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這五種道理,就不怕在黃河釣不到魚!值得收藏!

2020-12-03 釣魚七天樂

黃河為中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素有「一瓢河水半瓢沙、一石河水六鬥沙」之說。因此在黃河河道釣魚,倘若沒有一技之長,就算是黑坑高手,到了黃河也肯定是一籌莫展!

釣友老韓可以算得黃河上的資深釣魚大師,十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對黃河野釣的熱愛,沒事到黃河垂釣,便成了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情。每次朋友們和他一起出釣,魚獲最多的永遠是他,這其中肯定有不少奧秘。下面就給廣大釣魚愛好者分享一下!

1、釣餌篇:選對釣餌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黃河河道食物匱乏,魚兒往往飢腸轆轆,只能以水中漂浮的雜草、小昆蟲以及上遊衝刷下來的農作物為食。由於黃河河道較長,魚的密度較低,黃河的急流也註定無法通過打窩誘魚,在此種情況下,釣餌的重要性就顯而易見了。魚類雖然是雜食動物,但嗜葷性是黃河魚的共同特點,因此在選餌上,腥味釣餌為首選。

(1)蚯蚓作餌:蚯蚓獲取比較方便,一般的漁具店都有售賣,黃河野釣時需選擇個體中等的蚯蚓,太小的很容易被水衝掉,太大的魚又不易入口。蚯蚓在掛鈎時很有技巧,有的釣友往往嫌扭動的蚯蚓掛鈎困難,將其拍死或截斷後再掛鈎,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死後的蚯蚓在水中很難引起魚兒的注意,垂釣效果便大打折扣。因此在掛蚯蚓時,可將魚鉤掛在蚯蚓的頭部,任其尾巴在水中來回擺動,吸引魚兒前來吸食。這樣拖著長長尾巴的蚯蚓,一旦被吸入口中,魚兒感覺上當時想吐出已不太容易,上鉤率比截斷的蚯蚓高出許多。

蚯蚓掛鈎方法

(2)小魚作餌:黃河中有很多掠食性魚類,如翹嘴、鯰魚、赤眼鱒、團頭魴都是比較兇猛的肉食性魚類,這種魚往往和河道中的小魚作為食物,因此在選擇釣餌時可以因材施釣,將釣上的小魚截斷掛鈎,這樣就很好的避開了小雜魚鬧鉤,釣上的往往都是鯰魚、翹嘴等大型的魚類。

(3)商品餌選擇:黃河魚都有嗜葷性,因此選擇商品餌料時,可用腥味較大、含有紅蟲粉、蚯蚓粉、蝦粉等成分的餌料,開餌時千萬要注意不宜放過多的水,比在水庫、池塘時少三分之一即可,可加入一定數量的拉絲粉、或麵粉,讓魚餌更黏一些,避免被水流衝走。由於是流水作釣,若2分鐘內無魚咬口,就要進行換餌,避免魚鉤上長時間無餌,影響垂釣效果。

(4)蠐螬作餌:蠐螬是一種莊稼害蟲,但它卻是野釣的天然餌料,採用這種蟲子去野釣,上鉤的往往都是草魚、鯰魚、翹嘴等大型魚類,讓商品餌顯得相形見絀。不過現在使用這種蟲子釣魚的人越來越少了,畢竟一是它看起來實在太醜陋,讓人不寒而慄,二是這種蟲子也難以獲得,只有在莊稼地或者糞坑等地方才能尋得。因此,只有上了年紀的釣魚人,才會用這種釣餌。之前有老漁民採用這種釣餌,用拉砣釣法,將蟲子掛在鉤上,一頭系線,最下面掛上鉛砣,將砣扔到水中,線的另一頭栓到岸邊的樹枝上,第二天過來收線,上鉤的往往都是大魚。

莊稼地裡的蠐螬

使用這種魚餌,有諸多優點:一是不招小魚,小魚往往難以吞下,給了大魚上鉤的機會。二是蟲子入水後不易死亡,誘魚時間長。三是氣溫穿透力較強,能引來大魚咬鉤。當然,如果能用火將蟲子輕微烤一下,燒出那種脂肪的香味,往往讓水中的魚兒難以抗拒。

2、釣位篇:深淺結合,不宜死守

選址是野釣的精髓,好的釣位往往能否戰勝一切神餌,尤其是在黃河流域,水多魚少,釣位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黃河河道有不少回水灣、攔河壩以及亂石較多的坑和坎,這些地方都是魚兒藏匿的最佳場所。根據老韓多年的野釣經驗,在黃河壩頭的亂石堆作釣,選擇4-5米的深水區,釣到的往往是個體較大的黃顙魚、牛尾巴、鯰魚、鯉魚等魚種。而在水流較緩的回水灣,上鉤赤眼鱒、花妞的機率較大。有時在一個釣位若一個小時無魚開口,應果斷更換釣位,選擇人找魚的方式,往往能獲得喜人的漁獲。

黃河回水灣

3、釣具篇:手竿、拋竿相結合,提升垂釣效率

在選擇釣具時,可以結合釣位情況,因地制宜的選擇拋竿、手竿等施釣。岸邊為淺灘時,手竿無法施展,可以選擇拋竿作釣,在橋底、壩頭等水位較深的區域,選擇5米4以上硬調性的手竿即可。當然也可以手竿、海竿相結合,手竿專注深水區、海竿打向旁邊的淺灘,既互不幹擾,又能釣上不同類型的魚。黃河裡的水是流動的,大多數情況下無法用魚漂,看漂釣魚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此應該選擇看竿稍判斷魚口,竿稍抖動下拉,為魚吃鉤的典型動作,這時候要立即提竿!可以在竿稍處系一小紅布條,更加醒目,便於觀察。在選擇拋竿時,最好選用稍微硬一點的海竿,以便對抗黃河的水流,竿子過軟往往容易被水流衝刷拉彎,不宜觀察魚兒咬口的動作。

拋竿回水灣作釣

4、水情篇:落水出釣效果好

與其他自然水域的「漲水魚、落水蝦」不同,黃河河道漲水時,往往將岸邊的垃圾一併衝起來,水中漂浮物過多,且含沙量較大,一是容易掛鈎,二是魚兒很少開口,出釣效果差。因此若黃河水位較前一日大漲,出釣往往效果較差。尤其是在6-8月份的汛期,水位漲落無常,出釣前可到網上查詢一下近期水位及水流量變化情況。黃河河道最理想的水情為水流量在500立方米每秒左右時,水流緩慢,岸邊的灘涂露出水面,河水清澈,水域面積變小,魚的密度相對增大,為出釣的大好時機。

黃河落水鯰魚

5、氣溫篇:高溫好於低溫

黃河河道的水溫低於其他河流,早春時,其他自然水域的魚兒已陸續開口,但黃河河道的魚兒,直到「五一」前後才會陸續開口。因此5月下旬到9月底都是較為理想的作釣時間,尤其三伏的高溫天氣裡,黃河水溫剛好能達到20多度,此時河中的魚兒食慾最為旺盛,往往瘋狂咬鉤,運氣好的話,還能釣到甲魚。但氣溫過高人容易中暑,需選擇有風的天氣,此時黃河河道的風能驅走炎熱的高溫。但防曬服、防曬霜、遮陽傘這些肯定也是必不可少的裝備。11月份以後,氣溫轉涼,此時往往只能釣到花妞等冷水性的魚,出釣效果大不如前。

黃河冷水魚-花妞

以上是釣友老韓帶來的五點黃河野釣經驗分享,如果您有更好的野釣秘籍,歡迎在留言區分享給大家,祝願大家都能釣到大魚,漁獲滿滿!

相關焦點

  • 黃河鱉!黃河鱉!終於可以去「釣鱉」了
    「麥稍黃,釣鱉忙!」,這是黃河流域釣魚人中流傳的一句諺語,意思是在麥稍發黃的季節,正是野釣黃河甲魚的大好時機。每年的6月份,正值黃河的酷暑季節,氣溫升高,在水底蟄伏了大半年的黃河甲魚,終於來了!此時如果方法得當,在黃河灘中很容易釣到正宗的黃河鱉。
  • 在黑坑為什麼釣不到魚?黑坑釣不到魚的真正原因
    眾多的釣魚人在黑坑釣魚時,能夠釣很多魚的人總是少數人,大多數人釣不到魚或僅僅能釣幾條魚。因為放魚數量是固定的,魚就那麼多,要想釣得比別人多,在激烈的黑坑競技中取勝,需要釣魚人在各個方面都要比別人強才行。
  • 黃河魛魚現身,另一種黃河神秘的魚類也再次出現
    近日一則有關黃河魛魚現身的報導引爆了大家的熱議:技術人員在黃河口近海水域發現一條成年黃河魛魚活體,這是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黃河口首次發現黃河魛魚活體。根據海洋研究所的研究顯示,20世紀90年代以來,受黃河徑流斷流影響以及人工捕撈影響,黃河魛魚瀕臨絕跡,至21世紀初已無捕獲記錄。這是21世紀在黃河口河道首次發現黃河魛魚活體,有好奇的人就想知道,黃河魛魚到底長什麼樣?
  • 清泉溪流探釣,野釣百元一斤的軍魚,釣獲4條稀有紅尾魚和馬口魚
    清泉溪流探釣,野釣百元一斤的軍魚,釣獲4條稀有紅尾魚和馬口魚。今天晴空萬裡,豔陽高照,氣溫二十多度,非常適服的野外釣魚天氣,這就是為什麼我跋山涉水前來探釣的原因。提著魚竿開車奔去那段熟悉的清泉溪流,邂逅野生馬口魚,偶遇名貴軍魚和稀有的野生紅尾魚。
  • 釣點有魚:出「標準頓口」卻釣不到魚,為何浮漂會騙人?
    但是在池釣中會頻頻出現一個現象:窩裡有「泡兒」,有「魚口兒」,有標準的「下頓」信號,卻「空竿」連連;甚至有時浮漂出現誇張的連續下頓、拖漂,依舊空竿……這就奇怪了,這些明顯有力的「頓口」通常都是有效的上魚動作,為何抬竿卻刺不到魚?這讓很多釣友感到頭疼、惱火。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現象?
  • 把魚釣明白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有些人一輩子都在糊塗釣魚
    所以,衡量最終結果的唯一標準是有沒有把魚釣明白,當我們釣得多時要明白為什麼能釣這麼多,還有哪些細節做得不夠好,下次再遇到真麼好的魚情如何才能釣得更多。當我們漁獲慘澹時也必須清楚為什麼釣得不好,是天氣等客觀因素導致的,還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採用正確的應對方法,下一次應該在哪些方面進行調整和改進。
  • 這幾種魚釣到可千萬別放生!否則以後很難釣到魚,可就地掩埋
    可以說最近幾年釣到的稀奇古怪的魚越來越多,各種長相奇特還沒法下口的魚也是屢見不鮮。當然這個鍋我們釣魚人肯定不能背!而是某些「善心」信仰的人作祟:管它三七二十八,先放生了再說!
  • 釣獲:鯽魚,翹嘴,荷花鯉,土鯪,黑魚,石鯪,青梢等11種魚
    管不了這麼多了,只要不是狂風都不怕,風裡雨裡河邊等你!釣魚人起早貪黑,下高速找了個店隨便整點,填填肚子!這一路風雨一路晴間的天氣,到地方,還是老樣子,先搭釣臺長尺?找找看,哈哈哈哈哈還是有幾把長尺,糾結三秒,還是耍18。這天黑黑估計要下雨,21下雨沒得操作。今日裝備凜刀訊18,主線1.2、子線0.6,浮標親和宙釣(調一釣一二三四)。餌料,化老4+6+大板鯽,水深四米上下。
  • 常見的兩種開餌思路,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實難釣到魚
    調漂的話其實線組網絡上有非常多的解決方案,只要看幾篇文章和視頻基本能摸得十之八九,況且野釣即使你不會調漂對漁獲影響也不是特別大,再不濟也不會讓你釣不到魚。事實上方法聽起來還是挺靠譜,畢竟我餌料裡面什麼都有,理所當然的什麼魚都可以釣到?但是你如果真的得這麼做了,最終的結果就是什麼魚都很難釣到!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什麼魚都想釣,結果什麼魚都釣不到!
  • 冬季如何用手竿釣翹嘴魚!
    首先我們要明白翹嘴魚,它在冬季覓食的窗口期,我們在上午的六點到11點之間,這段時間是我們冬季翹嘴魚覓食的窗口期,在中午這段時間的話,翹嘴很少開口,而到了下午,翹嘴雖然開口也去吃一些小魚小蝦,但是翹嘴已經很少靠岸了,而我們臺釣魚竿基本上觸及不到它的覓食範圍,在冬季我們垂釣翹嘴魚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垂釣翹嘴魚的水深至少要在兩米以上,不然的話翹嘴它基本上就不會來很淺的位置,我們在垂釣的時候要注意
  • 都說秋季好釣魚,為什麼你釣不到魚呢?這多是天氣影響了野釣
    秋季是豐收的季節,對於釣魚人來說,這也是釣魚的黃金時節。很多釣友都認為秋季好釣魚,但秋季的魚真的很好釣嗎,那為什麼依然有很多釣友會空軍呢?到了秋季在自然水域釣魚,釣魚人都知道沒有夏季的高溫,魚兒會更加活躍起來,同時有又要臨近寒冷的冬季,很多魚類會大量覓食,為抵抗寒冬存儲能量,秋季這時魚兒最為肥美,也是野釣的好時機,那為什麼秋季好釣魚的季節你釣不到魚呢?
  • 晚秋釣魚,別只盯著釣鯽魚,這幾種魚也好釣,錯過了要等明年!
    晚秋是指寒露到立冬的這段時間,氣候變化較為無常,是一年中魚不太好釣的時候。晴好天氣氣溫不低,一場降雨氣溫驟降,氣溫的起伏不定導致適合出釣的天氣不多。到了晚秋是釣大鯽魚的好時候,也是部分魚類的最後垂釣時機,所以這時候雖然主要釣鯽魚,別忘了這些魚類也在進食。
  • 水深不到一米的河裡,竟有30斤「巨鱉」棲息?釣魚人發現後釣起
    農村有句老話叫「水淺王八多」——這句話雖然現在多用於逗趣、調侃,但其本意倒確實有幾分道理。 近日,在海南一條「水深不到一米」的小河裡,就有人釣魚時意外釣起一條罕見的「百年老鱉」,體長80多公分,將近三十斤!
  • 冬季為什麼總釣不到魚?分析這三種變化原因後,就能找到解決方法
    秋去冬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蒙古西伯利亞冷空氣逐漸掌握住了局勢,影響著我國的大部分地區,最明顯的感覺就是,氣溫開始不斷下降,而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這不是問題,也不影響出去釣魚,即便下雪天也能獨坐水邊,但是釣不到魚卻是非常令人煩惱的事,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就從三個方面來詳細分析一下原因,以做拋磚引玉之用。
  • 黑坑釣回鍋魚、滑口魚(鯉魚,鯽魚)偷驢的方法和技巧 (收藏備用)
    釣黑坑的人基本都知道,就是釣友們釣上來的魚,老闆為了節約成本,黑坑老闆低價回收放到他的網箱裡面,養幾天,然後等他下次放魚的時候再把這些網箱裡的魚撈起來,一起放到從外面購買的魚裡面,增加放魚數量,他從外面魚販子手上買魚相對價格是高一些的,他從釣友手上回收的魚價格都是比較便宜的。這樣他比較划算,但是釣友們就頭疼了,時間久了,黑坑裡面的滑口魚就越來越多,越來越難釣。
  • 低溫天氣路亞野釣沒口,照著這5點來調整,不怕釣不到鱸魚
    低溫天氣野釣鱸魚沒口,照著這5個套路去調整,漁獲猛增!很多初學路亞釣魚的釣友認為冬季不能釣魚,尤其是溫度低至了0度。其實只要水面不凍冰,一年四季皆可路亞。雖說溫度低了,水溫也會降低,鱸魚的活性也會有所減弱,但不代表釣不到。
  • 黑坑老闆酒後吐真言,告訴你為什麼釣不到魚
    一次偶然的機會和黑坑老闆喝酒,在醉意的情況下,黑坑老闆終於說出了實情,他說我讓你們釣魚就能釣到,不讓你們釣到,你們誰也沒戲!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他說其實所有黑坑的魚情都是可控,要不魚都被釣友釣去了,他們賺什麼?小編覺得也有道理。小編回家對此總結了一下,希望各位釣魚予以重視,如果總結的不全望大家補齊!
  • 釣不到魚,拉走別人一車白菜,好個釣魚不走空!
    享受的是垂釣過程,但釣魚結束以後都希望可以看到魚,哪怕是拍照之後再放入水中。但這種畫面,往往都是奢望!越是這樣想,偏偏就越釣不到!越是釣不到魚,內心就越是難受!如果都釣不到還行,偏偏水邊別人能釣到,自己釣不到!這就讓人更是無奈了,因此對漁獲就更為看重了!
  • 路亞這種運動為什麼總是釣不到魚?
    路亞這種運動為什麼總是釣不到魚? 原標題:路亞這種運動為什麼總是釣不到魚?
  • 冬季釣鯽魚,先別著急下竿,兩大策略幫你找魚窩,不愁釣不到魚!
    冬季氣溫低,是一年中魚比較難釣的時候,此時還在堅持進食的幾乎只有鯽魚,所以冬季自然以釣鯽魚為主。冬季釣魚,非常講究細節,不盲目出釣,不盲目下竿,準備工作要做足,這樣才能有好收穫。比如說不盲目出釣,要選擇適當的天氣出釣,天氣不好魚不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