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胡博峰 於文】近期在印度名噪一時的「刪除中國手機應用」(Remove China Apps)3日被確定從谷歌商店下架。利用目前中印在邊境地區的衝突和印度社會的反華情緒,該應用自兩周前推出後,下載量已超過500萬人次,成為印度區谷歌商店中最熱門的程序。谷歌公司發言人3日對媒體表示,該程序違反了谷歌應用商店的欺騙行為政策,該政策規定應用程式不應誤導用戶刪除或禁用第三方應用程式,或未經用戶同意而修改設備設置。《印度時報》3日發文評論稱,追捧一款違反谷歌公司政策的應用程式,「是應對中國的錯誤方式」。
據印度媒體報導,「刪除中國手機應用」5月17日在印度谷歌應用商店上線,經媒體廣泛報導後,截至2日晚被下架時,下載量已超過500萬人次。該應用程式的開發者、印度初創公司OneTouch App Labs 聲稱,中國的手機App是「不安全的」,這款應用可幫助用戶快速甄別並刪除中國科技公司開發的應用程式,如在印度大受歡迎的TikTok。英國廣播公司(BBC)等西方媒體也對此進行了報導,並將此稱為印度民眾反華情緒的象徵。
3日,該公司在官方網站和推特上發表聲明稱,「親愛的朋友,谷歌公司已經從其商店中將Remove China Apps下架,感謝大家過去兩周以來的支持。」聲明沒有提及被下架的原因,但呼籲用戶繼續嘗試弄清自己使用的應用程式的來源國。《印度時報》稱,被下架後,已經安裝該程序的用戶仍可正常使用,「但是請注意,使用未經谷歌驗證的應用程式存在風險」。
一些印度人迅速將此指向「中國施壓」,並要求谷歌公司作出解釋。《印度快報》3日報導稱,谷歌公司發言人向媒體表示,「刪除中國手機應用」因違反谷歌應用商店的政策而被下架,「我們不支持試圖欺騙手機用戶或存在欺詐行為的應用程式」。印度《經濟時報》則試圖為該應用「洗白」。報導援引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話稱,該程序的研發人員「自願」參與研發工作,但他們現在擔心中國和其他科技公司對其追責,而不願露面。
「刪除中國手機應用」的火爆還離不開印度一些官員的推動。據TechCrunch 2日報導,印度執政黨人民黨發言人夏爾瑪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稱讚這款應用程式,並使用「抵制中國產品」的標籤稱,「很高興看到有人樹立(對抗中國的)榜樣,我們就應該打在他們最痛的點上」。果阿邦邦長塔納瓦德還呼籲「在果阿抵制中國商品」。
印度新德裡電視臺3日稱,儘管「刪除中國手機應用」聲稱是為「教育目的」而開發,但它利用的是目前在印度盛行的反華情緒。開發該程序的公司背景不清晰,一直拒絕接受媒體公開採訪。據TechCrunch網站稱,「刪除中國手機應用」的一些用戶還發現,它標記了一些與中國沒有清晰聯繫的應用程式,包括美國視頻會議應用程式Zoom。
「該應用的流行反映了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印度和中國之間日益緊張的關係。」美國「石英」網站3日稱,儘管對中國公司而言,印度市場的敵對情緒令人擔憂,但印度用戶很難在一夜之間更換中國產品。相關數據顯示,小米、oppo等智慧型手機製造商第一季度在印度市場佔據了70%以上的份額。
《日經亞洲評論》3日稱,這是谷歌近日下架的第二個印度病毒式應用程式。在此之前,谷歌下架了TikTok的克隆產品Mitron。Mitron在印地語中指「朋友」,莫迪在演講中經常用這個詞來稱呼同胞。報導稱,Mitron今年4月在印度推出,受到熱捧,下載量超過500萬人次,但印度媒體最新的報導顯示,Mitron應用的原始碼是以34 美元的價格從一家巴基斯坦公司購買的。據 CNBC-TV18 報導,該應用的「創始人」拒絕對此作出解釋,之後谷歌決定將該應用下架,原因是該應用違反「垃圾應用和最少功能」政策。根據該政策,應用程式應該為用戶提供基本的功能,尊重用戶體驗,該政策的另一項條款提到了「重複內容」,即「抄襲其他 App的內容而不增加任何原創內容或價值」,就相當於違規。
《印度時報》3日評論稱,「刪除中國手機應用」受到印度人歡迎,但現在已被谷歌下架。「這是一個教訓。減少印度對中國的經濟依賴的願望,是明智的。但最好的方法是採取積極態度,提高我們的經濟競爭力和創新能力。開發一款因其實用性而在全球範圍內被下載的應用程式,好過一款僅被印度人下載以查找中國Apps的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