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大家在野釣的時候經常會碰到有魚咬鉤卻怎麼都釣不起來,魚口很好卻就是不中魚,那麼我們該如何來應對這種有魚咬鉤卻釣不起的情況呢?
1、餌粒是不是太大。我們在釣鯽魚的時候,裝鉤的餌粒一般都以黃豆大小最為合適,化散速度快的可搓花生米大小。如果餌粒太大了,鯽魚是吞不進的,這就是我們經常見到浮漂有吃餌的信號,卻總是拉不上來魚的主要原因之一。
2,餌粒是否過硬,釣魚初學者對餌性的不熟悉,往往是生怕餌料化得散太快了而把餌開得過硬,這樣的話狡猾的魚兒是一咬就吐,自然是拉不上魚的了。
3、餌料的味型不對魚的口味。過於刺激的魚餌不適合魚的口味,魚兒僅僅是觸碰而不吞食。
4、子線太粗。我們在主釣鯽魚,最常使用的線組使用的柱線08號、子線0.3號。如果子線太粗的話,魚餌會有不自然反應,魚是不敢大膽吃餌或魚餌入口性不好擋口等情況。
5、魚小且雜。在野外進行垂釣或者在某些池塘當中,小白條和麥穗魚以及蝦米螃蟹等較多,這些魚們對腥香類的餌特別的喜愛,這些小魚是吞不下餌的。
6、用鉤是不是太大。大家都知道釣什麼魚就要用什麼鉤。習慣了傳統釣法的釣友們改學其他釣法時,用7號的伊勢尼魚鉤來釣鯽魚,當然只會有信號而釣不上魚了。
7、浮漂調整得太過於靈敏。在我們進行垂釣的時候都喜歡把浮漂調的過於靈敏,如浮漂過與靈敏,會在魚靠近鉤餌卻還沒開始吸的時候,浮漂就有了較強的信號反應,有時魚就算是輕輕擦過線,此時浮漂也會有明顯的動作,這樣的話往往是提竿不中魚。
8、所釣的水層無魚,當水底的氧氣在不充足的時候,魚兒的生存條件就會被影響到,這個時候的魚所處的水層也會發生變化。上層以及底層的魚在上浮的時候常常會碰到魚線進而產生了假的信號,這時揚竿肯定中不了魚。
9、窩底太髒,不少自然水域積存著一層懸草、爛葉,下底之鉤餌落入其中,魚兒看不見。它在吸食霧化的粉粒時身體常會碰到腦線而產生「浮標信號」。
10、魚餌餌料的狀態不佳。垂釣高手都是十分講究餌粒在水中的狀態,要求有動態的誘惑力,又要有適口性。如垂釣中魚餌膨化太大「絮狀的魚餌小鯽魚是吞不到口中的,這樣小魚在吸餌的時候肯定是有信號但拉不上魚。
11、配件的選用不適宜。我們使用的彩色太空豆以及發亮的鉛墜也是會給我們帶來麻煩。小鯽魚對色彩較為鮮豔的東西充滿興趣,小魚啄一下太空豆呈現在魚漂上就是一個吃餌的信號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