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冬季作釣不要簡單的理解為釣深好或是釣淺好
各位釣友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大亮。今天我來和大家探討一下,冬季釣魚到底是釣淺水,還是釣深水?要想搞清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從魚的習性講起,有「釣痴」之稱的譚佛航老先生,為我們歸納了淡水魚的三趨理論,即我們常說的「趨溫、趨氧、趨食」,三趨理論立意鮮明,瞄點準確,是所有釣魚人都應該熟記在心的基本釣論要領。根據三趨理論選擇釣點、選擇水深,才有的放矢。找水深前我們也要先摸清魚的習性,和魚類生存的要素。
魚類生存三要素
根據三趨理論,我們可以確定魚類生存的三要素溫度、食物、含氧量。
1.溫度
魚的活躍度和溫度是成正比的,因為魚是「冷血動物」,自身不能調節體溫,溫度會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溫度高魚活躍,覓食慾望強,溫度低魚活動量小,覓食慾望低。
2.含氧量
萬物生靈,皆需有氧。魚也不例外,當水中含氧量低時,池塘裡的魚就會浮頭,野外的魚就會遊向氧氣高的位置。當水中含氧量低時,魚的感受到生命威脅,這樣的時候魚是不會吃餌的。
3.食物
魚之趨食,天性使然。魚不需要工作,一生的任務就是找東西吃,所以有食物的地方,就是魚喜歡流連的地方。
了解完魚類的生存要素,我們就可以去找魚所在的位置。但是冬季釣魚與春夏秋三季不同。溫度越低水中含氧量越高,所以冬季很少出現缺氧的問題,溫度應當放在首位,而其他季節釣魚,應當首先考慮含氧量。冬季應該考慮三要素的順序就是溫度、食物、最後是含氧量。把握到3點可以爆護,把握前兩點可以釣好魚,把握好溫度一點,能釣到魚。如果一點沒有,那就呵呵了。根據以上三點我們再來選擇冬天釣魚的水深。
深水淺水的溫度區別
通常我們以3米的深度為界線,來區分深水與淺水,小於3米為淺水,大於3米為深水。舉個例子,水結冰都是從水面開始往下結冰,所以淺水受天氣溫度影響較大,而深水受天氣溫度影響較小。但是,不一定淺水的水溫就一定比深水的地方水溫高,比如陽光照射充足或水草豐富的淺水溫度就比深水的溫度要高。換句話說就是,陽光充足有水草,我們就釣淺水。陽光弱明水區域,我們就釣深水。需要注意一點的是冬天魚也不會在非常深的水裡,冬季超過5米的水深雖然有溫度,但是沒有食物,而且水越深含氧量就越低。
冬天深水、淺水如何選擇
1.天氣好釣淺水,天氣不好釣深水
晴朗的天氣淺水區受陽光直射,水溫上升快,淺水食物又比深水食物充足,這個時候淺水有溫度又有食物,所以我們要釣淺水區域。深水溫度變化慢,天氣不好時我們釣溫度相對恆定的深水,而且要選擇經常有人作釣的釣點,這樣才能做到既有溫度又有食物。
2.有草釣淺水,無草釣深水
水草能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而且能提供非常豐富的食物,相對來說有草的淺水比無草的深水更能做到既有溫度又有食物。如果是無草區域大家要選擇水下有障礙物的地方垂釣,第一障礙物能提供給魚安全感,第二障礙物上生長的藻類微生物,這也是魚兒的食物來源之一。
3.流水的水灣釣淺水,靜水水灣釣深水
冬季釣魚水灣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水灣處水流慢,有沉積的食物。水的流動也是對溫度有影響的,流水的情況下水溫低,而靜水的水灣深水裡水溫恆定。所以,在水流不同的情況下,選擇的深淺也不一樣。
4.降溫前釣淺水,降溫後釣深水
降溫前魚會提前覓食為即將到來的寒流做準備,所以降溫前的2-3天是非常好的釣魚時間,此時魚會在食物充足的淺水覓食。而降溫後的2-3天魚是在深水,因為這時的深水溫度會更高一些,但是由於降溫前的覓食,這2-3天是非常難釣的。要等降溫2-3天後再去作釣。
寫在最後:
可能會有釣友說看完了文章,大亮也沒講出來具體究竟要去哪裡釣。因為這個沒辦法具體,我也不 願意去做那樣的神棍。只要你理解了魚的習性和冬季選擇釣點的知識,就一定能找到那個有魚的位置。冬季釣魚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深水好或是淺水好,要根據自己的垂釣的水域結合溫度和食物選擇,才是正確的做法。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大家的閱讀。
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