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手竿釣鰱鱅的四大秘訣,連竿上魚不是事,一釣一個準!

2021-01-09 釣魚技巧

鰱鱅是極其好釣的魚類之一,只要方法得當連竿上魚一點難度也沒有,這就需要充分了解鰱鱅的習性。鰱鱅是濾食性魚類,釣鰱鱅跟釣其他魚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鰱鱅並非真的把餌團吃進去,而是鰱鱅在進食懸浮顆粒的時候把魚鉤不小心吃進去,了解了這個要點,鰱鱅就好釣了很多。不管是手竿釣鰱鱅還是拋竿水怪釣鰱鱅,遵循的都是這個套路。

一、用餌技巧

先說釣鰱鱅的常規餌料,鰱鱅雖然習性大致相同,但是對食物味型的需求是少有區別的。白鰱更喜歡香、酸,花鰱更喜歡腥、臭,所以用餌的味型有差異的話釣到的是白鰱還是花鰱也是有區別的。不過釣鰱鱅的餌料講究霧化好,比重輕,顆粒小,這樣的餌料入水霧化,會形成霧狀的誘魚帶,有極多的懸浮小顆粒在水中,這個是誘魚的關鍵所在。其實釣鰱鱅往往不需要專門準備餌料,凡是霧化好,比重輕,顆粒小的餌料都可以勝任。但是釣鰱鱅用餌量巨大,商品餌成本有點高,多數釣友還是喜歡自製餌料。以玉米粉、細麩皮等霧化好的主料,加酸,加臭來垂釣,效果就非常好,打窩也是如此。

二、釣組搭配

鰱鱅體型大,上鉤後初期有極大的掙扎力度,相對於底層魚類耐力稍差一些,但是前三板斧非常帶勁。所以釣鰱鱅魚竿和魚線一定要皮實耐用,儘量使用稍長的魚竿。釣組搭配的要點在於子線,根據鰱鱅的進食特點,需要讓魚鉤更容易被鰱鱅喝入口中,而要點就在於子線的選擇上。首先子線要長,因為子線長柔軟度會更好一些,而且長子線擺動幅度大,更利於誘魚帶的形成,必要的時候使用pe線也是不錯的選擇。鉤間距要大,要超過鰱鱅魚頭的一半,通常來說10釐米左右比較合適。這是因為釣鰱鱅的時候往往只在上鉤掛餌,餌料霧化後鰱鱅在下面進食,剛好魚鉤在嘴巴附近。魚鉤要大,但是不宜重,鉤條不粗不細才比較合適。

三、浮漂選擇

釣鰱鱅的浮漂需要精心選擇,首先吃鉛量要大、漂尾要長,這是因為釣鰱鱅還是釣浮更好釣一些,雖然鰱鱅餌料比重輕,但是為了誘魚或者留住進窩的鰱鱅,餌團往往非常大,這樣的浮漂才更合適一些。對於翻身速度也有一定要求,翻身儘量快一些,進窩的鰱鱅進食較為兇猛,這樣漂相可以反映的更及時一些。漂尾一定要清晰,目格可以短一些,更利於看漂。鰱鱅的進食不吃咬住餌料,所以漂相較為輕微。漂相上主要以抓小頓口為主,還有動中的靜,比如上浮的時候停住,下降的時候停住,都是鰱鱅的典型魚口。

四、找水層

釣鰱鱅關鍵在於找準水層,通常的套路是氣溫越高釣的越淺,但是還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垂釣水層。甚至相連的兩天,垂釣水層都未必一直。找水層,主要是根據中魚率來推斷的,空杆較多,往往需要釣深點,掛魚身體較多,明顯是釣深了,應該釣淺一些。還需要注意隨著餌料的不斷霧化,懸浮顆粒會慢慢下降,魚層很容易出現越來越往下的情況,所以釣鰱鱅經常是先找準了水層,然後慢慢釣深。

以上是手竿釣鰱鱅的核心技巧,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喜歡請收藏關注,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相關焦點

  • 鰱鱅在早春其實很好釣,只要掌握幾個關鍵點,連竿上魚就不是問題
    筆者最喜歡釣的魚就是鰱鱅了,因為這種魚體型大,力量足,遛魚的時候手感特別的爽,雖然說現在還沒有來到釣鰱鱅最好的季節,但相信有不少釣友已經跟筆者一樣手癢得不行,在早春就要跟幾個釣友一起到水庫釣大鰱鱅了。鰱鱅魚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不管是在南方還是北方,不管在野外還是黑坑都能釣上,作為一種中上層的魚類,鰱鱅魚平時吃的食物主要是水裡的浮遊生物,大家到水庫釣魚,餌料味型一定要正確,不然很難有好的收穫。早春的鰱鱅魚沒你想那麼難釣,掌握幾個小竅門,讓鰱鱅咬鉤並不難,連竿上魚都不是問題。早春一到,水溫就會隨著天氣的變暖而慢慢回升,這就說明各位有可以出釣了。
  • 春季釣鰱鱅,這兩種釣法最優秀,漁獲翻倍不是事,一釣一個準!
    各有樂趣,不過想要釣到超大體型的鰱鱅,還是要用輪子釣遠。一、臺釣法手竿釣法中最好用的就是臺釣了,臺釣鰱鱅樂趣十足。手竿釣就要先找釣點,鰱鱅又不存在魚道的概念,什麼鏵尖、半島、緩坡,貌似對鰱鱅都無效。但是鰱鱅嘴巴饞,嗅覺十分發達,所以可以通過大量的餌料吸引鰱鱅進窩。鰱鱅是中上層魚類,釣浮的效果會好很多。
  • 仲秋手竿釣鰱鱅,就用這種釣法,狂拉到手酸,大魚連竿上!
    鰱鱅主要進食水中的藻類、浮遊生物,草魚主要進食水中的植物,隨著氣溫的降低,水中藻類、浮遊生物、植物開始變少,本質上是食物的變少導致了魚的停口。這兩種魚在第二天春季也是開口較晚的,其實也是食物因素導致的。所以仲秋到晚秋,是釣鰱鱅和草魚的最好時候。介紹下仲秋手竿釣鰱鱅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
  • 夏初兩不釣,一不釣大肚子魚,二不釣紅尾巴魚,這是什麼意思呢
    穀雨一過就是夏,天氣再度降溫的概率也是越來越低,只要不是遇到寒流,幾乎天天都是出門釣魚的好天氣,所以不管是新手還是老鳥,只要條件允許,都是欣然而往;在釣魚的圈子裡,有經驗的老鳥卻說,夏初兩不釣,一不釣大肚子魚,二不釣紅尾巴魚,這話讓很多新手頗為摸不著頭腦,尤其是第二句,是什麼意思呢?
  • 三伏天鰱鱅最好釣,手竿釣鰱鱅,這種釣法最犀利,一釣一個準!
    鰱鱅的垂釣方法主要就三種,無非手竿、吊籃、彈簧餌團這幾種釣法,但是原理都是一樣的。一、釣組搭配三伏天釣鰱鱅,首先晴好天氣,微風為宜,風大了難成窩,反而不好釣鰱鱅。釣鰱鱅,以選擇較大的水面,釣法上自然是釣浮,因為氣溫高水中溶氧不足,鰱鱅自然會上浮。
  • 野釣筆記實戰篇手竿如何釣鰱鱅
    隨著溫度不斷升高,已經開始進入夏天節奏了,白天溫度達到了30℃夜晚也達到20℃左右了,現在我們已經可以開始垂釣鰱鱅了,鰱鱅是我比較喜歡垂釣魚種之一,因為它個體比較大而且衝勁比較強,特別手竿垂釣,手感很棒這也是大多數人喜歡原因之一。那我們手竿該如何垂釣鰱鱅呢?
  • 手竿釣翹嘴魚最佳釣法,當飛鉛釣遇上包食釣,半天狂拉十幾斤!
    翹嘴魚是比較兇猛暴躁的魚類,生活在水的中上層,喜歡進食小魚蝦,也進食熟玉米粒之類的素食。翹嘴魚分布極為廣泛,大小水域中都有,夏秋季節都釣翹嘴的旺季,如果釣大翹嘴,拋竿遠投為宜,比如串鉤掛泥鰍,泥鰍鉤,蝦皮串鉤等多種釣法。
  • 夏季手竿釣鰱鱅,關鍵在於找魚層,這樣操作快準狠,狂拉到手酸!
    只要保持窩點始終有食物,鰱鱅是不會輕易離窩的,所以鰱鱅幾乎是大魚中最好垂釣的魚種,進食的膽子大得要命,真的可以體驗連竿到手酸的感覺。夏季手竿釣鰱鱅,主要是釣浮居多,在釣浮中找準魚層是成敗的關鍵所在。所以聊聊手竿釣鰱鱅找魚層的常見方法,希望能幫到各位釣友。
  • 釣魚技巧:解鎖新魚種,赤眼鱒的兩種垂釣方法,一釣一個準!
    赤眼鱒分布極為廣泛,在四大水系均有分布,只在西南地區極為罕見。別看赤眼鱒的分布很廣,但是很多釣友都沒釣到過。首先來說野生赤眼鱒本身就比較稀少,而且對水質有一定要求,環境不好的地方難以見到赤眼鱒。其次是赤眼鱒是淡水魚中比較難釣的魚種,方法得當才有機會釣獲。一、赤眼鱒的主要習性赤眼鱒又叫野草魚,從體型的角度來說,呈圓滾滾的棍子形狀,跟草魚體型非常類似。
  • 再釣黃河決堤衝出來的大灣:拋竿乏力,手竿魚滿簍,春釣灘是對的
    最近為去哪裡野釣發愁了,去年的幾個漁情好一點的釣點今年不是動工就是缺水,讓釣魚人有點抓狂。今天和波子哥一商量,決定去陳家窯再探個究竟。前段時間那裡拋竿上魚好一點兒,現在天氣暖和了,感覺手竿應該可以了。於是波子哥帶手竿,我帶拋竿,一起欣賞著黃河大堤上的美景向目的地進發。
  • 民間串鉤釣翹嘴魚的兩種方法,沒釣過大翹嘴,可以試試這些釣法!
    翹嘴魚學名翹嘴紅鮊,民間的叫法較多,例如白魚、翹嘴巴、鮊魚、翹子等。分布十分廣泛,全國大小水域均有分布。大翹嘴主要分布在水面廣而且深的水域中,最大可以長到20斤。翹嘴魚善於跳躍和遊泳,非常善於追擊獵食,有翹嘴分布的水域經常可以看到大翹嘴在水面追擊小魚的上面,泛起層層炸水水花。
  • 手竿釣鰱鱅,想要花鰱多白鰱少,篩選餌料最重要
    不是餌料的種類和味型的區別,釣花白鰱餌料味型的區別,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現在的鰱鱅魚,味型區別並不是很大,什麼都吃,最主要的原因而是餌料的「粒徑」大小。就是餌料粒徑的大小,決定了上的是花鰱還是白鰱。說到「篩」選餌料,並不是真得弄個篩子去篩,這樣做就太刻板了,而是憑眼看就大致能分辨出它的粒徑來。過多低於60微米的餌料組成,可以添加大量高於60微米的餌料,來降低它的比例。畢竟大顆粒的餌粉,在誘魚性上要低於細顆粒,誘魚性也重要,必須兩者兼備,只是大於60微米的比例要佔絕對的多數。
  • 天氣熱正是釣鰱鱅的好時候,用上這套技巧,拉上一條就足夠爆護的
    天氣熱正是釣鰱鱅的好時候,用上這套技巧,拉上一條就足夠爆護的。夏季白天氣溫高的時候,什麼魚都不好釣,只能釣下鰱鱅了,鰱鱅在30度以上十分活躍。釣鰱鱅,跟釣其他魚不一樣,鰱鱅是濾食性,餌料霧化必須好,必須要非常好。
  • 初夏升溫自然水域的鰱鱅該如何作釣?老釣友教你三招
    老釣友教你三招夏季初期水溫升高,自然水域的魚類活性增強,作釣的概率大大增加,不僅能釣獲白條,鯽魚等小魚,還能釣獲各種大個體的鯉魚,草魚等,給釣友們提供更多的釣獲機會。最近一段時間,不少釣友野釣時都釣到了鰱鱅,那麼自然水域到底如何作釣鰱鱅呢?
  • 江河野釣鰱鱅,不僅僅只釣浮!你會底釣嗎?
    天氣炎熱的夏季釣鰱鱅最為過癮。本人釣魚喜歡大江裡野釣,釣上魚才覺得有成就感,當然也要資源允許。反正我這邊大江小河遍布,最近電魚的比以往也少了。今天分享下本人平時釣鰱鱅的方法,這邊釣友主要也是喜歡釣鱅魚,也就是俗稱大頭魚。我們這邊小發電站超多,為喜歡垂釣的人提供便利,大家都選發電站儲水庫區作為釣點,選水深3米左右的位置,手竿用5.4米28調的綜合竿。
  • 春末夏初手竿釣草魚,可以試試這幾款自製餌料,誘魚效果翻倍!
    穀雨過後是春末,距離夏季只有20來天,此時氣溫已經很高了,喜暖怕寒的草魚明顯更加好釣了。草魚主要進食植物性餌料,尤其是在氣溫高的季節,各種清淡或者略帶酸味的餌料比較適合用來釣草魚。匯總一點自製餌料,在野釣草魚的時候可以試上一試,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釣浮連竿上雙尾卻不好,小心釣著斷口,手拋窩子時這個細節太重要
    我們有些釣友在釣魚的時候有過這樣的情況,就是在釣浮的時候剛打過窩子沒多久就能連竿上雙尾,本來上雙尾對於釣魚人來說是一件高興地事,但是小心這種情況後來多數都會斷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窩子剛剛打好就連竿上雙尾證明窩子裡已經有一部分的魚聚集,這時候連竿上雙尾而其餘的魚就會很快將窩子裡的食給吃掉或者下沉。如果當你發現斷口的時候在開始續窩就等於又重新開始誘魚,從零開始。如果過於追求釣雙尾,你在下鉤的時候間隔就會加大。剛開始幾竿是爽了,但是後面很可能沒魚給你釣。那怎麼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 春釣草魚,夏釣鯉,秋釣花鰱,冬釣鯽
    鯉魚、鯽魚、青魚、草魚和鰱鱅是最常見的淡水魚類,而且青魚、草魚和鰱鱅號稱是四大家魚。上述這些魚類都是釣魚人垂釣最多的魚種,深受廣大釣友的垂青。那麼,怎麼才能釣好這些魚類呢?我們先從這些魚類所喜歡的食物來講起,為各位釣友提供餌料的選擇參考。
  • 釣友們都釣過馬口魚,但是具體怎麼釣說不清楚,比如螞蟥釣法
    這種魚吃食兇猛,喜歡群聚群遊活動,以小魚、幼魚和水生昆蟲為食,容易釣獲。釣友們因其就餌果斷,中魚頻率高,拉力強,對它愛不釋手。它在我國分布廣泛,從東北的松花江、嫩江到黃河的中下遊及珠江水系均有馬口魚的身影。教科書中記載一般體長為二十釐米,體重最大為三兩左右。因筆者釣魚時候極少帶相機,去年發過一文過斤大馬口,魚友多有懷疑。
  • 冬季如何釣起鰱鱅?乾貨解讀:低溫釣鰱鱅的2大核心3個基礎
    我個人的想法是,冬季釣鰱鱅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畢竟咱們都知道魚不想吃食的時候,你就算把食物放到它嘴巴也未必能釣起來,更關鍵的是在這個季節,恐怕連鰱鱅藏在哪都不知道。如果釣點是在江河,我是直接放棄的,但釣友問的是水庫,相對來說水域面積沒有那麼大,故難度也降低了不少,還有得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