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OGENE: 抗癌衛士-核糖體蛋白的新角色

2020-12-03 生物谷

2014年3月21日電 /生物谷BIOON/ -- 腫瘤抑制基因p53是迄今發現的與人類癌症相關性最高的基因:p53基因在約50%的腫瘤組織中是突變的;而在另50%的腫瘤中,p53活性被其他癌基因(如,MDM2)所抑制。在腫瘤細胞受到外界壓力情況下,如化學或者放射治療,野生型p53基因的活性會被激發,進而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目的。

來自美國杜蘭大學的科學家們最新研究發現核糖體蛋白S14可以特異性與MDM2相互作用、抑制MDM2對p53的泛素化降解,從而促進p53蛋白活性。研究還表明,在肺癌和直腸癌細胞中,大量核糖體蛋白S14的存在會阻滯細胞周期和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該項研究成果在國際著名腫瘤期刊Oncogene上發表。該論文第一作者Xiang Zhou博士還作為項目負責人或參與者發現核糖體蛋白S14、L5和L11可以直接調控癌基因Myc的轉錄活性,並且在J Biol. Chem.、Oncogene、Genes & Cancer等期刊上發表了一系列原創性研究成果。

Xiang Zhou博士認為,幾乎所有的核糖體蛋白都應該有除核糖體裝配之外的功能,而且從大量研究證據來看,單個核糖體蛋白發揮的功能傾向於抑制細胞生長。以核糖體S14為例,在具有野生型p53的腫瘤中,S14可以激活p53從而抑制腫瘤生長;而在p53突變的腫瘤中,S14又能通過抑制癌基因Myc來達到抑癌目的。核糖體蛋白是細胞內一類極其豐富的蛋白,在一定條件下,這些大量的具有抗癌潛力的分子將在人們的癌症治療中發揮難以想像的重要作用。

既然核糖體蛋白是組裝核糖體的基本原件,那麼,在何種條件下,這些核糖體蛋白會脫離核糖體裝配體系,即不參與核糖體的生物合成,而行使抑癌功能呢?Xiang Zhou博士的解釋是,很多抗癌藥物或者放射治療都會使核糖體合成機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導致大量游離的核糖體蛋白無法裝配成核糖體,而是作為腫瘤抑制因子調控腫瘤細胞的生長。

目前,能否抑制核糖體的生物合成已成為抗癌藥物研發的重要依據,其原因有:(1)會產生大量游離的核糖體蛋白,激活抑癌基因(如:p53)並抑制癌基因(如:Myc),從而限制腫瘤細胞的生長;(2)腫瘤細胞的無限快速增殖的特性決定了其核糖體的生物合成異常高效,對核糖體生物合成的幹擾將從根本上影響細胞內整體蛋白質合成效率,進而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3)對核糖體生物合成的幹擾比起傳統的通過引發DNA損傷來激活p53、誘導細胞凋亡,毒副作用更小。核糖體蛋白抑癌功能的發現為抗癌藥物的研發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臨床意義。(生物谷Bioon.com)

 

相關英文摘要:

 

Oncogene doi:10.1038/onc.2012.63

 

Ribosomal protein S14 unties the MDM2–p53 loop upon ribosomal stress

X Zhou, Q Hao, J Liao, Q Zhang and H Lu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and Cancer Center, Tulan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Louisiana, LA, USA.

 

The MDM2–p53 feedback loop is crucially important for restricting p53 level and activity during normal cell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 and is thus subjected to dynamic regulation in order for cells to activate p53 upon various stress signals. Several ribosomal proteins, such as RPL11, RPL5, RPL23, RPL26 or RPS7, have been shown to have a role in regulation of this feedback loop in response to ribosomal stress. Here, we identify another ribosomal protein S14, which is highly associated with 5q-syndrome, as a novel activator of p53 by inhibiting MDM2 activity. We found that RPS14, but not RPS19, binds to the central acidic domain of MDM2, similar to RPL5 and RPL23, and inhibits its E3 ubiquitin ligase activity toward p53. This RPS14–MDM2 binding was induced upon ribosomal stress caused by actinomycin D or mycophenolic acid. Overexpression of RPS14, but not RPS19, elevated p53 level and activity, leading to G1 or G2 arrest. Conversely, knockdown of RPS14 alleviated p53 induction by these two reagents. Interestingly, knockdown of either RPS14 or RPS19 caused a ribosomal stress that led to p53 activation, which was impaired by further knocking down the level of RPL11 or RPL5. Together,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RPS14 and RPS19 have distinct roles in regulating the MDM2–p53 feedback loop in response to ribosomal stress.

 

相關焦點

  • Nat Commun:科學家揭示分子伴侶如何保護核糖體蛋白
    2017年2月7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核糖體這個複雜的蛋白質合成機器上每個組成核糖體的蛋白都有自己的分子伴侶將其指引到正確位置,在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了解到了更多關於核糖體分子伴侶如何發揮作用的信息,發現每個分子伴侶都會以獨特的方式與被保護的蛋白結合。研究人員藉助X射線晶體成像技術解析了結合分子伴侶的核糖體蛋白的原子結構。「組裝核糖體的過程有點像做麵包。每一種成分都會有特別適合它們尺寸和形狀的包裝,一直到組裝的時候才會拆開包裹彎曲成需要的形狀。
  • 除了合成蛋白質 核糖體還有哪些重要功能?
    我們都知道,核糖體是一種合成蛋白質的重要細胞器,然而,近年來隨著科學家們研究的深入,他們發現,核糖體或許還扮演著其它多種角色,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研究進行整理,與大家一起學習!文章中研究人員發現在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機體中會缺失核糖體,核糖體是細胞的蛋白工廠,20%至40%的患者僅會產生一部分核糖體,當然這依賴於癌症的惡性程度。【6】Cell:顛覆經典!
  • 尹玉新團隊發現抗癌基因 PTEN 家族新成員 PTENβ
    尹玉新團隊發現抗癌基因 PTEN 家族新成員 PTENβ 來源:生命科學聯合中心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7-03-27   今日/總瀏覽:6/
  • 打破認知,核糖體蛋白參與植物細胞器內含子剪切
    該研究表明,核糖體蛋白的RNA結合能力可以被轉移到參與細胞器的內含子剪切因子上。為了測試uL18-L1和uL18-L8蛋白是否還保留了與線粒體或葉綠體核糖體結合的能力,作者利用了密度梯度沉降測定了含有這兩種蛋白的複合物的大小,發現它們要比線粒體核糖體和葉綠體核糖體蛋白複合物小得多,因此推測這兩個uL18-Like蛋白與細胞器核糖體組成無關。
  • Science:癌細胞通過增加核糖體蛋白產生來促進乳腺癌轉移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癌症中心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導核糖體增加會提升CTC形成轉移瘤的潛力。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2月6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Deregulation of ribosomal protein expression and translation promotes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 Science:線粒體核糖體組裝機制
    兩個免疫顯性表位(前體膜蛋白以及包膜(E)蛋白上的融合環表位)能夠被交叉反應抗體識別,不僅中和不良,還可以通過Fcγ受體介導的髓樣細胞感染的促進病毒複製和疾病嚴重程度,這一過程被稱為抗體依賴性增強(ADE)。ADE是ZIKV和DENV疫苗的重要關注點,因為誘導不良中和的交叉反應抗體可能會引起個體對自然感染的ADE。
  •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核糖體在蛋白翻譯過程中倒退的分子機理
    該文章題為EF4 disengages the peptidyl-tRNA CCA end and facilitates back-translocation on the 70S ribosome,揭示了核糖體在蛋白翻譯過程中「倒退」的分子機理。  核糖體是蛋白翻譯的工廠。
  • 醫學部基礎醫學院尹玉新團隊發現抗癌基因PTEN家族新成員PTENβ
    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系統生物醫學研究所尹玉新教授課題組最近取得研究突破,首次鑑定出抗癌基因PTEN家族的新亞型蛋白PTENβ。PTENβ定位於核仁,參與調控rDNA轉錄和核糖體生成,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生長。
  • PNAS:揭示特殊蛋白幹擾細胞抗癌機制促進癌症發生的分子機制
    2014年3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名為STAT3的細胞蛋白幹擾細胞的抗癌機制並且促進癌症發展的分子機制,STAT3蛋白是在大多數人類癌症中過表達的一種蛋白質,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PNAS上,該研究為理解癌症發展以及為開發新型靶向療法來抑制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 核糖體
    核糖體浙江省象山中學:嚴靈劍   微信號:xszxsf【疑難背景】在新人教版的P11、P12原核細胞的模式圖中都出現了核糖體
  • NSMB:中科院揭示核糖體在蛋白翻譯過程中移位的分子機理
    這篇題為「EF-G catalyzes tRNA translocation by disrupt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decoding center and codon–anticodon duplex」揭示了核糖體在蛋白翻譯過程中移位的分子機理。
  • Structure:水仙花也可以抗癌?看看怎麼回事兒!
    一項來自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科學學院和癌症研究中心的RNA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新研究在這個方向上進行了初步的探索,相關研究發表在Cell旗下的《Structure》上。圖片來源:DLafontaine ULB這項研究由Denis Lafontaine領導,他們從黃水仙(石蒜科水仙)中提取了一種天然的抗癌化合物。
  • 科學家發現核糖體兼具調控功能
    不過十一月十九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了一項驚人發現,為人們帶來了抵抗狂犬病等致命病毒感染的新希望。 細胞需要通過蛋白來執行功能,一般人們認為核糖體只是細胞合成蛋白的分子機器,而翻譯的調控是通過起始因子和RNA結構進行的。
  • 真核生物核糖體蛋白基因的轉錄調控
    基於對核糖體蛋白(RP)基因近50年的研究,所以我們就可以通過這些基因更好地來理解和構建調控網絡。 RP基因的早期研究是在大腸肝菌中開始的,RP基因在原核生物中形成操縱子,一些RP蛋白還能夠結合到翻譯成這些蛋白的mRNA上,引起翻譯的終止,在翻譯水平形成一種RP基因的調控反饋網絡。
  • 僅具有RNA的特殊蛋白TruB1可能存在抗癌潛能,值得一看
    癌症的發生和進展是一種非常複雜的過程,當機體中的細胞失控生長時就會誘發癌症,目前研究人員發現了很多不同的機制和通路會直接影響細胞的增殖,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EMBO Journa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東京醫科牙科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取得了一項意外發現,即此前被認為僅會影響RNA分子結構的酶類或許擁有特殊的抗癌功能。
  • Science:從結構上揭示新冠病毒蛋白Nsp1關閉宿主蛋白合成機制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所編碼的非結構蛋白1(Nsp1)對宿主細胞具有破壞性的作用。事實上,Nsp1是這種病毒用來確保自身在人類宿主中複製和傳播的核心武器之一。近20年前,與SARS-CoV-2存在親緣關係的SARS-CoV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後,Nsp1就已被確認為一種致病因子,在當時它被發現能抑制受感染細胞的蛋白合成。
  • 核糖體的結構
    好多讀者說找不到我們公眾號了大家星標一下,下回就能正常看到推送了喲~核糖體的結構
  • 學習筆記 核糖體的結構
    核糖體就是一個。印象中細胞中大量的游離核糖體,由蛋白質和RNA組成的巨大複合體(印象裡總覺得複合體的大部分是蛋白質),將mRNA翻譯成蛋白質;還有粗面內質網上的核糖體,主要合成分泌蛋白,經由高爾基體將分泌蛋白運出細胞。       今天聽高寧老師報告,看到這張圖: Gao, N., and Frank, J. (2006).
  • Nature:揭示核糖體通過結構上的精確優化製造自我機制
    這項研究的理論預測準確地反映了觀察到的核糖體大尺寸特徵(large-scale feature),並且為一種出色的分子機器進化提供新的視角。論文通信作者、哈佛醫學院系統生物學教授Johan Paulsson說,「核糖體是所有生命中最為重要的分子複合體之一,而且幾十年來,它已在不同的學科中得到研究。
  • EMBO J:被認為僅具有RNA修飾作用的特殊蛋白TruB1或擁有潛在的抗癌...
    2020年11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癌症的發生和進展是一種非常複雜的過程,當機體中的細胞失控生長時就會誘發癌症,目前研究人員發現了很多不同的機制和通路會直接影響細胞的增殖,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EMBO Journa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東京醫科牙科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取得了一項意外發現,即此前被認為僅會影響RNA分子結構的酶類或許擁有特殊的抗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