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講究「移形換位」,充分利用魚的習性特徵,順著它的「思路」

2021-01-10 野釣人老高

魚愈發難釣,關鍵是因為影響魚情的因素眾多,相互作用、錯綜複雜,但拋開這些細碎、凌亂的細枝末節,站在宏觀的角度看待,辯證的思考,更能發現釣魚中存在的一些規律。本文所探討的便是,釣魚領域中的「移形換位」,充分利用了魚的各個習性特徵,順著魚的「思路」發現更好的魚情。

移形換位發現更好的魚情

所謂「移形換位」指的是針對魚所逗留、棲息的水域環境,充分了解其特徵,探知魚在其中不適的因素,利用魚趨溫、趨氧、擇食的習性特徵,發現最佳垂釣場所或水域,具體如下。

1、動水選靜,靜水選動

自然水域流水現象頻發,特別是秋季農田灌溉的時候,北方的許多河流都會有專門的開閘放水期,這個時間段流水頻繁、水流速度大,此時河流中的魚通常會向水流緩慢,乃至靜水狀態的區域遊動,比如大橋兩側、水草附近、回水灣等位置。再者因水流的帶動,水流安靜的區域,聚集了大量的植物碎屑、浮遊生物、小蟲等,給魚提供豐富的食物,進一步吸引魚的逗留、棲息。所以動水中選靜水垂釣,常用不錯的魚情。

湖泊、水庫等都有支河,不斷地注入水流,所以在入水口處常泛起水花。相較而言,湖泊等大面積的水域近似靜水,而支河則是動水,有經驗的釣友常把釣點設置在入水口附近,水流傾瀉與空氣激烈碰撞、接觸中,匯入大量空氣,所以這裡溶氧量充沛,魚活性高,覓食積極。

小結:魚有尋食而動,趨氧的特點,是魚自身的習性特點,在上述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而釣魚人充分利用了這個特點,準確地判斷出它的分布,恰好地順著魚的「思路」。

2、水草「密中選疏、疏中選密」

「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可見水草在釣魚中的重要性,比如水草可為魚提供植物碎屑、浮遊生物等食物,還能為魚遮風避寒,是魚不可多得的場所,而在釣點選擇上也有技巧。

「密中選疏」意思是在稠密的一片水草中選擇相對稀疏的水域垂釣。水草稠密意味著通風效果差,嚴重時水體溶氧量低,夏季也不利於熱量的散失,魚遊動也極為不便。相對稀疏的水草空隙間,會有四週遊動的魚在此穿行,所以在此垂釣,魚口頻繁。

「疏中選密」則是在一片稀疏的水草中選擇較為稠密的地方垂釣,稠密意味著食物豐富一些,遮陰禦寒效果強,魚也喜歡棲息,安全度也高。所以在此垂釣,常用個頭肥大的魚上鉤。

小結:選擇水草處垂釣,與魚的覓食、趨溫、趨氧等特點,都有一定的關係。而選疏、選密,則是水溫或氧氣某一方面佔了優勢,魚會則優選之。

3、肥水塘中選瘦水,瘦水塘裡選肥水

「肥水塘中選瘦水」:肥水塘的形成與水體裡含有大量的水藻、水草、有機物等有關,通常顏色呈暗綠色、能見度差。這裡活躍的魚,不缺食物,個體肥大、身體黑黃,遇到夏季高溫時,水草會消耗大量的氧氣,才是的魚活性差,覓食不積極。所以資深釣友通常觀察塘的四周,尋找活水注入口,水口出水體偏瘦,食物稀少,但溶氧量豐富。在這裡設置釣點,用味型清淡或原味餌料,對魚極具吸引力。

「瘦水塘裡選肥水」:瘦水塘水體偏瘦,則水質清澈,水中少浮遊生物、藻類,魚缺少可吞食的食物,所以對餌料有強迫的需求。而瘦水塘有少許水草的水域,水體偏肥些,會吸引大量的魚群聚集而來,所以將釣點設置在此,魚群密度大,窩料聚魚難度低,使用高蛋白的腥餌,上魚速度會快一些。

小結:上述「肥中選瘦,瘦中選肥」,魚的覓食特點極為關鍵,魚長期使用味道濃烈、營養豐富的食物,則會對清淡的餌料感興趣;而水體缺少營養充足的食物時,則對高蛋白的食物敏感些。

其他「移形換位」的垂釣思路

上文三個經典、常見的「移形換位」的垂釣思路,其實在實踐中,仍有不少的例子,比如風浪中選無浪,無浪中選風浪;凹凸不平、水底複雜的水底下,選擇略微平緩、有坡度的;斜坡眾多、水底略微平緩,則選擇水底複雜、溝壑叢生的等等,儘管例子不同,情形各異,但都是基於魚的習性特徵,充分讓魚的微小需求,最大程度地放大,並加以利用。

寫在後面

釣魚看似簡單,其實大有講究,人釣的是魚,應以魚為中心,所有的垂釣方法,其實都是利用魚的習性特點,在此基礎上,讓魚儘可能「舒適」的吃餌、吞食。上文的幾個經典實例,釣魚人可在野釣中實踐,會對魚,乃至垂釣方法有更深刻的認識。

原創:野釣分享

相關焦點

  • 掌握氣候,風向對魚的影響,釣魚很簡單!
    釣魚想要有的好的成果,那麼你需要了解一些關於魚類的生理特徵和生活習性的基礎知識,掌握魚類的基本活動規律,然後才能有把握地配製魚餌、選用釣具、選擇釣點,並採用科學適宜的垂釣方法,這對垂釣者來說非常重要。水溫也會跟著氣候變化而變化,魚又離不開水,水溫是直接影響魚類生活主要因素之一,都會對魚類的生活習性產生直接影響。一般說來,春秋兩季是垂釣的「黃金季節」。
  • 釣魚:了解魚趨溫的特點,加以利用,尋個好魚情不難!
    魚有趨氧、啄食、趨溫等特點,了解魚的這些習性特徵,對於垂釣過程中選擇釣點、餌料搭配有相當的幫助。回到釣友的問題「魚的趨溫性應該怎樣去理解」,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及對魚習性的認識,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敘述,具體如下。
  • 魚的多樣性,釣魚科普
    了解魚的習性,有利於提高我們釣技,那麼第一步就是了解什麼是魚! 夏說釣魚,聊海外釣魚,助釣友釣技!雖說海外,釣技相通!業餘寫作,內容有些粗糙,請包涵!
  • 冬季釣魚一二三,深水有大講究
    其實今天寫篇文章之前(姑且算是文章吧),我也是有點頭疼,冬天的釣魚文不好寫啊,為啥呢,我現在也30多歲的人,冬天也懶得出門啊,所以相應的實戰就比較少,大多只能來總結經驗,問題是經驗就那麼多一點,寫好了也就罷了,寫不好多丟人啊;可是不寫吧,心裡又痒痒的,所以寫的不好大家多擔待。
  • 紅尾魚經常被認為翹嘴,習性和翹嘴截然不同,紅尾魚其實不難釣
    了解習性才能釣好紅尾魚路亞紅尾魚需要的裝備有哪些?正確的裝備讓你得心應手作釣紅尾魚的技巧從紅尾魚的習性了解它,才能從正確的方向去作釣它。舉個例子紅尾魚喜歡棲息水溫較低水域,我們都知道黑魚和鰱鱅這類魚的進食活性就和溫度相關,只有在高溫的時候比較好釣,但是紅尾魚就算在寒冬也是可以作釣的,可以選擇持續天晴後又要降溫的日子,或是持續陰雨天轉晴的日子,這種日子紅尾魚會有一個強烈進食期,所以了解紅尾魚的習性很重要,讓我們一起了解紅尾魚更多的習性。
  • 垂釣迷們需要知道的:草魚的生活習性和食性特徵
    當然要先了解清楚草魚的生活習性和食性特徵,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的相關內容。一,草魚的生活習性草魚生活在中低水域。最好的居住地是草魚。水的顏色自然是綠色的。這也可能決定了這個池塘裡有很多草魚。草魚也耐受並適應高溫。夏天中午,草魚仍在遊泳和覓食。此時,花瓣,嫩葉和蚱蜢可以捕捉草魚和漂浮在水面上的魚。
  • 它是嘉陵江的特產魚「江團魚」,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如今很少見
    這種魚平常可是非常少見的是很稀有的一種魚類,很多人都稱它為江中的極品。別說是我們這些在江邊釣魚的釣友了,就連經常居住在江邊的漁民都很少能捉到野生的江團魚。因此很多釣魚人都以能在嘉陵江上釣到江團魚為榮。而且最近長江三峽附近開始準備蓄水了,這也導致了嘉陵江裡面的魚不如原來一樣好釣了。
  • 釣魚:魚的八種食性特徵,了解魚的食性是十分重要的
    了解魚的食性特徵對釣魚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了解了魚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才能有的放矢地調配餌料。 魚的食性特徵可以分為7種,即:肉食性、素食性、雜食性、浮遊物食性、水底生物食性及變異食性、癖習食性。1、肉食性:有些魚以小昆蟲、小魚、小蝦、螺螄肉、蜆肉、蚌肉為主要食物。
  • 這種魚有時候在水的上層,有時候在下層,我們垂釣它還需要這些方法
    從以上幾點我們懂得了,想垂釣鯿魚,我們必須要了解它的生活習性,了解它喜歡待在哪裡,如何去找釣位和怎麼去打窩,還需要知道如何去釣它,有哪些釣法可以去釣它,這樣我們才有針對性的釣獲它。下面我們就通過這幾點來說一說如何釣好鯿魚。
  • 漂亮簡單的觀賞魚介紹,了解它們的特徵和習性
    如今許多朋友家裡都添加了或多或少的觀賞魚,而大部分人卻對它們的外觀情有獨鍾,第一是因為它華麗漂亮,二是它精緻小巧不佔用空間。可有些觀賞魚卻很難養,不是那麼容易入手,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既漂亮又好養的觀賞魚和它們的飼養方法。電光美人別名小彩虹。原產地澳洲,屬虹銀漢魚科。
  • 魚又沒消失,它為啥不咬鉤呢?
    前幾天寫的篇文章是建議在夏天釣魚的時候首選耐高溫的魚種,比如草魚,鰱鱅,鯿魚之類的,不建議釣鯽魚。就有釣友說知道鯽魚不好釣,可為啥不好釣,難點在哪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鯽魚在夏天為啥不好釣的原因。1,習性不一樣雖說魚都是變溫動物,但習性也不盡相同,就拿鯽魚來說,它耐寒能力強,但耐熱能力差。活躍程度和覓食慾望會受到外界環境影響。比如說陸地上空氣溫度是25-30度左右的時候,它們就比較活躍,身體消耗的能量大,吃東西自然更積極。而且那時候也因為產卵消耗大量的體力急需食物補充營養,大方向也是有利的。
  • 「釣魚技巧」天冷魚不開口怎麼辦?老師傅教你4招
    而且導致抓不到魚的主要原因是魚沒有口。導致魚類不能口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由於缺氧,也可能是由於低溫或其他原因。總而言之,魚的活動性較低。這時我們就要想辦法刺激魚兒開口,除了在餌料上面想辦法外,釣法上也可以採取「逗魚」的方法。
  • 盛夏釣魚基本規律:氣溫過高魚難釣,方法要得當,漁獲才有保證!
    夏季是一年中的釣魚淡季,尤其是小暑過後進入盛夏,也很快開始入伏的這段時間。天氣異常炎熱,讓原本就難釣的魚,更加的難釣,所以這時候釣魚更要注意套路。關於夏季的釣魚諺語較多,這裡稍微匯總一些比較實用的,並稍作解釋,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
  • 野生魚都吃什麼食物?了解習性選對餌料,還不輕鬆爆護?
    另外魚的消化功能同水溫關係極大,溫度適宜就特別能攝食,溫度不適宜則不愛吃食。各種淡水魚類,由於長期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習性和生理機能,因而養成了各不相同的攝食本領。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1、草食性。
  • 「釣魚技巧」野釣誘釣鯽魚的4種經典秘法,有魚必上鉤!
    現在野生釣點越來越少,基本是有一些好地方,電工網工也經常光顧,由於受捕、網、嚇、電、缺氧、等各方面的影響,很多魚兒變的狡猾,垂釣起來也更加困難,如何進行誘釣也成為釣魚人經常討論的問題。本篇文章著重探討「誘」鯽魚的話題,釣餌可根據水域的具體情況,選用素餌或葷餌(對象魚餌)。
  • 【釣魚技術】探究魚的索餌偏好
    魚是一種極其普通的生物,在自然界,魚還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要防止來自水中、陸地、天上的生命威脅,所以魚最關心的不是什麼最好吃,而是什麼東西能吃
  • 【釣魚技巧】冬季釣魚4字訣分享,新手掌握這些,一樣可以釣到魚
    因為去了也釣不到魚,當然釣友擔心的也不是沒有錯,但如果不多次去釣魚,那麼釣魚經驗依然是不夠的。 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這個道理我就不多說了,明白人都曉得! 當然今天我也不是隨便說幾句,為了讓新手能提示士氣,今天給大家分享冬季釣魚4字訣,掌握這些新手一樣可以釣到魚。 當下是冬季,也是釣魚就難的季節,如果這個季節你逗能釣好,那麼對提升你的能力是很輕鬆的!
  • 魚沒有和蚯蚓接觸過,卻喜歡吞食它,為什麼?攝食特點很關鍵!
    先說魚的視覺,如果魚見過蚯蚓,顯然魚的視覺應起到主要作用,但實際情況遠非如此。絕大多數的淡水魚視力微弱,水質清澈的情況下,也就看清十幾米遠的距離。問題的關鍵在於,魚是無法辨別顏色的,據科學研究,不同的物體在魚的眼睛裡呈現的僅僅是白色或灰色的差異,根本無法顯示出兩者的不同。
  • 泥鰍釣魚,這才是真正一天百十斤的瘋狂釣法
    泥鰍作釣講究季節,一般用在7~9月比較多,時間過早、過晚,都會因為水溫較低,掠食魚已經沒有進食慾望了。 所以在每年的7~9月,找水面大的河道、河流,選洄灣、凹凸明顯的地形,先放上2~3斤的泥鰍,觀察一下是否有掠食魚攻擊泥鰍。
  • 巴中村民"釣坨坨魚" 秒殺所有釣魚高手
    這樣的釣魚方法可謂秒殺了所有釣魚高手。    巴中市南江縣,地處四川省東北部,大巴山米倉山南麓,與陝西漢中接壤,古屬巴國,後為集州。其流經境內的河流主要有焦家河、神譚河以及南江河,而其他小型支流則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