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野釣,水裡有魚可就是不吃餌料,這3個小竅門能讓魚立馬吃食!

2020-12-04 釣魚人大熊

很多釣友反映,有時候野釣時明明看到水裡有魚,拋餌後,魚就是不咬鉤!簡直氣死個人!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怎麼解決這些魚不開口吃餌

料的問題快速上魚呢?今天講講3個有魚,但是魚不咬鉤的解決方法!

1.窩料中有魚但魚不吃魚餌!

這種一般都是打窩子打得太重口味了的原因,不外乎2個原因:

1)窩料的味道做得味道太濃了,能把魚從遠處誘過來,但是誘過來後又被燻到不想吃你得窩料了。

2)窩料量太大了,而且適口性比魚餌還好,魚都去吃窩料了,誰還理你的那個小魚餌?

應對策略:

1)直接換釣位,換稍清淡的窩料重新打窩誘魚。

2)如果不換釣位,將餌料選擇和窩料不同的味型,如,打窩用的主腥香,釣餌則用麥香味或者玉米甜味。

3)重窩料一般都是頭天晚上打,第二天白天釣才合適,所以平時不要犯這種打一斤窩料,一個小時左右就去釣的事,第二天去效果更好!

2.換了垂釣餌料品種和配方後,還是沒魚吃!

有些釣魚見沒有魚吃,換了一種商品餌、過一陣又換一種,再沒魚吃,又換配方,可是依舊沒魚吃,這就要綜合考慮了,要注意如下幾點:

1)尤其是在氣溫突降時,水溫持續下降時,魚類開口機率非常小,無論什麼魚餌都不會吃的。

2)野外釣魚時,商品餌並不適應野魚的覓食習慣,這也是正常的,每個地方的魚的餌料喜好也是不同的。

應對策略:

1)垂釣前查看天氣,需要根據天氣的溫度變化,氣壓變化等情況科學安排釣魚時機,如持續升溫的晴天或者連續下雨的雨天都是釣魚好天氣。

2)碰到當地魚不適口商品餌,換了餌和配方後依舊空軍時,要試試本地魚類餌料,上次我釣魚人大熊去廣東東莞大嶺山鎮的一處野河釣魚,也是沒有魚口,換了3次餌料無口,直接從河邊的石頭縫裡摸了點河蝦和田螺,河蝦用尾巴,田螺砸碎弄出田螺肉,才10分鐘左右就開始有口了,釣了3條2斤多的小鯉魚和6條小鯽魚,為了測試效果,換成藍鯽商品餌後,又是個把小時沒魚口,野釣,需要自己摸索,這一點尤其重要!!!

3.都看到魚到水面挑釁了,就是不吃!

上周釣魚人大熊去東莞的馬尾水庫,一朋友說拋投餌料的地方魚都在線旁邊遊動都不吃,問我什麼情況,我去!你這最基本的常識都沒有。

1)這是鰱魚啊大哥,你用的918+速攻2號釣釣羅非或者鯽魚鯉魚還沒問題,釣鰱魚真有難度。

2)鰱魚和鱅魚這種基本活躍水層在中上層,你釣底,到底想鬧哪樣?

應對策略:

1)認清垂釣魚種,這是一個釣魚人最基本的要求,釣鰱魚用鰱魚餌,霧化好是第一位的,餌料味型選酸臭或者發酵的味道的效果較好,打窩的話就不要用什麼酒米了,用那種5塊錢就能買3斤的做豆腐用剩下的豆腐渣是最好的,霧化好,味道也適合鰱魚。

2)了解垂釣魚類的生活習性,孫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釣魚也是一樣,要了解魚,例如白鰱魚的生活水層在中上層,所以垂釣時將魚餌調到中上位置,雖然偶有釣底也遇到的,但真心不多。釣鯉魚鯽魚這種底層魚類,就要釣底了,有些釣了幾年魚連鰱魚,鯉魚都不認識,水層都不知道啥意思的,我都替他著急。

本文釣魚人大熊純手打,這3個技巧旨在為野釣時一直有魚沒口時的兄弟們解惑,雖然釣魚是一項娛樂運動,但是也包含了一些科學的釣魚方法,多學習多進步才能釣更多,當然了,小弟還沒上升到只為娛樂不為魚的境界,希望各位釣友兄弟們冬季也能魚獲滿滿!

相關焦點

  • 窩點裡有魚泡!但是魚不吃是怎麼回事?
    馬上就要到我們釣魚人垂釣的黃金季節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窩點內有魚或者說有魚腥(魚泡)但是這個魚不吃是什麼情況?以及魚起浮不下底等情況的建議。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分析:第一點:塘底或者是我們經常野釣的釣點,下面的醬層也就是淤泥比較厚。
  • 野釣的時候,窩子裡有一大串魚泡,但就是不吃鉤的原因在此
    關於餌料味型的選擇上,釣魚界不是有「春香,夏淡,秋濃,冬腥」這一句話嘛!實際上這個就是可以作為一年四季釣魚餌料選擇的整體思路。事實上,這句話也和魚諺一樣,只要按照這個選餌思路,漁獲上多少還是會有一定保障的。所以說,餌料味型對路的問題也是很重要的。雖然是野釣,魚兒對於餌料的味型不是很挑剔,但這個大的方向還是要遵循的好。
  • 窩子裡有魚泡。就是不吃鉤的原因分析
    經常碰到有人說窩裡有魚星就是不吃鉤,本人野釣也碰到無數次這種情況,這個問題也屬於老生常談了。個人多次思考並試驗,感覺因為以下幾點情況造成的。下面就簡單說下吧。第一個,河底有淤泥,餌料比重大,餌料沉底進入淤泥層了。解決辦法,餌料加入雪花粉之類的狀態粉,減輕比重。
  • 偏口魚釣不好?先來了解一下它們,再去作釣,魚獲立馬變不同
    作為一個有過很多實際作釣經驗的釣魚人,你一定遇到過這類水域,就像一些時候,某某人邀請你去釣魚,但是他不是釣魚人,所以他只能告訴你那個塘有許多魚,因為大家都能看到有魚在水裡出沒。所謂隔行如隔山,那些人卻不知道怎麼作釣,你興衝衝地來到水邊,看到滿塘的大魚,心裡激動地說不出話來,心想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總算能爆護一次了。
  • 龍魚為什麼突然就不吃食了?
    水族圈裡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老青年。今天我們來聊一下龍魚為什麼會不吃食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重點講到後來就只有三個字,哪三個字呢?就是龍魚它不舒服。那龍魚為什麼會不舒服?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具體的原因。
  • 冬季釣魚魚不開口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一是天氣狀況溫差過大,窩料的氣味雖將魚引過來,但魚吃食慾望差或躁動,只是在附近跳來跳去,有時有魚泡但是不見口。 二是野釣處電打魚太多,有專家說魚的記憶只有7秒,我自己認為不對,野釣處長期被電打,魚就會閉口,好長時間時間不開口,都不敢到河邊進食。 三是魚塘裡長期作釣的滑口魚,黑坑、競技池 裡的老江湖,上過當的老革命,像這種魚警覺性很高,只吃窩料不吃餌料的。
  • 剖析魚的吃食方式及習慣
    釣魚愛好者都有這樣的體會,就是魚吃食的時間是呈周期性的。一咬鉤就可連續釣一陣子,一旦不吃食,你的釣餌再好魚也不上鉤。當然影響魚類攝食的因素有很多,如季節、天氣、水溫、水質、水體溶氧量以及空間的聲響等,但魚覓食和恢復體力主要還是隨其生理性周期變化而變化的。所以,垂釣時應注意掌握魚類的這復體力主要還是隨其生理性周期變化而變化的。
  • 野釣大板鯽什麼餌料好?三種餌料,商品餌料只能排最後
    釣友問想釣半斤以上的鯽魚,該怎麼選餌料?半斤以上的鯽魚可以稱為大板鯽了,在現在的野釣資源中,很多水域幾乎已經見不到了!有這種大板鯽的野釣水域,魚的數量也不會很多,並且它們覓食時警惕性非常高,除春季產卵期外,很少近岸覓食,所以我們野釣時,很難釣到大板鯽!雖然大板鯽難釣,但是作釣時用對方法、餌料還是會能釣獲!
  • 窩子裡有魚卻不咬鉤?無非就是這5個原因,解決後魚就不難釣了
    在自然水域釣魚,魚情變化是最多的,常常會因為各種外界因素的幹擾而讓魚情發生變化。有時候同樣的餌料,同樣的釣位,昨天和今天的魚口都有很大的區別。明明感覺今天和昨天的溫度也沒有太大變化,可就是沒魚吃餌,有時候甚至感覺到窩子裡有魚,可浮漂就是不動。
  • 沿海釣友的「入門魚」吃食大膽,索餌兇狠,有一股蠻勁
    這是一個頗可玩味的發音,可能是因海鯰魚吃食大膽,索餌兇狠,有一股子「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蠻勁;還因為它食餌決不鬆口的特點,釣魚人往往覺其憨,就像北方人常說的「像個棒槌」。是否因此而名,這也只是我的戲說;但不可否認的是,海鯰魚是很多沿海釣友的「入門魚」。海鯰魚常寄居於蟶、蟹的養殖塘,但它們從何而來,從何而去,卻沒人能說清楚。
  • 蚯蚓一直在泥土中,都沒和魚見過面,為什麼水的中魚卻喜歡吃?
    我們一直用第一個吃螃蟹的形容大無畏的勇敢者,所以對於人來說,食物能不能吃,首先就是眼睛看作初步判斷,然後就是鼻子聞聞是不是有刺激性的味道或者臭味,最後就是用舌頭嘗嘗有沒有特殊的味道,一般苦味就是不能吃的警告!
  • 空鉤調平水就是抓死口?做好這幾個細節,包你每個頓口都上魚
    另外,餌料入水後會有一個融散的過程,浮漂對鉤餌的牽制力也會隨著餌料在水底的融散而變化,但是在調平水的時候,這種作用力就要小得多。,2,調平水的時候也能很輕鬆的在釣底和釣浮之間轉換。比如說你在釣底的時候發現魚上浮了要釣浮,如果在調高釣低的時候如果控制不好鉤重和餌重,就要重新加鉛,換鉤,換浮漂等等。
  • 野生魚都吃什麼食物?了解習性選對餌料,還不輕鬆爆護?
    魚吃什麼食物?不同的魚吃的食物各不相同,魚類是食性廣但攝食量不大的低等變溫動物,淡水魚類一般腸道細短,有的甚至無胃(鯉魚、鰱魚等),新陳代謝速度較快。因此,魚的一個攝食特點就是少吃勤食、嗜吃含高蛋白的優質食物。
  • 野釣為什麼釣不到魚?可能出現了這些問題,快來學習下
    我們現在很多的釣友會外出進行野釣,那麼我們大家知道為什麼我們在野釣的時候釣不到魚嗎,因為我們在去外面野釣的時候,帶的漁具基本上就那麼多了,因為在回家拿我們也是比較不方便的。那麼小編就帶大家來分析下我們野釣釣不到魚的原因。
  • 老漁夫不外傳的野釣草魚三個技巧,天氣悶熱下也能杆杆中大草魚
    夏季的草魚個頭大,非常受到釣魚人的喜愛,但是呢,天氣悶熱的時候,釣魚人不舒服,草魚也都不願意出來,想要釣到大草魚,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外傳的高溫野釣草魚的三個技巧,讓你在天氣悶熱下也能杆杆中大草魚「黃金」釣點釣點的選擇至關重要,釣點選不好,等多久都不會有魚,高溫下想要釣大草魚
  • 餌料搭配的幾個要點,讓魚「不見」魚鉤只見餌料,不怕魚兒不上鉤
    餌料搭配是臺釣釣法中比較重要的技巧,需要長久的累積才能搭配出更適合魚情的餌料。對於野釣來說,魚種多,大小不一,如何讓餌料適合多種魚的口味,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學習餌料搭配,建議就是從開單餌學起,了解幾種常用餌料的特性、味型、比重、狀態,多種餌料搭配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 野釣偶遇這種「山溪魚」,這次真的有口福了,釣友們有吃過的麼?
    野釣偶遇這種「山溪魚」,這次真的有口福了,釣友們有吃過的麼?野釣最大的樂趣就是充滿未知,經常會有意外的驚喜等著我們去探索,釣友們應該都喜歡這種感覺吧!喜歡野釣並不是為了把魚賣了掙錢,大多數釣友都對這種野味情有獨鍾就是為了吃,我就是一個十足的吃貨。有一次在一個山溪的入口處偶遇這種極品野生山溪魚,100塊錢一斤都沒賣,釣友們有沒有認識的?這種魚學名花骨魚。
  • 大頭泥魚吃吃吃
    看那張大嘴,似乎頭有多大,它的嘴就有多闊。是不是生了張大嘴闊嘴,就很貪食,離不了一個吃?泥魚還真能吃,或者很貪吃。像小魚、小蝦、沙蠶之類的,凡能吞得下,它都吃。吃出了一種味道,一種無所畏懼的貪吃情性。既然天生一張大嘴,何以不吃?不吃白不吃,吃了還要吃。有吃不吃,真箇笨啊。——不知泥魚是不是這麼想的?
  • 春季野釣鯽魚和鯉魚有什麼技巧?這5個要點要記牢!
    魚兒在冬天,由於缺乏食物,天氣冷,活性不高,等等因素,忍飢挨餓。到了春季,逐漸開口吃食。一、釣位選擇技巧野釣,4至5月份,釣友們要儘量選擇水草附近,釣草洞。或者在水草前面一點的位置作釣,只要不影響拋竿,都是不錯的釣位。切記,不要釣的太深。春暖花開的時候,魚也會出來曬曬太陽取暖。淺水區,溫度上升快,含氧量高,水裡有浮遊生物。此時釣友們要儘量選擇2米以內水深,背風,向陽位置垂釣。大壩附近,或者水下有亂石堆處,大壩曬太陽之後熱量傳遞快,這些都是很好的釣位。
  • 當養殖魚進入野河,如何能釣得快又多?做好這些你就是河冠
    放生的魚多為養殖魚,和黑坑的魚、菜市場那些賣的魚沒兩樣,這種魚對餌料不怎麼挑剔,基本是給什麼吃什麼,所以無需過分地講究配方,去年野釣時和一老大爺聊天,人家用蚯蚓都能釣幾十斤呢。釣這類被放生到野河的養殖魚,能釣多少總體來說只和兩個因素有關,第一是被放生的魚的總數及垂釣的人數,放的魚越多釣的人越少,那麼每個人分到的魚肯定就多了,這和分蛋糕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