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雙彩虹」究竟是怎麼形成的:水汽足 水滴大

2020-11-25 央視網

  2020年9月3日,北京上空出現雙彩虹。

  9月3日,北京喜現雙彩虹美景在朋友圈刷屏。雖然彩虹是一種很常見的自然景象,但即便如此,每當雨後天空中升起美麗的彩虹時,仍能吸引大家的目光,而極為少見的雙彩虹更是足夠「吸睛」。

  那麼,雙彩虹究竟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看到一道彩虹?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湖北省農業氣象專家黃智敏,就這些問題一一作了解答。

  雙彩虹其實是霓和虹

  黃智敏說,空氣溼度較大時,空氣中的水汽可以看做是無數個小水滴。當太陽光射入小水滴時,會發生兩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即「折射—反射—折射」現象。

  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7種顏色組成的,當照射到水滴上時會出現第一次折射,由於這7種顏色光的波長不同,它們的偏向角度也會不同,這時太陽光就會分解為7種單色光;折射後的單色光到達水滴的背面後,會按照反射規律發生反射;反射後的單色光將回到入射水滴的這一面,這時將發生第二次折射,並仍然以單色光的形式射出水滴。

  波長最短的紅光,在水珠中的折射率最小,使得其出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構成最大夾角,而波長最短的紫光,在水珠中的折射率最大,使其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構成最小夾角,其他光依序在其中分布,人們肉眼見到的就是外紅內紫的「虹」。

  當我們在天空中看到「虹」時,就說明太陽光在水滴內進行折射和反射,也就意味著「霓」的存在。霓的形成與虹相似,只是太陽光在水滴內經歷了兩次折射和兩次反射,即「折射—反射—反射—折射」,由於相比虹的形成多了一次反射過程,其折射率最小的紅光出射光線方向與入射方向成最小夾角,折射率最大的紫光出射方向與入射方向成最大夾角,最終我們看到的色彩排序就會恰好相反,呈現紅色在內、紫色在外的形式。

  但是太陽光經過水滴後發生兩次反射的情況較發生一次反射的情況光能量損失很多,因而霓的亮度比虹的亮度暗得多,一般不容易被人們觀察到。

  所以,只有當光的能量足夠大或者能量損失足夠小的時候,我們才能看到霓。若均可見,由於虹的角半徑為42度左右,霓的角半徑為52度左右,故霓在虹之上並與之平行。當虹和霓共同被我們看到時,就呈現出了美麗的雙彩虹景象。

  理論上來講,太陽光是可以在小水滴裡進行多重反射的。但是由於每一次反射都會導致光的吸收和光的減弱。所以通常我們最多只能看到兩條彩虹。

  水汽足水滴大才能彩虹成雙

  彩虹形成的基本條件是水汽和太陽光,水汽的充足與否和季節、地域相關。

  從季節上講,一般冬天的氣溫較低,空中不容易存在小水滴,下雨的機會也少,所以冬天一般不會有彩虹出現。夏季熱對流天氣較多,雷雨、陣雨天氣頻繁,又常常是急匆匆地下完雨就放晴,因此更容易看到彩虹。

  從地域上來說,彩虹的出現需要滿足一定的水汽條件,因此在我國南方,雨水充沛、空氣溼潤的地方比較易見,出現雙彩虹美景的機率也更大。比如,廣西空氣溼度較高,甚至有時候不下雨也會出現彩虹美景。

  具備了彩虹的形成條件後,想要看到雙彩虹,空氣裡的水滴大小是關鍵。空氣裡水滴的大小,決定了彩虹的色彩鮮豔程度。空氣中的水滴大,彩虹就鮮豔;水滴小,彩虹顏色就黯淡。

  因此,想要看見雙彩虹,空氣中的雨滴需要較大,保證霓的顏色足夠鮮豔,才可以被肉眼看到。

  另外,我們從地面上看彩虹是一個拱形,但實際上它是一個完整的圓環。

  地球的表面是一個曲面,雨後空氣中的水汽也會按照地球的曲面分布,因此,身處地球之外看到的彩虹,應當是完整的圓環形狀。這也是為什麼從飛機上看到的彩虹是完整的圓環形。

  一旦站在地球上,本來完整的彩虹便不再完整,這是因為另一半彩虹被地面擋住了。

相關焦點

  • 刷屏的「雙彩虹」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9月3日,北京喜現雙彩虹美景在朋友圈刷屏。雖然彩虹是一種很常見的自然景象,但即便如此,每當雨後天空中升起美麗的彩虹時,仍能吸引大家的目光,而極為少見的雙彩虹更是足夠「吸睛」。那麼,雙彩虹究竟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看到一道彩虹?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湖北省農業氣象專家黃智敏,就這些問題一一作了解答。
  • 被朋友圈刷屏的「雙彩虹」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資料圖(來源:貴州都市報 )那麼,雙彩虹究竟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看到一道彩虹?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湖北省農業氣象專家黃智敏,就這些問題一一作了解答。雙彩虹其實是霓和虹黃智敏說,空氣溼度較大時,空氣中的水汽可以看做是無數個小水滴。當太陽光射入小水滴時,會發生兩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即「折射—反射—折射」現象。
  • 廣州塔附近出現壯觀「雙彩虹圓環」 專家:形成條件很高
    9月20日,廣東省廣州市一名市民稱在珠江上空拍到完整的「雙彩虹圓環」,並發文感嘆道,「如此壯觀的風景,不知道該用什麼詞形容了」。同日,「雙彩虹圓環」視頻拍攝者告訴澎湃新聞,他是在20日早上7點多,冒雨用無人機在珠江上空拍到的,在地面只能看到半圓的彩虹。
  • 廣州首席預報員解讀「雙彩虹圓環」:為虹和霓,形成條件高
    視頻來源:受訪者提供(00:42)9月20日,廣東省廣州市一名市民稱在珠江上空拍到完整的「雙彩虹圓環」,並發文感嘆道,「如此壯觀的風景,不知道該用什麼詞形容了」。同日,「雙彩虹圓環」視頻拍攝者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他是在20日早上7點多,冒雨用無人機在珠江上空拍到的,在地面只能看到半圓的彩虹。
  • 雙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為什麼大多數只有一道彩虹呢
    9月3日,北京喜現雙彩虹美景在朋友圈刷屏。雖然彩虹是一種很常見的自然景象,但即便如此,每當雨後天空中升起美麗的彩虹時,仍能吸引大家的... 9月3日,北京喜現雙彩虹美景在朋友圈刷屏。
  • 北京連續四天被「幸運彩虹」眷顧,少見的雙彩虹是怎麼形成的?
    那麼,雙彩虹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看到一道彩虹?01虹、霓和雙彩虹,傻傻分不清楚?虹是光線通過水滴發生折射和反射形成的。實際上總共有三個步驟:兩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即太陽光照射到水滴上時發生的「折射-反射-折射」現象。
  • 昨傍晚又現「雙彩虹」 它叫霓
    「雙彩虹」現天空。  氣象專家表示,當陽光經過水滴時,會被折射、反射後再折射出來。在水滴內經過一次反射的光線,便形成我們常見的彩虹也稱主虹。若光線在水滴內進行了兩次反射,便會產生第二道彩虹也稱霓。  為啥最近頻繁出現雙彩虹?
  • 鎮沅:天現「雙彩虹」奇觀 一起解密神奇天象
    在普洱,「太陽雨」是一種常見的氣候現象,這種普洱人習以為常的氣候現象,卻是形成彩虹的最佳條件,而「雙彩虹」奇觀的出現,則更為少見了。9月15日下午六點三十分,在鎮沅縣城上空出現兩道絢麗奪目的「雙彩虹」。
  • 刷爆朋友圈的「雙彩虹」是怎麼來的? 外面一層模糊的彩虹是怎麼回事?
    刷爆朋友圈的「雙彩虹」是怎麼來的? 外面一層模糊的彩虹是怎麼回事?時間:2016-06-16 12:41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刷爆朋友圈的雙彩虹是怎麼來的? 外面一層模糊的彩虹是怎麼回事? 昨天雨後,北京的小夥伴們看到彩虹了嗎?
  • 天空不同顏色的雲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天空不同顏色的雲究竟是怎麼形成的?時間:2015-10-24 14:52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空不同顏色的雲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天空有各種不同顏色的雲,有的潔白如絮,有的是烏黑一塊,有的是灰濛濛一片,有的發出紅色和紫色的光彩。
  • 大雨後出現「雙彩虹」 其實分別叫「虹」和「霓」
    昨天下午,劉意小朋友欣喜地給87777777新聞熱線打來電話說,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看到「雙彩虹」的快樂。  昨天下午3點左右,北侖梅墟下了一場大雨,雨後,天空中便浮現出兩道美麗的彩虹。劉意小朋友和媽媽在自家閣樓無意中看到了這一奇景,感到異常興奮。「我從沒看到過。」劉意的媽媽說,彩虹出現在東邊天空,跨度非常大,內側的一條顏色較為鮮豔,只可惜沒能拍到全景。
  • 珠三角壯麗「雙彩虹」刷屏,網友大呼驚豔!分析:是好天氣的象徵
    絢麗的雙彩虹像是在天空中畫出了一道「彩虹色」的道路,讓很多人紛紛拍照留念,一度在珠三角人的朋友圈中刷屏。珠三角的廣州、珠海等地都看到了彩虹奇觀,對於一部分細心的網友來說,或許也發現了一些不尋常之處——這壯觀的雙彩虹景觀中,兩條彩虹是不一樣的,一條彩虹更亮,一條彩虹黯淡,而且顏色是順序是相反的。
  • 一邊下雨一邊出太陽,這種天氣是如何形成的?
    太陽雨是怎麼形成的?第一種形成的原因是遠方烏雲產生的雨,瞬間被高空強風吹到另一地落下。第二種是因為高空中有兩塊帶有不同電荷的雲在太陽風的作用下相互碰撞,造成局部地區空中水汽含量過大形成的,又由於太陽輻射而使水汽蒸發的較快。
  • 霧的形成 霧是怎麼形成的原因
    導語:任何氣象的存在,都有其形成原因,其中,我們比較常見的霧,也是有一定的形成過程的。而且,形成霧也是需要相應條件的,並不是哪裡都有霧出現。那麼,具體霧的形成是怎麼樣的?下面一起來了解霧是怎麼形成的原因。
  • 【科普】彩虹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是彎的?不要以為很簡單!
    那彩虹是怎麼形成的呢?為什麼是彎的形狀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科普下。彩虹形成一句話:彩虹就是陽光在小水滴中發生「折射-反射-折射」後,投射到你眼中的彩色光波的集合體。就像牛頓用三稜鏡分解出了七色光(紅橙黃綠藍靛紫)一樣,陽光以一定角度射入懸浮在空氣中的水滴時,也會被分解出不同顏色的光波,而這些光波在水中的折射率不同,紅光偏折最小,而紫光最大,所以高處水滴提供紅光,低處水滴提供藍紫光,最終我們看到就是紅色在最外圈、藍紫色在最內的色彩斑斕的彩虹。
  • 雲是怎麼形成的? 雲的形成過程是怎麼樣的?
    雲是怎麼形成的? 雲的形成過程是怎麼樣的?時間:2016-12-17 12:04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雲是怎麼形成的? 雲的形成過程是怎麼樣的? 明代學者洪應明曾在《菜根譚》中留下千古名言: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 令人感嘆的「雙彩虹」 為啥這麼稀罕
    9月6日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資深氣象專家黃智敏,他說這是在太陽相對方向的雨幕上,以反日點為中心所形成的一種光學現象,氣象上稱之為「虹霓」。北京的「雙彩虹」為什麼「虹霓共燦」的景觀較為罕見呢?黃智敏說,太陽光是一種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七色光,當一束平行的太陽光射入空中一小水滴時,折射進入到水滴中且發生色散,然後再反射一次從水滴射出,波長最短的紅光,在水珠中的折射率最小,使得其出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構成最大夾角,而波長最短的紫光,在水珠中的折射率最大,使其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構成最小夾角,其他光依序在其中分布,人們的肉眼見到的就是外紅內紫的「虹」。
  • 雲是怎麼形成的
    那麼,雲是怎麼形成的呢?  從形態上來分,雲主要有三種,即積雲、層雲以及捲雲。  由於水汽的膨脹會消耗自身的熱量,因此,上升空氣中的溫度降低。溫度的降低,大氣層容納水汽的能力則越來越小。當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空氣中的水汽便會達成飽和。這時,如果空氣繼續上升,就會有多餘的水汽析出。  當水汽在上升過程中,大氣裡的溫度高於0℃時,多餘的水汽便凝結成小水滴;當溫度低於0℃時,多餘的水汽則被凝化為小冰晶。
  • 雲南刷屏的七彩祥雲,是祥瑞還是修仙?
    當風速較為穩定時,這個波動也保持相對穩定駐留;如果富含水汽,在波動的抬升區,就能凝結形成不同高度的莢狀雲。當組成莢狀雲的過冷水滴或冰晶直徑在40微米以下時,由於其直徑接近可見光的波長(0.4-0.76微米),此時陽光會偏離直線傳播,並繞過這些水滴或冰晶——這就是衍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