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魚咬鉤後,釣手要儘可能地向水邊靠近

2021-01-21 小潘說三農

在垂釣中,憂傷的人可以散心解悶;快樂的人感覺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在愉悅的心境和高雅釣情趣中,釣魚還使人們還鍛鍊了身體。

1、魚上鉤後應注意什麼?

一般情況下,魚咬鉤後,釣手要儘可能地向水邊靠近,以便利用儘可能大的水域與魚周旋。特別是釣到大魚後,要充分遛魚,避免魚碰岸邊,以免線斷魚跑。

有不少初學釣魚的人,在魚咬鉤後,總是提起魚竿向後退,有些使用海竿的人,一邊搖輪收線,一邊不斷地向後邊退步,離水邊越來越遠。這樣做,有可能使上鉤的魚跑掉。

當然,如果是用較軟較長的手竿釣到大魚,釣手在近岸邊將魚遛乏後,可以持竿後退,將魚帶到岸邊,以便將它抄上來。這與魚剛咬鉤時不要急於後退的原則是不矛盾的。

2、魚不上鉤怎麼辦?

在通常情況下,春天、夏天打窩子10-20分鐘左右,秋天打窩子半小時後,冬天打窩子1個小時以後,魚兒就會上鉤,漂子就會動彈。可是有時遠遠超過上述時間仍不見漂動,這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1)如果有多人在同一水域釣魚,別人釣到了魚,唯獨你的漂子不動,很可能是誘餌不對魚的口味,再就是窩子打的不是地方。這時你就要針對存在的問題採取措施,或改換誘餌,或到別處打窩子垂釣。

(2)如果你的誘餌、垂釣位置都沒有什麼問題,而且在你的窩子裡不時泛起小泡,說明窩子有魚,但不咬鉤,這時就要考慮到:你的鉤是否沉到了水底?或是因為墜子太輕,或水下有草、樹枝等障礙物託住了鉤子?如果這些問題都不存在,就要考慮釣線是否過粗,是否是白色的,竿的影子和人的影子是否映到了窩子上?如線是白色的,可找些青草、菜葉往線上捋一遍,使線的顔色改變。

如水下有障礙物,就得另換地方。如果這些問題也不存在,又斷定窩子裡有魚,還可耐心等待一會兒,或許是因為氣溫和風力的關係令魚不咬鉤。這時也可先到別的窩子垂釣,等待一些時間再回到這裡來釣。

3、鉤子被障礙物掛住了怎麼辦?

垂釣時,鉤子經常會被水底障礙物掛住,這時如果心情急矂,不注意技巧,強拉硬拽,有可能扯斷釣線甚至折斷魚竿。

對以上情況的處理要有耐心,可以放鬆釣線,再輕輕提竿抖動,這樣反覆多次,鉤可能順利地從障礙物上脫下。如果這種方法不奏效,還可以把竿梢放到水面,使釣線鬆弛,在水中浮蕩,掛著的鉤可能由此改變位置,過一會兒,輕輕將竿向自己方向拉,鉤可能已脫開障礙物。如果一時拉不出,鉤掛住的位置離岸不太遠,水又不太深,可藉助竹竿或其它工具將鉤連同障礙物一同拉出來。

如以上方法均無效果,就只好採取舍鉤保線、保竿的辦法,慢慢轉動竿子,把線和浮漂都繞到竿子上,然後用勁去拉。這時,鉤或許斷,或許完好無損地拉出。即使鉤斷了,也可以保住線和浮漂。

4、已上鉤的魚為什麼會脫鉤?

這裡所指的魚脫鉤,不是釣住了的大魚在水中脫鉤,而是普通的魚(100-150克重)釣出水面後或即將提到岸邊時,魚兒脫了鉤又滑進水中。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鉤子的大小不合適,或鉤子的彎部不好,或鉤尖太短;二是提竿不得要領,提的不是時機;三是鉤尖不銳利,穿不透魚嘴;四是釣餌長,魚咬住了釣餌,但未能觸及鉤尖;五是拴鉤方法不對,鉤在水中不是立著而是倒著。找出了存在問題,就可以採取相應措施解決。

5、魚護放在什麼位置合適?

魚護放在釣位前面的水中當然比較方便,上魚後不用挪動位置,即可隨手將魚放進護子。特別是參加釣魚比賽時,可節約不少時間。

但大多數情況下,有經驗的釣手願將魚護放在遠離自己釣位的地方,甚至放在附近另一處水中。這是很有道理的。釣手面前的這片水面,是釣到大魚後遛魚上魚的必經之道。

尤其現在大多數釣手都是使用一線多鉤的釣具,魚咬鉤後,多餘的鉤子在遛魚時,隨著魚兒的遊動,一定會東勾西掛,魚護最易被鉤掛住,挪開護子,就是去掉水下障礙物,這是有預見之舉,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相關焦點

  • 夏季這樣釣黃顙魚,一旦咬鉤就不會再吐出來!
    若釣到一條後一定要堅持繼續作釣,往往都會接連中魚。不過黃顙和鯽魚是不合群的,通常釣到黃顙的地方很難釣到鯽魚,當然若是能釣到黃顙可要比釣鯽魚更有成就感。作為一個兇猛的魚種想要垂釣黃顙可是不能硬碰硬的,俗話說柔能克剛即使它再兇悍也無濟於事。不過想要做到這些就要對其足夠了解才能對症下藥,這要比千篇一律的理論靠譜的多,下面就來說一說老釣手們是如何做到的?
  • 有魚咬鉤卻還是釣不上來魚?要找對方法,改變思路!
    #釣魚#大家在野釣的時候經常會碰到有魚咬鉤卻怎麼都釣不起來,魚口很好卻就是不中魚,那麼我們該如何來應對這種有魚咬鉤卻釣不起的情況呢?我們在釣鯽魚的時候,裝鉤的餌粒一般都以黃豆大小最為合適,化散速度快的可搓花生米大小。如果餌粒太大了,鯽魚是吞不進的,這就是我們經常見到浮漂有吃餌的信號,卻總是拉不上來魚的主要原因之一。2,餌粒是否過硬,釣魚初學者對餌性的不熟悉,往往是生怕餌料化得散太快了而把餌開得過硬,這樣的話狡猾的魚兒是一咬就吐,自然是拉不上魚的了。
  • 哲羅魚咬鉤後不能急於拉魚上岸,因為哲羅魚勁大力猛,性情兇暴
    所以從魚漂上反應是漂由直立變側斜,很少上下跳動,也就是一般講的「拉小漂」狀。若是星漂,反應較為明顯。當發現漂的反應後,應立即提竿,將咬鉤的魚拖出窩點,再提拉上岸,其目的是為了不驚散魚群。由於羅非魚不怕驚擾和反應遲鈍,所以發窩後,可以在短時間釣到許多魚。垂釣羅非魚除了沉鉤外,也可以下懸鉤,因為它常在水的中層或離底8釐米的地方接鉤。
  • 350磅藍馬林魚一躍而起,差點刺死倆釣手
    一般Spencer建造的船都是是單獨針對某一類魚鍾,這艘62英尺長的船也同樣是這樣。而從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這艘漁船的目標了。Wahoo Barfield在經過了耐心的等待後迎來了屬於他的獵物一條350磅重的藍馬林魚。
  • 有魚咬鉤提竿沒魚?這些原因和解決方法,掌握之後更優秀
    比如:在冬季的時候,魚會改變自身溫度來適應周邊的水溫,那麼活性就低,魚口就輕;還有就是在夏季高溫悶熱的時候,魚口也是很輕的,一方面是因為水溫原因,另一方面是因為水體溶氧量過低造成的。所以魚口輕,魚咬鉤的力氣就不足,提竿可能就沒魚。
  • 被鉤跑的魚還會不會吃餌,隔多長時間會再次咬鉤?
    野釣大家也都知道,魚的品種多樣個體不一,開始用2+1的線組切了3副鉤子,改用3+2才穩住後來中了一條五六斤的鯉魚,取鉤的時候竟發現魚嘴上竟掛了4個鉤子,其中三個是新關東另一個是伊豆,經過子線線徑的對比發現就是我斷的那三幅也就是說在同一天,這條鯉魚四次來咬鉤,看起來好像真的只有七秒記憶。
  • 不會通過浮標判斷魚有沒有咬鉤?掌握這5種魚咬鉤特點就夠了!
    釣魚的時候通過浮漂判斷魚有沒有咬鉤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判斷失誤提竿提早了,魚兒還沒上鉤,如果提竿晚了魚餌已經被魚吃了。下面小編就針對這個問題,給大家講一下幾種常見魚類咬鉤漂相的判斷方法。鯽魚:鯽魚是底雜食魚,動物餌、糧食餌都吃 。
  • 鯽魚咬鉤的四種常見漂相,看到這些動作的時候提竿,中魚率100%!
    鯽魚吃餌的動作非常的標準,在95%以上的情況下,鯽魚的吃餌動作都是先吸後吐,覺得餌料沒有任何問題的時候才會吞入口中,然後抬頭遊走,所以我們浮漂在作釣鯽魚時一般出現的動作都是:首先一上一下,一下一上的點動幾次,然後又徐徐上升,此時提竿必中鯽魚!
  • 有些釣場,為了吸引釣客,在池中放有帶標誌的魚
    突出地體現在:漁具更新換代口。以前我國釣具長期處於「竹木棉麻」時代,近些年已經換代,由破璃鋼到碳纖竿,尼綸線到碳素線,玉米秸稈漂到孔雀翎等。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許多現代化的釣具由進口變為國產,不僅滿足國內眾多約翁之所需,更有大量出國釣技日臻成熟。近年來,隨著眾釣友向國外、海外釣手勤奮學習,技藝猛長,渦現出一大批釣魚高手、垂釣大師,能與世界高手過招。
  • 鯽魚的咬鉤動作是什麼樣?鯉魚、鯽魚、青魚和草魚的咬鉤動作講解
    我們在釣魚時,不同種類的魚咬鉤,呈現出不同樣式的漂相,魚漂的漂相和魚咬鉤的動作是息息相關的。不同的魚、同類魚在不同的狀況下的咬鉤動作都不一樣,要想學會釣魚,了解各種魚的咬鉤動作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們分別以鯉魚、鯽魚、青魚和草魚為例講下魚兒的咬鉤動作。
  • 有人問:釣回來的魚為什麼難以養活?都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還有放養的水體小,魚也不適應。再者魚兒受驚嚇緊張之後,它一般不會進食。綜合以上各種因素,所以說釣回家的魚一般不易養活。幾位老人來信稱:我們幾位退休不久,想學釣魚,也訂了 《中國釣魚》雜誌,從中得到許多知識,受益匪淺。但覺得談及老年人如何垂釣的文章甚少:我們這些人垂釣只是休閒消遣。老年人參加一些垂釣活動,的確可以達到休閒健體、愉悅 身心的作用。
  • 釣魚趣聞:最難釣的淡水魚,老釣手都釣到過
    釣魚趣聞:最難釣的淡水魚,老釣手都釣到過每個釣友都有自己喜歡釣的魚,有的釣友喜歡釣鯉魚,有的釣友喜歡釣鯽魚等等。釣友喜歡釣的魚大部分是因為這種魚的味道或者體型。但是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種釣友公認最難釣的魚——鯪魚。
  • 釣魚時遇到切線跑魚,大魚還會不會進食,多久會回來咬鉤?
    我們在出門釣魚的時候,尤其是在野釣的情況下,很容易遇到脫鉤跑魚,有時候是因為操作不當引起的,有時候則是因為細線搏大魚切線跑魚,那麼大魚在逃跑之後,還會不會進食,或者說還會不會回來咬鉤,想必這是很多釣魚人心裡都有的疑問吧。
  • 如何船釣竹莢魚?船釣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大愚深海魚:在近岸處釣到的竹莢魚,它們的個體不會很大,因此釣手要想釣大個體竹莢魚,那麼就需要乘船出海,到較深的巖礁區、人工漁礁區去海釣。到了合適的海域,可用海竿釣法,至於具體的海釣裝備如下:海竿長1.6~2.0米,中調竿;中型漁線輪,貯直徑0.25~0.3毫米;釣線80~100米;用4~6枚中號鉤拴成串鉤,鉤距20~30釐米;墜重20~30克,採用墜上鉤。開始海釣後,先將裝有釣餌的餌鉤順船邊沉於海底。
  • 鄉村野河溝,草洞探釣「半桶」野生鯽魚,蚯蚓作釣野魚瘋狂咬鉤
    鄉村野河溝,草洞探釣「半桶」野生鯽魚,蚯蚓作釣野魚瘋狂咬鉤,行走在鄉間小路上已是豔陽高照,釣魚人也停不下來,又有幾天沒摸魚竿了,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一定要去水邊魚樂魚樂,這次依然是探釣一個鄉村野河溝。這種情況應該是傳統釣法上場了,一桿一桶走釣,酒米打了幾個窩子後,繼續圍著野河溝轉轉,開始準備好我的萬能餌料,也就是我自己在地裡挖的蚯蚓,蚯蚓釣野生鯽魚那是沒有任何魚餌可以媲美的了,這點已經是釣魚人的一個共識了。
  • 海釣中,石九公魚的釣法
    石九公魚,有「小石斑」之稱。雖然體表之鰭上硬棘有毒,但是它的肉質十分鮮美,很適合用來做湯與紅燒。若是釣手想要有滿滿的收穫的話,那麼需要講究一些技巧,並且在處理上須當心,避免遭其刺傷。首先在海釣的時間選擇方面,釣手最好選擇小潮去釣,不要選擇大潮水天氣,因為如果是大潮水的話,石九公魚會躲在礁石縫裡不讓自己被流水衝走,這樣釣手比較難釣到。接著在釣法方面,它的釣法比較簡單,釣手選擇串鉤就可以了。串鉤是魚鉤綁法的一種,因為這種綁法將釣鉤栓成一串,所以也叫葡萄鉤。釣手在綁鉤的時候,最好是兩兩左右,並且間隔地互綁,不要全部鉤都在一邊,這樣整個釣組才容易保持平衡。
  • 野釣的時候,窩子裡有一大串魚泡,但就是不吃鉤的原因在此
    判斷「魚泡」是否為真實魚星魚不是通過肺呼吸的,是通過口腔不斷地吸水,當水流經過鰓絲,由鰓小片上的毛細血管來攝取水中的氧氣,並把體內的二氧化碳通過鰓小片排入水中,從而完成呼吸過程。當魚兒發現食物並準備攝食時,它必須把鰓蓋關閉後再張開嘴,在張嘴時,口腔內就形成一個含碳氣體的空間,由於這種碳氣比水輕,在水的壓力下,從口中釋放出來後就會形成氣泡,緩緩地浮上水面,並自行破滅。
  • 朝天鉤的好處及綁法,愛釣魚的你得看看!
    朝天鉤有多種加工方式,其中多為人工焊制,不僅有鉛錫焊,還有銅皮包焊;從葫蘆頭到腰鼓狀,斜梯形狀;從外拴結到內穿線,說明了朝天鉤發展演變的過程,也體現了釣魚人的智慧,儘管使用朝天鉤的傳統釣法沒有懸墜釣上魚那麼快,但是傳統釣的機動性和簡便卻是懸墜釣不能與之並論的,尤其是在冬、春季節溫度較低的情況下,傳統釣使用朝天鉤蟲現,當然還得看鉤條與鉛墜是否扭動,檢驗的方法是:左手持鉛墜,右手捏著鉤彎.用力向前或向後轉動
  • 人類土豪有王思聰,魚類土豪當屬石斑魚,只因他們擁有一個共同點
    首先,0.9米~1.2米是釣石斑的黃金水位,這一時段出釣可以釣退潮和漲潮兩個階段;其次,這樣的潮水區間比較利於釣手觀察巖石的位置,石斑最喜歡躲藏在巖石底下;再次,石斑喜歡伏擊獵物,所以水位低時,擬餌能夠比較順利地進入石斑的領地。
  • 冬釣大鯽魚,蚯蚓餌料的升級用法,魚咬鉤更猛,萬能釣餌不是蓋的
    一、直接使用蚯蚓直接使用是有幾個注意事項的,因為冬季魚情比較特殊,鯽魚的進食動作比較輕微,在以前內容中反覆強調過餌料要輕要小,所以冬季就算使用蚯蚓做餌也要注意這個要點。保持蚯蚓始終是鮮活的,這個是第一個要點,氣溫低的季節蚯蚓容易死,注意更換頻率勤快一些。被魚咬過的一定要及時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