物也會豐富多彩,能源源不斷地為魚兒提供天然的「有機」食物。所以,在這種水域尋找魚群,一定是要找到遊動的魚星,而且魚兒都會待在較深的水底。

以上就是針對三種水質下尋找魚群的方法,可以說這在冬天釣魚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尤其是在你捉摸不定時,不妨可以參考這裡所講的,只要找到了魚群,那麼魚獲肯定不會少了。這裡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是:如果你在一個窩子裡釣了幾條魚之後就沒口了,那就趕緊續窩或者換下一個窩子,因為多數情況下這幾條魚可能只是「落單」的小魚群。

相關焦點

  • 冬季釣鯽魚,先別著急下竿,兩大策略幫你找魚窩,不愁釣不到魚!
    冬季氣溫低,是一年中魚比較難釣的時候,此時還在堅持進食的幾乎只有鯽魚,所以冬季自然以釣鯽魚為主。冬季釣魚,非常講究細節,不盲目出釣,不盲目下竿,準備工作要做足,這樣才能有好收穫。比如說不盲目出釣,要選擇適當的天氣出釣,天氣不好魚不開口。
  • 小寒之後釣鯽魚,這些位置有魚群,這是鯽魚扎堆過冬的地方!
    此時是一年中氣溫的最低點,那氣溫回升的日子也就距離不遠了。此時釣鯽魚在釣點的選擇上以深遠為主,在釣場的選擇上以鯽魚密度大的小水面為宜。小水面的好處不但鯽魚多,而且更容易找到魚窩。哪些位置是鯽魚過冬的地方呢?這就要看方位、看地形、看水色了,總之有魚的地方肯定是有跡可循的。一、方位向陽什麼位置算是向陽呢?或者叫做陽面?
  • 冬季釣鯽魚,找魚群最簡單的方法是釣草,注意這樣的水草才有魚窩
    冬季氣溫低,尤其是過了小雪之後,氣溫還是會進一步下降,到了一年中魚真正難釣的開始。氣溫越低,鯽魚越是喜歡扎堆不動,所以此時釣鯽魚要先找魚群、魚窩,然後在開釣,這才是有好收穫的保證。釣鯽魚找魚群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找水草,長竿短線活餌釣草,是冬釣大鯽魚非常靠譜的方法。
  • 水草中魚多,為何你釣不到?老釣友坦言:這3個問題才是關鍵
    釣友都知道,水草區鯽魚多,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水裡食物匱乏,水溫嚴重下降,只有水草區才有魚兒所需的食物,而且水草多的地方水溫還會略高一些,非常適合鯽魚生存。但一些釣友卻說,水草區域釣不到魚,這又是什麼原因呢?本人認為釣不到魚,那是你還不了解以下這3個問題,弄懂了上魚一點不難。
  • 冬季釣鯽魚找到魚是關鍵,3種方法讓你找到魚窩
    老釣魚人會發現天氣越是寒冷,我們釣到的鯽魚個體越大,冬季的魚的活動性差,對鯽魚來說活動範圍很小,想要通過窩料誘魚進窩是特別難的事情,這也是很多釣友冬季釣不到魚的主要原因。其實冬季釣魚並不難,難得是如何找到魚窩。大亮今天就來分析一下自己通常如何找魚窩,希望能幫助到大家。一、用眼看1.
  •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冬季筏竿釣鯽魚,天氣越降溫越冷魚越好釣
    對我而言,兩者間更喜歡岸笩,主要是因為它比傳統釣累人輕一些。今年冬天從開始岸笩到現在,已經過去20多天了。這20多天中,通過對出釣漁獲的對比,我發現天氣不好的陰天或降溫天,岸笩鯽魚口反而比晴天好,並且天氣越降溫越冷,鯽魚越好釣!至於為什麼天氣越降溫越冷魚越好釣?個人感覺和以下四個方面有關。
  • 春去夏來魚情發生變化,大鯽魚難釣怎麼辦
    本來水質就清澈,加上水位下降,導致原本比較不錯的幾個點都釣不了魚了,所以我就轉換戰場,從野釣改為了黑坑。自己沒有經常去野釣,所以也不知道魚情如何,但最近在網上經常看到有釣友在吐槽,說這天兒是越來越熱,釣上的魚兒卻是越來越小。 現在馬上就要立夏了,每逢換季之時,魚情發生點變化並不奇怪,而且天越熱小魚越活躍。
  • 釣魚時如何尋找魚群所在?根據魚星選擇釣位的方法
    釣魚的第一件事就是選擇釣位,只有找到了魚群所在位置,才能夠確定自己的釣位,進而釣到較多的魚。那麼,釣魚時如何尋找魚群位置?下面,我們就來講下根據魚星選擇釣位的技巧。
  • 冬季釣魚,用這種釣法,把餌料遞到魚嘴邊,幫你快速「撬開「魚嘴
    冬季釣魚,天氣越冷越要找魚窩,因為氣溫越低鯽魚活動範圍越小,找準魚窩事關成敗。找準魚窩,把餌料遞到魚嘴邊,雖然冬季鯽魚開口比較差,但是這種情況沒有不吃的道理。如何做到把餌料遞到魚嘴邊,至少需要找準魚窩,下準鉤。
  • 冬季天冷魚難釣,久坐沒魚咬鉤,趕緊換釣位,這些位置才有魚群!
    冬季氣溫低魚難釣,釣位選擇不對,基本一天就白瞎了,運氣好可能會碰上兩條路過的小鯽魚。因為冬季鯽魚的活動範圍比較小,而且氣溫越低範圍越小,所以天寒地凍的冬季要找準魚群,在找準魚群的基礎上才能有可觀的漁獲。所以冬季釣魚的最核心技巧是怎麼找到魚群,找到魚群自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魚不靠岸就把餌送出去,筏竿配串鉤遠投,輕輕鬆鬆就把魚釣了
    你要是想自己搭配也不難,魚竿選擇1.5~2.1米,漁輪1000型或2000型。只釣鯽魚的話用淺線杯的小輪子就可以了,輕便點,反正你也丟不了多遠,打算到了夏天把漁輪移到海竿或磯竿上釣大魚的,那麼稍微買大一點、好一點的。
  • 冬季釣鯽魚,天氣不同魚群位置不同,根據天氣找魚窩,漁獲有保證
    冬季能否釣到魚?有兩個基本條件,一個是天氣,第二個是釣點。天氣影響了魚是否進食,釣點影響了魚的密度。冬季的問題在於水中適合棲息的地方不多,結果導致了魚只存在魚水溫更高適合棲息的地方,成群扎堆之後遊動變少,所以找不準魚窩基本就很難釣到魚。不同天氣,對窩點的選擇會有一定影響。
  • 收穫一盆魚,鯽魚為主,還有幾條腹部是紅色的魚,什麼魚呢?
    對於喜歡釣魚的朋友來說,現在釣魚難了。不管是大河流還是小河溝或者玩黑坑,釣上的魚真是少得可憐。儘管看到不少人放生魚,但是依然還是覺得魚少。然而,這名男子在家不遠處的河溝釣魚,竟釣獲了一盆鯽魚,讓人嫉妒啊。不過現在是4月份,魚相對來說比較多,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好運。看他的釣點,水面渾濁,看起來和魚都沾邊,但是魚獲卻出奇的好。
  • 冬季天冷,鯽魚最喜歡藏在這3種地方,只要下竿就上魚!
    不過許多釣友談起釣鯽魚來說的頭頭是道,但是真的到了野外,卻發現在天氣寒冷的情況下,鯽魚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很多人挨著凍守了一天也沒有看見一口,白忙活一場!冬季氣溫低,水涼,在自然水域這種魚的密度比較低的環境下,餌料線組裝備的選擇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找到存魚的釣位!只要找準了鯽魚喜歡待的位置再下鉤,哪怕是氣溫到零度以下,上魚率仍然會保持得不錯。
  • 黑坑釣回鍋魚、滑口魚(鯉魚,鯽魚)偷驢的方法和技巧 (收藏備用)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釣回鍋魚(鯉魚、鯽魚)的技巧和方法,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回鍋魚?釣黑坑的人基本都知道,就是釣友們釣上來的魚,老闆為了節約成本,黑坑老闆低價回收放到他的網箱裡面,養幾天,然後等他下次放魚的時候再把這些網箱裡的魚撈起來,一起放到從外面購買的魚裡面,增加放魚數量,他從外面魚販子手上買魚相對價格是高一些的,他從釣友手上回收的魚價格都是比較便宜的。這樣他比較划算,但是釣友們就頭疼了,時間久了,黑坑裡面的滑口魚就越來越多,越來越難釣。
  • 冬天想釣魚釣的多,找到魚群最重要,按我的方法幾分鐘就能找到!
    鯽魚是一種比較聚群的魚類,到了冬季以後一般都是一小群一小群的群體覓食,有時候這一群可能十幾條,有時候可能2,3條,如果氣溫逐漸的下降更多的話,這個魚群就會慢慢的合在一起,因為大家能找到的適合過冬的地方都差不多,如果你也能和這些鯽魚想到一起去,那你就使勁的連竿上魚就行了,但是大部分情況下這樣的位置都不好找,我們大部分情況下還是要在魚的密度較低的地方尋找出來覓食的小魚群!
  • 釣魚要學會找魚的規律,找對了冬季也能釣到魚
    「冬天到,魚難釣。」這是一般釣魚人的共識。其實不然,殊不知,任何事物均有其兩面性,就寒冬釣魚來說,魚是變溫動物,且又有耐寒與不耐寒魚種之分;氣象中的天氣也有陰晴冷暖,風霜雨雪之別。鯽魚屬於耐寒魚種,而成為寒冷冬季的主釣對象魚。釣魚人只要深知鯽魚在不同季節的生活習性,順應天氣的變化,因勢利導,循溫施釣,就能難釣變易釣,釣得豐收喜笑歸。
  • 釣了20多年的魚,才知道鯽魚原來還有這麼多品種!
    經常見到很多釣魚人曬自己釣的鯽魚,然後配圖後其他釣魚人會質疑,你這是鯽魚?挺多人釣魚幾十年,居然連鯽魚有7個品種都不知道,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鯽魚的幾個品種,讓新釣手都長長見識!肉身緊,個頭小,魚的背是黑黃色、腹部是白色,尾鰭薄而顏色較身體顏色淺,魚唇非常薄,因此經常出現3兩重的鯽魚嘴唇破了拉不起來的問題,不是釣技方法的問題,是魚的問題,終於又可以給自己打龜找個科學的藉口了,哈哈……一般為野生,價格也是鯽魚裡高價位的,味道也沒有幾個品種能比,總結起來主要是:個頭小,刺多,顏色好看,味道好,純野生
  • 天冷時,鯽魚會離底?多數人還不曉得這些情形,4個技巧幫你應對
    眾所周知,在寒冷的冬季,戶外作釣的主要目標魚種還是鯽魚,而這種魚是一種底層活動的魚類,正常情況下多棲息於水底,多數釣魚人就通過釣底的方式來釣獲它們。一、釣離底(半水)的情形1、在冬季,常伴隨著陰雨天或雨雪天,在這類惡劣天氣來臨前的幾天,氣壓低沉,水底的氧氣含量不足,底層的鯽魚感到非常的不適,會紛紛離開水底來到氧氣含量相對較高的中上層水域。2、冬季的雨雪天轉晴之後,水中的含氧量急劇增加,魚兒們會離開水底上浮去尋找食物。3、在冬季,北方的釣友都喜歡玩冰釣,由於水面被冰封,水底的氧氣含量不足。
  • 大雨過後鯽魚難釣?根據雨水特點,運用4個方法,才能有好的收穫
    雨後釣獲的大鯽魚一、是不是大雨過後,漲水、水渾魚不開口?很多人在雨後垂釣,要是遇到魚不開口,第一時間就是想到,下雨了漲水不開口。但實際情況不是這麼回事。原因是,現在水裡的鯽魚,已經到了產卵季節了,在水裡逐漸開始產卵。魚產卵是時,需要補充大量的食物,來保持體力,才能將魚肚裡面的魚卵甩出。但,在產卵的前幾天內,開會減少攝食。再說了,野生的鯽魚,也不會一起、大規模同時產卵。所以,雨後鯽魚沒口,不是下雨的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