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寒冷的冬季,戶外作釣的主要目標魚種還是鯽魚,而這種魚是一種底層活動的魚類,正常情況下多棲息於水底,多數釣魚人就通過釣底的方式來釣獲它們。
但是,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比如氣壓、水溫等),鯽魚活動的水層也會隨之改變,有可能會從底層上浮到中上層活動,這時如果執意釣底的話,則很可能會空軍。
那麼,在冬季垂釣時,有哪些情況下不宜釣底的呢?
一、釣離底(半水)的情形
1、在冬季,常伴隨著陰雨天或雨雪天,在這類惡劣天氣來臨前的幾天,氣壓低沉,水底的氧氣含量不足,底層的鯽魚感到非常的不適,會紛紛離開水底來到氧氣含量相對較高的中上層水域。
2、冬季的雨雪天轉晴之後,水中的含氧量急劇增加,魚兒們會離開水底上浮去尋找食物。
3、在冬季,北方的釣友都喜歡玩冰釣,由於水面被冰封,水底的氧氣含量不足。破冰鑿洞後,洞眼周圍的水域氧氣含量相對較高,魚兒會慢慢漂上浮起來吸收氧氣,此時釣離底為宜。
4、冬季裡,水生植物腐爛之後沉在水底,水質變得清澈。雨雪天過後,中上層水質會變得渾濁,魚兒也會遊向自認為安全的中上層水域。
二、針對釣離底的技巧調整
1、餌料方面:窩料選擇上建議用精緻腥香型的,用量不宜過多,畢竟是釣離底,主要目的是為了把魚誘過來,讓它離底去吃鉤上的餌料;餌料的選擇上可以採用活餌(紅蟲、蚯蚓等),也可以用商品餌料,值得注意的是,冬季釣魚是需要耐心並且長時間守候的,因此建議將餌料的附鉤性要好,不要太霧化,畢竟不是夏季。
2、作釣手法:建議採用釣行程的方法,讓餌料下沉的速度變慢,這樣緩慢下沉的餌料,就會更容易成為離底鯽魚追逐的目標。
3、找到離底魚兒所在的水層:可以從釣底開始慢慢尋找魚層的位置,假如長時間沒口,需果斷放棄。這時,可以慢慢下拉浮漂5至10公分左右,再次探釣,如此往復直至找到魚層的所在。
4、冬天的鯽魚多處在「休眠」的狀態,即使以上幾個方面都能很好的把握,也未必能釣到魚,魚兒不開口什麼也白搭。這時,可以儘量的去「逗釣」,輕輕地挑動竿尖,讓餌料抖動起來,以此來吸引魚兒的注意。
以上所講述的正是:在冬季釣魚的過程中,釣離底的一些情形分析和應對的方法,僅本人拙見,供您參考。當然,如果您對此有不同的理解或更好的建議,還請批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