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鉤跑的魚還會不會吃餌,隔多長時間會再次咬鉤?

2021-01-21 小飛的釣魚閣

有人說『魚只有7秒鐘記憶』,意思是七秒過後看這個世界又是嶄新的,之前受過的傷痛也會一併忘記。雖然聽起來很美好,但咱釣魚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魚不但有記憶而且記憶很好

不過類似「記憶只有七秒」的故事到底有沒有呢?還真有

我記得前幾年去一個野生水庫,該水庫地方非常偏僻,知道的人不多。水質非常清澈,對魚來說沒有什麼吃的東西,所以下竿沒過多久就連杆了,真正的爆連。

野釣大家也都知道,魚的品種多樣個體不一,開始用2+1的線組切了3副鉤子,改用3+2才穩住

後來中了一條五六斤的鯉魚,取鉤的時候竟發現魚嘴上竟掛了4個鉤子,其中三個是新關東另一個是伊豆,經過子線線徑的對比發現就是我斷的那三幅

也就是說在同一天,這條鯉魚四次來咬鉤,看起來好像真的只有七秒記憶。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實際上是極度的飢餓才導致它不顧危險

釣友們還真別不信,其實這種情況我遇見過不止一次。

小時候釣魚商品餌哪有這麼流行,一般都是有錢人、懂釣魚的人才會這麼做,大多還是以蚯蚓、麵食為主。

何況人都吃的不好,哪有多餘的錢買餌料給魚吃

現在釣魚釣不釣得到不管,下竿先打個幾斤窩料再說,也不看魚情、水情,走的時候還把剩餘的餌料扔下去,這樣魚還缺吃的嗎

正常來說,被鉤跑的魚要隔多長時間才會再次咬鉤

前面我的經歷寫了那條鯉魚是因為飢餓才不顧危險,還有一個原因是生口魚,他並不知道被嘴裡的異物拉扯是因為岸上的人拿魚線在拽他

生口魚被鉤跑後只要肚子餓了還是會馬上覓食咬鉤,當然被鉤的次數越多對味道濃重的東西會變得警惕

食物會繼續吃(因為要生存)但對味道重的商品餌、霧化的物體產生抗拒。這也是為什麼釣滑魚要清淡、控住霧化的原因

還有一種情況是把釣上來的魚再次放回去,這樣會比脫鉤、斷線跑掉的魚更狡猾,因為他們和人直接接觸過。

比如競技池裡的魚,吃東西會涮餌,但一但被鉤中反而不掙扎,因為他知道反正會被放,還不如省點力氣配合一些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由釣魚閣小飛原創

相關焦點

  • 釣魚時遇到切線跑魚,大魚還會不會進食,多久會回來咬鉤?
    我們在出門釣魚的時候,尤其是在野釣的情況下,很容易遇到脫鉤跑魚,有時候是因為操作不當引起的,有時候則是因為細線搏大魚切線跑魚,那麼大魚在逃跑之後,還會不會進食,或者說還會不會回來咬鉤,想必這是很多釣魚人心裡都有的疑問吧。
  • 不會通過浮標判斷魚有沒有咬鉤?掌握這5種魚咬鉤特點就夠了!
    釣魚的時候通過浮漂判斷魚有沒有咬鉤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判斷失誤提竿提早了,魚兒還沒上鉤,如果提竿晚了魚餌已經被魚吃了。下面小編就針對這個問題,給大家講一下幾種常見魚類咬鉤漂相的判斷方法。鯽魚:鯽魚是底雜食魚,動物餌、糧食餌都吃 。
  • 鯽魚的咬鉤動作是什麼樣?鯉魚、鯽魚、青魚和草魚的咬鉤動作講解
    我們在釣魚時,不同種類的魚咬鉤,呈現出不同樣式的漂相,魚漂的漂相和魚咬鉤的動作是息息相關的。不同的魚、同類魚在不同的狀況下的咬鉤動作都不一樣,要想學會釣魚,了解各種魚的咬鉤動作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們分別以鯉魚、鯽魚、青魚和草魚為例講下魚兒的咬鉤動作。
  • 夏季這樣釣黃顙魚,一旦咬鉤就不會再吐出來!
    若釣到一條後一定要堅持繼續作釣,往往都會接連中魚。不過黃顙和鯽魚是不合群的,通常釣到黃顙的地方很難釣到鯽魚,當然若是能釣到黃顙可要比釣鯽魚更有成就感。作為一個兇猛的魚種想要垂釣黃顙可是不能硬碰硬的,俗話說柔能克剛即使它再兇悍也無濟於事。不過想要做到這些就要對其足夠了解才能對症下藥,這要比千篇一律的理論靠譜的多,下面就來說一說老釣手們是如何做到的?
  • 有魚咬鉤卻還是釣不上來魚?要找對方法,改變思路!
    ,魚口很好卻就是不中魚,那麼我們該如何來應對這種有魚咬鉤卻釣不起的情況呢?我們在釣鯽魚的時候,裝鉤的餌粒一般都以黃豆大小最為合適,化散速度快的可搓花生米大小。如果餌粒太大了,鯽魚是吞不進的,這就是我們經常見到浮漂有吃餌的信號,卻總是拉不上來魚的主要原因之一。2,餌粒是否過硬,釣魚初學者對餌性的不熟悉,往往是生怕餌料化得散太快了而把餌開得過硬,這樣的話狡猾的魚兒是一咬就吐,自然是拉不上魚的了。
  • 冬釣大鯽魚,蚯蚓餌料的升級用法,魚咬鉤更猛,萬能釣餌不是蓋的
    冬季釣鯽魚,用蚯蚓做餌其實還是非常「科學」的。因為冬季釣小水面為主,在很多河溝支汊釣野生鯽魚,商品餌很多時候效果不好。這是因為小水面中有豐富的藻類,也有豐富的水生昆蟲資源,吃慣了這些食物的鯽魚對有較多添加劑的餌料往往不敢吃,這種現象在夏秋季節非常明顯。
  • 鯽魚咬鉤的四種常見漂相,看到這些動作的時候提竿,中魚率100%!
    鯽魚吃餌的動作非常的標準,在95%以上的情況下,鯽魚的吃餌動作都是先吸後吐,覺得餌料沒有任何問題的時候才會吞入口中,然後抬頭遊走,所以我們浮漂在作釣鯽魚時一般出現的動作都是:首先一上一下,一下一上的點動幾次,然後又徐徐上升,此時提竿必中鯽魚!
  • 露出鉤尖魚就不咬鉤?
    在春天釣鯽魚很多人喜歡用蚯蚓做餌料,關於用蚯蚓釣魚有個很有意思的爭論:要不要露鉤尖?露鉤尖會不會影響魚口?相信很多釣友在初學釣魚的時候都聽老釣友說過這樣一句話:釣蚯蚓千萬別露鉤尖,魚兒看到鉤尖就不會吃餌了。不知道其他釣友怎麼認為,反正路人甲小時候是信了老釣友的話。
  • 管子餌的防掛鉛頭鉤掛法
    不過有些時候,管子餌也是非常好用的精細餌,配合細線輕小的鉛頭鉤,可以很好地發揮觸鬚的細微動作刺激鱸魚咬口。另一方面,管子餌因為身體比較粗胖,在曲柄鉤釣組中留給刺魚的空間不大,遇到一些肉厚的管子餌,用曲柄鉤釣組往往造成著鉤率低下。此時,用一般的鉛頭鉤露鉤尖可以提高著鉤率,但是沒有擋刷的鉛頭鉤則容易掛底。
  • 野釣的時候,窩子裡有一大串魚泡,但就是不吃鉤的原因在此
    魚星受到外界的聲響會消失,而沼氣泡則不會。小結:從魚星的產生就可以知道,魚星是由於魚兒覓食是產生的(追星釣就是依據這個的)。也就是說,如果不能正確的判斷出是否為真正的魚星,很有可能是調整是徒勞的。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窩量就會出現窩量打的多,魚兒容易吃飽,降低咬鉤的機率食物現象。你想呀!如果窩料過多的話,兩顆小小不起眼的餌料,魚兒找到確實也是不容易的。況且,野外的魚兒對於餌料的選擇並不嚴格,哪還會刻意的去選擇鉤上的兩個餌呀!除非是餌料誘惑力很大。窩料好於餌料造成魚兒不咬鉤個人認為:在窩料和餌料的選擇上是需要有所區別的。
  • 別看它個頭小,咬鉤卻很兇猛,淺談太陽魚的釣法及用餌
    但需要注意的是「可存活」不代表「會進食」,像鯉魚草魚這類魚種適應水溫能力也挺強,一二度一樣死不了,但水溫低它活性就差了,活性差就不會進食。太陽魚也是這個道理,一般是天氣熱會比較好釣,氣溫高、水溫高覓食的積極性就越強。2、太陽魚是中上層魚類,食性較雜主要以浮遊生物以及水生昆蟲為食,也會吃小魚小蝦和一些軟體動物。
  • 路亞餌還在用三本鉤嗎?你OUT了
    看看鉤尖掛在魚嘴上的部位當單鉤鉤住一條大魚時,它就會牢牢掛住這個點並且不會放開,因為它們具有較大的彎曲形狀,即使在骨頭上也能深深地固定住。當魚竿刺魚時,拉動的所有動力都聚集在這個點上時,鉤入力會很大。通常情況下,單個鉤子會從口中抓住魚,並且由於其形狀和輕巧性在進入魚嘴時鉤入更深。相比同等目標魚大小選擇的路亞餌,單鉤不僅鉤門寬、更長而且更粗,不會像大多數三本鉤那樣容易地彎曲或拉直。三本鉤追求輕,鉤尖非常鋒利,相比單鉤要細很多。幾斤重量生性兇猛的肉食魚在瘋狂擺頭洗鰓或者亂竄亂衝的力量,很容易讓三本鉤的鉤尖變彎變形,以至於撕裂魚皮而導致脫鉤。
  • 窩子裡有魚泡。就是不吃鉤的原因分析
    經常碰到有人說窩裡有魚星就是不吃鉤,本人野釣也碰到無數次這種情況,這個問題也屬於老生常談了。個人多次思考並試驗,感覺因為以下幾點情況造成的。下面就簡單說下吧。第一個,河底有淤泥,餌料比重大,餌料沉底進入淤泥層了。解決辦法,餌料加入雪花粉之類的狀態粉,減輕比重。
  • 天氣冷,連板鯽都不咬鉤了?那是你沒試過這用餌秘訣,莫洩露哦
    細心的釣友就會察覺到,無論哪個季節都可以垂釣鯽魚,只不過到了寒冷的冬季,要麼沒有吃口,一有吃口準是大板鯽所為。當然今年的霧霾天氣特別多,要想在這樣的天氣下釣好魚,除了靠運氣,餌料用法也挺有講究。所以下面就來分享一下,關於冬釣鯽魚時的一些用餌思路,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
  • 有魚咬鉤提竿沒魚?這些原因和解決方法,掌握之後更優秀
    釣魚是一項變化多端的活動,尤其是魚口問題,在實際作釣中,總會遇到很多種情況,其中有魚咬鉤,但是提竿卻不見魚。不管是新手還是老手肯定都能碰到這個問題,老手是會去分析其中的原因所在,而新手的話,由於作釣經驗不足,可能會產生許多疑問,最後搞的一頭霧水,對垂釣失去信心。
  • 拋竿垂釣時串鉤,爆炸鉤,餌籠釣組三種組合型釣鉤的優劣和應用
    依稀記得自己第一次使用拋竿時,因為不認識也不會使用組合型釣鉤,從而操作失誤鉤到自己的場景,也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再發生到新手身上,所以咱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組合型釣鉤。關於組合型釣鉤應用在拋竿上面的組合型釣鉤中的釣鉤,其實和我們平常所用的釣鉤沒有多大的差別,如果硬要說差別的話,就是組合型釣鉤所用的大部分會是有倒刺的釣鉤,來配合垂釣使用,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減少在控魚時出現跑魚的現象。
  • 哲羅魚咬鉤後不能急於拉魚上岸,因為哲羅魚勁大力猛,性情兇暴
    羅非魚吞鉤後,常常將食鉤含在口中不遊動。所以從魚漂上反應是漂由直立變側斜,很少上下跳動,也就是一般講的「拉小漂」狀。若是星漂,反應較為明顯。當發現漂的反應後,應立即提竿,將咬鉤的魚拖出窩點,再提拉上岸,其目的是為了不驚散魚群。由於羅非魚不怕驚擾和反應遲鈍,所以發窩後,可以在短時間釣到許多魚。
  • 朝天鉤的好處及綁法,愛釣魚的你得看看!
    談到朝天鉤,就不能不說傳統釣—長竿短線釣。朝天鉤的組配通常是由一根主線直接拴於留底色的鉤槽中,浮標主要用七星標和站標。由於鉤墜一體,當魚咬鉤時,魚訊多為送標,只有草魚、青魚、鯉魚等個體較大的魚咬鉤,浮標才會顯示為黑標。朝天鉤的使用範圍極廣,它是野釣的主要釣具。一根手竿配上一副傳統釣組,即可應對野釣複雜的自然環境。此外,還有更為靈活的機動性,釣草塘的優勢。這都是懸墜釣無法與之相比的。
  • 一般情況下,魚咬鉤後,釣手要儘可能地向水邊靠近
    1、魚上鉤後應注意什麼?一般情況下,魚咬鉤後,釣手要儘可能地向水邊靠近,以便利用儘可能大的水域與魚周旋。特別是釣到大魚後,要充分遛魚,避免魚碰岸邊,以免線斷魚跑。有不少初學釣魚的人,在魚咬鉤後,總是提起魚竿向後退,有些使用海竿的人,一邊搖輪收線,一邊不斷地向後邊退步,離水邊越來越遠。這樣做,有可能使上鉤的魚跑掉。
  • 海鱸路亞經之鉛頭鉤釣組篇
    另外,好的頭部形狀加上合理的重心設計會使鉛頭鉤落底後呈現出頭下鉤上的泳姿,能有效避免擬餌在水下礁石區掛底。適合用於路亞海鱸的鉛頭鉤需具備以下條件:重量在15~40克,以25克左右的鉛頭鉤為使用重點;頭部仿生效果好,顏色醒目;鉤條鋒利、結實,耐鏽蝕,在落底後能呈現鉤頭朝下、軟餌尾部朝上的站立效果;鉤頭下方能安裝輔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