餌料搭配的幾個要點,讓魚「不見」魚鉤只見餌料,不怕魚兒不上鉤

2020-12-05 釣魚技巧

餌料搭配是臺釣釣法中比較重要的技巧,需要長久的累積才能搭配出更適合魚情的餌料。對於野釣來說,魚種多,大小不一,如何讓餌料適合多種魚的口味,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學習餌料搭配,建議就是從開單餌學起,了解幾種常用餌料的特性、味型、比重、狀態,多種餌料搭配起來才能得心應手。簡單聊聊餌料搭配的幾個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

一、味型

味型是吸引魚進食的第一大要點,魚類有非常發達的嗅覺,對於味道十分敏感。淡水魚的視力都比較差,幾乎都是依靠嗅覺進食,在近處看到實物後才會用得上視覺。釣魚人都知道,不同的魚對食物的味道有不同的喜好,甚至一種魚在不同季節,或者不同的年齡對食物味型的喜好都是有區別的。比如說鯽魚喜歡香、腥,鯉魚喜歡甜、臭,草魚喜歡清香的穀物或者略帶酸味的食物,鰱鱅喜歡酸臭等等。主要釣什麼魚,就需要注意味道需要更符合某種魚的口味。但是一定要注意味型不能隨意搭配,絕對不是什麼味道都加點就能讓多種魚喜歡,味型一定要講究統一不衝突。

二、顏色

細心的釣友肯定都注意過餌料的顏色問題,其中釣鯽魚的餌料顏色是最多的,有紅白黃褐等多種顏色。魚類是能否分辨食物顏色的,而且不同魚類有各自比較喜歡的顏色。我們上面說了,魚進窩往往靠嗅覺,但是進食的時候視覺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時候鯽魚,更喜歡黃白紅三種顏色,鯉魚主要在泥沙中尋找食物,所以土褐色的餌料居多,草魚喜歡進食植物,所以餌料中往往帶有綠色。餌料的顏色在水質好或者差的時候都有作用,比如水春冬季節藻類少,水質好,顏色鮮豔也能誘魚;再比如說水質差,白色餌料比較顯眼。

三、狀態

餌料也需要注重狀態,狀態的好壞直接影響餌料是否適口。但是有一個要點需要注意,魚都是喜歡「吃軟不吃硬」的,就算能咬碎螺螄的青魚也是如此。釣鯽魚狀態非常重要,餌料適口性差的話魚口會稀很多。鯉魚就比較好打發,味型對了狀態還是其次。鰱鱅餌料的狀態一定要有非常好的霧化,因為鰱鱅是濾食性魚類,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吃餌,而是大口喝水過濾水中的懸浮餌料顆粒。餌料霧化好,勢必找小魚,餌料幹、硬雖然可以躲過小魚,但是狀態不好,所以比較通用的方法是增加比重,同時讓餌料粘軟,保證小魚追不上餌料,又能有比較好的適口性和附鉤性。

四、形狀

這一點很多釣友會忽視或者不太重視,餌料的形狀是否對魚口有影響,貌似也沒辦法科學證明。比如說有時候搓餌不上魚,換上拉餌就有口。拉餌相對於搓餌在水中的狀態更自然,而且更輕,絮狀更好,所以魚口更好一些,應該跟形狀還是有關係的。再比如說餌料的大小問題,釣不同大小的魚,餌料大小肯定也是有差別的。還有部分魚口裂就是很小,最典型的就是黃尾鯝,所以搓餌也好,拉餌也好都要注意小一點。面餌其實還好,因為面餌到底後並非馬上就有魚,往往需要泡到絮狀才會有魚吃。不過使用其他的自製餌料更應該注意下,比如塊狀餌料,最好去掉稜角,因為自然界中幾乎沒有這樣的食物。

以上是餌料搭配的幾個要點,搭配餌料還要懂得取捨,主攻魚最好是一種,捎帶著釣其他魚,這樣反而釣得更好。喜歡請收藏關注,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相關焦點

  • 春釣的魚杆餌料方法,看完才知道魚兒的習性,怪不得以前釣不到魚
    魚兒深睡一個冬天,隨著春天的到來,魚兒開始離開水比較深、水溫相對穩定的窩點,遊到水溫相對較高的水域。同時一個冬天的水草、蟲類較多,就給魚兒提供了天然的美味佳餚。所以在淺灘或岸邊釣魚,往往比深水區獲魚多,尤其是鯽魚,三月要產卵,更愛水草。魚兒產卵需要水草等物粘附,水草成了魚兒生兒育女的天然"產床"。還因魚兒膽小怕驚擾,水草可供魚兒躲藏。所以魚兒和水草結下了不解之緣。
  • 釣友私藏:冬季釣鯽魚餌料搭配技巧
    冬季天冷,體積小的鯽魚對溫度的變化感知極強,受水溫變化影響明顯,當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魚便不會活動覓食。即便冬季垂釣的主要對象魚為鯽魚,此時不搭配好餌料也是不行的。由於天冷,鯽魚為補充體力,偏好動物蛋白含量高、味型重的食物,這也是我們冬季搭配鯽魚餌料的重點,下面看看釣魚高手鄧剛為我們介紹的餌料搭配技巧,或許能給我們大家帶來一些幫助。配餌技巧冬季鯽魚吃口較輕,同時對餌料較為挑剔。在搭配魚餌時可以採用純商品餌,如鯽魚套餐、紅色風暴等腥味鯽魚餌配上奶味、果味、千裡香等添加劑,以增加對鯽魚的誘惑性。
  • 冬釣大鯽魚,蚯蚓餌料的升級用法,魚咬鉤更猛,萬能釣餌不是蓋的
    一、直接使用蚯蚓直接使用是有幾個注意事項的,因為冬季魚情比較特殊,鯽魚的進食動作比較輕微,在以前內容中反覆強調過餌料要輕要小,所以冬季就算使用蚯蚓做餌也要注意這個要點。保持蚯蚓始終是鮮活的,這個是第一個要點,氣溫低的季節蚯蚓容易死,注意更換頻率勤快一些。被魚咬過的一定要及時更換。
  • 冬季釣魚配製餌料時,應在食餌中多加香料,以濃鬱的香氣誘魚上鉤
    今天小編想跟大家聊的是餌料的事情,有很多釣手不用買來的釣餌,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自己去配製,那麼用什麼配製呢,配製過程中又要注意什麼問題呢,一起來看看吧!配製餌料應注意:(一)魚的種類不同,食用的餌料也不同餌料的配製應因魚而異,就地取材。漁具店雖有專制的成品餌料,用時也方便,但不一定適合各個地區的魚的食性。使用時應根據本地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 調高釣低餌料輕咋辦?可以把餌料比重增大或者捏大坨一點嗎?
    調高釣低餌料輕咋辦?調高釣低這種調漂方式屬於釣靈的範疇。多使用在窩子裡有魚,釣頻率,沒有小雜魚鬧窩,沒有走水等情況下使用。在餌料自重輕的情況下使用這種調漂方式,很有可能雙餌壓不下去目數導致雙鉤是離底的。那問題來了,如果像題目一樣,我們該如何調整呢?
  • 冬季釣魚,用這種釣法,把餌料遞到魚嘴邊,幫你快速「撬開「魚嘴
    冬季釣魚,天氣越冷越要找魚窩,因為氣溫越低鯽魚活動範圍越小,找準魚窩事關成敗。找準魚窩,把餌料遞到魚嘴邊,雖然冬季鯽魚開口比較差,但是這種情況沒有不吃的道理。如何做到把餌料遞到魚嘴邊,至少需要找準魚窩,下準鉤。
  • 手竿釣黃尾鯝的釣組搭配和調漂方法,能否連竿上魚,這兩點是關鍵
    調漂是要點。一、釣組搭配黃尾鯝體型不大,最大的應該不超過2公斤,比較常見的都是筷子長短的,半斤左右的居多,但是上鉤後的力氣是鯽魚比不了的,所以非常有樂趣。釣黃尾鯝釣組的搭配比較重要,由於黃尾鯝進食主要在淺水硬底的區域,有啃食水底青苔的習性,所以深水中沒青苔,自然就難以釣到黃尾鯝。那魚鉤就不需要太長,4.5的魚竿釣1.5米左右水深就完全夠用了。
  • 釣魚技巧:什麼樣的餌料更受魚兒歡迎?應該要滿足這些要點!
    餌料的好壞影響了收穫,什麼樣的餌料魚更愛吃,這是無數釣友一直追求的。關於餌料搭配其實有不少說法,匯總一些釣魚老司機的經驗,一起看看釣魚到底應該用什麼樣的餌料。
  • 3個雞蛋加白面做鯽魚餌料 餌料入水就被魚兒瘋咬
    現在天氣的溫度一天比一天高,有的時候一下子就到了夏天,溫度過高魚兒就會出現停口的現象,出現這樣的情況唯一的方法就是錯開午時垂釣,除此之外還需要一款適口的餌料,好的餌料可以在溫度不是過高的時候多釣魚,今天給釣友們分享一款黑坑釣鯽魚的魚餌配方,趁著還沒到夏季還能釣鯽魚,拿著這款餌料在盡情的去爆護吧
  • 湖庫中打拋竿應該如何選魚鉤
    因為資源的缺乏,釣魚人又逐漸增多,很多大一點都魚兒都不在岸邊附近遊動覓食了,這也讓很多釣友都開始選擇拋竿,也就是海竿,說到這有很多釣友可能會槓一下,拋竿不是海竿,這裡說一下那個不叫拋竿哈,那個說的是叫磯竿,磯竿和拋竿不一樣,所以不要糾結海竿和拋竿了,今天我們就來來聊一下用拋竿該如何選擇魚鉤,也就是最常見的就是翻板鉤,串鉤,爆炸鉤
  • 春末夏初手竿釣鰱鱅的四大秘訣,連竿上魚不是事,一釣一個準!
    鰱鱅是極其好釣的魚類之一,只要方法得當連竿上魚一點難度也沒有,這就需要充分了解鰱鱅的習性。鰱鱅是濾食性魚類,釣鰱鱅跟釣其他魚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鰱鱅並非真的把餌團吃進去,而是鰱鱅在進食懸浮顆粒的時候把魚鉤不小心吃進去,了解了這個要點,鰱鱅就好釣了很多。
  • 新手釣魚,除了隨便配餌料以外,還有這些壞習慣
    首當其衝的就是胡亂搭配餌料,認為餌料種類多,味道更濃就可以釣到魚,其實這樣是不對的,這樣只會讓魚閉口不吃!當然這個階段很多新手都會鬧出一些這樣的笑話,為了不再讓新手被人嘲笑,今天我來分享一些新手常見的壞習慣,讓大家看這些,其次是為了提醒,其二是有要改正,沒有就要遠離!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 冬季怎樣才能釣到魚?冬季釣魚用什麼味型?冬季釣魚的幾個訣竅
    由於天氣低溫寒冷,導致冬季的魚類很難釣,尤其是一些不耐低溫的淡水魚類。不過,還是有一些魚類是可以在冬季垂釣的,比如鯽魚、鯉魚和青魚等。即使在室外不容易垂釣,還可以到冬釣大棚裡垂釣這些魚,依然可以滿足廣大釣友的釣魚需求。冬季怎樣才能釣到魚?冬季釣魚用什麼味型?
  • 串鉤不掛餌料可以釣魚?這2種釣法感受一下,空手套白狼的感覺
    但是我們在使用的時候,一般是掛上蚯蚓,紅蟲,或者是糧食作物來進行作釣的,只要是禁得住大力拋投的餌料,都能掛在上面用作釣餌的。如果串鉤上面不掛餌料的話,是不是就釣不到魚了呢?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基本原理:七星鉤的魚鉤是有大小型號的區分,但也是根據對象魚大小決定的,比如在釣白條的時候,建議使用最小號的魚鉤,在釣馬口的時候,它的嘴比較大,就可以稍微用大一點的魚鉤。通常情況下是金黃色的,就是利用顏色吸引對象魚,或者在水裡反射太陽光吸引魚,而鉤柄處有螢光珠,在夜晚的時候會發光,魚類看到的話也是會去進行攻擊的。
  • 這種蟲子不僅是金魚的最佳餌料,更是魚兒的天然抗生素
    說到餵食金魚最好的餌料,我們先來介紹一種動物,非常有意思的是這種動物明明是魚兒最佳的餌料,但是對一部分養魚人來說可能有些陌生而對於釣魚人來說,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紅蟲、血紅蟲。,而且魚兒開口性好,上魚機率大大增加,用紅蟲來釣魚,往往能達到爆護的效果。
  • 釣魚:熟悉麝香的誘魚機理,巧妙搭配餌料,聚魚不難!
    麝香用於窩料或餌料誘魚,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一是氣味,前文提及麝香有股特殊的香氣,不只是人喜歡,像河流、湖泊中的鯽魚、鯉魚也很喜歡。並且麝香的氣味分子在水中有極強的穿透力,傳播速度快、擴散範圍廣,能短時間內將附近魚群吸引至窩點;二是麝香中含有一種微量化學物質麝香酮,它能刺激魚的中樞神經,使魚處於興奮狀態,提高魚耐高溫、耐低氧的能力,以間接的方式促進它的攝食。
  • 鯉魚餌料配合解說(建議收藏)
    根據臨場上魚情況,可摻點香精、魚粉或生豆面等,調到魚兒最喜食的口味為宜,裝集團鉤——梅花式、雪花式都好用。為了改善面餌的可見度,可摻入微量核黃素,將其染成金黃色,增加誘把力,但切忌摻多,造成苦味,影響上鉤率。   3.葷餌或活餌。河蝦、紅蟲、蚯蚓、地蠶(地蛆)、油葫蘆、蛐蛐、蛆、玉米蟲、蜂蛹或其他幼蟲等活餌,都是鯉魚的美味佳餚,遇見之後決不放過。
  • 下雪之後天氣寒冷,找對釣點、用對餌料也能釣到魚
    雖然雪後第一天由於化雪,吸收了很多熱量,整體氣溫較低,但水溫卻受到了溫暖陽光的照射,水底往往還會偏暖一點,魚兒更會集中在水底。受陽光的影響,淺水處水溫也慢慢升高,大約下午14時左右達到最高溫度,上魚率最高。我們所認為的雪後寒難釣魚,主要是由於水溫、氣溫突變,魚兒不適應導致的停口、少口現象,但是這種氣溫突變的情形一年四季不知要發生多少次,只不過別的季節我們容易忽視。
  • 明白這五種道理,就不怕在黃河釣不到魚!值得收藏!
    死後的蚯蚓在水中很難引起魚兒的注意,垂釣效果便大打折扣。因此在掛蚯蚓時,可將魚鉤掛在蚯蚓的頭部,任其尾巴在水中來回擺動,吸引魚兒前來吸食。這樣拖著長長尾巴的蚯蚓,一旦被吸入口中,魚兒感覺上當時想吐出已不太容易,上鉤率比截斷的蚯蚓高出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