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想要有的好的成果,那麼你需要了解一些關於魚類的生理特徵和生活習性的基礎知識,掌握魚類的基本活動規律,然後才能有把握地配製魚餌、選用釣具、選擇釣點,並採用科學適宜的垂釣方法,這對垂釣者來說非常重要。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溫度高低起伏變化萬千。水溫也會跟著氣候變化而變化,魚又離不開水,水溫是直接影響魚類生活主要因素之一,都會對魚類的生活習性產生直接影響。一般說來,春秋兩季是垂釣的「黃金季節」。春季,大多數魚類繁殖生育,產卵前後十分活躍,因而食慾旺盛;秋季溫度適宜,魚兒活動頻繁,攝食量大;秋末魚兒準備越冬,需要在體內儲存足夠的養料,非常貪吃;這也是釣友們非常喜歡的兩個季節,但隨著現在的漁業資源匱乏嚴重,很多地方也都出現了無魚可釣,所以我們一定要在體驗釣魚樂趣同時注意保護好魚資源,魚夠吃就行,多的放生,循環利用,保護生態。
有時明知塘中有魚,可就是不上鉤。分析其原因,既不是水中缺氧,也不是水溫偏低,而且水色很好,水中還有水草法,可是為什麼釣不到魚呢?主要原因是風向在影響魚開口,風力對魚的活動和攝食,存在直接的影響。風力不能太大,一般三級最合適,我國常刮東風、東南風、東北風,日夜均有利於垂釣。
一般而言,春季刮東風、東南風,往往帶來喜雨,既有微風,又有霏霏細雨,魚兒歡騰活躍,食慾也好;夏季刮東風、東南風,空氣溼潤,人有舒適感,魚也同樣感到舒適,異常活躍,很愛吃餌;秋季是多風季節,刮東風和東南風時,水溫適宜,魚兒吃鉤率高,刮南風和西南風也可以;冬季刮南風和西南風,氣溫較高,對促進魚兒活動有利。當然有風就不一定都是好的,比如春、夏季的西南風,秋天刮西風、北風和西北風都是很不利於釣魚的。
相信更多釣友也有自己的釣友經驗,歡迎下方評論補充,關注我!每天持續不斷更新釣魚知識,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