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魚難釣,所以關於冬釣的技巧特別多,想要有不錯的收穫需要關注各個環節。從出釣時機的選擇,到釣點的選擇,再到釣組搭配,用餌等等,說細節絕對成敗也不為過。但是冬季釣魚時還有個隱形的技巧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打窩和拋竿的精準問題。原因為何,且聽慢慢解說。
一、打窩要精準
冬季鯽魚喜歡扎堆,氣溫越低魚群越大,而且不愛動。只所以魚群越大可能是因為氣溫太低,更適合過冬的區域較少造成的,其次也有抱團取暖的效果。如果打窩不精準,或者叫做窩點的面積較大,發窩之後魚在水底分布會比較分散,下鉤到窩點,距離魚較遠的話魚甚至都不會主動進食。這個在冬季釣魚時其實非常明顯,很多釣友也都很詫異,為啥釣左邊一點就沒口,右邊一點就有口。這是因為臺釣的拋竿手法,會形成較大的誘魚帶,這未必適合冬季的魚情。如果窩點很集中,那餌料的落點就更有方向,精準到窩點很容易就把餌料遞到了魚嘴邊,稍微一逗魚就很容易咬鉤。
二、下鉤要準
為啥下鉤要準,相信前面一點已經做了充分的介紹。這裡要介紹的是如何做到下鉤精準,這看似是很容易的問題,其實一點也不容易。從釣法的角度來說,長竿短線下鉤更準,所以氣溫越低越是需要釣深遠的時候這種釣法就更有優勢,長竿搭配輕盈的釣組還能精準下鉤,這自然是很多釣法都比不上的。甚至為了增加釣組重量,使用傳統釣的雙鉛釣組也是完全可以的,這樣只要風不是太大,那就依舊能夠做到準確下鉤,這在冬季釣深遠的時候有極大的優勢。
臺釣的用餌跟傳統釣有較大差異,粉狀餌料使用較多,拋竿手法不當的話會造成窩點過大的情況,上面介紹過了,這對於冬季來說異常不合適。所以不管是從成窩大小的角度來說,還是餌料落點的角度來說,都要做到拋竿儘量準確。在拋竿的時候一定不要打滿竿,因為打滿竿之後水線、鉛墜、子線會以浮漂為中心往回擺動,越是打滿竿越是形成極大的窩點,所以要點就是注意餌料落點,不打滿竿。在臺釣中使用散炮、麻團等釣法的時候也是如此,一定要注意落點,防止窩點過大反而不利於出釣。
臺釣理論上是可以釣深遠的,但是想要做到準確拋竿對魚竿的軟硬、和釣組的輕重都有一定要求。簡單來說,魚竿越軟,拋竿越容易不準,魚竿越長,拋竿就容易不準,釣組越輕,拋竿也不容易做到精準。但是冬季所用釣組很難太重,否則就失去了靈敏度,就算拋竿準了,也未必抓得到魚口。在使用較長的魚竿,搭配輕盈的釣組,還要做到下鉤準,的確非常有難度。所以臺釣的話儘量選擇避風或者順風位置,浮漂也不能使用的太小,畢竟拋竿不準全是白瞎。
打窩集中,下鉤準,這個是冬季釣魚獨有的隱形要求。在魚類正常進食的季節,窩點分散一些關係不大,甚至還需要在距離窩點一定距離的窩邊下鉤,反而更容易釣到大魚,但是這在冬季完全行不通。釣魚最重要的技巧,怕是應變能力了。敬請關注收藏點讚,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