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這件事,是最沒有門檻的,誰都可以去釣,也簡單。如果你想要增加樂趣,那也不簡單,也需要學習釣技和判別魚情水情。水溫是每一個釣魚人需要懂得知識點。
關於水溫這個知識點很重要,但很多釣友對水溫和釣魚之間的聯繫,也就局限在水溫高,魚口好,水溫低,魚口差,這樣相對淺顯一些的常識,事實上,水溫相較於魚,如同空氣相對於人,如果再延伸到怎麼樣才能釣到魚,釣好魚,甚至是能不能釣魚,都有著很密切的關係,而這些常識,能讓我們在確定釣魚之前,判斷出適合還是不適合釣魚,那麼,關於水溫和魚的常識,分別有哪些呢?
一、不管水溫高低,魚都會有覓食本能在淡水魚適合生存的環境水溫中
不管水溫相差多少度,魚都會有覓食本能。但是,為了適應環境溫度,會通過減少運動來降低脂肪消耗,不管是高溫,還是低溫,都是如此;所以不管是寒冬,還是盛夏,理論上都是可以釣魚的。
但是能釣魚,不代表魚口就好,比如夏天釣友們都認為好釣魚,魚口多,但是溫度特別高或者特別低時,魚口都極差,咬餌會很輕。所以不要在溫度極高和極冷時出行釣魚。
二、不同水溫,對不同魚的活躍度不一樣
正常情況下,魚都會根據生活的水層位置,被我們分為底棲魚、中上層魚、表層魚,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是水層不同,水溫也不同,而不同層的水溫,就存活著不同的魚種,久而久之,就按照水層來劃分魚種了。
三、晝夜水溫變化絕對值越大,魚口越差
晝夜水溫變化的絕對值就是一天之中,水溫最高和水溫最低之間的差值,這個差值對魚口的影響是很直接的。差值越大,魚口越差。
四、根據持續性溫度變化挑選釣位
所謂持續性的溫度變化就是指持續3~5天,甚至更久的最高、最低氣溫連續性變化。說白了就是魚會本能地根據季節變化,冬季趨溫避寒,夏季趨陰避熱,所以我們夏季高溫時釣深水,早晚時釣淺水,而冬季,多以釣深水為主,就是因為魚群遊曳、棲息的區域水溫,符合這種靜態體溫調節,對魚來說,新陳代謝的消耗最低。
所以天氣突然急升溫或者是急下降的那段時間,最好不是要出釣魚,這時候的魚口不怎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