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之美,存於山水間

2021-01-15 中國經濟網

在湖南張家界巖河風景區內,有這樣一面心形湖泊,自然成形,如同鑲嵌在山間的寶石,當地人稱它「天使之淚」。近日,張家界巖河風景區向全球發出徵名,為天坑湖泊取名。世界上有許多美麗的風景,是大自然的「饋贈」。作為地質奇觀之一「天坑」,分布在全世界各地。它是怎樣形成的?人類敲開天坑之「門」,又有哪些奇妙的故事?

天坑屬喀斯特地貌

張家界巖河風景區的天坑湖泊,四周林木茂密、峭壁環繞,屬於喀斯特地貌。險峻的地形如天然屏障,少有人踏足,至今保持著原始生態面貌。

這一「天坑心湖」是由攝影愛好者在附近航拍時偶然發現的,已在抖音、微博上引發不少人關注。據初步測量,整個天坑深度約200米,湖面面積超過200平方米,湖水四季恆溫,碧綠清澈。

天坑,是指「發育」在碳酸鹽巖喀斯特地區的一種周壁峻峭、深度與口徑可達數百米的喀斯特負地形,具有巨大的容積,底部與地下河相連接。形成於碳酸鹽巖層中的天坑共有兩種成因類型:塌陷型和衝蝕型。

塌陷成因的喀斯特天坑是由地下河強烈的溶蝕侵蝕作用導致巖層的不斷崩塌並達到地表而形成。它的發展由地下到地面,經歷了地下河洞道、地下崩塌大廳、地表天坑幾個形成階段。塌陷型天坑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主要類型,數量上佔絕對優勢,如小寨天坑、大石圍天坑群、小巖灣天坑、龍缸天坑等。衝蝕型天坑是在特殊的地質、地貌與水文地質條件下形成的一種落水洞式或盲谷式天坑。目前,全世界僅發現了兩例。

2001年之前,類似地貌在全國各地有不同叫法,如「龍缸」「石院」「石圍」「巖灣」等,而天坑只是對重慶奉節縣小寨天坑這種景觀的特稱。2001年,我國學者正式提議將這種喀斯特地貌命名為「天坑」。如今,「天坑」用漢語拼音「tiankeng」通行國際,這是繼峰林(fenglin)和峰叢(fengcong)之後,第三個由中國人定義並用漢語和拼音命名的喀斯特地貌術語。

仿佛步入另一個世界

在地質學的知識譜系中,喀斯特的峰叢、峽谷、石林被稱為正地形,溶洞、漏鬥、窪地、地下河被稱為負地形。對不少旅友來說,負地形地貌藏著無窮無盡的可能性,可能比正地形更為精彩。

位於陸家嘴的上海中心大廈是高層地標式摩天大樓的典型代表,如果乘電梯前往頂層,不少人會有這樣的感覺:整座城市好像迅速「下沉」,就連420.5米高的金茂大廈和492米高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也瞬間「落」入腳下。你知道嗎?就連上海中心大廈這樣的摩天大樓,比「小寨天坑」仍舊「矮」了34米。

作為喀斯特負地形的奇觀,小寨天坑位於重慶奉節縣小寨村的一座1300多米高的大山之中,坑深666米左右,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天坑。旅行愛好者、復旦大學文學學士尹學龍曾在《地名古今》中這樣描述行走於小寨天坑的感受:陡峭,在視覺中誇大了絕壁的深度。越是俯身探望,越是加劇了深不可測的絕望感。在壁間棧道下行了很長時間,好幾次感覺快到了坑底,近前一看,下面仍然黑乎乎一片……天越來越小,坑越來越深,光線越來越暗,坑中的植物全變了模樣,在地面上認識的花草不見了,一些奇異的藤蔓和蕨類逐漸增多,仿佛進入另一世界。

在他看來,天坑地縫,在塌陷中昭示著山與水的生死之戀。斷崖、陡坡、滾石,對於山,是粉身碎骨的陷落;對於水,卻是飛速流瀉的寶貴地勢。山體崩塌,換來地下河的興盛。水借陡峭地形奔流而下,勢不可當。

在廣西百色,還有一座自然成形的「天坑博物館」——樂業大石圍天坑。作為罕見奇觀,樂業大石圍天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這裡分布了24個大天坑,而且分布非常密集,整體分布在樂業20平方公裡範圍內,堪稱世界之最。

樂業的地質構造成「S」形,而這一天坑群正好處於中部位置。巖石層隨著自然變化,擴張的「地盤」越來越大。大石圍天坑中,最大寬度600多米,深度也有600多米,四周皆是懸崖陡峭,其整體形狀好似一個火山口,直插雲霄。天坑內,植被覆蓋率高,是飛禽的自然棲息地。如果碰上大霧天,天坑增加了許多神秘感。

神秘村落隱居於天坑中

形形色色的天坑,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力量。可是,在雲南昭通,有一處特殊的天坑——大鍋圈天坑,它是世界上唯一有人類生活的天坑。

大鍋圈天坑的直徑600米,四周也是懸崖峭壁,海拔約1440米,天坑平均深度120米,最深的地方達150米,看上去就像一個巨型鐵鍋。在這個天坑底下,還隱藏著一個小小的村落。村子只有8戶人家,有30多人。這裡有茂密的植被、清澈的流水、陡峭的山崖和新鮮的空氣。人們在此播種採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給自足,過著質樸簡單的生活,就像生活在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最初時,大鍋圈天坑沒有通往外界的路,人們出行都靠繩索。據當地老百姓說,1953年,一批麻風病人被送到大鍋圈隔離治療,於是天坑裡就有了第一代居住者。再後來,他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一代代延續。後來,這裡修出一條羊腸小道,當地政府又將一條通往一個溶洞的土路硬化,方便村民與外界溝通。一些人走出天坑,投入外面的世界,而一些老人一輩子沒離開過這裡。

根據資料顯示,中國北京、南美洲、非洲等地較為有名的回音壁或回音谷,其最長回聲也不過8秒。而站在大鍋圈天坑裡高喊一聲,喊聲由近及遠傳送,回聲持續時間在20秒以上。實地走訪中,大鍋圈天坑的信號也讓不少旅行者感到稀奇:在天坑頂部時,手機沒有信號,可走到100多米深的天坑底部,手機信號滿格,通話質量良好,發微信、收郵件也很順暢。有人猜測說,大鍋圈天坑本身就是一個大型的信號接收器,也許天坑內存在的某種金屬元素幫助接收了衛星信號,但具體原因還需專家實地考證。

天坑內與珍稀動植物共眠

神秘又壯觀的天坑,讓人不斷有探索欲望,吸引了專業攝製組的到來,製作了關於天坑主題的紀錄片,用鏡頭將天坑的神秘與峻美呈現給公眾。

2017年5月,央視科教頻道攝製組來到陝西漢中天坑群,歷時40多天艱辛的實地拍攝,取得素材長達344個小時,製作紀錄片《漢中天坑》。對攝製組來說,最奇特的經歷要數洞底居住三天兩夜,並與珍稀動植物同眠。這裡的禪家巖地洞河天坑被國內外專家稱為最美天坑,底部分布著大大小小49個溶洞。在坑底溶洞內拍攝,吃住活動全靠頭燈和手電照明,大部分時間處在漆黑環境中,是真正的「暗黑之旅」。

他們一路發現、遇見奇特的動植物。比如在巖壁生長的植物「粉葉報春」,這是天坑特有的植物。苔蘚及周圍的一些附生植物與它是共生關係,葉子背面有金黃色的粉末,所以叫作「粉葉報春」。還有一隻從未見過的動物跑來偷吃食物,給寂靜的夜晚帶來了樂趣。這隻動物長得像老鼠,但太大;又有點像兔子,但耳朵又小了點。它的肚皮上的毛是白色的,背上是灰棕色,眼睛像大熊貓,也有黑眼圈。後經專家確定,這種動物叫白腹巨鼠,是一種珍稀的嚙齒類動物,被錄入世界珍稀瀕危動物紅皮書裡。這種動物在喀斯特地貌環境下才有,生活在洞穴當中,晝伏夜出,以植物性的食物為主。

當山河的瑰麗與人文秘境的面紗被逐一揭開時,峻美風光讓人賞心悅目,而完整保存來自這份大自然的創造,亦是人類的使命。

來源:解放日報

相關焦點

  • 武隆天坑地縫一日遊-走天坑鑽地縫,暢行山水之間
    大重慶的所謂5A級景區不是很多,武隆天坑地縫就是其一,而且稱得上聲名遠播。天生三橋和龍水峽地縫是武隆喀斯特的重要景點,兩者同屬一個大景區,但之間有段距離。自由行可在遊客中心同時購買景區門票和景區過渡車票。景區車先帶我們到天生三橋,即天龍橋、青龍橋和黑龍橋,其實就是峽谷中的三座天然巨石橋;後來也是由景區車帶我們去龍水峽地縫景區。
  • 天坑地縫探秘之旅:這樣的大坑山東可沒有!
    3月25日,「十萬山東人遊重慶」2019年山東媒體、旅行商走進重慶貧困區縣採風踩線團來到位於奉節縣的天坑地縫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觀絕景、訪天險。   天坑地縫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奉節南岸,這裡崇山峻岭逶迤不絕,暗河迷宮幽深神秘,天坑地縫驚險磅礴,宛若一幅多彩多姿的丹青長卷。10時許,採風踩線團一行來到了天坑地縫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內的小寨天坑。
  • 《秀美人生》:秀於山水間,美於百姓中
    何為秀,何為美?有人認為,技能為秀,顏值為美,但有人卻並非如此,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秀美人生》中的主人公黃文秀。她是從山區走出來的大學生,畢業後又回到了山區,為了她的扶貧夢,為了她的報鄉情。他的秀,在於山水間。她的美,在於百姓中!
  • 天坑之王「小寨天坑」內有乾坤,多次勘測仍存秘,它究竟是什麼?
    考察隊中的領頭人是當時著名的威廉·霍的博士,威廉·霍的博士,這次來到中國,不是為了遊玩,而是為了勘測當時中國很神秘的一個巨大天坑,這個天坑就是位於重慶市奉節縣的小寨天坑。(小寨天坑)小寨天坑,又被稱之為天坑之王。在21世紀前,人們說起天坑就只是指的小寨天坑,可想而知,小寨天坑在中國已知的所有天坑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從地理學的角度解釋天坑,它又被稱之為漏鬥形下陷地貌。
  • 全國百家媒體走進武隆喀斯特風景區 穿越天坑地縫的時光之旅
    記者 閆思宇 攝  長城網重慶5月25日訊(記者 閆思宇)若問奇景何處尋,武隆山水天下知。5月25日,「發現重慶之美:山水之城美麗之地——2018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重慶行」百家網絡媒體的記者們走進重慶市武隆區天生三橋景區與龍水峽地縫景區,觀絕景、訪天險,在一幅幅山水畫卷中,充分感受到武隆喀斯特景區的獨特魅力。
  • 為什麼說小寨天坑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天坑之最?
    為什麼說小寨天坑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天坑之最?絕世奇觀一奉節小寨天抗,包括整個天坑地縫景區,是國務院批准的全國第五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小寨天坑位於長江三峽西首,奉節縣境內的長江岸,距縣城70餘千米,小寨天坑是在幾座森林茂密、鬱鬱蔥蔥的山巒間凹下去的一個深不見底的橢圓形大漏鬥。站在抗口往下看,四面絕壁,如斧劈刀削,巧奪天工。
  • 廣西不僅有高聳入雲的山,還有深凹地下的天坑,你做好準備了嗎
    說到廣西,很多人一下子想到桂林的山水, 桂林的山水確實很美,聳立在雲峰上,清澈的河水,安靜的田園,就像世外桃源, 廣西有很多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另外,由於北回歸線通過這裡,這裡山峰變化,植被繁茂, 因此,雖然不如桂林有名,但景色也有很多非常美麗神秘的地方, 說到神秘不得不說大石圍天坑群
  • 武隆天坑旅遊必去!
    武隆是一個比較值得去的旅遊城市,尤其是天坑,奪走了自然的造化景點。在同一喀斯特地形上,有形成桂林這樣美麗的山水,也有形成這裡獨特的天坑地縫的。武隆地區內的景點很多,包括幾個天坑、峽谷、溶洞等。但是那些小天坑,小景點其實毫無價值。主要是大天坑和龍水峽地縫。這兩個地方一定要去。
  • 貴州黔南最美的10處山水景區:將小家碧玉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除了樟江之外,黔南州還有許多值得遊玩的山水風光,這些地區的遊客相對較少,顯得更加寧靜。本文就介紹一下黔南州的10大最值得去的山水景區。1,荔波樟江樟江,為柳江支流龍江的上遊,荔波最大的河流。樟江風景區分為小七孔風景區、大七孔風景區、水春河峽谷風景區和樟江風光帶等,其中小七孔風景區最為優美。2015年,成為國家AAAAA級景區,是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的組成部分。
  • 奉節天坑地縫 驚世地質奇觀
    天坑地縫景區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和山地垂直氣候,形成了雄、奇、險、秀的絕美山水。  為有效保護「天坑地縫」地質遺蹟及生態環境,同時充分發揮區域自然景觀資源優勢,融自然保護、科研、旅遊為一體,經奉節縣人民政府批准,1996年建立了奉節天坑地縫縣級自然保護區。2001年,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重慶天坑地縫市級自然保護區。
  • 重慶奉節天坑地縫遊記
    再登上了三峽之巔,在桃子山俯視山川。然後乘坐遊輪感受了大氣蓬勃的夔門,感受了詩人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的古情懷。這裡一切,雖然讓我不舍離去,但是我們在第二天還是踏上了前往天坑地縫的路途!驅車一直前行,我才發現原來我看到的只是奉節美景的冰山一角。當我們第二天早上六點乘車從奉節前往天坑地縫時,發現山間雲霧繚繞,兩岸青山綠水就像一幅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應接不暇。
  • 世界最著名的十大天坑,最大天坑和天坑群都在同一國...
    末日天坑2014年7月23日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亞馬爾半島發現一個足足80米寬、深不見底的巨型大坑,俄羅斯媒體將其稱為「末日天坑」,而它同樣也引起了全球地質學家們的注意。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報導,天坑如此之大,可以輕鬆裝下幾個8米長的直升機。
  • 武隆天坑地縫,遠離人間塵囂
    「天坑」,即武隆天生三橋景觀,屬於世界上最大的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天生橋群。進入景區後,觀光電梯將遊客帶入萬丈穀穀底,周圍環境突然變得幽靜。只看到懸崖環繞,山泉飛流直下。向上看,可以看到三座天然形成的天生橋:天龍橋,青龍橋和黑龍橋。它們將峽谷兩旁的蒼山連接在一起,規模大的很是驚人。
  • 小寨天坑–一家人的桃花源
    熟悉地理或熱愛旅遊的人,也許都知道天坑,知道它的宏大和深邃,知道它是喀斯特地貌中的奇觀。但你是否知道,在天坑深處還隱藏著一些溫暖的、鮮為人知的秘密?在看似坐井觀天的有限空間裡,有的人竟以天坑為家,而他們又發現了一個怎樣的別有洞天的世界呢?
  • 遊張家港香山,暢享山水之樂
    空氣清新的山水,鬱鬱蔥蔥的森林,浸潤心靈的鳥語花香。相信此時的你,也想前往一個有自然山水的地方吧。張家港香山(微信號:mandaoshuangshan)有山有水有花海,是休閒避暑佳地。山水秀色,清新怡人「水繞青山山繞水,山浮綠水水浮山。」山和水的融合,是靜和動的搭配,是自然天地間最完美的組合,是最美的風景。漫步香山風景區,在山中探索古蹟,在綠水邊賞花……卸下生活包袱,在這裡享受難得的清閒。
  • 「回眸深邃的遙遠,將記憶留在青翠的巖石上……」小寨天坑遊記
    當年,中國走鋼絲第一人阿迪裡就從這裡橫跨了天坑,這個就是當時立下的標誌碑。天坑非常有意思的介紹,好像平地見拔起的一本天書,天坑對天書,倒是很符合已經。天坑的坑深666米,坑口直徑622米,坑底直徑522米。如果只是說一堆數據,你完全無法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只有當你身臨天坑,山風從耳畔呼嘯而過,身陷絕壁之中,隱約水聲激蕩,才能明白那份無與倫比的壯美。
  • 「尋找最美莓茶姑娘」劉念戀:醉「莓」山水間 悠悠歲月甜
    10 劉念戀:醉「莓」山水間 悠悠歲月甜最美莓茶姑娘10號選手職業: 高級茶藝師選送單位: 庸城茶語都說張家界的風景美,三千俊俏峰,八百琉璃水。而恰好,這一杯莓茶裡,皆是張家界的山水。恍惚間,不知是醉在這杯茶裡還是阿妹的歌聲裡。
  • 活在自然裡,住在山水間。歐洲隱匿在自然的酒店
    春花夏樹秋楓冬雪,四季輪迴更迭,好時光藏在山山水水間。 對深陷繁華都市鋼筋森林的人們而言,戶外的秘境,是謎一般的天堂。本周,我們分享幾個歐洲藏匿於山水之間的酒店,希望可以給你的戶外生活體驗帶去參考。
  • 天坑寶藏神鷹圖下落大揭秘|鷹圖|天下霸唱|天坑寶藏|天坑鷹獵|宋亞薈
    「天坑」系列小說是天下霸唱全新力作,系列之一的《天坑鷹獵》曾被改編為網劇熱播。時隔兩年半,天下霸唱終於推出《天坑鷹獵》後續故事。在新作《天坑寶藏》中,作者將前書中留下的謎題一一解開,為讀者帶來一個以「打破成見和傳統,反抗命運與不公」為主題的全新冒險故事。
  • 山水要有筆墨情,畫山水要通曉山水之性情
    山水要有筆墨情,畫山水要通曉山水之性情文/文涓單純從名字上看,山水畫中的主體其實是山水之景,但是中國傳統的山水畫卻對畫中的景致有著很高的要求,並不是眼中所見的山水之景,而是一種情景交融的載體。山水不出筆墨情,想要將山水畫好,除去筆墨勾勒出真實景象之外,也要將個人對於山水畫的思考融入,通過對山水的透徹理解,從山水中感知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