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首席預報員解讀「雙彩虹圓環」:為虹和霓,形成條件高

2020-12-06 澎湃新聞

廣州天空出現完整彩虹圓環。視頻來源:受訪者提供(00:42)9月20日,廣東省廣州市一名市民稱在珠江上空拍到完整的「雙彩虹圓環」,並發文感嘆道,「如此壯觀的風景,不知道該用什麼詞形容了」。

同日,「雙彩虹圓環」視頻拍攝者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他是在20日早上7點多,冒雨用無人機在珠江上空拍到的,在地面只能看到半圓的彩虹。

在地面拍攝也只能看到半圓的彩虹。受訪者供圖廣州市氣象局官方微博也引用前述視頻並解釋稱,我們平時看到的彩虹橋,由於視角一般在地面附近,因此只能看到半圓的拱形,如果視角在高空俯瞰,就可以看到這樣完整的圓環。

完整彩虹圓環。微博用戶@風雲匯孤雁供圖20日16時許,廣州市氣象局首席預報員李懷宇向澎湃新聞解讀道,彩虹屬於一種陽光通過空氣中的小水滴發生反射折射形成的光學現象。當空氣中水汽較大時,陽光照射在水滴上,經過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彩虹,由於太陽光中各色光波長不同,偏向角度不同,分解成七種單色光,形成外紅內紫的「虹」。而當太陽光在水滴內重複經過兩次折射與兩次反射,即相比虹的形成多了一次反射過程,則會形成第二道「彩虹」,我們稱作霓。李懷宇告訴澎湃新聞,雙層彩虹,也就是出現虹和霓,一般對水汽要求更大,空氣中含有的水汽足夠多且水滴足夠大,才會進一步反射形成霓,從而形成我們看到的雙層彩虹。

李懷宇表示,霓和虹的色彩排列正好相反,虹為外紅內紫,霓為外紫內紅,也就是在視頻裡看到的雙層彩虹。不過太陽光經過水滴後發生兩次反射的過程損耗很大,這也是為什麼霓比虹亮度要暗或者模糊很多,甚至很多時候不易看到的原因。

「陽光總在風雨後,請相信有彩虹。」李懷宇說,歌中蘊含的道理也揭示了彩虹形成的條件——空氣中有水滴且水汽足夠大;有陽光的照射,所以必須是白天。今天市民拍下彩虹環,因近幾天廣州和周邊地區都有雷雨天氣,雷雨後轉晴,而空氣中還有大量的水滴,這是有利於彩虹出現的條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廣州塔附近出現壯觀「雙彩虹圓環」 專家:形成條件很高
    9月20日,廣東省廣州市一名市民稱在珠江上空拍到完整的「雙彩虹圓環」,並發文感嘆道,「如此壯觀的風景,不知道該用什麼詞形容了」。同日,「雙彩虹圓環」視頻拍攝者告訴澎湃新聞,他是在20日早上7點多,冒雨用無人機在珠江上空拍到的,在地面只能看到半圓的彩虹。
  • 北京連續四天被「幸運彩虹」眷顧,少見的雙彩虹是怎麼形成的?
    02虹和霓的形成原理早在中國唐朝時期,孔穎達在《禮記月令》一書疏注中寫道: 「若雲薄漏日,日照雨滴則虹生」,表明了虹是日光照射雨滴所產生的自然現象。當我們在天空中看到「虹」時,就說明太陽光在水滴內進行折射和反射,也就意味著「霓」的存在,但是由於每一次的反射和折射都會消耗太陽光的能量,所以,只有當光的能量足夠大或者能力損失足夠小,我們才能看到「霓」。當虹和霓共同被我們看到時,就呈現出了美麗的雙彩虹景象。
  • 刷屏的「雙彩虹」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那麼,雙彩虹究竟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看到一道彩虹?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湖北省農業氣象專家黃智敏,就這些問題一一作了解答。雙彩虹其實是霓和虹黃智敏說,空氣溼度較大時,空氣中的水汽可以看做是無數個小水滴。當太陽光射入小水滴時,會發生兩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即「折射—反射—折射」現象。
  • 被朋友圈刷屏的「雙彩虹」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雙彩虹其實是霓和虹黃智敏說,空氣溼度較大時,空氣中的水汽可以看做是無數個小水滴。當太陽光射入小水滴時,會發生兩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即「折射—反射—折射」現象。霓的形成與虹相似,只是太陽光在水滴內經歷了兩次折射和兩次反射,即「折射—反射—反射—折射」,由於相比虹的形成多了一次反射過程,其折射率最小的紅光出射光線方向與入射方向成最小夾角,折射率最大的紫光出射方向與入射方向成最大夾角,最終我們看到的色彩排序就會恰好相反,呈現紅色在內、紫色在外的形式。
  • 鎮沅:天現「雙彩虹」奇觀 一起解密神奇天象
    在普洱,「太陽雨」是一種常見的氣候現象,這種普洱人習以為常的氣候現象,卻是形成彩虹的最佳條件,而「雙彩虹」奇觀的出現,則更為少見了。9月15日下午六點三十分,在鎮沅縣城上空出現兩道絢麗奪目的「雙彩虹」。
  • 刷屏「雙彩虹」究竟是怎麼形成的:水汽足 水滴大
    那麼,雙彩虹究竟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看到一道彩虹?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湖北省農業氣象專家黃智敏,就這些問題一一作了解答。  雙彩虹其實是霓和虹  黃智敏說,空氣溼度較大時,空氣中的水汽可以看做是無數個小水滴。當太陽光射入小水滴時,會發生兩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即「折射—反射—折射」現象。
  • 雙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為什麼大多數只有一道彩虹呢
    那麼,雙彩虹究竟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看到一道彩虹?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湖北省農業氣象專家黃智敏,就這些問題一一作了解答。雙彩虹其實是霓和虹黃智敏說,空氣溼度較大時,空氣中的水汽可以看做是無數個小水滴。當太陽光射入小水滴時,會發生兩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即「折射—反射—折射」現象。
  • 今早,廣州上空出現震撼一幕!有網友拍到雙圓彩虹!
    來自微博網友@風雲匯孤雁的拍攝 今天早上8時許,微博網友@風雲匯孤雁 上傳一段視頻和多組圖片,稱在廣州上空拍攝到令人震撼到完整雙圓彩虹。為什麼會出現雙圓彩虹?@廣州天氣解釋稱,我們平時看到的彩虹橋,由於視角一般在地面附近,因此只能看到半圓的拱形,如果視角在高空俯瞰,就可以看到這樣完整的圓環。所謂的「雙彩虹」,一條叫虹,一條叫霓,出現的條件是在水汽充沛且太陽光入射角分別為42°左右時和52°左右,因此大家能欣賞到的時間都在早晨和傍晚的雨後。今天,你見到了嗎?
  • 大雨後出現「雙彩虹」 其實分別叫「虹」和「霓」
    昨天下午,劉意小朋友欣喜地給87777777新聞熱線打來電話說,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看到「雙彩虹」的快樂。  昨天下午3點左右,北侖梅墟下了一場大雨,雨後,天空中便浮現出兩道美麗的彩虹。劉意小朋友和媽媽在自家閣樓無意中看到了這一奇景,感到異常興奮。「我從沒看到過。」劉意的媽媽說,彩虹出現在東邊天空,跨度非常大,內側的一條顏色較為鮮豔,只可惜沒能拍到全景。
  • 廣州「雙虹」霸屏,你看到了嗎?冷空氣又來,下周雨勢將……
    廣州「雙虹」霸屏,你看到了嗎?>一條虹橫跨在整個天空上,從地的這一端跨到那一端,它把世上一切柔和的色彩凝固在高空中。>這麼美的彩虹怎麼形成的?我們平時看到的彩虹橋,由於視角一般在地面附近,因此只能看到半圓的拱形,如果視角在高空俯瞰,就可以看到這樣完整的圓環。
  • 令人感嘆的「雙彩虹」 為啥這麼稀罕
    ◎ 科技日報記者 劉志偉近日, 網上和朋友圈頻傳北京喜現雙彩虹美景,人們在興致中又普遍感嘆其何以稀罕?9月6日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資深氣象專家黃智敏,他說這是在太陽相對方向的雨幕上,以反日點為中心所形成的一種光學現象,氣象上稱之為「虹霓」。
  • 【科普】彩虹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是彎的?不要以為很簡單!
    那彩虹是怎麼形成的呢?為什麼是彎的形狀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科普下。彩虹形成一句話:彩虹就是陽光在小水滴中發生「折射-反射-折射」後,投射到你眼中的彩色光波的集合體。  左圖為虹,右圖為霓(圖片來源:騰訊科技)但是,如果光在水滴中多反射了一次,也就是「折射-反射-反射-折射」,那麼彩色光波的排序就會恰好反了過來,這就是「雙彩虹」中的霓了。
  • 霓虹為何不見霓
    附近天空中出現虹霓雙顯內圓較為明顯的是虹外圈還有一個霓更令人驚奇的是霓與虹都是圓形非常美麗什麼是虹?彩虹又是?霓霓是太陽光進入小水滴裡,經過兩次折射和兩次反射形成的,通常出現在虹的旁邊,呈一種色彩的圓弧,它的顏色排列與虹相反,色彩要比虹淡一些,也叫副虹。光線在水滴裡比虹多經過了一次反射,霓的色彩排列正好與虹相反,色序是外紫內紅。
  • 虹、霓與冰暈以及扯扯其他大氣光現象...
    初次看到這種景象(其實應該不是啦,以前沒有太注意),知識又十分局限,讚嘆之餘只是認為是某種形式的彩虹罷了,直到仔細地讀了一些關於大氣光現象的資料之後,開始對它們有了新的認識。通常所說的「彩虹」,只能說是夏季雨後常見的由光與水珠形成的虹或者外圈更大的霓,而這次看到的則是北國冬季更常見到的由捲雲中冰晶形成的冰暈美景。那麼,我們首先來仔細看看狹義的「彩虹」是怎樣的一番情況吧。
  • 【氣象科普】霓虹為何不見霓
    >內圓較為明顯的是虹外圈還有一個霓更令人驚奇的是霓與虹都是圓形非常美麗什麼是霓?什麼是虹?彩虹又是?霓霓是太陽光進入小水滴裡,經過兩次折射和兩次反射形成的,通常出現在虹的旁邊,呈一種色彩的圓弧,它的顏色排列與虹相反,色彩要比虹淡一些,也叫副虹。光線在水滴裡比虹多經過了一次反射,霓的色彩排列正好與虹相反,色序是外紫內紅。
  • 廣州驚現「雙彩虹」!出現的原因竟然是……
    為什麼會出現雙彩虹呢近日廣州多地出現陣雨陣雨過後,就出大太陽了,還有美美的雙彩虹雙彩虹是怎麼形成的呢?原來,雙彩虹是在水滴內進行兩次反射後形成的特殊現象在原彩虹的外圍出現一條直徑稍大顏色反轉的同心彩虹內層彩虹為主虹外側為紅色,內側為藍色,顏色較亮外層彩虹為副虹外側為藍色,內側為紅色顏色較暗,形狀有點像發箍它也被稱為自然界的奇蹟之一廣州驚現雙彩虹後