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水庫釣魚,谷麥釣法實踐教學,釣獲野生鯉魚和黃金鯽魚。谷麥釣法的歷史源遠流長,谷麥釣法的精髓博大精深,如何選位?如何打窩?如何垂釣?谷麥釣法在西北地區最流行,也就是用穀子、包穀、小麥混合來打窩,選取裡面的包穀、穀子或者小麥垂釣,主要是釣鯉魚、草魚或鯽魚,釣到的鯽魚就是板鯽,太多水域的禁釣,制約了我的釣點,也緊縮了我的野生鯽魚,不過也戳開了我的思路,要想野釣大板鯽魚,最好谷麥要在手!
釣竿要使用很硬並且輕便的,因為要配合逗、拖、拉、提,不然6-7米的魚竿舞起很考手力;魚輪首選八卦輪,不過也可用手車輪、紡車輪代替,這個看個人習慣,魚線一般用長100M, 要確保柔軟耐磨耐蜷曲,直徑一般控制在1.2-1.5號之間;魚鉤選用海夕4-8號海夕屬於中絲,鋒利又有力,刺魚迅速。如果你知道有大魚,可以用7-9號的鉤也行,這鉤的拉力強勁,魚漂要換掉習慣上的立漂,最好用顆顆浮頭。
基礎學習得差不多了,就開始實踐釣谷麥去野釣了哦,正好城邊有一個小型野生水庫,也算是很多釣友空軍鯽魚的基地,參子多得爆炸,剛好適合谷麥釣法,我的谷麥釣法學習就是從不知名的野生水域裡開始的,網上都說谷麥釣法的優點就是能夠讓我們垂釣減少了很多負擔,只需要一根魚竿、一包穀麥、再加一個魚護,就能去釣魚了,然未卵用!
臺釣多年養成的習慣就是出去釣魚,釣臺或釣箱或釣椅一定要有,起魚的姿勢一定要帥和要瀟灑。谷麥釣不要凳子?大師說找石頭或帶一個小馬扎去坐或者蹲或者站去釣魚,一天釣下來腿跨跨痛得不行,幾天走路都是趴的,完全影響性福生活!谷麥釣不要傘?大師又喊你找樹蔭以及找草籠籠,諸不知這些地方,能飛的蚊子可以把你抬起來再咬你,更別說地上爬起的蟲蟲,尤其是長蟲,看到了可以讓你一天釣起魚都提心弔膽的。所以野釣傘和凳子還是帶上吧。
這樣一來,我覺得谷麥釣的裝備,再簡單也要:凳子要吧,簡易或輕便的傘要吧、魚護要吧、抄網要吧、兩根杆要帶吧、一包穀麥、一杯水、一包備件要帶吧、收杆了,裝魚的桶桶還是要吧,所以輕便是相對的。綜合一下,帶個小釣箱得了,儘量找不曬的釣點,分別用谷麥窩料打幾個窩,等一個小時再開釣。谷麥釣法的另一種說法,也叫多窩釣法,因為窩子打得多,再加上人不在窩子旁守起鬧動靜,大魚進窩的機率相對單窩坐釣是要大一些,尤其是生性狡猾的野生魚。多打幾個窩子,來回逗釣,就是廣闊撒網之下東邊不亮西邊亮的道理。
不過,我得聊一下打窩可能造成的其他社會問題,一個人至少打2個窩,或者3-5個窩,甚至更多。10個人就是30-60個窩,20個人就是60-100個窩,除非私家菜園或者無人問津的空軍基地,又有幾個釣場有這麼多釣位?結局就是人比魚多的時代,滿場子都在搶窩子都在喂。如果你是魚,你選哪個的吃?所以谷麥釣,自然是越釣越遠,蒼溪都不算遠,因為趁現在去那裡釣魚的人暫時還不算多,扯遠了,好吧,好像窩子有動靜了,逗、拖、拉、提等手法還是用一遍,斤把的小鯉魚,拉起手竿是要比板鯽過癮一點。
再重複幾次,不動,換一個窩子,又來了。逗不動了,又換下一個窩子,又起鯽魚了,黃金鯽魚發自內心的喜愛,就這樣東一下西一下,有了臺釣之外的另一個好處,那就是鍛鍊得好身體,因為幾個窩子輪流在跑,一天下來健康運動的步數真不少,運氣好,還有草魚上鉤,斤把的鯉魚先拿來幹燒還是不錯,必須得犒勞一下自己,因為腿腳跑累了,手也整軟了,補補會更好。
實踐下來,總結一下我初涉谷麥釣法的感悟,並不是說谷麥釣其實並不輕鬆,或者說它有其他的什麼不好,反而我感覺是釣的魚個體普遍偏大,單線通鉤七星漂,既能找到回歸傳統的趕腳,又不缺搏擊大魚的刺激。不過,谷麥釣的過程真的是非常艱辛的,既要具備能吃苦耐勞,刻苦專研的幹勁,又要具備能持之以恆,永不放棄的垂釣理念!所以別光只看到人家釣起的大魚是如何吸引眼球,要想到人家為此付出的努力是不是自己能吃得消的。野外釣魚釣無定法,不迷信,不神話,野外釣魚一切隨緣!
《釣魚的人家》專注分享釣魚樂趣及經驗,閱讀後,點讚,關注,以資鼓勵!在此,祝各位粉絲釣友天天釣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