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的咬鉤動作是什麼樣?鯉魚、鯽魚、青魚和草魚的咬鉤動作講解

2020-11-23 騰訊網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我們在釣魚時,不同種類的魚咬鉤,呈現出不同樣式的漂相,魚漂的漂相和魚咬鉤的動作是息息相關的。不同的魚、同類魚在不同的狀況下的咬鉤動作都不一樣,要想學會釣魚,了解各種魚的咬鉤動作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們分別以鯉魚、鯽魚、青魚和草魚為例講下魚兒的咬鉤動作。

一、鯽魚的咬鉤動作。鯽魚吃餌是吸食,依靠魚嘴的吸力將食物吸至嘴邊或口中。在魚少時,鯽魚會進行反覆的小口試探,吸至嘴邊又鬆開食物,直至覺得安全,才會一口把餌料吸入口中,魚漂則會呈現出頓口漂相。如果窩裡的鯽魚很多,出現搶食的情況,鯽魚就會一下把餌料吸入口中,直接出頓口漂相。

二、鯉魚的咬鉤動作。鯉魚吃餌也是吸食,但與鯽魚的吸食動作不同。鯉魚把食物吸到嘴邊以後,鯉魚經常會把用魚唇和魚須來品嘗食物的味道,當鯉魚覺得食物的味道好吃,才會把食物吸入口中。所以,鯉魚主要的咬鉤動作是分成吸至嘴邊、品嘗、吸入口中三步來完成的。只有在窩子裡的鯉魚較多時,出現魚群搶食的情況,鯉魚咬鉤才有可能跨過前兩步,直接吸餌入口。

三、青魚和草魚的咬鉤動作。青魚和草魚吃食物都是吞咽式,但是有很大的差別。青魚吃食物時,先是將遊到食物附近,使嘴部與食物接觸,再將食物緩慢吸入口中,使用咽喉部位的牙齒咬合食物,將食物咬碎後再吞入腹中,整個動作過程是分成吸、咬、吞三步,過程較為緩慢。而草魚吃食物動作則較為犀利快速,先是吸餌入口,然後直接吞咽,只有吸和吞兩步,一氣呵成,速度很快。

四、釣鯽魚、鯉魚、青魚和草魚的配方。上文中講述了幾種主流淡水魚類的咬鉤動作,會在一定程度上給各位釣友在看漂抓口上提高相應的幫助。下圖是本人釣鯽魚、鯉魚、青魚和草魚的常用餌料和小藥配方,各位釣友們可以參考借鑑,我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相關焦點

  • 不會通過浮標判斷魚有沒有咬鉤?掌握這5種魚咬鉤特點就夠了!
    釣魚的時候通過浮漂判斷魚有沒有咬鉤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判斷失誤提竿提早了,魚兒還沒上鉤,如果提竿晚了魚餌已經被魚吃了。下面小編就針對這個問題,給大家講一下幾種常見魚類咬鉤漂相的判斷方法。鯽魚:鯽魚是底雜食魚,動物餌、糧食餌都吃 。
  • 鯽魚咬鉤的四種常見漂相,看到這些動作的時候提竿,中魚率100%!
    鯽魚吃餌的動作非常的標準,在95%以上的情況下,鯽魚的吃餌動作都是先吸後吐,覺得餌料沒有任何問題的時候才會吞入口中,然後抬頭遊走,所以我們浮漂在作釣鯽魚時一般出現的動作都是:首先一上一下,一下一上的點動幾次,然後又徐徐上升,此時提竿必中鯽魚!
  • 認識鯽魚咬鉤的常見漂相,啥時候提竿中魚率最高,就是看漂相!
    聊一聊鯽魚咬鉤的漂相問題,希望對各位釣友有所幫助,啥時候提竿中魚率高,完全可以通過漂相來確定。一、為啥魚品種不同,漂相差別很大?魚的品種不同,進食動作是完全不同的。大致可以簡單分為幾類,比如說「吸」,魚發現食物後長大口腔,把食物吸進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鯽魚和鯉魚。再比如說「啃」,在水底啃食,此類魚基本都是底層魚類,而且口型是上長下短,比如鯪魚、黃尾鯝。
  • 如何區分鱸魚、鱅魚、草魚、鰱魚、鯉魚、鯽魚等各種淡水魚?
    雖然作為古代人們避諱名字,但卻是不避諱姓氏的,何況在唐朝的時候同時也是吃鯉魚的。俗稱:鮒魚,土鯽,細頭,寒鮒,喜頭,草魚板子,朝魚殼子乍看起來,鯽魚和鯉魚其實很像,但相比於能長到一米多長的鯉魚來說,鯽魚體型小了很多,十幾二十公分是比較正常的大小。
  • 冬釣大鯽魚,蚯蚓餌料的升級用法,魚咬鉤更猛,萬能釣餌不是蓋的
    冬季釣鯽魚,用蚯蚓做餌其實還是非常「科學」的。因為冬季釣小水面為主,在很多河溝支汊釣野生鯽魚,商品餌很多時候效果不好。這是因為小水面中有豐富的藻類,也有豐富的水生昆蟲資源,吃慣了這些食物的鯽魚對有較多添加劑的餌料往往不敢吃,這種現象在夏秋季節非常明顯。
  • 春天用蚯蚓釣鯽魚,一定不能漏鉤尖?露出鉤尖魚就不咬鉤?
    在春天釣鯽魚很多人喜歡用蚯蚓做餌料,關於用蚯蚓釣魚有個很有意思的爭論:要不要露鉤尖?露鉤尖會不會影響魚口?相信很多釣友在初學釣魚的時候都聽老釣友說過這樣一句話:釣蚯蚓千萬別露鉤尖,魚兒看到鉤尖就不會吃餌了。不知道其他釣友怎麼認為,反正路人甲小時候是信了老釣友的話。
  • 野釣難得一遇的「奇遇」半斤大鯽魚排隊咬鉤,抓住機會你也行
    難得的奇遇 在我們北方每年五月的時候,天氣說熱不熱,說冷不冷,正是釣鯽魚的大好時機,而且這個時候還沒有小雜魚鬧鉤,一般在野外釣到的清一色都是鯽魚
  • [供方]大尾紅草、鯉魚、草魚、抗病草魚、青魚、鯽魚、花、白鰱...
    [供方]大尾紅草、鯉魚、草魚、抗病草魚、青魚、鯽魚、花、白鰱、錦鯉魚種和夏花 在生產過程中採用高密度、高標準、多層次混合養殖技術,經濟效益和產量均達到同行業領先水平:平均單產1000公斤,最高單產達1500公斤以上,苗種單產及培育技術處我省領先水平。
  • 鄉村野河溝,草洞探釣「半桶」野生鯽魚,蚯蚓作釣野魚瘋狂咬鉤
    鄉村野河溝,草洞探釣「半桶」野生鯽魚,蚯蚓作釣野魚瘋狂咬鉤,行走在鄉間小路上已是豔陽高照,釣魚人也停不下來,又有幾天沒摸魚竿了,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一定要去水邊魚樂魚樂,這次依然是探釣一個鄉村野河溝。再看看,小灣子裡面有點草,淺,這裡不好架杆,自然沒得人,心中竊喜,這些位置正是我喜歡的釣點,野釣嘛,往往越難下竿的地方越藏魚,畢竟又有水草,肯定是釣野生鯽魚的絕佳位置。
  • 夏季這樣釣黃顙魚,一旦咬鉤就不會再吐出來!
    不過黃顙和鯽魚是不合群的,通常釣到黃顙的地方很難釣到鯽魚,當然若是能釣到黃顙可要比釣鯽魚更有成就感。作為一個兇猛的魚種想要垂釣黃顙可是不能硬碰硬的,俗話說柔能克剛即使它再兇悍也無濟於事。不過想要做到這些就要對其足夠了解才能對症下藥,這要比千篇一律的理論靠譜的多,下面就來說一說老釣手們是如何做到的?
  • 朝天鉤的好處及綁法,愛釣魚的你得看看!
    朝天鉤,俗稱立鉤,又稱砣鉤,它的特點是鉤墜一體,鉛墜位於釣鉤的鉤眼上,形狀為橢圓形,中間有一凹槽,做拴結釣線用,也有用銅皮包鉛焊制的,下面介紹朝天鉤的好處及綁法。 釣鉤入水後,在浮標的浮力作用下,使鉤尖向上,高於水底平面,不易被淤泥或水草遮蓋,利於魚咬鉤,上鉤率較高,且大小魚皆可。
  • 野外水庫釣魚,谷麥釣法實踐教學,釣獲野生鯉魚和黃金鯽魚
    野外水庫釣魚,谷麥釣法實踐教學,釣獲野生鯉魚和黃金鯽魚。谷麥釣法的歷史源遠流長,谷麥釣法的精髓博大精深,如何選位?如何打窩?如何垂釣?谷麥釣法在西北地區最流行,也就是用穀子、包穀、小麥混合來打窩,選取裡面的包穀、穀子或者小麥垂釣,主要是釣鯉魚、草魚或鯽魚,釣到的鯽魚就是板鯽,太多水域的禁釣,制約了我的釣點,也緊縮了我的野生鯽魚,不過也戳開了我的思路,要想野釣大板鯽魚,最好谷麥要在手!
  • 有魚咬鉤卻還是釣不上來魚?要找對方法,改變思路!
    #釣魚#大家在野釣的時候經常會碰到有魚咬鉤卻怎麼都釣不起來,魚口很好卻就是不中魚,那麼我們該如何來應對這種有魚咬鉤卻釣不起的情況呢?在野外進行垂釣或者在某些池塘當中,小白條和麥穗魚以及蝦米螃蟹等較多,這些魚們對腥香類的餌特別的喜愛,這些小魚是吞不下餌的。6、用鉤是不是太大。大家都知道釣什麼魚就要用什麼鉤。習慣了傳統釣法的釣友們改學其他釣法時,用7號的伊勢尼魚鉤來釣鯽魚,當然只會有信號而釣不上魚了。7、浮漂調整得太過於靈敏。
  • 悄悄跟你說,蚯蚓釣大魚用這3個黃金技巧,大魚挨著來咬鉤
    釣友們都知道蚯蚓的「萬能餌料」,大家熟知的鯽魚、鯉魚、草魚等都可以用蚯蚓來釣。然而相信不少人跟小編一樣有過質疑,自己也是用的蚯蚓,同樣的地方,為什麼人家釣的魚又大又多,自己釣時大魚怎麼就是不上鉤?這是怎麼回事呢?小編專門向釣魚達人請教了這個問題,原來用蚯蚓當餌料是有技巧的!
  • 鯽魚、草魚、鯪魚、黑魚、鯰魚的釣法解析,領悟透能秒殺一切水域
    春季為採食旺季,晝夜均在不斷地採食;夏季採食時間為早、晚和夜間;秋季全天採食;冬季則在中午前後採食。吃食方面,鯽魚屬於雜食性魚種,無論是植物根莖葉還是藻類,包括活餌都在它的食譜範圍內。垂釣時間選擇春天釣鯽魚是非常好釣的,這時候的鯽魚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鯽魚急需大量食物補充體力,甚至可以達到全天候覓食的程度。而到了夏天隨著體力的補充完畢,大鯽魚會向深水遊進。
  • 鯉魚、草魚、鯽魚的區別是什麼?市場批發價多少錢一斤?
    鯉魚,單獨或成小群地生活於平靜且水草叢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遊的習性。那麼你知道鯉魚、草魚、鯽魚的區別是什麼嗎?市場批發價多少錢一斤?不能和什麼一起吃呢?在合肥批發市場我們了解到最新鯉魚批發價格20.3元/公斤。
  • 野釣的時候,窩子裡有一大串魚泡,但就是不吃鉤的原因在此
    實際上,魚兒的味型是隨著季節和氣溫的變化而變化的。最為明顯的是草魚。我們知道草魚是植食性魚類。但是它們在春秋兩季也照樣進食蚯蚓,昆蟲之類的葷餌。關於餌料味型的選擇上,釣魚界不是有「春香,夏淡,秋濃,冬腥」這一句話嘛!實際上這個就是可以作為一年四季釣魚餌料選擇的整體思路。事實上,這句話也和魚諺一樣,只要按照這個選餌思路,漁獲上多少還是會有一定保障的。
  • 鉤距多少公分才合適?老釣友今天就告訴你!
    鉤距的大小這個問題有很多釣魚老手也不能出一二,那麼到底鉤距應該如何設定?小編覺得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1、魚鉤大小:魚鉤大小決定目標魚大小,大鉤本身就大,鉤距隨之變大,小鉤鉤距也小。一枚3號白袖整體高度是0.8釐米,鉤距乘以2是1.5釐米左右;一枚伊勢尼10號鉤,整體高度是1.5釐米,鉤距可以是3釐米。2、目標魚習性:魚小鉤距小,魚大鉤距大,釣大魚時拉大鉤距。釣鰱魚鉤距大是為適應鰱魚吃下方溶散餌料的習性。釣小鯽要保證2條魚分別吞鉤時不會相互幹擾。釣鯉魚鉤距一般2個鉤高度就夠了。
  • 揭秘:釣魚高手如何僅僅看看水面就能判斷出水中魚的密度和種類!
    1.鯽魚氣泡是連續不斷的冒小氣泡,一般都固定在1米以內的範圍,不會太分散,氣泡大小一般都比較小,和黃豆粒那麼大的樣子。鯽魚的氣泡是非常好認的,基本上是十拿九穩的。 2.草魚氣泡大小不一樣,一般都是先冒出幾個大氣泡,然後半米左右又是幾個小的氣泡,活動半徑一般在3米左右的範圍內,持續來回冒泡,一般這種情況,草魚機率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