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江·艾尼展示剛抓到的螃蟹(9月14日攝)。
今年28歲的買買江·艾尼出生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古勒巴格鄉哈達墩村,常年從事棉花種植。
2017年,尉犁縣推進土地流轉工作,引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農戶籤訂土地流轉協議,打破傳統種植模式,讓棉農從土地裡走出來。
2020年3月,不再種棉花的買買江·艾尼在好友的引薦下來到羅布湖淡水魚養殖場工作。羅布湖是尉犁縣境內依靠塔裡木河河水形成的一個自然湖泊,位於「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沙漠東北部。羅布湖淡水魚養殖場負責人初寧寧說,隨著向塔裡木河下遊生態輸水,羅布湖的生態越來越好,養殖場裡的魚和蟹也逐漸增多。
在羅布湖淡水魚養殖場工作了半年多後,如今的買買江·艾尼已是一名熟練的捕蟹能手。打工收入加上家裡土地流轉的收入,買買江·艾尼的年收入有近10萬元。他給自己制定了一個目標:「再過五年,在家裡孩子上小學前,要買一輛車載著家人去新疆各地旅遊一圈。」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
買買江·艾尼(左)和同事段元傑在羅布湖上捕撈螃蟹(9月15日攝)。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
買買江·艾尼駕駛小船準備去捕撈螃蟹(9月16日攝)。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
買買江·艾尼(左一)和同事們將剛抓的螃蟹放入用於臨時存放螃蟹的網箱裡(9月16日攝)。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
買買江·艾尼(左)和同事段元傑在羅布湖上捕撈螃蟹(9月15日攝)。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
經過一天的忙碌,買買江·艾尼(左)和同事段元傑靠岸休息(9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
來自湖北的陳濤(左)告訴買買江·艾尼把抓螃蟹的地籠位置做一些調整(9月16日攝)。陳濤螃蟹養殖經驗豐富,是養殖場的技術負責人。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
買買江·艾尼在搬運遊客購買的螃蟹(9月16日攝)。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
買買江·艾尼(右)和同事段元傑準備去捕撈螃蟹(9月15日攝)。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
買買江·艾尼和段元傑在羅布湖上捕撈螃蟹(9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
空中俯瞰羅布湖(9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