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了解魚趨溫的特點,加以利用,尋個好魚情不難!

2021-01-10 野釣人老高

魚有趨氧、啄食、趨溫等特點,了解魚的這些習性特徵,對於垂釣過程中選擇釣點、餌料搭配有相當的幫助。回到釣友的問題「魚的趨溫性應該怎樣去理解」,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及對魚習性的認識,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敘述,具體如下。

1、魚的趨溫性的兩個方面

2、釣魚過程中,利用魚趨溫性的具體表現

魚的趨溫性的兩個方面

魚有趨溫的特點,具體則變現為了兩個方面:一是趨於最適宜水體溫度的水域;二是趨溫水溫穩定的水域。那麼兩者是如何具體實現的呢?

▲趨於最適宜水體溫度的水域

每個魚種都有其最適宜的水體溫度,比如鯽魚在16-25℃最活躍,而鯉魚在20-30℃範圍內覓食最積極,一旦水溫過高或過低,偏離最適宜水溫,魚的活性、覓食積極性都會受到抑制,嚴重時直接停止攝食。像冬季許多淡水魚當水溫過低時,停止攝食,即使鯽魚、鯉魚等在冬季依然覓食的魚,與夏季相比,攝食量大減,魚口也輕。

所以水溫變化時,魚表皮感知水溫變化的細胞、神經、側線等將溫度變化信號反饋給魚的下丘腦,魚及時做出反應:一、通過魚的遊動,像水溫高或低的水域,即最接近適宜水溫的水域遊動、棲息;二、通過體液,包括組織液、體液等調節體溫,使之升高或降低,整個過程也需要其他器官的配合。比如冬季魚多棲息在深水區、背風向陽的水域,恰是這兩個水域水溫相對較高的原因;而春季特別是仲春、晚春水溫提升,此時的魚多向淺水、岸邊遊動覓食,而這正是淺水的水溫已經滿足魚需求的表現。

▲趨於水溫穩定的水域

前文提到,魚調節體溫的過程中,需要其他器官的配合,整個過程不僅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魚自身還有強烈的不適感,尤其是水體溫度短時時間變化超過5℃時,即魚體溫調節短時間高於5℃時。

因此魚除了趨於在最適宜水溫的水域外,還趨於水體溫度水域穩定的水域,這點在冬季尤其明顯。冬季水溫低,但深水區,特別是水深超過3米時,3米以下的水域因有上層水體的隔絕,受外界冷空氣、陽光輻射影響較小,水溫穩定不宜波動,且水溫隨深度緩慢提高,因此冬季魚多棲息在深水區,當上層水溫短時間上升時,魚群也很少上浮的原因。

釣魚過程中,利用魚趨溫性的具體表現

上文介紹了魚趨溫性的特徵,那麼釣魚過程中,是如何利用魚的趨溫性的呢?

1、春釣淺,冬釣深的由來

釣魚諺語「春釣淺,冬釣深」,既是利用魚趨溫的特點。冬季深水相對淺水,溫度高且穩定,更利於魚群的逗留、棲息;而春季水溫回升,淺水水溫已滿足魚的需求,加之岸邊食物豐富,魚所以春季多向淺灘,特別是鏵尖、洄水灣、緩坡、深淺交界處等水域聚集。

2、水草處垂釣

不管是冬季,還是夏季,在水草處垂釣,一般都會有不錯的魚情。冬季水草遮風禦寒,營造出一片水溫相對高些的水域,利用魚群的棲息;而夏季水草遮陽避暑,與直接受陽光照射的光水區相比,水溫低,也利於魚群的棲息。因此魚群多聚集在水草,是魚趨溫性很好的證明。

3、冬季連續陰天也可有好魚情

冬季水溫低,魚活性差,但有時依然有不錯的魚情。如果冬季連續多日陰天,氣溫、水溫相對穩定許多,此時的鯽魚沒有體溫調節帶來的不適感,活性、覓食慾望得到恢復,所以有經驗的釣友多會選擇這樣的天氣垂釣,遇到好魚情的概率並不低,而至恰是魚趨於穩定水域很好的說明。

寫在後面

本文首先介紹了魚趨溫性兩個主要的特徵,接著從3個不同的實際案例情況說明,釣魚人如何利用魚的趨溫性的。其實魚的各個習性特徵,是相互影響、作用的,魚的每個行動幾乎都是幾個特徵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魚遊向淺灘,也有啄食性的作用。所以釣魚人在判斷魚情時,需要結合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這樣判斷更準確。

原創:野釣分享

相關焦點

  • 釣魚講究「移形換位」,充分利用魚的習性特徵,順著它的「思路」
    魚愈發難釣,關鍵是因為影響魚情的因素眾多,相互作用、錯綜複雜,但拋開這些細碎、凌亂的細枝末節,站在宏觀的角度看待,辯證的思考,更能發現釣魚中存在的一些規律。本文所探討的便是,釣魚領域中的「移形換位」,充分利用了魚的各個習性特徵,順著魚的「思路」發現更好的魚情。
  • 釣魚:雨前好釣,還是雨後好釣?
    下雨釣魚是眾多釣魚人所經歷過大,有時連竿、爆護;有時魚口零星,漁獲甚少。到底是雨前好釣,還是雨後好釣,不同釣魚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倘若說釣魚就釣雨後,而非雨前,顯然是不準確的。為更全面、更準確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多年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 聽聞魚情好爆護就激動,請假也要去釣魚,別因釣魚耽誤了「正事」
    野釣難得遇到暴躁的魚情,很多時候但凡我們聽到哪哪魚情好上魚不錯,誰誰爆護了,都會心動不已,按捺不住想要趁機去過一把癮。魚情好,爆護,很多時候只存在於釣友的口中,朋友圈或者論壇中。魚情好一天壞一天,甚至可以說一天一個樣,誰也把不住它的脈。出釣就空軍,在家休息就聽聞出魚,你說邪不邪門,難道我們都屬於「絕魚體」?魚見了我們人生?
  • 冬季釣魚使用餌料,牢記這4點,釣好魚不難
    釣魚當中是不能沒有餌料的,這是釣魚必不可缺的,因此用好餌料是釣魚的關鍵。當下正是冬季,因此使用餌料跟其它季節有所不同,如果用好了讓魚開口不難,如果用不好那麼想釣到魚就很難!冬季釣魚很不容易,所以為了讓釣友釣好魚,今天給大家分享冬季用餌要點,牢記這4點釣好魚不難,大家往下看吧!
  • 臻迪PowerSeeker智能尋魚器亮相CES,帶著聲吶去釣魚
    據介紹,PowerSeeker智能尋魚器具備強大的聲吶功能,可以準確探測出水下40米範圍內的魚群分布、大小、深度等魚情,以及水溫、水深和水底地形地貌信息,為使用者提供更為高效,可以對水下0.6-40m深進行聲吶探測,既可知道水下地形,也可知道水下魚情,還能提供水溫、水深等多項數據。
  • 4月份,哪個時間段釣魚更好?
    回到釣友的問題「四月中旬一般什麼時候釣魚較好」為準確、全面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天微微亮時,通常是一天內溶氧量最高的時候,另外魚又有趨光的特點,魚群常趁機遊弋到淺灘、岸邊覓食,此時儘量避免在水草豐富的水域垂釣,因太陽還未升起,水草附近水域常有溶氧量不足的情況。有經驗的釣友經常利用這個時間段揚竿垂釣,收穫頗豐。
  • 野釣:降溫兩天,突然升溫,到底好釣魚嗎?下文對你也許有幫助!
    影響魚情的因素眾多,即有魚自身習性特點的原因,也有外界水域環境變化的原因,正如釣友的問題,冬季降溫兩天後,氣溫又開始回升,如果單從水體溫度單一因素去分析魚是否好釣,是不準確、不全面的;水體降溫、升溫的過程對魚的活性及覓食慾望影響是極為重要。本文從這兩點展開,探究釣點能否釣魚。
  • 水情、魚情不適合釣魚該怎麼辦?
    在釣魚活動中,我們會遇到一些不適合垂釣的水情和魚情。很多釣友大多數時間都在上班,好不容易休息,想到野外釣魚,休閒放鬆一下,但是遇到不適合垂釣的情況,非常掃興。下面就針對一些不適合釣魚的情況,提供一些解決辦法供釣友們參考,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 不要到了就揚竿,先分析魚情!
    冬季在水庫釣魚,到底是釣深,還是釣淺,是不少釣魚人面臨的選擇。主要有兩個難點:一、多深是「深」,多淺是「淺」,似乎本身就是個模糊的概念。二、假如在深水區,水庫面積大,深水區域並不少,魚會棲息在什麼位置呢?問題不僅涉及到冬季水情、魚情的變化,還與水庫的水底地勢結構有關,即:1.
  • 釣魚用品,美國海釣常見電子設備,尋魚器雷達GPS
    夏說釣魚,聊海外釣魚,助釣友釣技! 雖說海外,釣技相通!業餘寫作,內容有些粗糙,請包涵!如若請當瞎(xia)說釣魚! 海水釣魚電子產品如海水尋魚器、高頻無線電(英文VHR)、雷達和GPS等電子產品不僅能幫助你找到你的魚,還能在緊急情況下進行交流。 在海水釣魚的狂野世界裡,高品質的電子釣魚設備是必不可少。
  • 釣魚遇到沒口該怎麼辦?學會這9招,魚情變化再快也不怕了
    昨天有個釣友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新手釣友和老釣友最本質的區別是什麼?我覺得吧,二者的區別不在調漂和抓口這些細節上,而是能夠面對複雜的魚情迅速調整作釣策略,所以很少空軍。但是新手釣友往往面對錯綜複雜的魚情,不知道怎樣變通,空手回家也就很正常了。
  • 冬天用蚯蚓還是餌料釣魚?掌握它們的適用情況,你也能選擇好釣餌
    尤其是現在新學釣魚的釣友,都是從臺釣法玩起,不管是從粉餌的效果,還是從商業大環境的走勢來說,商品粉餌的確是有其獨到的效果。但是,釣魚是一個受眾多因素影響的一種活動,所謂釣無定法說的就是這個理,所以,蚯蚓也好,商品餌料也罷,其使用效果都是要依據具體的實際情況來加以辨別分析的。下面就蚯蚓和商品餌料的一些使用情況來做一個比較分析,以求在一般的情況下有一個橫向的對比。
  • 要結合當前魚情,才能釣好魚
    是靈是鈍不能只看調漂法,要結合當前魚情通過上面的闡述,我們知道了平水調漂是比較鈍的,那麼就不應該使用嗎?難道浮漂都要調高目嗎?也不盡然,要結合當前魚情,就是我們談到的前提,不論前提直接說靈鈍的好壞是完全偏離事實的。
  • 釣魚怎麼能不了解魚鉤?淺談各型淡水魚鉤
    對於我們玩過幾年釣魚的人來說,好像這些問題都很小白,但仔細回想,我初學釣魚時,不也一樣有這些困惑嗎?今天我就把我對於魚鉤選擇的一些心得整理一下,分享給大家。由於各地魚情釣法不同,如有說得不對的地方,望各位大師指正。袖鉤:鉤型小,鉤條細,靈敏度高,適合小型魚或競技釣。我一般用袖鉤5號手竿釣鯽魚。冬天用袖鉤4號綁並鉤(兩顆鉤綁在一起)釣花參,偶爾中鯉魚5斤內無壓力。
  • 釣魚該釣窩中還是釣窩邊?結合具體魚情,詳解下鉤的位置
    我由於一開始就做了兩個窩子,在第一個釣位沒口後,就換到了第二個釣位,換完釣位第一桿下去就中魚了,可抽了幾竿之後發現又沒口了,只有小魚鬧窩,於是我也把餌丟在了窩子邊上,同樣下去就中了一條,再拋再中。平常我們都在強調,釣魚要把基本功練好,要保證把每一桿都拋在同一個地方,為什麼在這個水庫不靈了呢?為什麼打了窩的地方沒魚,反而將餌料丟在窩邊上能連杆呢?
  • 競技釣魚中太空粉,水母粉,昆布絲三種另類狀態餌的優劣及應用
    競技釣魚比賽過程中,所需要對抗的還不僅僅是魚情的困擾,還需要考慮到在規則允許範圍之內,可以使用何種餌料達到自己的垂釣目的,因此就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另類狀態餌,每種另類狀態餌也有著獨到的特點和優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關於另類狀態餌的這點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細細閱讀,為方便閱讀,文章重點內容已做特殊標註。
  • 除了細小軟,冬天釣魚想要魚獲,還得找到四個「大」
    除了細小軟,冬天釣魚想要魚獲,還得找到四個「大」
  • 釣魚口訣一百句(三)
    解釋:顧名思義,就是春天釣魚的是一個好時機,魚口較好。65、春釣東南風,秋釣西北風。解釋:春天多刮東風或東南風,這時水中溶氧量高,魚兒好釣。秋天刮幾天西北風是「秋高氣爽」的天氣,魚胃口大開,上鉤率自然就高了。
  • 氣壓對釣魚的影響,釣魚人要懂得
    氣壓對釣魚的影響 釣魚是一項系統工程,除了調漂、配餌、選釣位等自身因素外,外在因素更是非常重要,尤其是天氣對釣魚的影響,更是不能忽略,魚兒開口吃食的前提就是溫度,溼度,氣壓各方面都適宜。如果天氣不好,就是釣技再高,餌料再好,也會釣不到魚。
  • 懂水溫的人,才是釣魚的高手
    釣魚這件事,是最沒有門檻的,誰都可以去釣,也簡單。如果你想要增加樂趣,那也不簡單,也需要學習釣技和判別魚情水情。水溫是每一個釣魚人需要懂得知識點。關於水溫這個知識點很重要,但很多釣友對水溫和釣魚之間的聯繫,也就局限在水溫高,魚口好,水溫低,魚口差,這樣相對淺顯一些的常識,事實上,水溫相較於魚,如同空氣相對於人,如果再延伸到怎麼樣才能釣到魚,釣好魚,甚至是能不能釣魚,都有著很密切的關係,而這些常識,能讓我們在確定釣魚之前,判斷出適合還是不適合釣魚,那麼,關於水溫和魚的常識,分別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