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被看作是垂釣的黃金季節,實踐中也是如此,許多有記錄的大體型魚,多是在這個時間段斬獲。另外春季處於冷冬與酷夏之間,氣溫適宜,也利於釣魚人揚竿,蟄伏了一整冬的釣友早已摩拳擦掌,定要一展身手。回到釣友的問題「四月中旬一般什麼時候釣魚較好」為準確、全面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1、春季四月,魚情、水情的基本狀態
2、四月中旬哪些時間垂釣,魚情更佳
春季四月,魚情、水情的基本狀態
春季驚蟄之後,氣溫、水溫逐漸回升,與早春的倒春寒不同,氣溫變得相對穩定,起伏波動有但頻率明顯減少。水溫回升,除去魚活性提高,積極攝食外,原本以消亡的植物莖葉、碎屑、軟體小蟲、藻類微生物等重新煥發生機,愈發豐富,為魚群提供了了大量食物,此時魚的食性偏好也與冬季、早春有所區別。值得注意的是,四月份常是魚甩籽期,這個時間段常用魚情不佳的幾天,所以對選擇垂釣時間點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四月份相對而言,早晚溫差略大,特別是中午時分,氣溫、水溫提升明顯,有時水溫較高,常用斷口的情況。
四月中旬哪些時間垂釣,魚情更佳
前文介紹了四月份水情、魚情的基本狀態,而這正是選擇合適垂釣時間的關鍵,那麼四月中旬如何什麼時間垂釣,魚情較好。
1、選擇清晨天微微亮時刻
四月仲春時分,與冬季、早春相比, 氣壓變得,水體溶氧量減少。河流、湖泊等水域中的水草、藻類經過一晝夜的呼吸作用,效果大量氧氣。天微微亮時,通常是一天內溶氧量最高的時候,另外魚又有趨光的特點,魚群常趁機遊弋到淺灘、岸邊覓食,此時儘量避免在水草豐富的水域垂釣,因太陽還未升起,水草附近水域常有溶氧量不足的情況。有經驗的釣友經常利用這個時間段揚竿垂釣,收穫頗豐。
2、選擇降溫下雨的前一天垂釣
春雨貴如油,相對於春季其兩個月份,四月雨水偏多,前文提及四月水溫回升,但下雨時常伴隨著降溫。魚是變溫冷血動物,長期活躍在戶外水域,感知水溫變化的能力遠超人的認知,一般在正式降溫前的1-2天便能通過身體的側線感知到,降溫後魚進行體溫調節消耗大量能量,所以降溫前一天會瘋狂攝食。有經驗的釣友常趁機揚竿,畢竟這種難得的好魚情,錯過實在可惜。
3、選擇氣溫穩定的晴朗天氣垂釣
晴朗的天氣,並非就一定有好魚情,筆者野釣曾多次遇到這種情況,陽光明媚,天朗氣清,以為能連竿、爆護,浮漂入水卻紋絲不動,關鍵是氣溫、水溫的問題。前文提及,魚是變溫動物,相對與低水溫,水溫波動、不穩定,需要不斷進行體溫調節,魚同樣有較強不適感,特別是短時間內水溫變化超過5℃時,尤其明顯,此時魚長棲息在水底某一位置,不怎麼遊動,也不覓食。所以選擇氣溫穩定、波動小的天氣垂釣,魚情較好的機率更大些;天氣晴朗水體溶氧量豐富,進一步利於魚情,所以選擇氣溫、穩定的晴朗天氣垂釣是不錯的選擇。
4、選擇恰當的時間段垂釣
春季四月份因水溫早晚與中午溫差大,並非每個時間段都有好的魚情,像北方山東、河北等地,上午7點至9點半左右,通常魚情較好;下午3點至5點魚活性更高些,這兩時間段,陽光輻射不怎麼強烈,水溫變化較小,相對穩定些。值得注意的是,早春垂釣時,儘量避免太陽剛升起時這段時間揚竿,如果仔細觀察水面,特別是水草處,常用魚群泛起的漣漪,此時魚情不太穩定,再選釣點時也要注意。
5、選擇微風細雨時垂釣
春季四月份水溫整體不低,當降雨不大,特別是微風細雨時也常有不錯魚情。微風吹動水面,提高水體溶氧量;綿綿細雨,也不至於水溫大幅度降低,還可進一步提高水體溶氧量。所以此時垂釣遇到好魚情也是大概率事情。一般此時觀察水面,常有大魚上浮遊動泛起的漣漪,此時垂釣注意釣底或釣浮,需靈活把握。
寫在後面
本文首先介紹了春季四月中旬大致水情、魚情基本狀態,接著對哪些時段垂釣魚情較好做了陳述。即使如此,也不保證有好的漁獲。釣魚是個系統工程,除去有好的魚情外,浮漂調釣、餌料使用、線組搭配等同樣需要留意,相信這樣會有更好的漁獲。
原創:野釣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