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溫低魚難釣,釣位選擇不對,基本一天就白瞎了,運氣好可能會碰上兩條路過的小鯽魚。因為冬季鯽魚的活動範圍比較小,而且氣溫越低範圍越小,所以天寒地凍的冬季要找準魚群,在找準魚群的基礎上才能有可觀的漁獲。所以冬季釣魚的最核心技巧是怎麼找到魚群,找到魚群自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向陽的方位
東西南北四個方位,不同方位受到光照影響不同,導致水溫略有差異,這個差異雖然很小,但是對魚群分布影響極大。水溫只需要稍高,就更容易有魚群。所以冬季釣魚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方位,講究向陽而釣,迎著太陽釣。受到光照時間更長的是東岸和北岸,所以建議選擇這兩個方位。迎著太陽釣並非只是逐溫的需求,還有一個隱藏的好處。冬季水中藻類、浮遊生物較少,所以水質更好。迎著太陽垂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岸邊人影或者魚竿晃動對窩點的影響,看似不重要的小細節,在釣明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二、避風的區域
冬季不宜釣風力較大的天氣,這會導致拋竿難有比較高的精準度,餌料落點偏離窩點,對冬季釣魚是極為不利的。所以選擇釣位要看風向,下風位置堅決不能選擇,這裡是流水只有高溫季節才是好位置。不受到颳風影響的區域才是最佳的位置,因為颳風還會降低水溫。所以冬季釣魚往往避風的位置容易有魚群,比如有較高的河岸,岸邊有樹林等。向陽而且避風,在冬季是可以放心下鉤的,不管明水還是水草區域,都是有魚群在這裡過冬的。
三、複雜的地形
地形的不同也會導致水溫上的差異,因為有的地方可以為魚類保暖、遮風、擋雨、抗流水,那自然水溫就會高一些。水中有水草的地方可以為魚保溫,尤其是底部有暗草的位置,不但保溫也不遮擋陽光。水中有障礙物的地方可以為魚類遮風、抗流水,比如橋墩、樹樁。水底有石碓、坑溝的地方可以給魚類抗流水。所以地形的不同,水溫也有較大差異,要尋找魚類更舒適的區域下鉤。
四、深淺要靈活
深淺的選擇也尤其重要,選對了方位和地形,還需要注意深淺的選擇。大致的原則就是水溫低釣深水,水溫不低釣淺水,哪裡水溫更高就釣哪裡。但是需要注意規律,初冬水溫不低,也是鯽魚大量進食準備過冬的時候,向陽避風的淺水就能很好的釣魚。氣溫下降之後鯽魚紛紛進入深水,就算向陽避風的位置也應該釣深一些。當魚開始進入深水,再次離開深水的時候怕是要等到來年仲春時節。所以寒冬時節出現極端的好天氣,也不宜釣淺,可以在深水試試釣浮或者釣離底。這種天氣魚不會到淺水,而是上浮取暖。
五、水色深有魚群
在第一點中說到了水中的藻類,藻類的多少是影響水色比較關鍵的因素,藻類多水色自然會深一些,尤其是偏黃綠色。到了冬季水中的藻類、細菌、浮遊生物也是需要過冬的,而且也扎堆。所以水色深往往是這些藻類較多,藻類較多往往就表示這裡水溫更高,水溫更高自然可能會有魚群;水色深也可能是水底有比較厚的淤泥,水底淤泥較多吸熱能力強,水溫也會高;水色深也可能水底有暗草,這也是容易有魚群的位置。所以看似不靠譜的看水色,其實還是很科學的。
還沒到寒冬臘月,找魚群還算容易很多。等氣溫再低一些找魚群就更困難了,那時候基本就是多窩點「碰」魚群了,啥經驗都不如多窩點走釣靠譜。敬請關注收藏點讚,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釣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